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西營盤

18區, 懷舊

西環|西營盤隱蔽小巷 爹核里荒廢唐樓翻新

藏身西營盤第二街與第三街之間的爹核里(David Lane),或許是全區最短的小巷,只有4個街號,可算是該區的隱蔽之地。早期有茶餐廳「茶咖里」開於暗巷盡頭,但在旁卻有幢唐樓一直荒廢,直至今年完成翻新。年初開設花店「To live and living well」及剛於本月進駐的咖啡店「二三之間」,令小巷內別有一番新景象。

爹核里最近一間荒廢唐樓翻新。

早期有茶餐廳「茶咖里」開於暗巷盡頭。

全西營盤最短的小巷

爹核里(David Lane)或許是全西營盤最短的小巷,只有4個街號。爹核里4號原為余均益的舊工廠,於2014年賣出經過留意仍有一幅石牆樹在後面。大家走過正街也未必會發現這暗巷,爹核里雖隱蔽,但走進去卻像一個小社區。最近翻新的唐樓位於爹核里1號、早於1950年入伙,長達70多年歷史,當年的唐樓舊鐵閘、窗框等已不復見,但業主仍維持唐樓原形,從原本的白色重新油上米黃拼綠色的外牆,而舊式唐樓常見天井位置也有保留。

舊樓翻新未完成,花店「To live and living well」主理人笑言當時便決定要租下。

唐樓舊住客 重回老屋

舊樓翻新後,開業半年的花店主理人分享,曾遇上居住在唐樓的舊街坊,「遇過有客人詢問我可否在店內拍照,但出奇地只是拍下牆角及內部裝潢,後來聊天發現,原來他正正是昔日住在這幢唐樓的舊街坊,以前更在這兒長大,這次回來看看唐樓現在的模樣,也樂見現在的改變,所以拍照與家人分享。」而街坊見到現時的格局,仍保留部份舊建築如天井位置,也說起以前在爹核里居住時,與家人的生活習慣,「記得以前食飯不是在客廳,是一家人會拿張墊在天井下圍住食飯,充滿回憶。」爹核里雖只有數間小店,但經過會有街坊微笑點頭、打招呼,社區鄰里間的親切感,有別於鬧市中的喧鬧,大家來到可以選擇坐在室外的大樹下,在這個位於西環的轉角小巷,感受與城市不一樣的悠閒氣息。


咖啡店「二三之間」仍保留天井位置採光。
咖啡店「二三之間」仍保留天井位置採光。
位於爹核里一號的咖啡店「二三之間」,以西營盤第二街與第三街之間命名。
咖啡店「二三之間」仍保留天井位置採光。

西營盤爹核里唐樓 翻新對比:

攝於去年荒廢唐樓的面貌:

Text:Twinkie
Photo:Twinkie、隨心影匠

18區

「高街鬼屋」遊廊預計9月開放予公眾參觀 近距離欣賞傳說中的「猛鬼」古蹟

香港這個地方佔地雖小,但因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多年來一直都流傳著不少都市傳說。其中位於西營盤的「高街鬼屋」就是其中一個非常著名的都市傳說地點。這裡之所以出名,除了因其豐富的歷史背景而成為民間怪談廣為流傳外,其罕見的古典巴洛克建築風格也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也因為建築中最有特色的遊廊區域一直都沒有對外開放,很多時候只能遠遠欣賞這座充滿傳聞的歷史建築。不過就在不久前,政府透露,「高街鬼屋」的遊廊將在9月完成保養工程後開放予市民觀賞,意味著到時大家將能夠近距離參觀「高街鬼屋」優雅獨特的遊廊。

位於西營盤高街的社區綜合大樓曾是香港都市傳說中著名的「猛鬼地點」,以致這裡又被稱為「高街鬼屋」。(圖片授權:David Pan)
除了以「鬼屋」一說外,其罕見的古典巴洛克建築風格也極具特色。(圖片授權:Keith Lau)

「高街鬼屋」於1892年建成,樓高3層,位於高街2號。建築採用香港罕見的巴洛克風格,佈局呈L字型。正面拱型遊廊襯上粗啄花崗石使它充滿古典的氣息。遊廊中可見紅磚天花、木門等優雅的設計細節,而遊廊雲石磚地下則是厚實的護土牆。2001年,政府決定清拆改建此處,這座L字型的巴洛克式建築物最終也只能保留正立面的遊廊。

遊廊中可見紅磚天花、木門等優雅的設計細節,而遊廊雲石磚地下則是厚實的護土牆。(圖片授權:鈍鈍攝影手記之城市故事)

