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飲食

18區, 生活美學, 飲食

深水埗逾40年老字號 均香餅家第二代傳人 研發新口味角仔:希望吸引後生仔食年貨!

每逢過年前,深水埗都會擠滿趕辦年貨的人,當中已有43年歷史的均香餅家,雖曾經歷過八個月的短暫結業,但去年中得以重開後,今年亦再次迎來了繁忙的年末,店外排滿了來買招牌賀年角仔的人龍。

這天,第二代傳人吳鎮江(爆江)正在店內埋頭搓皮包角仔,以應付農曆年前絡繹不絕的訂單。從小在店裡長大的他,憶述起以往過年時的記憶,「舊時母親在過年前那幾天都不怎麼休息,每日睡兩三小時,朝六晚三包角仔,就連親戚的小朋友們都會來幫手,好墟冚!」

以賀年食品為例,雖然芋蝦、笑口棗、煎堆等都不乏捧場客,但當中就以金光飽滿的招牌角仔最受歡迎。

鬆化酥角 最高峰日賣二百磅

均香餅家,於1979年創立,多年來,店內的雞仔餅和角仔都一直遠近馳名,尤其是後者,食譜由爆江爸爸吳均平「頂手」新金漢餅店時得來,用上酥皮製作,較坊間傳統只用上水皮炸起的角仔鬆化,加上香口的自家製花生餡,難怪不只附近的街坊每年都幫襯,也儲下了不少別區的回頭客。

爆江指,最高峰時,店裡可以日賣二百磅酥角,「過年前一星期最忙,最大陣伏!從中午開始至夜晚九時,都不停有人排隊買角仔。」為應付長長的人龍,父母親都「搏命」地日做夜做,就連親戚也都會來幫忙。小小的店,曾試過容納十多人一同工作,齊齊包角仔,「始終做角仔最花功夫,要焗花生餡、搓皮,逐隻逐隻包。」

招牌角仔用上酥皮製作,做法是先把水皮和油皮摺疊成約十層,達至層層酥脆的口感。
之後再將酥皮輾開成長方形,分成條狀,再分成一片片。
由爆江媽媽研發的紫菜肉鬆口味角仔,內餡鹹香惹味,不愛甜食的你大可考慮一下。
要將每粒角仔做得飽滿,也很考功夫,收口時需把角仔皮對摺再壓實,摺出完美波浪邊,以防漏餡。
最後需以160至180℃的油溫,把角仔的外皮炸至金黃色便大功告成!
自家製花生餡選用了較細粒的珠生花生,經烘烤、去衣後打碎,再和紅糖混在一起而成,入口香而不膩。

「小時候覺得整餅好厭惡性」

人手製作的傳統唐餅,工序繁複,加上工時長,近年不少老字號都因苦無接班人而光榮結業。曾經是YouTuber的爆江,直言自己小時候不愛在店內幫忙,貪玩的他寧願到隔壁的超市「打躉」,或是跟附近藥材舖的叔叔玩,「那時覺得整餅好厭惡性,沒想過幫手。」

於2017年,爆江卻毅然接手家族生意,他表示一切源自當初拍片的工作遇上了屏頸,「屋企人覺得我拍片沒有前途,於是想給我一條後路,第時不用『揸兜』。」回到均家餅家幫忙,他學習店內的運作、學整餅,可說是從零開始。「最困難是在狹窄的工場入面製作多款食品,麵包、雞仔餅輪流出爐,存貨跟工作的空間又有限,很不順手。」基本上,店內每天也有約二十款唐餅和麵包出爐,廚房每分每秒也在跟時間競賽,故對仍屬新手的爆江來說,實屬很大的挑戰。

店內的雞仔餅以新鮮豬肉為餡,加上南乳、花生和芝麻等製成,味道又鹹又甜,充滿了油香。
芝麻是唐餅的常見材料,經烘烤之後,散發出更濃郁的芝麻香。

整餅其實「好好玩」

學習了數年,店內的廚房依舊繁忙,即使爆江仍未完全學懂店內的運作,也要「埋手」,邊學邊做。現時他主要負責開店和接訂單,約從早上五時半工作至下午四時,下午至收店時段,則交由父母親負責,「我沒那麼勤力,到下午都『頂唔順』了,哈哈哈。」

