Coming soon

標籤: Art Central

展覽, 藝文創意

Art Central 2023|三月藝術盛事回歸會展 入場必看矚目藝術作品

作為香港的藝術盛事,第八屆Art Central將在明天起(3月22日至25日)回到灣仔會展,與Art Basel一同舉行。以孕育新一代當代藝術為宗旨的Art Central,每年都會展出世界各地新晉藝術家的作品,發掘知名畫廊的新晉菁英。今年,Art Centra也邀請了72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廊,集合新晉藝術家、知名藝術大師,共超過300位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設計,帶來一個多元的藝術盛宴。

第八屆 Art Central 將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由3月22日至25日。

展覽入口:長達18米LED裝置,山水構圖呈現鬧市煙火

走進Art Central,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位於入口處長達18米的大型LED裝置《極夜花火》,由中國藝術家楊泳梁所創作。作品中一副看似煩囂的城市燈光背後,是傳統山水畫的輪廓。漫天的星河與鬧市的煙火竟奇蹟般地共存於同一個畫面中,那是現實中永遠無法看到的美麗的夜。星與燈都璀璨的作品中,是都市與環境相容的反思。

楊泳梁:極夜花火
漫天的星河與鬧市的煙火竟奇蹟般地共存於同一個畫面中。

會場中央矚目打卡藝術裝置

會場中央的懸掛裝置《聚合—空間2023》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作品是由韓國藝術家朴善基為這次Art Central特別製作的大型裝置作品,將無數黑色的焦炭懸置於空中,佈置出一處奇幻的三維空間。懸掛的焦炭看似雜亂無章,但細看之下,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能從中找出舒服的幾何角度。而這個三維空間中還藏有一個小型迷宮,讓觀眾能夠走進藝術創作,漫步於其中。

朴善基:聚合—空間2023
韓國藝術家朴善基為這次Art Central特別製作大型裝置作品《聚合—空間2023》。
三維空間中還藏有一個小型迷宮,讓觀眾能夠走進藝術創作,漫步於其中。

同為懸掛於會場中的創作,由南非約翰內斯堡的藝術家Bev Butkow就在會場的另一邊掛起了四幅大型的編織物。藝術家以廉價的材料編織出形態各異的創作品,如同幾張剛被打撈上岸的漁網,地面仍留有打撈時的水紋。抽象的花紋圖案背後,其實是關於資本、勞動等議題的討論。

Bev Butkow:反思的連結

印尼藝術家創作未來視角窺探當下

印尼藝術家Dedy Sufriadi 及 Taufik Ermas的合作項目《Future Myth》將作品的時間線定在遙遠的未來,透過「未來」的視角審視我們今日的時間。將現今所發生的事情切斷為一段段「歷史片段」,模擬未來人們所記得的「歷史」。從而反思如今科技發達、訊息傳遞迅速的當下,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或理解媒體帶來的訊息。

印尼藝術家Dedy Sufriadi 及 Taufik Ermas的作品以未來視角審視今天的社會。
作品將現今所發生的事情切斷為一段段「歷史片段」,模擬未來人們所記得的「歷史」。

日本流行街頭藝術家首次亮相作品獨家展出

日本流行街頭藝術家Yoshi47擅長繪出幽默搞怪的怪物角色,而這次他卻將街頭藝術帶到衝浪板上。Yoshi47的最新作品「Modern Twin Fish」就嘗試為衝浪板附上「幽默的怪物」,作品首次亮相,並在Art Central獨家展出。Yoshi47笑說,這將會是一塊超高性能的衝浪板,會帶來無與倫比的速度與激情。

日本流行街頭藝術家Yoshi47擅長繪出幽默搞怪的怪物角色。
Yoshi47的最新作品「Modern Twin Fish」衝浪板,首次亮相,並在Art Central獨家展出。

台灣藝術家藉「動物x人類」陶藝品,反思人類生存關係

來自台灣的陶藝藝術家賴逸倫的「馬戲團」系列創作,將人類和動物融合到一件陶藝作品中,以動物的行為規則、集體活動、生活模式來思考人類的社會議題。在「物化」議題的討論中,反思不一樣的人類生存關係與意義。

台灣陶藝藝術家賴逸倫,將人類和動物融合到一件陶藝作品中。

香港藝術家搜羅香港美食,以假亂真

展場的某處,飄來美食的香氣。香港藝術家鄧梓俊(Steven Tang)用畫筆為大家烹飪香港的街頭美食與各種熟悉的菜餚。如果不是作品被裱於畫框中,還以為這些燒賣腸粉、炒米粉、焗豬排飯,以及魚香茄子煲是能馬上品嚐的港式風味。展位展出Steven 16幅精心搜羅的香港美食,以假亂真,帶大家細細體驗香港飲食文化。

香港藝術家鄧梓俊(Steven Tang)用畫筆為大家烹飪香港的街頭美食與各種熟悉的菜餚。

近距離欣賞本土新晉畫家「工匠」般的畫技

漫步於展場,有一處的畫框看去如同窗外的景色。這便是本土新晉藝術家風漸「工匠」般的作畫風格。遠看這寫實的畫風,就像午後悠閒地看向窗外的景色。近距離欣賞巨大畫布上每一片小小的樹葉、每一塊牆上的紅磚,不同的光暗、色澤、結構,更會被他那精雕細琢的畫技所震撼。

