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18區

18區,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百年歷史建築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周五起暫別市民 未知何時重開!

常言道香港是個石屎森林,其實並不盡然。在這個彈丸之地,城市和郊外往往只有一步之遙。隱身於香港大學後山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位置靠近西半山社區,同時與龍虎山郊野公園為鄰,中心展覽廳的白色平房更是屬一級歷史建築。然而,這幢歷史古蹟的中心建築和花園,將開放至明天(3月9日)為止,之後便會暫別市民,未知何時重開。而為了可讓更多市民於休館前到場參觀,中心於明天更會延長開放時間,大家謹記要把握最後機會!

百年歷史 英式平房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由三棟建築物組成,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想必是山林間優雅的白色平房,這棟歷史悠久的英式建築已有130年歷史,原為薄扶林濾水池附屬平房,是看守員和巡查員的宿舍,現在則為展覽廳。其特別之處在於平房整棟建築以石礎升高及於屋外設迴廊,以隔絕地上濕氣、遮蔭和降溫。平房和一旁的紅磚屋在2009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翌年,前者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類似的平房在其他前英國殖民地相當常見,但在香港卻非常罕見,幸好環境保護署及香港大學早於2008年共同創立了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讓大家都能夠前來感受歲月在龍虎山烙下的痕跡。

物種多樣 尋幽探秘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毗鄰全港最小的郊野公園——龍虎山郊野公園,縱使公園面積只有約47公頃 ,卻是過百種雀鳥及蝴蝶的棲息地,稀有候鳥斑脇田雞亦曾在此出沒。大家若在百年的古蹟間漫步,說不定還會遇上罕見的動物!

此外,中心亦會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和環保工作坊,例如中心現正舉行的「一樹無聲」全新藝術 × 生態企劃展,便展出了由策展人「島仔藝術」與8位本地藝術家合作,從「塌樹」中擷取靈感而創作的藝術裝置,望能探討「塌樹」與人的關係。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開放日期:即日起至3月9日
時間:10:30 – 18:30(特別延長開放時間)
前往方法:
13號巴士:由中環大會堂至半山旭龢道總站 (5分鐘步行距離);
3號綠色小巴:由國際金融中心至半山旭龢道 (5分鐘步行距離);
港鐵:香港大學站A2出口(15分鐘步行距離)

Text:Zinny

整理:Onyx
Photo:網絡圖片

18區,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毒舌大狀》取景地!英式古蹟 前粉嶺裁判法院  

由黃子華主演的賀歲電影《毒舌大狀》,上映以來好評如潮,目前票房已衝破八千萬港元,成績斐然!不說不知,電影中有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戲份,都分別在位於石硤尾的前北九龍裁判法院,以及前粉嶺裁判法院取景。前者屬二級歷史建築,曾被活化成薩凡納藝術設計(香港)大學,唯現時大樓暫時被空置,一般人不可進內參觀;至於後者已被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開放予公眾參觀,更設有免費導賞團,讓大眾可了解更多大樓的歷史!

《毒舌大狀》劇照

位於粉嶺火車站旁的前粉嶺裁判法院,屬三級歷史建築物。建於1960年的大樓,是新界第一間裁判法院,但自新粉嶺法院大樓在2002年落成後,這裡便被空置。現時,古蹟大樓已被活化為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並於2019年起開放予大眾參觀。

犯人欄。
大樓內的拘留室。

雖然大樓已被活化,但樓高兩層的法院仍保留著昔日的特色。白色的大樓,屬新古典風格建築,設計簡約低調。而當中的二號法庭,更保留了原貌,包括犯人欄、法官席、犯人欄、律師、證人、公眾、記者席等設施。此外,大樓上層的半露天走廊及「女兒牆」,同樣極具特色,它們原為裁判官的獨立通道,採光良好,就連《毒舌大狀》內的黃子華也曾倚在矮牆旁,一邊俯瞰戶外的草地一邊抽煙。各位「子華神」的粉絲,不知你又會否趁著周末假期,前往該大樓「朝聖」?