然而,最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現時的爆江反而覺得整餅「好好玩」,對製作傳統餅食充滿了熱誠,「一來整餅並不難,二來是我會貪得意研發新口味餅食,如果(出品)受歡迎的話會頗有滿足感。」朱古力榛子味酥角,便是由他研發的成品,「初時會融掉朱古力磚做內餡,但效果卻不太理想,沒想到後來起用朱古力榛子醬,味道反而更夾。」

新口味酥角不乏捧場客,但仍不及傳統的花生餡酥角受歡迎,不過爆江沒有氣餒,今年再接再勵推出另一新口味——芝士肉鬆味酥角,以車打芝士、巴馬臣芝士粉和紫菜肉鬆撈起成餡,鹹香十足,即使一口接一口也不會覺膩。

車打芝士需切成小塊後打溶,再加入紫菜肉鬆撈成餡,使芝士味更為香濃。
由於朱古力榛子味酥角頗受小朋友歡迎,現已成為其中一款固定推出的賀年食品,令爆江甚為鼓舞。
每逢過年前夕,深水埗老字號均香餅家的門外都會擠滿趕辦年貨的人,而爆江的家人也會在店內幫忙。

新口味酥角 希望受小朋友歡迎

「我希望推出迎合年輕人口味的角仔,吸引更多小朋友和後生仔食年貨!」隨著西式糖果的興起,近年傳統賀年食品也沒舊時般受歡迎。「我留意到甚少年輕人會來餅店辦年貨,小朋友都寧願食朱古力、食金莎。」爆江直言,不希望以後只得老人家來買角仔拜神,故他希望盡一點力,看看能否逆轉年貨的劣勢,「始終中式餅食有其特色和存在價值,若然以後手藝失傳,或者全是由大陸的工廠製作,確是有點可惜。」

除了角仔、笑口棗之外,店內還會供應豆沙角、咸水角、年糕等賀年食品。
均香餅家第二代傳人吳鎮江(爆江)。

芋蝦、笑口棗、煎堆、角仔⋯⋯這些傳統的賀年食品,你又多久沒品嚐過?今個新年,除了送贈親友朱古力、曲奇餅或蝴蝶酥禮盒,不如也一同吃吃角仔和笑口棗,或是嘗試新口味的酥角,也許會給你眼前一亮的感覺。

均香餅家
地點:深水埗北河街203號地舖
營業時間:06:00-22:00
備註:餅家將於1月21日(年三十晚)15:00截龍;及後於1月29日(初八)啟市。

Text:Onyx
Photo:Jonas Chan

生活美學, 飲食

佐敦牛屋餐廳 五十年歷史港式扒房 平價聖誕大餐滋味

聖誕佳節,是與親朋好友相聚,吃聖誕大餐的好時機,但在酒店自助餐、高級西餐廳的選擇以外,仍有不少人會到歷史悠久的港式扒房,品嘗經典的港式聖誕滋味。

屹立佐敦逾50年的牛屋餐廳酒吧,是其中一間老牌港式扒房。今年,餐廳依舊會秉承傳統,推出豐富的聖誕大餐,讓大家一邊品嘗酥皮湯、焗田螺等經典菜式,一邊感受節日氣氛!

1970年開業 裝潢富有年代感

七八十年代,港式西餐廳和扒房開得成行成市。每逢聖誕,這些餐廳都紛紛推出包含了前菜、主菜和甜點的聖誕大餐,套餐價格較高級西餐廳相宜,加上那時則好遇上經濟起飛,市民有多餘閒錢消費,於是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前往港式扒房或西餐廳光顧,一同「鋸扒」、歡度佳節。

位於佐敦的牛屋餐廳酒吧(下稱「牛屋」),於1970年開業,至今已服務了街坊52年。餐廳的門面充滿年代感,已經掉色的大字招牌、掉落了部分木皮的木門、紅磚牆、仿煤氣燈,都是當年流行的西餐廳設計。店內裝修則是以白色牆身,配上深啡色桌椅和暗黄色的燈光,是一貫舊式酒吧的風格。

「牛屋餐廳」的大字招牌,從遠處已經能望見。
自開業已有的仿煤氣燈。
木門自開業保留至今,滿布了歷史痕跡。
店內的白色牆身,配上深啡色桌椅和暗黄色的燈光,是一貫舊式酒吧的風格。