「高街鬼屋」的歷史與傳說

建築初期原為國家醫院(香港第一間非軍用公立醫院)的外籍護士宿舍,主要讓當時的外籍護士入住。後來因為鄰近東邊街的華人精神病院落成,為解決病院床位不足問題,宿舍在1939年被改建成精神病院。關於這裡的都市傳說大概也因此慢慢醞釀。由於當年的醫療技術不像如今先進,故傳聞中進入精神病院的病人大多都在病院中「等死」,甚至有病人因精神失常,自殘失救而死。

後來於日佔時期,病院一度空置,而又因未有確實記載日軍如何使用這棟病院。所以便有傳日軍將這裡作刑場,用來審問、處決港人;而地庫則用作停屍房。加上病院對面的佐治五世公園曾是一個亂葬崗,都是令高街猛鬼之說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

高街猛鬼之説其實是因建築的各種歷史背景醞釀而成。(圖片授權:David Pan)

香港重光後,這裡正式成為西營盤精神病院。直到1961年青山精神病院的落成,而改為日間精神科門診部,隨後於1971年開始空置。這段空置荒廢的時間也成了都市傳說迅速發酵的時期。各種鬧鬼之說此起彼落,「高街鬼屋」一說大概也是因此得名。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便是空置的建築內很多時候會傳出砰砰的撞擊聲;夜晚經過這裡時甚至會聽到裡面傳出的慘叫聲。

曾盛傳空置的建築在夜晚會傳出撞擊和慘叫聲。(圖片授權:David Pan)

拱形遊廊料9月開放予公眾參觀

2001年,政府將大部分病院建築拆卸,改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只保留原建築的花崗石牆面以及遊廊,並在2015年將其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曾鬧得沸沸揚揚的「鬼屋」傳聞也逐漸淡去。保留下來的遊廊鐵閘則被鎖上,大多時只能從外窺探遊廊內的佈置,或向當局申請外景拍攝時才能進入。今年6月,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在立法會上表示,「高街鬼屋」遊廊正進行保養工程,計劃於9月完工後開放予市民參觀。屆時市民便能近距離欣賞這條僅存的、承載無數歷史與生活故事的遊廊。不知到時望著長廊的紅磚與雲石,聽到的會是傳聞中的慘叫抑或在時代洪流中慢慢消失的長嘆。

2001年,政府將大部分建築拆卸,改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只保留原建築的花崗石牆面以及遊廊。
建築也在2015年被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圖片授權:鈍鈍攝影手記之城市故事)
「高街鬼屋」遊廊正進行保養工程,計劃於今年9月完工後開放予市民參觀。(圖片授權:Keith Lau)

Text:Vincent
Photo:FB @ David Pan、Keith Lau、鈍鈍攝影手記之城市故事

18區, 生活美學

西營盤日系咖啡店12月沖繩限定 店主手繪藍海鯨魚/餐牌

沖繩不止是陽光海灘,冬天的海上活動一樣受大家歡迎!12月起就是沖繩人出海賞鯨的季節,座頭鯨會由阿拉斯加海域南下在冬前往沖繩近海繁殖後代,在行中他們會帶著小鯨魚一起游泳!西營盤日系咖啡店「骨子裡」與沖繩縣香港事務合辦冬之藍海主題活動,除了運用當地特產食材製作新菜式外,更在3米高的咖啡店牆內畫上鯨魚主題壁畫,還有可愛的手織海洋主題插畫新餐牌,大家可來感受沖繩度假氣氛吧!

今次活動主題概念、設計繪圖、食物設計及造型都由「骨子裡」店主設計師 Boni Chow主理,並與沖繩縣香港事務所協辦 一齊推廣沖繩文化同食材。 於即日起至12月20日期間,推出「沖繩冬の藍海」期間限定主題及餐單,主題餐單以海一般的藍色為主題,推出6款食品,包括 「 沖繩海風維也納珈琲 」 、 「 烤棉花糖沖繩黑糖拿鐵 」 、 「 沖繩海の恩物水雲春雨冷麵 」 、 「 沖繩海風香檸蛋糕芝士布丁芭菲 」及 「玄米茶紅豆蛋糕配日本製沖繩海鹽雪糕 」等。

而店內畫上鯨魚主題壁畫,上面有1.4米長嘅係藍鯨,右面近1米長嘅係座頭鯨。在壁畫上還有「兩粒」潛水員;想表達的是我們在大自然中很渺小,但同樣我們努力生存著,在世界平衡中與海洋共存。店主希望在味覺和視覺上向大家介紹關於沖繩與海洋的故事,讓我們欣賞大海對人類的愛。