半露天走廊及「女兒牆」。「女兒牆」為高度比半身矮的牆壁,通常是為了防止物件或人墜到建築物外而建。
《毒舌大狀》劇照

前粉嶺裁判法院
開放時間
訓練大樓:星期一至日 10:00- 18:00
導賞團 時間:逢星期二、六 11:30-12:30、14:30-15:30
詳情:https://bit.ly/3JO05EE

Text:Zinny、Onyx
Photo:Brian、電影劇照

18區,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清拆在即!再見深水埗「南昌押」霓虹招牌

走在深水埗南昌街,遠遠就能看到「南昌押」的特色「幅鼠吊金錢」大紅招牌懸掛半空。尤其在晚上,一左一右的霓虹招牌發出亮眼的光芒,在該處的米白色唐樓間顯得格外出眾。然而,這個屬於深水埗的地標,也跟早前被清拆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一樣,逃不過被拆卸的命運。

(圖片授權:IG@missytam)

百年戰前唐樓 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

「南昌押」位於南昌街與汝洲街交界,屬戰前轉角唐樓,樓高5層,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1926年香港典當合法化後,典當業急遽發展,原名為「同安大押」的典當舖「南昌押」,亦開始於深水埗扎根,後來,大押於五十年代改名為「南昌押」,並一直沿用至今。

(圖片授權:IG@missytam)

「幅鼠吊金錢」帶吉祥之意

至於兩塊懸掛在唐樓外牆的「幅鼠吊金錢」霓虹招牌,模仿了蝙蝠倒吊並含著金錢的形態而設計,上面更寫上「囍」字,帶有吉祥之意,別具特色。可惜,本月中「南昌押」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指兩塊招牌因涉違例興建,故須於發信日30天內拆卸招牌,而有消息更指當舖將於一月份進行拆卸工程,意味著香港街頭又一塊外型獨特的招牌將會消失。

Text:Onyx
Photo:IG@missytam、網絡圖片

18區, 生活美學, 飲食

深水埗逾40年老字號 均香餅家第二代傳人 研發新口味角仔:希望吸引後生仔食年貨!

每逢過年前,深水埗都會擠滿趕辦年貨的人,當中已有43年歷史的均香餅家,雖曾經歷過八個月的短暫結業,但去年中得以重開後,今年亦再次迎來了繁忙的年末,店外排滿了來買招牌賀年角仔的人龍。

這天,第二代傳人吳鎮江(爆江)正在店內埋頭搓皮包角仔,以應付農曆年前絡繹不絕的訂單。從小在店裡長大的他,憶述起以往過年時的記憶,「舊時母親在過年前那幾天都不怎麼休息,每日睡兩三小時,朝六晚三包角仔,就連親戚的小朋友們都會來幫手,好墟冚!」

以賀年食品為例,雖然芋蝦、笑口棗、煎堆等都不乏捧場客,但當中就以金光飽滿的招牌角仔最受歡迎。

鬆化酥角 最高峰日賣二百磅

均香餅家,於1979年創立,多年來,店內的雞仔餅和角仔都一直遠近馳名,尤其是後者,食譜由爆江爸爸吳均平「頂手」新金漢餅店時得來,用上酥皮製作,較坊間傳統只用上水皮炸起的角仔鬆化,加上香口的自家製花生餡,難怪不只附近的街坊每年都幫襯,也儲下了不少別區的回頭客。

爆江指,最高峰時,店裡可以日賣二百磅酥角,「過年前一星期最忙,最大陣伏!從中午開始至夜晚九時,都不停有人排隊買角仔。」為應付長長的人龍,父母親都「搏命」地日做夜做,就連親戚也都會來幫忙。小小的店,曾試過容納十多人一同工作,齊齊包角仔,「始終做角仔最花功夫,要焗花生餡、搓皮,逐隻逐隻包。」

招牌角仔用上酥皮製作,做法是先把水皮和油皮摺疊成約十層,達至層層酥脆的口感。
之後再將酥皮輾開成長方形,分成條狀,再分成一片片。
由爆江媽媽研發的紫菜肉鬆口味角仔,內餡鹹香惹味,不愛甜食的你大可考慮一下。
要將每粒角仔做得飽滿,也很考功夫,收口時需把角仔皮對摺再壓實,摺出完美波浪邊,以防漏餡。
最後需以160至180℃的油溫,把角仔的外皮炸至金黃色便大功告成!
自家製花生餡選用了較細粒的珠生花生,經烘烤、去衣後打碎,再和紅糖混在一起而成,入口香而不膩。

