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風景

設計

藏在書架中的通道 日本藝術家創作逼真巷道模型書立

遊走在日本東京繁華的街道上,放眼望去盡是時尚與喧囂。但若果你無意間鑽進深幽巷道,你就會發現一個和城市氛圍截然不同的世界。雖然不及外面的繁華,甚至算得上是簡陋;但在巷道中,我們更能看到這個地方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在巷道裡,可能滿佈外露的冷氣機和水管;也可能豎立著忽明忽暗的路燈;又可能開著幾間隱世的深夜食堂。然而就是這種彷如異世界的景象,令巷道成為了不少人心心念念,想要探索的地方。

對比起大街上的繁華,巷道可以說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日本藝術家Monde也因此受到啟發,開始透過微縮模型重現東京巷道;更有趣的是他將這些模型設計成書立,使它們可以擺放在書架上,夾在書與書之間。自此,我們不僅能在書中理解、想像世界各地的壯麗風景,也能在書與書的夾縫間,看見不同的溫馨、神秘、有趣的巷道。

日本藝術家Monde在2018年開始構想以木材製作巷道書立。起初以日本街道為主,隨後逐漸製作起世界各地的街道風景。
當這些書立被擺放在書架上時,看上去就像是在書堆中打開了一扇通道。

在Monde的書立作品中,出現過各式各樣的巷道。起初,他以自家附近的街道為主,模型中有民居巷道中常見的冷氣、水管、盆栽等佈置;也有出現不少深夜食堂。襯上Monde在模型中特別設計的燈光,讓這書立能在書架上呈現出一個溫馨治癒的世界。後來,Monde也開始嘗試從不同地方取材,巷道的風景也從東京延伸到世界各地。譬如在2023年初,Monde就根據香港的印象,製作了香港主題的巷道書立,非常細膩地還原了香港繽紛招牌與擁擠佈置的獨特景象。

在世界各地的巷道中,香港的街道也是非常有特色。

看著這些逼真的巷道書立,不禁幻想起將其放在書架上的模樣。感覺就像是在書與書之間打開了一扇前往書中世界的通道,沉醉在書本時,不小心也就走進了書立中巷道的轉角。

部分書立作品:

Photo:Twitter@ monde55212068

攝影

捕捉世界各地奇妙景觀抗衡AI圖像 Nikon:Don’t give up on the real world

近幾個月來,到處都是有關於AI的討論。無論是日常閒聊,抑或繪畫、寫作、唱歌等,幾乎全人類都狂熱地探索著這片未知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我們可能只需要簡單的文字提示,就可以生成過往需要花上不少時間才能完成的作品,甚至發現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的創意;也理所當然,我們對此充滿驚嘆。只是,在我們沉溺於AI壯觀世界時,是否會遺忘了重要的現實?為了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這個充滿著自然美景的世界,Nikon最近推出了一則以「Don’t give up on the real world」(不要放棄現實世界)為主題的戶外廣告,用相機拍下能抗衡AI圖片的自然美景。

Nikon推出了一則以「Don’t give up on the real world」(不要放棄現實世界)為主題的戶外廣告,用相機拍下能抗衡AI圖片的自然美景。

「我們生活在人工智能時代,在世界各地,很多人都沉迷於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超現實圖像,只要輸入幾個關鍵詞,就能想像出任何事物。」在廣告的開始,Nikon陳述了我們如今的處境。隨著在AI圖像生成指令「/imagine prompt」後打下文字,廣告中出現了近幾個月來引起熱論的AI生成圖像。而Nikon的廣告,也從這個AI指令開始。在後續的廣告內容中,Nikon嘗試寫出類似下達給AI指令的文字,模擬要求AI生成圖像,譬如斑斕的超現實迷你火山像噴泉一樣噴出泉水、殭屍末日百年後的曼哈頓摩天大樓、火星沙漠中央的滑板場等;隨後廣告中便出現與文字相應的景象。特別的是,這些景象看上去像是AI所生成的圖像,實則都是Nikon從世界各地拍下的真實照片。