融入港式元素的聖誕大餐

聖誕臨近,餐廳除了換上了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亦秉承了創立以來的傳統,推出了聖誕大餐。餐廳現任負責人Ivan認為,過往大家在港式扒房吃到的聖誕大餐,其實是「豉油西餐」的變奏,因加入了不少港式元素,味道上更為迎合香港人的口味,「與正宗西餐廳相比,港式扒房的菜式煮法會比較簡單,沒有太多擺盤,亦會加入地道食材去烹調,形成獨特的港式風格。」而港式羅宋湯、瑞士汁雞翼等,就是當中的好例子。

餐廳內的裝飾,印上了牛屋的招牌菜「威靈頓牛柳」。

聖誕餐餐單演變 舊時有「咯嗲」、「區加甸」

開業已半個世紀,牛屋的聖誕大餐餐單,自然也會隨著大眾的口味和需求而改變。Ivan表示,七十年代的聖誕餐餐單,跟現在的有頗大的分別,「當年牛屋的聖誕餐一共會有七至八道菜,就有如盛宴一樣。十多元的套餐,有前菜、主菜和甜品,但當中有些菜式真是鮮有聽聞。」他舉例,光看「雜果咯嗲」和「焗意粉區加甸」這兩道菜的菜名,確會令人摸不著頭腦,「『咯嗲』其實是英文“cocktail〞的譯音,『雜果咯嗲』即是雜果沙律,是一款凍食前菜,有些餐廳會用蛋黃醬、番茄醬來調製醬汁,跟現時常見的沙律醬略有不同;至於後者則是來自法國菜“au gratin〞的譯音,是以芝士或麵包碎放在面層烤焗而成的意粉。」順帶一提,因名貴的燕窩大受當年的市民歡迎,故舊時不少聖誕餐都會供應「燕窩雞蓉湯」這道頗為中式的菜式,令人意想不到!

「波士頓龍蝦牛柳」
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啖啖肉得來又夠香口惹味。

經典酥皮湯、焗田螺滋味

然而,隨著正宗西餐廳在香港愈加常見,牛屋供應的聖誕餐亦逐漸偏向西式一點,但仍保留了一些港式元素,而菜式亦主要以前菜和主菜為主,不像數十年前般有七至八道菜。就以今年的聖誕大餐為例,前菜的餐湯保留了港式羅宋湯,白湯則改成了海鮮龍蝦湯,而食客可也轉配經典的酥皮湯。而「法式焗田螺」則是餐廳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較香草及牛奶的法式煮法更為迎合港人的口味。

主菜方面,聖誕餐特有的「波士頓龍蝦牛柳」,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較舊時以芝士白汁焗起的來得香口惹味。另一「招牌威靈頓牛柳」,不似正宗的威靈頓牛柳般需原條焗及預訂,牛屋的改良版本是逐件包好酥皮再焗起,一人份量更方便每人點選自己喜歡的主菜,相當貼心。此外,餐廳留意到往年的食客未必很喜愛啫喱糖等甜點,故今年的聖誕餐便改為推出「菠蘿水蜜桃特飲」和「熱棉花糖朱古力」餐飲,希望大家會吃得更滿足。

(前)「法式焗田螺」;(後)酥皮湯(可選羅宋湯或海鮮龍蝦湯)
前者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薯蓉焗至表面金黃,香口又惹味;後者則是一頓完美的港式聖誕餐不可或缺的經典。
「招牌威靈頓牛柳」
餐廳選用了較親民的火腿和蘑菇醬為食材,配上秘製鵝肝醬,濃郁的醬汁跟牛柳的味道很夾。

傳統扒房 買少見少

傳統的港式扒房在香港買少見少,過往餐廳熱鬧的聖誕光景也不復再。Ivan感嘆,佐敦原本也有數間同類型的餐廳,毗鄰著牛屋,但近年也因市道不景、疫情影響等因素而相繼結業,「希望在聖誕佳節,大家都可以考慮選擇傳統的港式扒房和西餐廳,支持一下小店。」

別等失去了以後才懂珍惜,在光顧自助餐和高級西餐廳以外,希望大家偶爾跟家人重溫一下經典的港式滋味,讓老店得以經營下去。

牛屋負責人Ivan雖年紀輕輕,但從倉庫中找到了餐龐的舊餐單,發現了舊時聖誕大餐的獨特之處。

牛屋聖誕大餐
供應日期: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12月31日
供應時段:17:30-19:00/19:00-20:30/20:30-22:00
電話:27307197