店主設計師Boni分享今次手繪鯨魚主題壁畫的過程:「起筆前,了解鯨魚嘅形態,在電腦建構初圖。之後就要到大型文具店揀顏料,配備文具。單單是藍色油彩就已選購了6款不同藍色,還有準備日式的白提燈,增加視覺立體感。搬著顏料回鋪,還要請裝修師父幫忙調燈、借爬梯。」

Boni談到作畫過程:「用鉛筆同砂膠起初稿,需要觀測著自己嘅線條是否正確 ,初稿好重要,因為圖像咁大型,之後上色做細位無法即時看到full picture,所以初稿細心畫之後上色就更清楚落筆。畫左一晚,用晒一舊砂膠,就等第二日上色。」

店主設計師 Boni 手繪餐牌。
今次的沖繩新Menu會增添6款沖繩食品。

6款沖繩新品:沖繩海の恩物水雲春雨麵

沖繩海の恩物水雲春雨麵,冷麵看似簡單卻大有心思。

沖繩水雲是當地名產之一,屬海藻類食品,豐富天然營養,它們只生長於特定水溫的零污染海域,可以生食,是海洋素食版生魚片!「骨子裡」特意選了日本壽司醋作調味,不想破壞水雲本來的滑滑輕口健康感。

食材花心思 店員親手調醬

食材上也花上不少心思,包括溏心蛋都由店員親手調醬製作 ,雞蛋選用日本白雞蛋,以 味醂、豉油、清酒等多種材料煮調浸製。還有魚杯子的特調和風醬,是店主親手煮製,麵醬有濃濃芝麻及甜醋味,並以鮮蘋果肉煮蓉增加麵醬的口感及酸甜度,十分開胃。

每次骨子裡出新菜式,店主都考慮做法需時、味道、造型、食材儲藏等多個因素,連放在冷麵中的水,放在蛋上的一根草(日本岐阜西蘭花苗),也有一份想法。 配合海洋主題,今次食物飲品中加入天然花茶所調的藍色色系,讓食物造型更獨特。店主指希望大家來到可感到滿足:「告訴大家一個浪漫的名字 ,日本人稱 粉絲為「春雨」,一串串半透明感的雨⋯讓我們把海洋的愛、春天的雨 及 骨子裡的小窩心 一起吃進肚子裡,然後如果你能會心微笑就很滿足。」

Homemade蛋糕:玄米茶紅豆蛋糕配日本製沖繩海鹽雪糕

與日系選物店「47日和」合作 海洋主題選物

沖繩縣香港事務所限定Tote bag 禮物包

於店內餐點沖繩食品飲品滿$300,就可獲得沖繩縣香港事務所限定Tote bag 禮物包!除了有多款以沖繩食材炮製的限定餐點,店內也有和觀塘選物店「47日和」合作,出售海洋主題選物,食具陶器及小文具在店展出發售,大家可來感受沖繩度假氣氛!

骨子裡 BONE STUDIO
地址:西營盤般咸道38號2B地鋪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08:00-16:00
星期二11:00-17:0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10:00 -17:30  

Text:Twinkie
Photo:骨子裡

18區, 生活美學

【18區】西營盤素食畫廊Café
細賞Andy Warhol名畫

你知道「雀仔橋」在哪裡嗎?它是西營盤皇后大道西的一條石拱橋,據說因該處在上世紀初是雀鳥小販的集中地而得名。最近橋上就有一間佔地兩層的複合式藝文空間 Artzbrew 新開業,地下 Café 由本地著名咖啡師 Edwin Lee 主理,除了供應各式素食和精品咖啡,內裡亦擺放了 Andy Warhol 和村上隆等名家的畫作;至於一樓則是畫廊和藝術商店,將不定時邀請各地藝術家舉行展覽,希望大家前來「歎」咖啡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濃厚的藝術氣息。

拉近藝術與生活

「任何人都應有享受藝術的權利」, Artzbrew 的聯合創辦人 Tracy,本身是一名策展人,於藝術界有逾20年的經驗,她有感一般的畫廊給人難以接近的感覺,於是便想到創立一間集咖啡店與畫廊於一身的藝文空間,希望透過美食和咖啡,拉近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於名畫下歎咖啡

Artzbrew 地下的 Café 走純白簡約的設計風格,務求給人一種乾淨舒適的感覺。而店內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必然是內裡擺放了8幅 Pop Art 風格的畫作,包括出自普普風大師 Andy Warhol 之手的限量親筆簽名畫、村上隆以及日本 IG 插畫家 Keigo 的作品,無不令人驚艷。另外,Café 的座椅亦經過精心挑選,用上了 Kartell 及 AI 環保工藝設計,當中色彩鮮豔的 Roly Poly 設計師座椅,將家具與雕塑概念相互結合,更與背後的名畫互相輝映,令 Café 空間更添藝術氣息。

