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天氣又悶又熱,影響胃口。若然不想吃過於油膩和重口味的菜式,以下既精緻又清新的夏日時令菜式、精緻蘇浙滬料理,或是低碳健康輕食推介,相信總有一樣合你口味!
MONO|米芝蓮一星拉丁美洲菜 全新夏季菜單
以拉丁美洲精緻菜式而聞名的餐廳MONO,自2019年底開業以來,主廚Ricardo Chaneton一直以自身文化背景為根基,將自己從委內瑞拉到法國和香港的經歷融入烹飪當中,炮製展現季節特色的菜式。 今年,餐廳除了蟬聯米芝蓮一星,更於2023年度的「亞洲50最佳餐廳」中排名第41位,認真厲害。
趁著炎夏,餐廳早前推出了全新的夏季嚐味餐單,以夏季時令食材,包括龍蝦、藍蟹和新鮮番茄等來炮製各式美食。當中,釀有法國Cadoret生蠔的「墨西哥藍粟米脆餅」,是當地傳統的街頭小吃,蠔肉輕烈酒梅茲卡爾酒輕輕煮熟後,帶出了煙燻味,與海水的鹹鮮味互相輝映,加上細滑的紅蔥忌廉和脆餅表面的佛手瓜、少許牛油果粉及青檸啫喱,整體味道煥然一新;釀有藍蟹沙律的「聖馬爾紮諾番茄」,伴以新鮮杏仁和拿破侖車厘子虎之奶,味道香甜,風味豐富細膩;每天自家烘焙的「藜麥酸種麵包」,以白、黑和紅藜麥製成,配以加泰羅尼亞的出色匠人Eva Aguilera所製作的純淨特級初榨橄欖油,令人回味無窮;口感嫩滑的「太平洋海鱸魚」,配以黏果酸漿丁配柚子辣椒粉及哥倫比亞咖啡油,令味道更添層次。甜品「油執白桃」,選用了日本白桃,並將其包裹在尼加拉瓜 7年冧酒製成的啫喱中,配以阿根廷瑪黛茶雪糕、新鮮歐洲杏仁、白朱古力碎和粉紅色甜薄片,整體口感、味道和香氣均十分豐富。

魚肉入口即化,每一口都嘗到魚肉的細膩香氣和牛油香味,配以混合醬汁,令菜式更添層次。

塊莖金蓮花是源自安第斯山脈的根莖蔬菜。而這道菜帶來了3種不同的口感:經香烤後的塊莖金蓮花,口感嫩滑,味道清甜;未經烹煮的黃色金蓮花,口感辛辣多汁;而用醋醃成的紅色金蓮花,則帶來均衡的酸味,再配搭樹番茄及墨西哥辣椒莎莎醬,使味道層次更多元化。


前者的番茄表面以酸豆、日本米通、可食用花、檸檬香草作點綴,加上頂部的冷凍番茄乾,令菜式更添酸甜滋味;後者選用了法國普盧內烏爾梅內茲乳鴿,乳鴿先作乾燥處理,再烘烤至嫩滑多汁,配以3種不同的佐醬,令人滿有驚喜。

白桃甘美細膩,每一口都芳香多汁,為味蕾帶來了清新感。

夏季嚐味餐單:
6道菜午市菜單:星期二至五 $888/位、星期六及公眾假期 $1,180/位
8道菜午市菜單:星期二至五 $1,488/位、星期六及公眾假期 $1,680/位
6道菜晚市菜單:$1,888/位、8道菜晚市菜單 $2,288/位
MONO
地址:中環安蘭街18號5樓
營業時間:星期二至六 12:00-15:00、18:30-23:00
訂座:monohk
CVIEW 「華」|M+藝術館內的海景中菜廳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自開幕以來一直大受歡迎,訪客絡繹不絕。但除了館內的展廳值得一訪之外,早前於博物館頂樓新開的高級中菜廳CVIEW「華」,主打的江蘇、浙江及上海風味精緻美食,同樣值得一試!
CVIEW「華」位於M+16樓全層,坐擁開揚維港海景,景色優美。餐廳由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及室內設計師許諾聯合設計,靈感取自中國園林景觀,而燈光設計則由著資深燈光設計師關永權操刀,令每個空間呈現出摩登與儒雅感,兼向東方建築美學致敬。當中最特別的是設於長走廊旁的40個向窗二人座位,可飽覽維港的醉人美景。
餐廳供應的食物,則以江蘇、浙江及上海菜為主,大廚會亦會以創新形式,呈現傳統蘇浙滬料理的精髓和特色,例如「本幫燻魚」是以傳統本幫上海古法製作,採用熱食做法,以香片茶葉、甘蔗和蔗糖進行燻製,賦予魚肉獨特的香味和口感;而「關東蔥燒遼參」則是採用蔥油炆煮的烹飪技法,使日本關東產遼參充分吸收了蔥油的香氣,層次與風味皆豐富。







