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香港街道

展覽

香港被遺忘的街頭風景 藝術社群以Pixel風格重現珍寶海鮮舫/裕民坊

總是邁著匆忙步伐、追趕社會節奏的我們,大概很久沒有細心觀察過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地方。然後可能某次心血來潮的故地重游,又或者看到那些突然的逝去,才模糊想起小時候記憶中的景象。那是充滿人情味而又繁華的夢幻時光。為了保留這些美好的日子,不少人也都費盡心思。就像「香港街道所HKSC」,他們希望捕捉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和個性,便以Pixel風格重現香港街道風景,並儲存在網絡世界。而這一系列的創作近日也在Whatever. Coffee展出,盼能藉此喚起群眾對身邊事物的關注。

「香港街道所HKSC」以Pixel風格重現香港街道風景。

在「香港街道所HKSC」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以香港的著名地標為主,如維多利亞港、裕民坊、廟街等。讓大家能看到這些熟悉的地方在一格格Pixel風格作品中的模樣,看上去似乎如兒時記憶般模糊,卻一眼就能認出來。而且這些展品也不僅僅是畫作,也有的作品是以積木一粒一粒砌成,呼應著繁榮的城市是由人們攜手一步步所建立。

展品中除了畫作外,也有以積木一粒一粒砌成的作品。

交通工具亂入各區 諷刺城市無情的發展

充滿心思的作品除了還原場景外,「香港街道所HKSC」也在部分作品中加上了想像元素,令各種交通工具出現的不同的地方。譬如在維港出現的珍寶海鮮舫、在裕民坊馬路上騎牛、還有停泊在竹篙灣前的雪糕車,這些超現實的想像有趣之餘,其實也反諷著城市過於無情的發展。在作品《沉沒成本》裡,有本不會出現在維港的珍寶海鮮舫,曾經的輝煌與今日的璀璨看似能夠完美融合,奈何現實卻是舊日的美好沉沒在無情的繁華鬧市中。而在作品《I go to school by cow》中,正在重建的裕民坊前,竟然出現了騎牛的人。只是細想之下,在重建發展的步伐前,騎在新界牛上的我們與一眾老店都趕不上變化,曾經的特色、人情味,只剩下「倒模」式的大廈。

作品《沉沒成本》,將曾輝煌的珍寶海鮮舫駛至璀璨的維港。舊日的美好抵達繁華鬧市,卻淹沒在無情的城市中。
作品《美味無味》,想像在竹篙灣前停靠的雪糕車,當童年回憶遇上成年陰影。
作品《I go to school by cow》,描繪重建的裕民坊。在新界騎牛的我們和一眾老店趕不上變化。

【香港街道所HKSC】展覽
日期:即日至6月30日
時間:11:00 – 18:00(逢星期一休息)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172號B地舖Whatever. Coffe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本土藝術家周俊輝 x 黃進曦畫展 記錄香港日夜的光影魅力

不知不覺也已快踏入六月,陽光帶著酷熱徑直地照向這座城市,熱浪有時還會偏折出虛像,讓白天繁忙的日常,添上了一層奇幻的蜃景。趕著上學、上班的人群、擁擠的車道、烈日下的空曠設施,都是日間獨特的景象。不過對於不少人來說,香港最美的景象,還是要等到入夜。夢幻的燈光閃爍,為城市戴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其實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這裡都有她迷人的地方,也因此,有兩位藝術家以「光」為主題,分別畫下了這裡的日與夜,藉此呈現城市裡的活力與光影的變化。

本土藝術家黃進曦(左)與周俊輝(右),以「光」為主題分別,畫下了香港的日與夜。
黃進曦作品:《也許城市是囚禁星光的牢》

擅長風景寫生的藝術家黃進曦,帶著顏料與畫筆,走進了陽光明媚的市郊。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片明亮的市區風光,閃爍著粼粼波光的河畔,以及那被陽光曬得發燙的道路,看上去充滿朝氣與活力。特別的是,黃進曦此次所畫,並不是那些熱門的城市景點,反而是來到火炭這個地方的近郊,呈現這個倚山傍水之地的光彩。

黃進曦作品:《火炭全景》

黃進曦作品:《玖壹零》

至於夜間,則由藝術家周俊輝來呈現。擅長從舊照、電影中尋得靈感的周俊輝,畫筆下的場景總是能喚起回憶、引人深思。有那些年我們常看的影視作品、有燈火通明的街頭巷尾、也有入夜後幽靜的場所。種種景象都使人再次迷上這城市的夜色。

周俊輝作品:《1994年的食神於2021年1月的廟街》

周俊輝作品:《1976年的的士司機於2009年的牛頭角下邨》

周俊輝和黃進曦兩人在2005年相識於中大藝術系,同樣在火炭生活的兩位,畢業後相繼於火炭工作室創作。這次兩人以畫溝通 ,用作品互相回應對方的創作,共同探討這座城市的景色與故事。而兩人以「光」為主題的畫作也舉辦成《浮山蜃市星閃閃》聯展,帶大家體驗香港不同時段的光與影、精彩與活力。

