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藝術

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 - 其他, 藝文創意, 藝術

韓國藝術家微縮模型 將負面回憶變甜美印象

於Instagram上擁有超過44.6K Followers的韓國藝術家Iurum,由今年夏天開始,展出以顏色繽紛的透明雪條、小熊軟糖,包裹着人生大小事的微縮模型,在網絡上吸睛度極高。

生命的脆弱層面

Iurum以「Sweet」和「Switc」作為發展概念,組成「Sweetch」一字作為創作核心,希望在「Sweetch」的過程中,重新帶出過往的負面情緒,注入幸福感的物件中,而雪條正正就是一種能喚起幸福感的食物,所以被封印在雪條中的微縮模型,其實是展示着生命的脆弱層面。

都市人的另類保健品

此外,不少都市人每天都吃靠維他命或其他保健產品,Iurum以這個為創作概念,就在「Live a day」的系列作品中,將藥丸放在不同顏色的小熊軟糖中。全系列共有365隻小熊,剛好是一整年的分量,如果現實中的藥丸,也能放進可愛的小熊軟糖中,相信銷量必定激增吧!

圖片來源:B-tree gallery、@iurumlee

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 - 其他

10月活動推介|萬聖節香港鬼怪夜行電車/愉景灣盞鬼南瓜森林/日本藝術家Charr Morita《Life is Good in the Woods》企劃/「吉卜力工作室」橡子共和國限定店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快將來到,城中也有不少活動於今個10月舉行,包括香港鬼怪夜行電車、愉景灣盞鬼南瓜森林和日本藝術家Charr Morita的《Life is Good in the Woods》企劃等等,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秋季!

香港鬼怪夜行電車

港島區的鬼怪傳聞如夢如幻月,經歷時間洗禮後,更是感覺它們若即若離,隨時消失在生活中。本地藝術組合《豚肉窩貼》將與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電車合作,在今個萬聖節帶大家一同登上《香港鬼怪夜行電車》,談談這些如夢如幻月的港島區傳聞故事,同時亦歡迎及鼓勵大家一同分享所聽所聞。參與活動更能獲得《豚肉窩貼》x《香港電車》限定貼紙、紀念車票和襟章,各位電車迷不容錯過。

香港鬼怪夜行電車
日期:10月28至31日
時間:第一團 20:00-21:15(路線:屈地街電車廠>跑馬地>銅鑼灣);第二團 21:15-22:30 (路線:銅鑼灣>跑馬地>屈地街電車廠)
收費: $350/位(每團最多18人)
報名: https://forms.gle/Se3MPCaYuoXsz8VK7

妖怪插畫貼紙展

為香港、日本和海外的藝術家提供貼紙平台的「貼堂SEALIFE」,於今個10月,聯合了不同區域的品牌單位,於尖沙咀舉行妖怪插畫貼紙展。場內展出了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澳洲及美國海外約45多位插畫家/設計師的作品,以貼紙,搪膠玩具及藝術印刷品等多元媒介,呈現出充滿無限創意的妖怪世界,並藉此介紹日本的貼紙文化、貼紙美學及貼紙藝術。不論你是收藏家還是藝術家,都可以在展覽中找到樂趣!

萬聖貼遊古香港
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
時間:1400-1900
地點:STONEVIBE(尖沙咀廣東道33號中港城UG57)

愉景灣盞鬼南瓜森林

今個萬聖節,愉景灣將變身成「盞鬼南瓜森林」,場內布置了閃爍的南瓜燈飾及多個2打卡位讓大家盡情拍照。此外,愉景灣更將於10月29日舉行「愉景灣萬聖夜市集」,匯聚了超過70個特色攤位,售賣各式各樣手作、萬聖節主題配飾、鬼口水、寵物飾品等等,現場還會有南瓜人派送糖果,與大家一齊拍照留念,熱鬧非常。

盞鬼南瓜森林
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
時間:全日開放,亮燈時間為18:00-23:00 。
地點:愉景廣場(正門旁)及愉景北商場

愉景灣萬聖夜市集
日期:10月29日
時間:14:00-21:00
地點:愉景廣場

日本藝術家Charr Morita 把日本秋遊景色帶到香港

秋高氣爽,又是行山露營的好季節!最近,銅鑼灣時代廣場聯乘了 日本藝術家Charr Morita,帶來《Life is Good in the Woods》企劃,於露天廣場建造了秋意盎然的日本野外景色,更推出兩款限量的露營精品,讓大家感受日本秋遊景色。