由英國設計師 Faye Toogood 設計的 Roly Poly 座椅,映襯了背後(右上)的 Andy Warhol 創作——《在位女王(瑪格麗特)》,畫上的女王為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全球只有10幅,十分珍貴。

Keigo 筆下的角色們亦會於 Café 內的明信片、扣針和咖啡豆包裝上出現,讓粉絲們選購回家。

Café 亦販賣不少藝術 figure,包括由 Keigo 創作,以樹懶扮演傳奇人物李小龍的模型玩具。

3 款特飲 各有特色

除了建立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之外, 由於 Café 是由本地著名咖啡師 Edwin Lee 主理,咖啡質素因而有一定保証。例如店內的咖啡豆全由 Edwin 親自挑選和烘焙,當中的「柚子熱蒸汽凍咖啡」,做法是先將 Espresso 打成泡沬,再加入柚子蜜、牛奶和冰塊,入口順滑,並帶陣陣柚子果香,味道有驚喜。而向荷蘭畫家 Piet Cornelies Mondrian 名作《Composition with Red, Yellow and Blue》致敬的 3 款特飲,分別以「紅」、「黃」、「靛」命名。推薦粉藍色飲品「靛」,不但賣相「IGable」,味道更跟大家熟悉的「忌廉溝鮮奶」十分相似,令人意想不到。

「柚子熱蒸汽凍咖啡」 $48
將 Espresso 打成泡沬後,再加入柚子蜜、牛奶和冰塊調配而成。另店內亦有不加柚子的「熱蒸汽凍咖啡」供應,入口同樣順滑,味道則有點像黑啤,略帶烘烤的焦香。

「黃」 $48
由 Espresso、鮮奶、薑黃和蜂蜜調配而成的「薑黃鮮奶咖啡」,味道香甜暖胃。

店內還出售由 Edwin 親自烘焙的咖啡豆,包裝印上了 Keigo 設計的角色,相當可愛。

素菜輕食滋味

Café 主要供應素菜輕食,包括「孜然椰菜花扒」、「大啡菇牛油果漢堡」,以及酸種多士、果昔和甜品等選擇。Café 還在餐牌上清楚標明了純素、無乳製品或是無麩質的菜式,貼心照顧了不同素食者的需要,值得一讚。

(前)紅火龍果燕麥果昔 $68、(後)「紅」 $42
前者是將紅火龍果、芒果、香蕉等新鮮生果雪成冰,再加燕麥奶和椰奶打成沙冰狀,最後在果昔表面加放上少許穀麥片、椰子片和新鮮生果,味道清新又飽肚;後者的「柚子洛神花茶」,味道酸甜帶柚子香,柚子蜜與洛神花茶的味道竟十分夾,非常適合於炎夏飲用。

雙倍特濃意大利芝士蛋糕 $68
將以自家 House Blend 製作的 Espresso 倒進蛋糕之中一同享用,咖啡味較坊間的香濃,各位「咖啡控」絕對不容錯過。

酸種多士 $68/1款、$98/2款、$128/3款配料
Café 選用了本地 bakery 每天新鮮烘焙的酸種麵包,由麵包口味、抹醬口味,以至配料,客人都可自由配搭。

(前)孜然椰菜花扒 $108、(後)「靛」
前者是大廚先將椰菜花切成扒塊狀香煎,再以孜然粉、芫茜籽、芝麻等香料調味,伴以自家製紅菜頭鷹嘴豆泥(hummus)和荷蘭醬,味道香濃不寡,椰菜花也不會過於硬身,令人相當有驚喜;後者則是「忌廉梳打鮮奶」,味道跟大家的童年回憶——「忌廉溝鮮奶」如出一徹,只加入了蝶豆花茶為飲品增添了粉藍色的元素。

在飽吃一頓後,不妨到位於一樓的畫廊,欣賞期間限定展覽和逛逛藝術商店,進一步感受藝術氣息。

畫廊的開幕展為中國上海年輕藝術家 Vinn Feng 的首個個人展覽《Transient》,由即日起至8月29日展出版畫、雕塑以及藝術裝置。

Artzbrew

時間: 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地點: 西營盤皇后大道西 118 號

Tracy Chung
Artzbrew 聯合創辦人
Edwin Lee
Artzbrew 聯合創辦人
世界精品咖啡協會CQI國際咖啡品質 鑒定師(Q-Grader)、Colour Brown Coffee創辦人

TEXT:ONYX
PHOTO:DAVID LAI、Artzb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