「小時候覺得整餅好厭惡性」

人手製作的傳統唐餅,工序繁複,加上工時長,近年不少老字號都因苦無接班人而光榮結業。曾經是YouTuber的爆江,直言自己小時候不愛在店內幫忙,貪玩的他寧願到隔壁的超市「打躉」,或是跟附近藥材舖的叔叔玩,「那時覺得整餅好厭惡性,沒想過幫手。」

於2017年,爆江卻毅然接手家族生意,他表示一切源自當初拍片的工作遇上了屏頸,「屋企人覺得我拍片沒有前途,於是想給我一條後路,第時不用『揸兜』。」回到均家餅家幫忙,他學習店內的運作、學整餅,可說是從零開始。「最困難是在狹窄的工場入面製作多款食品,麵包、雞仔餅輪流出爐,存貨跟工作的空間又有限,很不順手。」基本上,店內每天也有約二十款唐餅和麵包出爐,廚房每分每秒也在跟時間競賽,故對仍屬新手的爆江來說,實屬很大的挑戰。

店內的雞仔餅以新鮮豬肉為餡,加上南乳、花生和芝麻等製成,味道又鹹又甜,充滿了油香。
芝麻是唐餅的常見材料,經烘烤之後,散發出更濃郁的芝麻香。

整餅其實「好好玩」

學習了數年,店內的廚房依舊繁忙,即使爆江仍未完全學懂店內的運作,也要「埋手」,邊學邊做。現時他主要負責開店和接訂單,約從早上五時半工作至下午四時,下午至收店時段,則交由父母親負責,「我沒那麼勤力,到下午都『頂唔順』了,哈哈哈。」

然而,最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現時的爆江反而覺得整餅「好好玩」,對製作傳統餅食充滿了熱誠,「一來整餅並不難,二來是我會貪得意研發新口味餅食,如果(出品)受歡迎的話會頗有滿足感。」朱古力榛子味酥角,便是由他研發的成品,「初時會融掉朱古力磚做內餡,但效果卻不太理想,沒想到後來起用朱古力榛子醬,味道反而更夾。」

新口味酥角不乏捧場客,但仍不及傳統的花生餡酥角受歡迎,不過爆江沒有氣餒,今年再接再勵推出另一新口味——芝士肉鬆味酥角,以車打芝士、巴馬臣芝士粉和紫菜肉鬆撈起成餡,鹹香十足,即使一口接一口也不會覺膩。

車打芝士需切成小塊後打溶,再加入紫菜肉鬆撈成餡,使芝士味更為香濃。
由於朱古力榛子味酥角頗受小朋友歡迎,現已成為其中一款固定推出的賀年食品,令爆江甚為鼓舞。
每逢過年前夕,深水埗老字號均香餅家的門外都會擠滿趕辦年貨的人,而爆江的家人也會在店內幫忙。

新口味酥角 希望受小朋友歡迎

「我希望推出迎合年輕人口味的角仔,吸引更多小朋友和後生仔食年貨!」隨著西式糖果的興起,近年傳統賀年食品也沒舊時般受歡迎。「我留意到甚少年輕人會來餅店辦年貨,小朋友都寧願食朱古力、食金莎。」爆江直言,不希望以後只得老人家來買角仔拜神,故他希望盡一點力,看看能否逆轉年貨的劣勢,「始終中式餅食有其特色和存在價值,若然以後手藝失傳,或者全是由大陸的工廠製作,確是有點可惜。」

除了角仔、笑口棗之外,店內還會供應豆沙角、咸水角、年糕等賀年食品。
均香餅家第二代傳人吳鎮江(爆江)。

芋蝦、笑口棗、煎堆、角仔⋯⋯這些傳統的賀年食品,你又多久沒品嚐過?今個新年,除了送贈親友朱古力、曲奇餅或蝴蝶酥禮盒,不如也一同吃吃角仔和笑口棗,或是嘗試新口味的酥角,也許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

均香餅家
地點:深水埗北河街203號地舖
營業時間:06:00-22:00
備註:餅家將於1月21日(年三十晚)15:00截龍;及後於1月29日(初八)啟市。

Text:Onyx
Photo:Jonas Chan

18區, 專訪, 藝文創意

阿叔商店最後倒數 富利來活化搞手南叔:好多人話我係傻佬!