來自日本香川縣的Charr Morita熱愛滑板和Hip Hop 街頭文化,擅長以獨特的線條配搭鮮艷的色調,創作出充滿童趣感且風格強烈的作品,他筆下的人物和動物角色幽默有動感,深受大眾歡迎。這次的企劃,Charr Morita以其童年時期的露營回憶為靈感,透過多個巨型藝術裝置,把日本秋遊景色帶到銅鑼灣,例如是繪畫了靈動大眼睛的可愛富士山;在山丘旁露營、圍繞着營火跳舞的數隻猴子,以及正在垂釣的啡熊等等。而在旁的露營帳篷,則設置了充滿藝術家個人特色的擺設,他亦在枱和椅子上作畫,而牆壁上也有以此企劃元素繪製成的巨型壁畫,十分壯觀。

此外,Charr Morita亦為企劃設計了限定露營精品,時代廣場會員於場內以即日電子消費滿$4,000或以上,並即場捐款$20或以上予「香港公益金」,即可換領露營摺疊桌乙張,各位露營愛好者不容錯過。

Charr Morita

《Life is Good in the Woods》企劃
日期:即日起至11月5日
時間︰10:00-22:00
地點︰銅鑼灣時代廣場露天廣場

再生物料製戶外用品 將綠色概念融入生活

背包、縮骨遮、購物袋⋯⋯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常會接觸到的用品。然而,你有想過轉用以再生物料製作的用品嗎?最近,百佳超級市場於亞洲市場首次推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FOR THE FUTURE綠色生活用品系列」電子印花換領計劃,希望以一系列綠色休閒用品,鼓勵大眾實踐綠「惜」生活。

是次計劃共推出8款主要以再生物料製成的休閑戶外加旅遊用品,包括軟式拉桿箱、購物袋、戶外背包等等,共有兩款花紋設計 ,包括「流動綠光條紋」和「熱帶雨林綠葉」花紋。此外,系列多個產品亦獲得德國萊茵TÜV綠色產品認證,確保產品的主要物料是由回收塑膠樽製成,並會標示製作該產品所需的再生塑膠樽用量。產品兼具實用與永續意念,將綠色概念融入生活。

「WWF FOR THE FUTURE綠色生活用品系列」電子印花免費換領計劃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2月22日
詳情:易賞錢會員凡於全線百佳超級市場、FUSION、TASTE、INTERNATIONAL、food le parc、GOURMET或GREAT FOOD HALL,於周一至五購物每滿$60即可獲得電子印花一個;於周末購物滿$350可享雙倍電子印花。換領詳盡請參閱店內海報。

JimixSTORE周年慶折扣優惠

近年不少人的生活重心由外出用膳轉變成在家煮食,對廚具與家居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更熱愛在家沖泡咖啡,希望假日時可以在家度過悠閒的時光。適逢廚具品牌Jiminox成立30周年,位於PMQ的JimixSTORE占美士多及其網店近日推出一連串的咖啡精品及廚具家品優惠,讓大家在家中及戶外舒適地品味咖啡。

例如,近日秋高氣爽,喜愛露營的你想必已準備好到戶外郊遊。若你想要在戶外享用一杯好咖啡,又不想攜帶厚重的器具,本地咖啡用具品牌Minos推出的戶外杯、儲豆罐和不銹鋼濾杯配膠托等單品,輕巧又實用,就最適合大家帶到戶外使用。喜歡即開即飲的朋友,亦可以選擇紫月茶閣進口的日本SOT無糖樽裝濃縮咖啡,使用危地馬拉聖奧古斯丁單一來源豆,口感均衡溫和。另外,占美士多亦有Pro-Balance、Pro-Balance2.0的廚師刀、泓的小砍刀等發售,方便大家攜帶到戶外使用。

Minos銹鋼濾杯配膠托 $199 
Minos戶外杯 $129 
日本SOT無糖樽裝濃縮咖啡 $160
《好奇》陳永毅作品 $880 
由香港本地攝影師Dennis陳永毅先生拍攝,走訪香港各區拍攝具有本地特色與質感的黑白風格照片。

JimixSTORE周年慶驚喜折扣優惠
日期:即日起至10月31日
地點:JimixSTORE PMQ門市(PMQ元創方A座地下)、Pro-Balance專門店及JimixSTORE網店
詳情:Pro-Balance、Pro-Balance2.0、泓及Jiminox廚具全線產品8折優惠。

