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日又有留意到藏身於社區中的植物嗎?深水埗看似是一個舊區,卻有很多古樹、植物在生活周遭,可能是一直陪伴街坊的榕樹、在街邊的拍羞草、像鳯凰木的樹葉。近年,One Bite Design Studio創立「植物圖書館」,希望讓大家重新發現區內不同植物,以植物連結社區,收集盆栽植物並提供領養服務。其中在社區中遊走的「流動植物車」,在10月於深水埗出動收集植物,不少街坊更捐贈植物成為「館藏」供大家領養,現場更有植物治療師為大家的植物問診!


每棵植物背後都有故事
於2021年,One Bite Design Studio開始推動植物圖書館,創辦人Alan、Sarah展開「植物圖書館」項目,當時首站新蒲崗設流動植物車,目的除了以植物連結社區,還嘗試以此作為一場民間自發改變街道空間的實驗,Alan指:「當時也是實驗性質,但沒想到出奇地反應很好,植物的力量比想像中還要大﹗」
植物圖書館裏面的植物都有各自的故事,就如它們其實從何而來,又為何會被捐贈?他分享在社區聽街坊講故事時,「他們自己也會很驕傲,有人會說我棵蘭花好靚、多肉植物好難種都種到。」透過隨處可見卻總是被人忽視的植物,連結社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街坊可透過植物與左鄰右里打開話題,大家共同美化生活環境和社區。香港環境雖十分擠逼,大家居住空間不大,但植物卻可調劑生活,讓大家在繁忙的日子中得到療癒。


街坊捐贈 增加「館藏」
植物圖書館,為一輛流動車而成,設備只需一張可供擺放盆栽及問診的小木桌。而現時植物「館藏」,都是之前開放等待「領養」的植物,或之前地區街坊或花店老闆捐贈的,當「藏品」不足夠時,偶爾會遇到街坊十分慷慨地捐贈。早前植物圖書館就為深水埗汝州街的街坊帶來吊竹梅、到手香、多肉植物等供大家「領養」。


以植物拉近距離
街坊將家裏植物帶來研究
流動植物車每次也會有「植物治療師」駐場爲大家解答種植疑難,對於「植物治療師」大家可能有點陌生。經營瑜伽室的Benny,早於十多年前學習接觸有機耕種至今,在2021年,流動植物車於新蒲崗出動時開始參與項目,首次駐場成為「植物治療師」,Benny笑言也有點擔心,「之前未聽過有植物醫生,一開始覺得很有趣。當年經農夫朋友介紹就開始第一次自己開檔(任治療師),當時很擔心不知道大家現場會有什麼問題。」
首次在新蒲崗舉辦反應熱烈,也是大家始料不及,當時不少人將家裏的植物也帶來一起研究,「記得當時還大排長龍。」街坊會問很多問題,最常問是「點樣剪枝?」、「淋水淋幾多次?」、「點解我棵植物咁快死?」。
Benny指現時很多種植的方法未必正確,「網上有太多資訊,不同種植環境、光線、水份對植物也有很大影響,有時又會遇上未有換盆、換水、淋過多水量會影響植物健康,也曾經試過有蟲。」而他曾經遇過最棘手的種植問題:「有次植物的根部有事,需要剪晒啲根,就要花較較長時間。」最後得知植物可以成功被救好,對他而言是最開心的。「當然自己從中也有學習,植物種類也有很多種類,自己也有很多觀賞植物都未見過。」

植物治療師:以前只對住植物,現在更多機會與人交流
另一位新加入的「植物治療師」,同是種植經驗十分豐富的阿龍,曾修讀樹藝、任園藝師,從小喜歡植物,家中種植過百種不同種類植物,也在香港不同農場任職,今個月與Benny當植為植物診症。阿龍更在活動當日帶來多款植物,讓大家領養:「在疫情期間,更多人會選擇以植物陪伴自己。」植物讓人有療癒心情的作用,也更多人開始種植。
在今年上環的「植物圖書館」計劃中,阿龍曾任「植物圖書館管理員」,今次轉換身份,首次在深水埗出動任治療師時,「初期也覺得很擔心,以往工作對象,只是面對植物、推廣種植,但今次也讓我們作為園藝師,可以更多機會接觸人群,與大家交流心得。」平常也會在社交平台種植群組中,解答大家的疑難,他指:「當面解答會好好多,可以了解植物的實際情況。」他認為最重要是種植時,不要感到壓力。

觀察大自然裏不同的形狀
除了流動植物車外,植物圖書館同時在社區也舉行不同活動,其中今次更有邀請大小朋友任植物圖書管理員,暫托植物館藏,今月便在楓樹街遊樂場,與插畫家「貓珊 Connie」一起探索,觀察大自然裏不同的形狀,小朋友邊玩邊發現,幾位小朋友合力收集了不少種子素材,「有不同顏色的樹葉,又有小樹枝和長滿刺的種子,還有藏著小白花的小葉子。」透過植物,讓他們可以接觸、認識更多社區。



了解城市中的社區樹木
今個周末(10月28日)流動植物車將移師位於南昌的賽馬會長春社綠滿林廊,繼續和大家分享植物,同時提供種植支援!當日更會舉辦由長春社帶領,專屬深水埗的社區樹木導賞,向大家推廣社區樹木及城市森林的重要性,沿途也會介紹深水埗歷史文化。

植物圖書館 – 流動植物診所 植物問診及領養活動
日期及時間:2023年10月28日(星期六)14:00-17:00
地點:賽馬會 – 長春社綠滿林廊(近南昌站D1 出口)
植物問診報名連結:https://onebitedesign.typeform.com/to/f669GtYf
Text:Twinki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