香港商場的數目數以千計,但當中有些小型商場,在過去或曾風光一時,但現時顧客卻寥寥可數、十室九空,淪為大家口中的「死場」。

位於砲台山的富利來商場,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亦曾因人流稀少而登上網上論壇的「死場」排行榜第三位。沉寂多時的商場,終在2021年初迎來一次「翻身」的機會。設計師兼炮台山街坊黃鍏(南叔)眼見商場內有不少吉舖,而行內亦有很多年輕人失業,於是決定化身活化搞手,在不收分毫的情況下聯絡商場業主,說服他們以相宜的租金,把舖位租給年輕人開舖創業。而他自己亦率先進駐商場,開設了懷舊玩具珍藏小店「阿叔商店」。

富利來商場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因人流稀少而一度淪為「死場」。
「阿叔商店」售賣不少懷舊玩具,不知會否勾起你的兒時回憶?
阿叔商店
以情色詩作著名的本地街頭藝術家松島安,亦曾跟「阿叔商店」聯乘推出路牌。

小店舊舖 新舊共融

富利來在活化初時共有15間文青小店進駐,販賣手工飾物、露營用品、懷舊玩具、書籍等等,為商場帶來了活力和新機。與此同時,機電工程舖、診所等舊有的商店,至今仍然屹立不倒。南叔表示,不希望活化計劃會為商場原有的小店帶來壞影響,「初時的想法是希望(活化)能連擊社區,做好富利來,吸引外區的人前往炮台山,當然亦想達致新舊共融的效果。幸好,近年大家跟原有的商戶,在相處上亦更加融洽、和諧。」

商場地下仍有不少專為街坊而設的商店營業。

本地新晉藝術家 於富利來辦展覽

活化至今已有兩年,期間,南叔不只為年輕人招手,也會為街坊解答問題,亦為富利來製作宣傳和裝飾布置,全都不收分毫,有時甚至會自掏荷包,墊出材料和展覽費,「好多人話我係傻佬,舊時我不會認,覺得自己只是在幫人,但現在我都會認同。」

自去年開始,南叔更邀請了不少本地新晉藝術家於場內辦展覽和活動,希望吸引人流,而商場亦可作為一個渠道,讓更多人認識他們。他認為,不少本地藝術家都具備創意和潛質,「例如之前曾在富利來辦展覽的捲紙藝術家Benson,其紙雕藝術為他獨創的,別具特色。」而在舉辦過的十多個展覽之中,最令南叔印象深刻的,便是於去年年中以海洋廢物為主題的展覽,單單15天的展期,已有逾一千一百人到場參觀,而主辦單位「淨灘瘋人院」更堅持為每位參加者作現場講解。「那一群人(淨灘瘋人院)很熱血,動員力很強,除吸引了不少家長特地帶同小朋友前來學習環保知識,還啟發了附近的大廈、街坊們開始進行分類回收。」南叔笑說,就連自己也被他們的熱誠感染到,開始自攜容器購買外賣,希望能用少點塑膠,為環境出一分力。

捲紙藝術家Benson創作的紙雕雕塑。
「淨灘瘋人院」的海洋廢物展覽。

令人熱淚盈眶的畢業演出

在展覽以外,南叔亦在商場舉辦了兩次busking(街頭表演)活動,其中有一隊為附近中學的樂隊,苦練多時,卻因疫情關係而未能找到機會和場地作畢業演出。於是南叔便為他們舉辦了中秋busking活動,而最終,樂隊雖只能在富利來的一個舖位內作公開演奏,但演出卻令人動容,樂手們的家人都看得熱淚盈眶。

樂見更多人關注「死場」

在這兩年間的經營,固然是有喜亦有悲,遇上商場大維修,沙塵滾滾、人流驟減,加上網上言論的影響,亦令南叔曾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最差時,商場一天只得3個客,網上甚至謠傳富利來鬧鬼,難免會令人氣餒和無奈。」