「吉卜力工作室」橡子共和國
又一城設10週年期間限定店

由日本著名動畫製作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多年來創作不少經典作品,如《龍貓》、《千與千尋》、《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等。日本唯一獲吉卜力工作室官方許可的Donguri Republic迎來進駐香港的第10年,即日至10月29日於又一城分店,舉辦香港橡子共和國10週年期間限定店,展出10幅「吉卜力工作室」於日本上映時的電影海報。

「吉卜力工作室」官方許可的Donguri Republic,期間限定舉辦10週年期間限定店。
龍貓長傘

限定店將優先發售多款日本直送商品,包括「龍貓故事系列」中的小龍貓造形擺設、小梅造形擺設、掛鐘、長傘、手帕、鏡子、束口袋、玻璃杯以及玻璃碗等。一眾吉卜力迷絕對不能錯過!

除此之外,Donguri Republic將推出多款10週年期間限定非賣精品,顧客凡於期間限定店購物滿指定金額,即可免費換領。另外,活動期間親臨全港任何一間Donguri Republic分店並使用官方App掃瞄店內QR Code,即可獲得印花一個;儲齊三個印花,即可到10週年期間限定店免費換領特別版A4文件夾一個,數量有限,換完即止。

香港 Donguri Republic 10週年期間限定店
日期 :即日至2023年10月29日
地址 :九龍塘達之路80號又一城LG2層
時間 :11:00 – 21:00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12月舞台劇推介|小薯茄男團出演《FINALLY  OK》/音樂劇《大狀王》加場/《荒失失奇兵》音樂劇

於12月聖誕節檔期,本地將有不少精彩的舞台劇上演,例如由小薯茄男團FINALLY出演的《FINALLY OK》、音樂劇《荒失失奇兵》以及粵語音樂劇《大狀王》的加場等等。門票都在近日開始發售,各位戲劇迷不容錯過!

小薯茄男團出演舞台劇《FINALLY  OK》

提起YouTube Channel「小薯茄」的歌手,相信大家都會率先想起麗英。而同樣由「小薯茄」出身、於去年成立的男團FINALLY,亦終於在近日出歌!FINALLY成員包括第一隊長Chorus(程人富)、第二隊長JPG(阿J)、第三隊長Fatman(肥蚊)和隊員M.I.C(朱Mic),出道超過一年後,首支跳唱單曲《終於出歌》亦終在今年底面世。新歌由Nic Tsui負責作曲、編曲和監製,而Nic Tsui亦與FINALLY的成員共同填詞。

此外,他們亦將於12月出演舞台劇《FINALLY OK》,由FINALLY 4位成員主演,亦邀得「小薯茄」的幕前演員吳冰作特別演出,門票將於10月23日預售,並於11月作公開發售,有興趣購票的粉絲們可留意「小薯茄」社交平台的公布。

FINALLY《終於出歌》MV。

FINALLY《終於出歌》MV:

《FINALLY OK》故事簡介:
人生不如意事,日日都有!

但就算DSE 0 分、女朋友出軌、飛機出事、世界末日定係屙屎無廁紙,只要記住一樣嘢,包你乜都 FINALLY OK!

舞台劇《FINALLY OK》
主演:FINALLY(程人富、關浩傑、姚澤汶、朱柏熹)
特邀演出:吳冰
日期: 12月15至17、19至24日
時間:20:00
場地:灣仔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票價:$580 / $480(預售日期:10月23日;公開售票日期:11月10日)

音樂劇《大狀王》加場

原創粵語音樂劇《大狀王》,去年首演橫掃多個舞台劇大獎,包括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十個奬項,包括最佳製作、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音樂劇)、最佳填詞、最佳男、女主角和男配角(悲劇/正劇)等等。由高世章與岑偉宗的黃金曲詞組合,加上張飛帆出人意表的文本,和導演方俊杰精妙的佈局,精雕細琢出意味悠長的作品,劇中探論生死無常、善惡難辨,情節扣人心弦。《大狀王》早前宣布重演,開售後反應熱烈,故將於12月底加開5場,門票將於10月27日上午十時起在撲飛發售,想觀賞這齣舞台劇的朋友謹記把握機會購票!

《大狀王》故事簡介:
廣東狀王方唐鏡助紂為虐,多行不義,終於惹來厲鬼纏身索命。方唐鏡為求活命,被鬼魂阿細牽著鼻子,替阿細心上人秀秀翻案。二人一鬼踏上旅途,從憎恨到原諒,千關裏撥亂反正,萬難中自我救贖!