牛屋餐廳酒吧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11:30-24:00、星期日 12:00-24:00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43號地下
IG:santgria_kitchen

Text:Onyx
Photo:二彤

生活美學, 設計, 飲食

俄羅斯麥當勞易手「重開」
以墨綠色新LOGO取代招牌「金拱門」

連鎖快餐店麥當勞早前宣布撤出俄羅斯市場,並出售在俄業務。最近,俄羅斯「麥記」成功易手,15間位於首都莫斯科市內和近郊的門店,亦於本月12日、正式改名為“Vkusno & tochka” 後率先重開,以全新面貌示人!

不供應「麥旋風」、「巨無霸」

“Vkusno & tochka” 的意思是“Tasty and that’s it” ,即「美味,就是這樣」。品牌以象徵「一個漢堡包和兩條薯條」的全新墨綠色LOGO,取代原有的「金拱門」M字設計,而餐牌則跟麥當勞原本的相差無幾,只是將「魚柳包」改名為「魚堡」。而由於技術所限,新「麥記」無法供應「開心樂園餐」、「麥旋風」和「巨無霸」等食物。

計劃重開850間門市

俄羅斯「麥記」由當地特許經營夥伴之一的西伯利亞企業家戈沃爾(Alexander Govor)接手,除沿用了原有的6.2萬名員工,亦計劃在秋天前重開全數約850間原有的麥當勞門市,讓當地食客再次品嘗到「麥記」的滋味。

生活美學

正宗韓式飯卷怎樣整?
細心備料 盡顯韓風

上篇「港韓夫婦開小店以正宗韓式飯卷帶來家鄉味道」分享了一對港韓夫婦在觀塘開設了全港首間韓式飯卷專賣店,藉以推廣正宗韓食。韓式飯卷所用的材料與一般飯卷不同,準備時更要多花心思。店主金太太將會公開韓式飯卷的製作步驟,有興趣挑戰就要細心留意。

宜用韓國米 加麻油更香口

白飯是製作飯卷不可或缺的食材,東南亞出產的白米細長硬身,不太適合製作飯卷;韓國米短小橢圓,且質地較粘稠,用來做飯卷能提升成功率,也令色香味更佳。與日式飯卷不同,韓式飯卷的白飯不用加醋,反要加點麻油。謹記把米飯放涼時才鋪在紫菜上,不然飯太熱會令紫菜變軟。

選用厚身紫菜 加以烘烤更佳

韓式飯卷餡料十分豐富,日本的壽司紫菜偏薄,包起來很容易碎裂及散開,所以一定要用厚實的韓國紫菜,並加以烘烤令紫菜變得更硬。

以梨汁醃牛肉

韓式飯卷有不同口味,其中最受歡迎的定要數算烤牛肉。用牛肉的哪個部分亦有講究,牛臀肉(beef rump)適合炒香和切絲。另外,韓國醃牛肉時會用梨汁,把牛肉放進雪櫃裡醃一晚,再以大火翻炒,香口惹味。

鹽烤五花肉

五花肉是另一款熱門食材,揀選新鮮的五花肉,切成約1cm厚,不用醃製,用鹽烤至金黃酥脆,再蘸點泡菜和辣醬,滋味無窮。

菠菜、蘿蔔 飯卷必備配菜

菠菜和蘿蔔是韓式飯卷常見的配菜。食用前要先灼熱菠菜,然後與鹽、芝麻和芝麻油充分混合。至於蘿蔔,在平底鍋裡煎熟後即可使用。

TEXT:Gillian
PHOTO:Nick、網絡圖片

生活美學

港韓夫婦開小店
以正宗韓式飯卷帶來家鄉味道

香港薈萃了中西飲食文化,被譽為「美食天堂」,在這彈丸之地已可品嚐到天下美食。近日,一間韓飯卷專門店在人來人往的觀塘開業,裝潢簡潔的小店由港韓夫婦金先生和金太主理。原來他們在5年前定居香港,卻發現家鄉風味難尋,煮得一手拿手韓國菜的金太決定親自上場,把正宗家鄉風味帶來香港。究竟當中有何奧秘,且聽她娓娓道來。

