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香港仔

懷舊, 本地遊蹤, 熱話

香港最後海上畫舫 太白海鮮舫將修復 預計2024年復業

曾是世界最大的海上食府珍寶海鮮舫,遷離香港翻側沉沒,仍在港的姊妺船太白海鮮舫卻另有命運,一直停泊在香港仔避風塘,最近終傳來好消息!於去年八月正式接手的新邦行有限公司,宣布計劃將翻新太白並於2024年第三季復業,大家有望再次登上太白海鮮舫歎美食。

據消息,新成立的「香港仔海濱水產同業聯盟」負責人黃戴宇,提到太白將於2024年第三季復業,以特色的裝修吸引遊客,盼能協助推動南區經濟發展。

惟荒廢多年的畫舫大部份設施已成頹垣敗瓦,料需耗資數千萬元復修,要一段時間才能返回香港重現昔日繁華光景。

太白海鮮舫全長55.07米、闊17.42米、樓高兩層,重共1,596噸位,能容納650人。目前仍定期向海事處繳付水上食肆牌照費用,未來營運方向不會改變,維持餐飲運作。

較珍寶海鮮舫歷史更為久遠

太白海鮮舫於開業初期並沒有悅目的外觀,於1960年才換上新海鮮舫,足以容納800人。

太白海鮮舫歷史可追溯至1950年,較1970年代興建的珍寶海鮮舫更為久遠。當年能容納800多人。後來隨著海角皇宮及珍寶海鮮舫建成,一度陷入競爭局面,直至1980年代珍寶將另外兩者收購,2003年兩海鮮舫重新裝修,合併成珍寶王國。

但因2020年疫情停業逾兩年,珍寶海鮮舫仍未有合適的經營者接手,每年要花費平均數百萬港元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故此決定下月將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離港後卻遇上意外入水,曾承載一個時代的記憶就這樣沉沒在南海,網民紛紛表示婉惜,希望太白海鮮舫有不同的命運。當時太白海鮮舫未有隨行,因太白體積較小,維修費較低,而幸好最終有「白武士」接手,有望留低繼續營運。

Text:Twinkie
Photo:IG@mr.dr3w

生活美學

【18區】再見了!珍寶海鮮舫下月告別香港

生於香港,最應該學會的就是適應轉變,熟悉的事變成回憶,充滿回憶的地方消失不見,但要習慣離別又談何容易。香港地標、香港仔避風塘標誌「珍寶海鮮舫」,是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自2020年3月停業至今,珍寶海鮮舫持有人、香港仔飲食集團曾與政府達成協議,把珍寶海鮮舫捐贈海洋公園,但因未能找到適合的第三方營運而告吹。

集團日前表示,每年要耗資平均數百萬元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加上本港沒有可供珍寶海鮮舫停放的船廠泊位,未能進行每三年一次的大型檢查和維修,故決定下月會把珍寶海鮮舫移離香港,作所需檢查、維修和存放。現正物色適合泊位以減輕成本,等候新經營者出現。散聚有時,此時此刻讓我們回看海鮮舫的歷程與典故,再次看見,珍寶海鮮舫。

未開業 先重建

停泊在香港仔避風港的珍寶海鮮舫,舉世聞名。即使你從未造訪,也一定知道它的壯麗外觀與華貴裝潢,因為外國電影或港產片中,從來不乏它的蹤影。

1971年10月30日發生的大火,釀成34死,42傷。(陳烱康 攝)

而早在60年前,香港仔的海面就有7艘海鮮舫,包括漁利泰、全記、廣寒宮等,每逢入夜,香港仔的水面就會被海鮮舫的燈光映照成一片金碧輝煌。可大家最熟悉的珍寶海鮮舫,其實是最年輕的一艘。

漁利泰傳人冼培安說,「珍寶海鮮舫在1971年興建,可惜進行內部裝潢期間,不幸發生火災,興建計劃宣告停止,幸而後來獲何鴻燊和鄭裕彤注資3000萬,珍寶海鮮舫才得以重建並開業。」經歷火災、易手、重建,珍寶海鮮舫最終在1976年開業,更在80年代收購當時餘下的兩家競爭對手——太白海鮮舫與海角皇宮,從此香港仔的海鮮舫,就只有珍寶。

珍寶海鮮舫的出現令其他海鮮舫的生意大受打擊,主要原因是珍寶在開業初期成功向政府申請停泊在岸邊,客人無須再乘坐接駁艇。

演變自「歌堂船」

談香港仔,會想到海鮮舫,但海鮮舫是從何而來?「海鮮舫源自廣州的『歌堂船』。『歌堂船』是向漁民提供娛樂的船隻,面積不大,但可以在裡面唱歌,用膳或設宴。」研究香港仔歷史多年的冼培安如是說。早在30年代,香港仔未有酒樓和食肆,不少從廣州移民到香港的水上人,就在香港仔經營「歌堂船」,為香港仔的水上人提供嫁娶及設宴場地。

漁利泰一開始是為香港仔的漁民提供造船服務,及後才開辦海鮮舫。

海角皇宮一度是珍寶海鮮舫競爭對手,但在1982年,珍寶正式收購海角皇宮。

小船變大「舫」

而今天的鴨脷洲,是樓宇密布的地方,但在從前,卻是不少居港上海人埋葬親人的墳場,正因為祭祖人士的光顧,令「歌堂船」的生意愈來愈好。「祭祖完畢,人們都需要用膳,這時候『歌堂船』就是他們的好選擇,當『歌堂船』生意愈好,自然需要更大的地方,『歌堂船』也進化成『海鮮舫』,一艘在海面上的大型食肆。」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海鮮舫的誕生。

太白海鮮舫於開業初期並沒有悅目的外觀,於1960年才換上新海鮮舫,足以容納800人。

海鮮酒家的冒起

今天走在香港街頭,隨處可見「海鮮酒家」四個大字,但從前未有發電機,養魚系統尚未成熟,新鮮的漁獲一定要在海中圈養,這就是海鮮舫開設在海上的一大原因。「以前想吃新鮮海鮮不是簡單事,一定去到海邊,或是到香港仔海鮮舫,你點菜之後,廚房員工就會從海裡把魚拿上來,馬上烹調。」冼培安說。隨著科技發達,吃海鮮就不一定要到海鮮舫,海鮮舫本來得天獨厚的優勢亦隨即失去,被海鮮酒家取代。自此,珍寶海鮮舫以「獨特用餐體驗」作招徠,生意來源主要來自遊客。而當疫情持續蔓延,市面一片人心惶惶,遊客減少,珍寶海鮮舫的生意便更加慘淡,最後只好宣布暫停營業。

大火發生前,珍寶海鮮舫密鑼緊鼓為開業準備,在香港仔沿岸掛上宣傳牌。

不少電影曾在珍寶海鮮舫取景,如《食神》、《無間道II》。

TEXT : TING KIN FUNG
PHOTO : 受訪者提供
整理:G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