CVIEW 「華」
地址:尖沙咀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38號M+16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00-15:00、18:00-23:30
電話:28805535
Testina X Da Vittorio Saigon|期間限定四手意式盛宴 演繹意式美味
水磨石地板、橄欖綠色家具,加上芥末黃色的牆壁,裝潢洋溢七十年代米蘭的格調。於去年開業的Testina,為米芝蓮餐廳集團「灶神集團」與意大利必比登推介餐廳Trippa Milano合作經營的現代意式小館。餐廳由曾在上海米芝蓮二星餐廳 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 擔任主廚的 Marco Xodo主理,他擅於善用動物的每個部分,並以富創意的方式烹調經典的北意美食,菜單包括了香口惹味的炸牛肚,以及豐腴嫩滑、伴以青醬(salsa verde)和刨辣根碎的「Testina」豬頭,體現了 Trippa——即「從頭吃到尾」(nose-to-tail)的烹飪理念。另餐廳的意大利麵均為自家製 作,當中,味道濃郁的鴨肉醬闊條麵,更是令人食指大動,不容錯過。
此外,餐廳主廚Marco Xodo早前更夥拍意大利米芝蓮三星餐廳Da Vittorio的行政總廚Matteo Fontana,於8月底舉行為期兩天的四手盛宴,共炮製了8道菜晚餐嚐味菜單,當中包括Da Vittorio Saigon的招牌菜式以及Testina的多款意式佳餚。
Matteo Fontana為食客帶來了Da Vittorio的多款招牌菜式,包括吞拿魚刺身意大利粉配熱沾醬(Bagna Caoda Sauce)與開心果碎、雞蛋布甸(Egg à la Egg)伴Oscietra魚子醬等等;至於Testina的主廚Marco Xodo,則會帶來和牛西冷扒配大麥、小牛舌手工寬麵以及車厘子醬汁、油甘魚生魚片配水蜜桃及青瓜等。而最後一道菜式「Coccole Finali」,更是由兩位大廚聯手炮製的美食,以Da Vittorio的招牌甜品忌廉牛角卷及大廚Marco自製的榛子鮮奶油融合創作,為食客帶來了不少驚喜。









Testina
地址:中環擺花街8號3樓
營業時間:12:00-15:00、18:00-23:00(逢星期二休息)
查詢:2798 0668
五感日常|中環蒟蒻製品專門店 健康輕食
近年愈來愈多朋友進行低碳飲食,即在飲食中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希望維持理想身型。近日,中環新開了一間蒟蒻製品專門店「五感日常」,供應各式蒟蒻輕食,就最適合各位希望減醣的「打工仔」。
餐廳主打多款蒟蒻飯及蒟蒻麵食,包括以紅蘿蔔、牛蒡、油揚、香菇與蒟蒻飯一同炒勻的「健康五目蒟蒻飯」;以A5和牛製成免治牛肉,再加入五目蒟蒻飯裡炮製的「香辣和牛五目蒟蒻飯」;味道不會過辣的「口水雞撈蒟蒻麵」及「蒜香辣椒焗龍蝦雞湯蒟蒻麵」。而「自家手打蝦餅」及「自家製花雕醉雞卷」等小食,亦同樣值得一試。此外,餐廳還有「每日鮮煲椰子雞湯」及「野生竹笙松茸菌湯」兩款湯水供應,前者以30斤雞、椰子肉及椰青水熬煮而成;後者以肚菌、冬菇、舞茸、姬松茸等8款菇類及竹笙烹調而成,十分足料,喜愛飲湯的你不容錯過。

牛味香濃的五目蒟蒻飯,且不含澱粉質,即使是生酮飲食者都可以安心食用!


前者的龍蝦,以蒜蓉和辣椒烤焗而成,配以雞湯蒟蒻麵,香氣及鮮味均十足;後者為素食之選,健康又美味。

口水雞醬汁麻而不辣,配以新鮮柑桔及青檸特製的冷麵汁,適合炎夏進食。

外皮以蒟蒻皮代替米紙製成,口感柔軟細膩,配上味道微甜的油揚與新鮮蔬菜,零舍清新可口。


兩款湯水味道濃郁,足料又抵飲。

五感日常
地址:中環擺花街1至7號廣場地下9號舖
電話:5741 9488
日本橋海鮮丼つじ半|日本長龍人氣海鮮丼 首次登陸香港
在炎熱的夏日,假日就只想逛逛商場,在有冷氣的地方活動。最近,在日本東京開業10年,並於國內設有9間分店及台灣設有2間分店的日本橋海鮮丼つじ半(TSUJIHAN),亦正式進駐東涌東薈城,開設首間香港區總店。
つじ半連續6屆獲得日本全國海鮮丼金賞,故一直深受當地人和遊客歡迎,在當地的日本橋分店,亦經常大排長龍。招牌菜「海鮮の山」丼飯,採用了多款不同海鮮,切碎再混合成「海鮮山」,包含了金槍魚蓉、鮭魚子、象拔蚌、螺肉、赤蝦、魷魚、金槍魚、鯡魚子(数の子)、紅雪蟹肉、海膽等8至10款豐富食材。
至於店內的鯛魚高湯,則沿用日本秘方熬製,用上數十公斤鯛魚、各類海鮮及新鮮蔬菜,每日新鮮足料熬製8小時而成。每次只能製作200碗,鮮味又濃郁。今次於香港設總店,亦將店家自創的「一丼二食」獨特食法帶到香港,值得大家一試。


淺嚐兩片魚生片後,可再品嚐拌好秘製醬汁的海鮮丼飯。

當丼飯吃剩餘約1/3分量時,可加入日本三葉芹及茗荷,之後再將鯛魚高湯加於丼飯中,配以柚子皮及魚生片享用。濃郁奶白的鯛魚高湯,帶出了海鮮鮮味,其熱力亦將刺身焯至微熟,肉質更為軟嫩可口,入口即融。


日本橋海鮮丼つじ半
地址:東涌東薈城名店倉地庫一樓B13號舖
營業時間:11:30-22:30
電話:2177 0711
Text:Onyx
Photo:由各餐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