風漸:下晝
近距離欣賞風漸在畫布上一筆一畫的「工匠」風格。

更多展品:

Art Central

日期:3月22日至25日
時間:下午2點至8點(22日),中午12點至8點(23-24日),上午11點至6點(25日)
地點: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樓FG
票價:LINK

PHOTO:Vincent、部分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本地藝術家繪2.4米 x 1.5米巨型油畫 細膩筆觸帶來午後的牛棚藝術村

漫步於香港,如若你放慢腳步細心觀察,或許你會有一個從未想過的感受。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會變得新奇。明明是熟悉的街道,轉角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明明一切都是一幅匆忙的模樣,卻又會有隻貓悠閒地曬起太陽。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就是有人喜歡找出這些隱藏在城市一隅的「詩意」,記下這裡的一景一物。本土新晉藝術家風漸便是其中一位紀錄者,將舊建築、動植物 的所有細節一一繪於畫布上,他那精雕細琢的寫實風格,更是一種美妙的視覺體驗。在即將到來的Art Central,風漸更帶來了一幅2.4米x1.5米的巨型油畫,呈現土瓜灣牛棚藝術村的悠閒午後。

本土新晉藝術家風漸,其精雕細琢的寫實風格令人讚嘆。

近距離欣賞風漸的作品,無不被他那自成一家的風格所震撼。比起藝術家,或許他更像一名工匠,在巨幅的畫布上一點一劃地油上景物。構圖和每一處細節都是精心的設計和雕琢。每一片小小的樹葉、每一塊牆上的紅磚,都有不同的光暗、色澤、結構。令人不禁感嘆畫作背後所花的心血。精雕細琢的建築與植物中,出其不意地畫上了一隻貓咪,令這寧靜的下晝,多了一絲慵懶和溫暖。

作品:下晝

觀察細緻的風漸平時喜歡用相片紀錄日常所見,拍下觸動自己的風景。只是他不會馬上用來作畫,反而是心血來潮時,才會找回這些紀錄中的景色。「現在學校對於創作的教學,經常都是需要你先想好主題,有一份大綱或想表達的訊息才能開始作畫。」風漸卻覺得這樣並不算得上是藝術創作。相反,好的作品一直都是憑著那一刻想畫的衝動,創作完後才發覺原來自己創作了一幅怎樣的畫作。

風漸喜歡拍下城中令他心動的瞬間,也是他畫作靈感的來源。
在土瓜灣長大的風漸,這次將土瓜灣牛棚藝術村繪於2.4米 x 1.5米的巨大畫布上。

所以,風漸很少為自己的作品附上「價值」,他相信專注於事物本身,那份專注所創造出來的事物自然會有相應的價值,觀賞的人自然會賦予作品價值。反而過份依靠故事、經歷來包裝作品,才會讓畫作本身失去意義。也因此,風漸更追求繪畫上的「工匠」精神,不斷追求畫技的突破、精益求精。或許也因為這種追求,才會在觀賞時被畫中那一筆一劃所震撼。

作品:大花紫微
作品:金苞花

2023 Art Central《人、樹、物中的生命痕跡與力量賦予》

日期:3月22日至25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B30

Photo:由新藝潮畫廊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回顧童年美好時光 本地油畫家以玩具畫出繽紛樂園

長大以後,你還會記得兒時玩過的玩具嗎?如今它們被藏在了家中的哪個角落?還是早已被遺棄到某個不知名的地方?偶爾午夜夢迴記起時,又總是滿心歡喜。這些陪伴著我們長大的事物總有這種特別的魔力,特別的安全感。香港著名油畫家廖井梅便是在某次打掃時,打開了兒時的玩具箱,決定畫下當時的樂園。擅長寫實人體畫作的她,這次決定嘗試新風格。相較於以往等油畫自然風乾、留下筆觸的做法,這次更嘗試主動刮走顏料或在同一個地方畫上新的圖層。讓作品更有夢幻的感覺。這些畫作也會在即將到來的Art Central中展出。

本地油畫家廖井梅這次以童年的舊玩具為主題,畫出兒時的繽紛樂園。

打開聖誕的八音盒,裡面彈出不同的玩具,獅子王、阿童木、木偶、玩具兔。作品《快樂冬日》就是回憶的盛典,每一隻玩具都有一段成長的故事,如今透過畫筆聚在一起過節日,彷彿這一幅畫就是自己的一整個童年。而另一幅以新建成的香港海濱公園為背景的老舊發條木馬油畫《搖啊搖,搖到砲台山》,新舊交替地畫出了成長的軌跡。

作品:搖啊搖,搖到砲台山
那些出現在畫布上的兒時舊玩具。

將情感與經歷留在畫布上。對廖井梅來說,繪畫就像是日記,是情感抒發的渠道,「每一筆每一劃都有感受,都是對自己每一天生活的呈現」。所以她經常能從身邊的事物中找到靈感,她特別喜歡色彩、事物被光照到的那一瞬間,也因此在她的畫作中,永遠都是色彩繽紛的世界。不知道看著這斑斕的兒時世界,你會否也想起那個無憂的童年?

作品:秋天的故事
作品:快樂冬日
作品:遠去的童話

其他作品:

作品:時塵
作品:舞影

2023 Art Central《人、樹、物中的生命痕跡與力量賦予》

日期:3月22日至25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B30

Photo:由新藝潮畫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