定居香港 越洋帶來韓國風味

金太在香港土生土長,雖然曾在韓國生活,但她坦言較習慣香港的文化,無論是生活還是與人溝通上都較方便和容易。她與金先生同樣從事時裝界,二人於2015年在香港認識,金先生一方面不忍與太太分居兩地,同時亦覺得留在香港對事業發展較有利,加上家人都很支持他的決定,於是決定定居香港。

離鄉別井在異國打拼,少不免會想念家鄉的味道。雖然香港不乏美食,但二人發現這裏甚少正宗的韓國料理。金太解釋:「例如香港的泡菜用很多辣油,而韓國泡菜則會用辣椒粉。」幸好金太在韓國生活時,早已承傳了老金太的手藝,煮得一手拿手韓式料理,特別是韓式飯卷,好讓金先生可以一解思鄉之情。金先生靈機一觸,不如就由他們帶來味道純正的韓國飯卷,為同樣想念異國美食的人帶來回憶的味道,順道推廣正宗的韓國美食,小店就此誕生。

製作韓式飯卷有不少食材需要處理。金太說就算份量不多,最少也需要1小時的製作時間。

學習正宗韓食 色彩鮮明擺盤技巧

跟老金太學習前,對烹飪有興趣的金太早已小試牛刀,弄過幾道韓國菜,後來主動請教老金太,學習如何處理食材,因而掌握了不少做菜的技巧:「她(老金太)做事仔細,烹煮食物時十分熟手。」韓國料理的擺盤更讓金太留下深刻的印象:「韓式飯卷的材料顏色鮮明,我學到要怎樣排序,讓飯卷好看一點。」

韓國料理常有五顏六色的食材,擺盤亦有技巧。

在老金太的指導下,金太學懂如何把飯卷包得更好。

韓式飯卷 白飯、紫菜有講究

「韓式料理不難煮,但要準備得更多。」金太指出不少韓國料理均要準備大量食材,而且需時烹煮。例如做最基本的韓式飯卷時,就要用上至少9樣食材,包括白飯、紫菜、小黃瓜、火腿、菠菜、紅蘿蔔、黃蘿蔔、牛蒡、蟹柳。

選用食材方面也十分講究。東南亞出產的白米細長又硬,不適合製作飯卷,韓式飯卷的白飯必須用上短橢圓形的韓國米,其質地亦較為粘稠。與日式飯卷不同,韓式飯卷的白飯不用加醋,反要加點麻油;紫菜方面,由於韓式飯卷餡料十分豐富,所以一定要用厚實的韓國紫菜,並加以烘烤使紫菜變得更硬,使用較薄的日本壽司紫菜就很容易碎裂。另外,蘿蔔和菠菜也要先灼熟和炒香,再加以調味才可使用。

由此可見,要做出正宗的韓式飯卷並不容易,每個步驟都要落足心機,不能馬虎了事。雖然步驟繁複,處理食材要用上不少時間,但金太認為當中亦有樂趣,所以也很享受製作的過程。

金先生和金太正積極地構思更多食譜,好像生酮巨型卷和疊疊卷。

生意步上軌道 冀為食客帶來更多口味

開業短短幾個月,金太透露生意尚算不錯。不過,她和金先生都是飲食界「新手」,她負責廚房,金先生則到店面幫手,二人剛起步時也曾碰壁。她笑言:「我們試過捲不切手卷,要推遲整個流程。平時也要留意銷量,太多怕賣不出,造成浪費。」幸好現時生意已經慢慢步上軌道。

另外,店內推出了多款口味的飯卷,除了經典的紫菜飯卷外,還有三文魚生酮巨型卷、韓國人氣疊疊卷,希望為區內的上班族提供更多健康的選擇。食客的讚美是營運的最大動力,金太憶述曾有客人連續兩天來購買飯卷,並稱十分好吃,令他們十分高興。關於未來計劃,金太有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最重要是食物好吃,這樣才能吸引客人再來光顧。」他們正積極地構思更多食譜,在保存韓國風味的同時,亦希望更切合香港人的口味,為食客帶來源源不絕的新意。