周俊輝和黃進曦兩人在2005年相識於中大藝術系,畢業後相繼於火炭工作室創作。

黃進曦作品:《火炭橋》
周俊輝作品:《天星小輪旁的游泳者》
周俊輝作品:《1996年的食神於同年的太白海鮮舫》
周俊輝作品:《2002年的叻咕叻咕新年財於2021年的海防道》
黃進曦作品:《火炭家庭》
黃進曦作品:《千億個夜晚》

「浮山蜃市星閃閃」聯展

日期:即日至6月10日(星期二至六)
時間:星期二至六 11:00 – 19:00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10樓(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Photo:藝術家IG @ dtm319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建築師以畫作「日記」 展出速寫繪本 紀錄消逝日常

漫步城市,找一處心儀的地方駐足欣賞。有人拿出相機,將風景存於相簿;也有人拿起畫筆,將景色勾勒在畫冊。後者於街頭作畫,有時卻能捕捉到更多的細節與故事。建築師Vanessa在8年前開始接觸速寫,隨後速寫本便成了她的「日記」,紀錄著她在城市駐足的每個角落。8年後的今天,她將展出這一本本「日記」,任君翻閱。當中有異地的風光景致、有只屬於我城的特色、亦有正在消亡或早已消失的空間。

建築師Vanessa在8年前開始接觸速寫,將畫作當「日記」,紀錄生活所見。
「日記」中有只屬於我城的特色、亦有正在消亡或早已消失的空間。

Vanessa從小在爸爸的影響下便非常喜歡畫畫,就連後來成為建築師,也只是單純地因為喜歡畫畫。只是一向都在畫素描、油畫的她,對速寫並沒有多大的興趣,畢竟在街頭作畫的方式跟以往的創作完全不同。後來在朋友的極力邀請下,Vanessa才硬著頭皮嘗試街頭速寫,而這一試就讓她完全迷上速寫,「我是一個比較心急的人,比起以前兩個月都畫不完的一幅畫,速寫帶給我很大的滿足感。」

Vanessa的第一幅速寫畫作。
迷上速寫的Vanessa出門都會帶上作畫工具,以便隨時紀錄。

自此,Vanessa出門都會帶上作畫的工具,以便隨時看到想紀錄的事物時,都能立刻畫下來。從8年前速寫本中的第一頁開始,她不知不覺寫完了四十幾本「日記」。其中有海外遊記,紀錄了不同旅程中的風景和美食;有本地遊記,記下特色的茶餐、繁忙的街道、老舊的店鋪;也有這些年來共同經歷過的事。「等自己七老八十再翻看的時候,都會記得畫中的情境。特別是有很多地方日漸消失,更要趁現在能畫就畫下來。」Vanessa想將翻閱速寫本時的複雜心情和大家分享。

「日記」紀錄了不同旅程中的風景和美食。
「日記」紀錄了不同旅程中的風景和美食。
「日記」中有不少店舖,如今已結業。
那些城市中經歷的事。

Vanessa分享的除了畫作,還有作畫的故事,「和在家裡畫畫不同,速寫會與現場的人互動,每一幅都有特別的故事。」譬如有圍觀的人會稱讚,覺得畫得很好;甚至有店鋪老闆會提供遮陽傘、凳、或飲品;也試過被人「問候」或趕走。Vanessa翻著速寫本,講著畫作背後的故事。

和其他創作不同,速寫要在現場找一個地方作畫,也會與現場的人互動。

被問及最難忘的故事時,她一時也答不上,只是看著眼前的一幅幅畫作笑說:「難忘的有很多。」就像曾有一個外國人拜託Vanessa畫一間餐廳,幫忙送給在餐廳工作的女朋友。或像早期二人限聚令時,她在餐廳的另一桌畫出老公和女兒同桌的畫面。甚至還有一些忘了帶畫紙而用餐廳餐墊紙作畫、或是只完成一半的畫作,都有在展覽中展出。

忘了帶畫紙而用餐廳餐墊紙作畫。
速寫本中也會貼上現實的物件,翻看時有更多的回憶。
因自覺畫得不好而放棄的作品。

漫步城市,找一處心儀的地方駐足欣賞。有人拿出相機,也有人拿起畫筆。Vanessa的目標是能夠畫滿100本速寫。當中有他城的風光景致、有只屬於我城的特色、亦有正在消亡或早已消失的空間。

「Peek A Sketch Book」速寫繪本展覽

日期:即日至3月4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10:30-18:30(Lunch hour 13:30-14:30);星期六、日,14:30-18:00

地點:牛頭角勵業街9號同利工業大廈6樓

部分時間有其他活動進行,參觀前可先致電27803880查詢

Photo:IG@vansketcher、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