Nikon嘗試寫出類似下達給AI指令的文字,模擬AI生成圖像。但圖像其實都是Nikon從世界各地拍下的真實照片。
殭屍末日百年後的曼哈頓摩天大樓。
火星沙漠中央的滑板場。

Nikon想藉此展示現實世界中的自然之美,證明攝影和大自然一樣能夠為我們帶來驚喜、顛覆我們的想像。在如今AI看似即將接管文化潮流的趨勢裡,憑藉自己的才華與藝術,找到更美妙的現實來與虛擬抗衡,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廣告裡的最後一句話:Don’t give up on the real world。

在美麗星空下的巨大餐桌上享用浪漫的晚餐。
冬天海邊真實的Minecraft懸崖。
一棵像核彈爆炸的變異傘狀樹。
埃及法老藏在朱古力世界躲避敵人。

Text:Vincent
Photo:Nikon

展覽, 藝文創意

本土藝術家周俊輝 x 黃進曦畫展 記錄香港日夜的光影魅力

不知不覺也已快踏入六月,陽光帶著酷熱徑直地照向這座城市,熱浪有時還會偏折出虛像,讓白天繁忙的日常,添上了一層奇幻的蜃景。趕著上學、上班的人群、擁擠的車道、烈日下的空曠設施,都是日間獨特的景象。不過對於不少人來說,香港最美的景象,還是要等到入夜。夢幻的燈光閃爍,為城市戴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其實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這裡都有她迷人的地方,也因此,有兩位藝術家以「光」為主題,分別畫下了這裡的日與夜,藉此呈現城市裡的活力與光影的變化。

本土藝術家黃進曦(左)與周俊輝(右),以「光」為主題分別,畫下了香港的日與夜。
黃進曦作品:《也許城市是囚禁星光的牢》

擅長風景寫生的藝術家黃進曦,帶著顏料與畫筆,走進了陽光明媚的市郊。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片明亮的市區風光,閃爍著粼粼波光的河畔,以及那被陽光曬得發燙的道路,看上去充滿朝氣與活力。特別的是,黃進曦此次所畫,並不是那些熱門的城市景點,反而是來到火炭這個地方的近郊,呈現這個倚山傍水之地的光彩。

黃進曦作品:《火炭全景》

黃進曦作品:《玖壹零》

至於夜間,則由藝術家周俊輝來呈現。擅長從舊照、電影中尋得靈感的周俊輝,畫筆下的場景總是能喚起回憶、引人深思。有那些年我們常看的影視作品、有燈火通明的街頭巷尾、也有入夜後幽靜的場所。種種景象都使人再次迷上這城市的夜色。

周俊輝作品:《1994年的食神於2021年1月的廟街》

周俊輝作品:《1976年的的士司機於2009年的牛頭角下邨》

周俊輝和黃進曦兩人在2005年相識於中大藝術系,同樣在火炭生活的兩位,畢業後相繼於火炭工作室創作。這次兩人以畫溝通 ,用作品互相回應對方的創作,共同探討這座城市的景色與故事。而兩人以「光」為主題的畫作也舉辦成《浮山蜃市星閃閃》聯展,帶大家體驗香港不同時段的光與影、精彩與活力。

周俊輝和黃進曦兩人在2005年相識於中大藝術系,畢業後相繼於火炭工作室創作。

黃進曦作品:《火炭橋》
周俊輝作品:《天星小輪旁的游泳者》
周俊輝作品:《1996年的食神於同年的太白海鮮舫》
周俊輝作品:《2002年的叻咕叻咕新年財於2021年的海防道》
黃進曦作品:《火炭家庭》
黃進曦作品:《千億個夜晚》

「浮山蜃市星閃閃」聯展

日期:即日至6月10日(星期二至六)
時間:星期二至六 11:00 – 19:00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10樓(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Photo:藝術家IG @ dtm319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