金太指出,除了經典紫菜飯卷,最多人選擇的就是烤牛肉紫菜飯卷。

TEXT:Gillian
PHOTO:Nick

藝文創意

精美擺盤 刺身的藝術

疫情變得嚴峻,政府宣布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拖,莫說出國旅遊,就連與親朋好友享用大餐也遙遙無期,而以下這些美味的刺身或可讓你望梅止渴。日本藝術家Mikyou擅長把魚生片變成各種畫作、人物,例如童話故事裡的公主、天使、飛馬等。Mikyou解釋,一開始只是想讓小朋友認識各種魚類的處理方法,於是開始尋找不同種類的魚,後來發現將不同色澤的魚肉拼湊起來相當有趣,便嘗試用其他食材作配搭,再參考專業師傅的擺盤,最後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他把一系列作品放到社交媒體上與大眾分享,高超的手藝讓人嘆為觀止,美得叫人捨不得吃進肚子裏。

TEXT:Gillian
PHOTO:IG@mikyoui10

生活美學

【情人節2022】3大精選甜品 締造浪漫情懷

情人節與摯愛享用晚飯後,當然少不了甜品。一個甜蜜美味的蛋糕,絕對能為約會增添浪漫氛圍,以下將為大家帶來3款情人節精選甜品。

溫馨浪漫 Lulu豬蛋糕系列

蛋糕精品店聯乘人氣LuLu豬(LuLu the Piggy)在情人節推出「LuLu’s Lu-mantic Voyage」蛋糕系列,以可愛粉嫩的形象為愛侶們送上甜蜜祝福。其中「Luv Lu at First Bite」上的兩隻LuLu豬在紅心前相依相偎,配上紅色心心忌廉的唧花設計,浪漫又可愛。除此之外,讓人眼前一亮的「Love Momentum」鮮花蛋糕更融入VIVE招牌花藝,在淡粉色的蛋糕插上以小百合及白桔梗,相當夢幻。

Vive Cake Boutique「LuLu’s Lu-mantic Voyage」蛋糕系列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1樓3號舖
電話:9602 2869
網站:www.vive.hk

以朱古力表達愛意

很多人都喜歡通過送朱古力來表達愛意,這系列禮盒以「Blowing Petals in Love」為主題,怦然心動朱古力炸彈禮盒讓你以充滿玩味的方式,向摯愛表達愛意。只要加入熱奶,朱古力炸彈就會溶化成美味的朱古力熱飲,十分有趣。至於甜蜜情意朱古力禮盒則以浪漫粉紅花瓣作包裝,內有5款手工朱古力, 讓人愛不釋手。

龍島
網站:https://bit.ly/3Lo0Tyh

小丸子為你締造浪漫情懷

獲米芝蓮認證的川菜餐廳所推出情人節的限定甜品,水準當然有保證。甜入心扉的心心相印桂花小丸子,軟糯煙韌,粉紅外層採用純天然紅菜頭原色製作,最適合注重健康的你。

麻辣燙 Chilli Fagara
地址:中環蘇豪奧卑利街 7 號地舖
電話:2796 6866
網站:www.chillifagara.com

TEXT:Gillian
PHOTO:官方圖片

生活美學

【情人節2022】紅豆湯 幸福的滋味

對情侶來說,下星期有兩個重要的節日,第一個當然是2月14日情人節,另一個則是2月15日元宵節。除了享用心形牛扒和湯圓之外,其實紅豆沙也是幸福甜蜜的選擇,婚宴甜點「百年好合」,正正就是用紅豆、百合、蓮子煮成的紅豆沙。在日本,紅豆沙同樣很受情侶歡迎,背後更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原來日本的紅豆沙有「汁粉(しるこ)」與「善哉(ぜんざい)」兩種叫法,能吃到紅豆粒的叫「汁粉」,吃不到紅豆、只有糖水及年糕的則叫「善哉」,而「善哉」本身就有祝福之意。創業於1883年的大阪著名老店夫婦善哉,就是一家專門供應「善哉」的小店。據說當年有一對貧窮的夫婦前來光顧,但只夠錢買一碗紅豆湯,細心的老闆便將紅豆湯分成兩碗,為免他們尷尬,更表示店家一直是這樣賣,象徵夫妻甜蜜恩愛。想不到這樣的紅豆湯竟大受歡迎,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

無論是中式紅豆沙,抑或是日式紅豆湯,煮法都很簡單。中國人認為將紅豆沙煮至起沙才夠滋味,也喜歡加少許陳皮帶出香氣。至於日本紅豆湯的材料主要有紅豆、砂糖、水和用糯米做的年糕,把紅豆煲腍後,加糖煮成糖水,最後再放上年糕。

想增加營養價值和提升口感,用紅豆、綠豆、蓮子、花生、核桃仁、紅棗、山藥等煮成的八寶粥是另一甜蜜之選。

TEXT:Ivy
PHOTO:網上圖片

生活美學

世界薄餅日 今天午餐就吃薄餅吧!

