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行山

生活美學

【東京殘奧】細看港隊出戰殘奧8大項目(上)

今屆東京殘奧已經開幕,各位香港運動員陸續上場。他們突破自身所限,其拼搏精神值得尊敬。港隊共派出24人參與8個項目,本文將會為大家介紹一眾運動員,並整理了他們參與的殘奧項目資料。全城繼續撐港隊,期望一眾運動健兒創下佳績!

硬地滾球

硬地滾球是一項適合嚴重大腦麻痺、肌肉萎縮症或軀體四肢出現嚴重功能障礙人士參與的運動,講求運用腦筋思考,亦有助協調肌肉。硬地滾球會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分級,設有BC1、BC2、BC3和BC4共4個級別。

港隊今次共派出7人參與殘奧的硬地滾球賽事,包括何宛淇、劉慧茵、廖詠彤、楊曉林、梁育榮、劉德樺和黃君恒。其中,梁育榮因先天性多發性關節彎曲需要長期坐輪椅,屬BC4級,比賽時不設助手協助。他已第5度出戰殘奧,更曾於3屆比賽中取得3金1銀。另外,患有脊髓肌肉萎縮症的何宛淇屬BC3級,需利用管道發球,比賽時有一位助手協助使用管道,但助手必須背向比賽區域,不可觀看賽事。雖然她是第二度參與殘奧,卻是世界排名第二,不禁讓人期待她的表現。

何宛淇會參與混合BC3級個人賽及混合BC3級雙人賽。

梁育榮會參加混合BC4級個人賽及混合BC4級雙人賽。

射箭

射撃講求準確、冷靜,由於槍枝有一定重量,故運動員的手部須有負重及活動能力。與其他項目一樣,射箭會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平衡力分為3個級別,分別是企立組 ST 級、 輪椅組 W1 級及 W2 級,而W2 級別運動員的活動能力較 W1 級別為佳。

49歲的危家銓將會代表香港首次參加男子複合弓公開組個人賽。他在27歲那年墮軌被輾斷右腳,但突如其來的意外並沒有讓他意志消沉,反而投身運動,愈戰愈勇,更在2019年殘奧亞洲資格賽中摘金,奪得殘奧入場券。


危家銓將出戰男子複合弓公開組個人賽。

田徑

田徑項目類型眾多,講求速度和爆發力。運動員分級主要為視障、智障、腦癱、短肢、下肢障礙、上肢障礙及輪椅組。F代表田項,T代表徑項,數字代表類別和級別。數字越低,殘障程度越高。

今屆港隊有兩人參與田徑賽事,分別是任國芬和鄧雨澤。在開幕禮擔任港隊持旗手的任國芬出生後因高燒而引致痙攣,今次是第二度參與殘奧,她將會參加女子T36級100米和200米賽事。鄧雨澤則會參與男子智障組別T20級跳遠。

任國芬會參加女子T36級100米和200米賽事。

羽毛球

東京殘奧首次增設羽毛球項目,設企立組和輪椅組。該項運動既講求體能,亦要靈活應變。殘疾人羽毛球項目會按運動員的活動範圍、肌肉力量、平衡和球拍操控等能力分為6個級別。

今次代表香港參與羽毛球項目的是陳浩源和朱文佳。經歷交通意外而失去左腳的陳浩源現時排名世界第二,將會出戰男子輪椅組WH2級單打,力爭獎牌。而世界排名第三的朱文佳則會參加男子短肢組SH6級單打。


陳浩源會出戰男子輪椅組WH2級單打。

TEXT:Gillian
PHOTO:美聯社、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Facebook
資料來源: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18區, 生活美學

【18區】行山路線推薦:大帽山郊野公園

認識一個城市最快捷的方法,無疑是登上最高處俯瞰整個城市的車馬繁華。大帽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峰,在大帽山郊野公園觀景台能夠飽覽香港各處勝景:東有獅子山、飛鵝山;南有港島太平山及鳳凰山;西北有雞公嶺與大刀屻;元朗及八鄉平原全景更是盡收眼簾。在大帽山高處冒著寒意,不時會巧遇雲霧聚合,迎來騰雲駕霧的仙境。漁護署更曾在此地種植緋寒櫻,以點綴山頭。

幽谷群瀑

大帽山除了是香港最高的山峰外,亦是全港雨量最高的地方。雨水穿過樹林,流進山脈溪間,匯聚成著名的梧桐寨群瀑,由上而下有井底瀑、馬尾瀑、長瀑及散髮瀑。其中最高的是長瀑,約達35米,為全港最高的瀑布。

巍峨山峰

每年吸引大批信眾前往為親朋好友祈福的林村,剛好位於大帽山西北的林村郊野公園,有大刀屻和雞公嶺兩部分,橫跨大埔、粉嶺及元朗。前者山脊兩側為峭壁,登山時如履刀刃之上,故稱為「大刀屻」,較適合富遠足經驗的人士,登山前須有充足準備;後者為一座遼闊的山峰,可遠眺南生圍、錦田、元朗、米埔一帶的優美景致。

大刀屻向來並非熱門的路徑,皆因初段的連綿「天梯」已嚇怕不少遊人。然而只要付出幾番努力登上橫亘於平原之上的大刀屻,美不勝收的錦田平原、大埔新市鎮及迤邐不斷的大帽山景致可謂盡現眼前。

行山路線推薦:

大帽山行山路線:大帽山郊野公園>大帽山觀景台>大帽山天氣雷達站 >原路折返

大刀屻行山路線:嘉道理農場>大刀屻>北大刀屻>箕勒仔>蓬瀛仙館

雞公嶺行山路線:粉錦公路(橋頭)>雞公嶺(羅天頂)>雞公嶺(大羅天)>雞公山

Text:Mancy

Photo:Joe Chen、Franky&AFCD

18區, 生活美學

【18區】行山路線推介:南大嶼山郊野公園

雖然仍舊艷陽高照,但立秋過後,秋風將起,又是到郊外遊玩的好時候。今日要介紹的南大嶼山郊野公園路線不僅景色宜人,難度亦適中,一般人都可以嘗試挑戰這條行山路線。趁着是日立秋,何不暫時遠離城市煩囂,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香港第三高峰—大東山芒草盛開

南大嶼山郊野公園路線會途經大東山,作為香港第三高的大東山(海拔869米),秋天時的景色深受攝影迷追捧。其時大東山芒草滿佈,落霞之下,芒草隨風擺動時尤如一片金黃色的大海;如若不幸遇上大霧,芒草亦為整片平原增添神秘感,別有一番風味。

歷史痕跡:30年代建成的爛頭營

登上大東山的人都會對山上的石頭屋留有印象,它們其實是建於30年代,為當時居港的外藉人士作度假之用的石屋。因它們的外型有別於香港的建築,而草原上出現零散小屋亦是鮮見,自然成為拍照景點。但影相歸影相,它們始終是私人建築物,而且已有接近90年歷史,難保有建構性問題。為了個人安全以及保護歷史建築,奉勸大家不要爬上屋頂。

行山路線

對這條行山路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先到達東涌,然後於東涌市中心巴士總站乘搭11號巴士至伯公坳下車。於大東山涼亭開始沿山路攀行至大東山,屆時就可以於芒草海中拍照休息,隨後沿黃龍坑郊遊徑指示牌向梅窩方向而下,經雙東坳至南山,步行多一會便到達梅窩。


Text:Lun
Photo:Eric、香港旅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