然而,叫他堅持下去的,相信是炮台山街坊們的支持。「他們會自發於新年寫揮春,也會吹氣球布置商場,真的被炮台山街坊感動過無數次!」南叔指,他在富利來認識到不同的人,有些更是由客人變成朋友,令他十分難忘;期間亦曾遇過一些專程前來找他「取經」的年輕人,詢問他活化的意見;活化計劃亦成功令更多人關注香港的「死場」問題,令他深感鼓舞。

展覽雖然在商場內的一個舖位內進行,但仍可展出不少作品。

「我覺得活化計劃是成功的。」

「其實富利來就像是香港的縮影,內裡好有人情味,但業主可以隨時不跟你續約。」上月,南叔收到業主通知,表示將收回他跟太太於富利來的舖位,小店現時正作最後倒數。

離別在即,南叔回想起富利來活化計劃最初定立的目標,認為雖然跟立案法團和業主的配合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計劃卻尚算成功。他指出,在商場24間經他招手的小店當中,約有一半的知名度都有所增加,例如是製作香港鬼怪食玩貼紙的「豚肉鍋貼」店舖,也開始有海外的朋友認識;大家跟區內的街坊和小店也增強了交流和溝通,達致新舊共融的效果,故一切所花的功夫也不算是白費。

「豚肉鍋貼」製作的香港鬼怪食玩貼紙。
商場入口張貼的活化告示。

富利來的未來,仍屬未知之數。現時,南叔正忙於收拾和尋找新地方,只希望在港島繼續經營小店,把熱誠投入於自己喜愛的事情當中。至於「阿叔商店」將於本周四(19日)遷出商場,與富利來的故事亦會正式劃上句號。

Text:Onyx

Photo:O.T.、由受訪者提供

18區, 藝文創意, 設計

【18區】青衣邨籃球場大翻新
日本藝術家為球場注入香港元素

近年香港有不少由舊街場翻新活化的多用途運動場,色彩繽紛的設計,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做運動、「打卡」拍照。最近,青衣邨籃球場亦將以新面貌示人!當中最特別的是邀請到居港日本街頭藝術家TAXA親手翻新,以藍色、桃紅色以及湖水綠色作主調的設計,更注入了自然山景、夜景等香港元素,別具特色。

為球場注入香港元素

位於青衣邨的天台籃球場已落成多年,設施殘舊,幸好早前軒尼詩首次在亞洲引入全球項目「Hennessy In the Paint」,與基滙資本民坊及香港藝術團體HKwalls合作,將日久失修的舊球場變成煥然一新的藝術品,希望能凝聚街坊的歸屬感,成為香港人的聚腳點。

籃球場由日本街頭藝術家 TAXA 親自操刀,設計以藍、桃紅以及湖水綠色作主調,並加入了富有象徵意義的巨型彩繪元素。如球場上的一雙手臂,便象徵了運動員在球場上渴望達到目標的熱情。另外,球場亦注入了不少香港元素,如球隊邊界的箭號狀代表著自然山景;上下兩邊則是香港的天際線;漸變色的圓形則象徵了城市璀璨奪目的燈光。

經翻新的籃球場已於5月上旬正式開幕,有興趣前往的朋友謹記留意。

TEXT:ONYX
PHOTO:民坊

生活美學

【18區】尖沙咀訊號山 走入鬧市中的秘密花園

作為香港的吃喝玩樂聖地,相信大部分人對尖沙咀的印象都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的人流。不過在如此熱鬧繁榮的鬧市之中,竟隱藏一個鮮為人知的後花園——訊號山花園。沿著尖沙咀緬甸臺旁邊的小山路向上走,行經花園後,就會看到被列入為法定古蹟的「訊號塔」。用紅磚堆砌成的「訊號塔」帶有濃厚的歐洲巴羅克建築風格,成為訊號山花園的標誌。

這座小山丘又名「黑頭角」或「大包米」。1907年,香港天文台在這裡興建了一座訊號塔,並將原位於水警總部的報時球搬到訊號塔,直至1933年之前,訊號塔擔當著為途徑維多利亞港的船隻報時的工作。當時訊號塔會透過特別的機械製置,引放時間球到桅杆杆底,以表示特定的時間。雖然桅杆已經不復在,但塔內的旋轉樓梯同樣值得欣賞。