大家知道今天是甚麼日子嗎?除了是農曆年初九之外,今日原來也是世界薄餅日(National Pizza Day)。薄餅雖然由意大利人發明,但這個節日卻源自美國,因為美國人對薄餅的熱愛程度,絕對令大家意想不到,可能連意大利人都望塵莫及。

普遍人都認為薄餅的前身是羅馬時代的Focaccia,也就是一種被添上不同配料的扁平麵包;到了18、19世紀,在意大利拿坡里出現了與現在類似的賣相,而世上第一間薄餅店就於1738年在拿坡里開業。至於美國第一間薄餅店,則在1895年落戶紐約,亦有說是由Bruno家族於1903 年從意大利拿坡里帶到美國。之後百多年間,薄餅已成為美國人的主食,據統計,每天有13% 的美國人用餐時會吃薄餅,每年賣出的薄餅數目更超過30億個,超市的急凍薄餅亦賣出逾10億個,平均每人每年購入超過23磅薄餅,數字相當驚人!

芸芸材料當中,以Pepperoni意大利肉腸最受歡迎,據統計資料顯示,36%的薄餅都會用上這種食材。正在苦惱午餐吃甚麼的你,今日會否吃薄餅應節?

薄餅店在美國隨處可見,佔餐廳總數目約17%。

TEXT:Ivy
PHOTO:網絡圖片

生活美學

【農曆新年2022】新年如何食得更健康?
營養師教你紓緩消化不良

新年時到處拜年,相信大家都吃了不少賀年糕點。不過,美味的背後都藏著致肥陷阱,加上吃得多難免會「食滯」,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想吃得健康些?可以從材料、選購和烹調方面作出調整。

選購方面:留意營養標籤

大家可多留意糕點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並比較不同牌子及不同糕點的熱量、脂肪、糖分及鈉含量,從中選出熱量、脂肪、糖分及鈉含量都相對較低的糕點。

烹調方面:用光波爐或蒸 減少用油量

建議大家可用光波爐或蒸的方法,或用易潔鑊少油煎香,或在易潔鑊面鋪上牛油紙去煎糕點,以減少用油量。

自製糕點:選用低熱量餡料

如果想自製健康糕點,建議可選用瘦臘腸、瘦臘肉、瑤柱、冬菇及蝦米等低熱量餡料來製作蘿蔔糕及芋頭糕。此外,大家亦可多放蘿蔔絲或芋頭粒,以減少使用粉漿的比例,同時又能夠增加糕點的纖維量,相對比較健康。

營養師推介食譜:薏米紅豆粥、蘿蔔燉雪梨

薏米紅豆粥

材料:
紅豆 80克
薏米 80克
水  適量
冰糖 少許

做法:
1. 洗淨紅豆和薏米,紅豆浸泡過夜,薏米浸大約2小時。
2. 煲一鍋水,加入已浸的紅豆、薏米及冰糖,煮大約1小時成粥,即成。


功效:

薏米含有消化酵素,有助蛋白質分解。紅豆則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促進腸道蠕動。

蘿蔔燉雪梨

材料:
白蘿蔔 半條
梨   1個
冰糖  少許

做法:
1. 洗淨白蘿蔔及梨,切粒。
2. 於鍋中加入白蘿蔔、梨、冰糖及適量水。
3. 隔水燉大約30-45分鐘,即成。

功效:
蘿蔔含有消化酵素,有開胃消滯之效。梨子則有生津潤肺的作用。

吳耀芬(Kathy)
認可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學會),「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Kathy是中大食物及營養科學學士、港大心理輔導學碩士、認可身心語言程式學(NLP)導師和催眠治療師。

TEXT:Gillian
PHOTO:網絡圖片
資料來源:營養師 吳耀芬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