Text : Jenny
圖片授權:@ownurstory_hk

生活美學

【18區】分域碼頭海軍商場
上世紀建築的最後時光

英殖時期的香港擁有不少具有特色的建築,但面對時代的巨輪始終無可倖免,最終都有被淘汰的一天。曾經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軍的分域碼頭及毗鄰的海軍商場將於下月11日清拆,意味著見證灣仔半世紀變遷的建築將會步入歷史。趁著人去樓空之前,不妨來一趟時光倒流之旅,感受定格在上世紀的建築風格和氣息。

屹立於灣仔69年的分域碼頭,由香港軍人輔導會營運,以前亦曾經風光一時。七、八十年代有不少美國軍艦到港,大量海軍在分域碼頭上岸,然後在旁邊的海軍商場消遣。商場內設有餐廳、裁縫店、洗衣店、髮廊等,方便每年接待數萬名的海軍以及照顧他們的日常所需。不過近年訪港的軍艦已經大幅減少,加上土地租約期滿後政府決定不再續租,商戶需要全部遷出,而原有用地會用作興建消防局。

踏入海軍商場就有如進入了時光隧道,商場內的格局仍然保留了上世紀的色彩,例如斑駁的牆身、牆上的裝飾、座椅、地板等都充滿年代感,讓人有置身於另一時空的錯覺。復古的氣息毋須刻意營造,這些歷史的印記就是承載懷舊情懷的最佳載體。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fgy.fong

圖片授權:IG @tinatangible

圖片授權:IG @tinatangible

Text : Jenny
Photos : 圖片授權IG @fgy.fong 、@tinatangible

生活美學

【18區】流水響水塘
紅葉倒映在天空之鏡

每踏入冬天,正是觀賞紅葉的好時機,日本有輕井澤楓葉,香港則有流水響紅葉,同樣令人賞心悅目。位於粉嶺八仙嶺郊野公園的流水響水塘,湖畔的白千層及落羽松互相輝映,入秋後更會渲染上一片鮮艷奪目的橙紅色,因此享負「港版輕井澤」的盛名,即使無法外遊,仍能體驗遨遊世外桃源的樂趣。不過近日第五波疫情爆發,變種Omicron病毒在社區蔓延,防疫措施再次收緊,留在家裡才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先把景點記下,留待疫情緩和後再去吧!

湖畔設有郊遊徑,沿著全長4.4公里的路徑漫步,可以盡情享受被紅葉和流水潺潺包圍的自然美景。若碰巧遇上沒有風的日子,水塘就仿似「天空之鏡」般,將岸邊的倒影映照在湖面上,形成唯美的景色。(圖片授權:IG@yue0227)

圖片授權:IG@yue0227

圖片授權:IG@yue0227

圖片授權:IG@yue0227

圖片授權:IG@yue0227

圖片授權:IG@camper_girls

圖片授權:IG@camper_girls

圖片授權:IG@camper_girls

圖片授權:IG@camper_girls

Text : Jenny
Photo : 圖片授權:IG@yue0227、@camper_girls

生活美學

【18區】機場飛機維修區
觀飛機起降 賞醉人日落

無法出走他國的這兩年,想必大家都十分掛念乘搭飛機的日子,原本熟悉的機場也漸漸變得陌生。縱使無法出遊,但也可以到機場附近的飛機維修區走一趟,除了重拾看到飛機升降的興奮感覺外,更可以在草坪野餐和觀賞日落,度過一個寫意的下午。

站在位於跑道盡頭的飛機維修區,面朝一望無際的大海,日落時可以欣賞到夕陽消失在海平線上,以及被橙紅色渲染的天空。附近有一大片草坪,可以一邊野餐,一邊觀賞飛機近距離在頭頂上升降,也是一個有趣的體驗。不過旁邊設有馬路供車輛出入,打卡時記得注意安全。

圖片授權:IG @fai.lok.mode

圖片授權:IG @fai.lok.mode

圖片授權:IG @fai.lok.mode

圖片授權:IG @fai.lok.mode

圖片授權:IG @fai.lok.mode

圖片授權:IG @thatsaylaslife

圖片授權:IG @thatsaylaslife

圖片授權:IG @thatsaylaslife

圖片授權:IG @thatsaylaslife

Text:Jenny
Photo:圖片授權 IG @fai.lok.mode、@thatsaylas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