西九文化區 x 香港話劇團 信興集團70周年呈獻 音樂劇《大狀王》加場
日期: 12月19至21日、23至24日
票價:$680/ $520 / $360
門票開售日期:10月27日(五) 10:00
購票網址: popticket.hk

《荒失失奇兵》音樂劇

改編自 DreamWorks 的大熱動畫電影《荒失失奇兵》,闊別4年後將再次回歸香港演出!獅子阿力丶斑馬馬提、長頸鹿邁文丶河馬歌莉亞,一群搞笑可愛的企鵝,將於音樂劇帶領觀眾走進動物世界,一同遠征馬達加斯加。今次《荒失失奇兵》音樂劇將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演出15場,大人小朋友均不容錯過!

《荒失失奇兵》故事簡介:
獅子阿力是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的寵兒兼巨星,牠和好朋友斑馬馬提、長頸鹿邁文和河馬歌莉亞,一直住在動物園,不但生活及衣食無憂,更備受市內大眾愛戴。然而有一天,一直想見識世界的斑馬馬提,在鬼馬多主意的企鵝們幫助下,竟然與一眾朋友齊齊偷偷遛走了!

《荒失失奇兵》音樂劇
日期: 12月14至24日
票價:$795 / $695 / $595 / $495 / $395
詳情:門票於HK Ticketing 快達票接受預訂。
網站:www.hkticketing.com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10月藝文展覽活動|DIGITAL ART FAIR 2023/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大館「追殺TV」展覽/「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展覽

一到10月,城中到處洋溢著熱鬧的萬聖節氛圍!不過,除了各式大大小小的萬聖節慶祝活動之外,本地亦有不少藝文活動,值得大家抽空參與。例如再次回到香港舉行的第三屆Digital Art Fair數碼藝術展、大館「追殺TV」展覽、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美國藝術家Jonathan Casella的首個亞洲個展,以及「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展覽等等,同樣不容錯過!

10月藝文展覽活動|1. DIGITAL ART FAIR 2023

近年在藝文界常聽到的「沉浸式體驗」,意即以燈光、聲效、設備等數碼技術或環境,使用者於體驗時能完全投入其中。今屆DIGITAL ART FAIR於10月再次回歸,展現數碼藝術的無限可能。場內將分成5個展區,包括PRESTIGE、IMMERSIVE、PIONEER、VIRTUAL和INSPIRE,展示了來自全球的創新數碼藝術作品。

當中最為矚目的,包括與東方表行合作,由現居香港的藝術家JONATHAN JAY LEE創作的多感官裝置藝術《TAKE YOUR TIME》。於美國出生的他,7 歲來港,曾赴紐約修讀插畫。場內展出了多幅他以香港日常為題材繪畫出的畫作,包括灣仔鬧市、中環卑利街的風景,以及在深水埗大排檔、銅鑼灣打邊爐的生活日常等等,呈現了香港最地道又富有中西文化色彩的一面。他表示,作品是在對香港致敬和對創建這座城市的人們表示敬意,加上畫作帶有美式漫畫般鮮艷強烈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場內亦展出了超過多位國際數碼藝術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由3D動畫及數碼藝術家David Ariew製作的沉浸式藝術作品《Quantum Transcendence》、「年度藝術家」Botto和Claire Silver展現出獨特AI藝術觀點的作品;以及人工智能藝術家Deepblack的作品等等,令人期待。

Take Your Time, 2023, by Jonathan Jay Lee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Take Your Time, 2023, by Jonathan Jay Lee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Jonathan Jay Lee, ‘Take Your Time’, 2023

Jonathan Jay Lee
Angels In Play’ by Chris Yee. Image courtesy of Chris Yee and Culture Vault

BOTTO, DAFA 2023
Deepblack作品
Immersive Room:David Ariew製作的《Quantum Stargate》

DIGITAL ART FAIR  2023
公眾開放日期: 10月22日 11:00-21:00;10月23日 11:00-19:00
地點:K11 MUSEA 6樓 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The Kunsthalle
門票:DIGITAL-ART-FAIR-HONG-KONG-2023

10月藝文展覽活動|2. 大館「追殺TV」展覽

過去數十年,電視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眾媒體,成為了我們吸收消費資訊、新聞和娛樂的途徑。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電視逐漸被數碼平台和串流技術所取代。有見及此,大館當代美術館最近舉辦的藝術群展「追殺TV」,便深思當代藝術家如何將運用、顛覆和解構電視作為創作媒介。展覽展示了從1970 年代至今,15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作品,探索電視如何影響藝術,尤其當代藝術家如何反思及挑戰電視對整個文化的廣泛滲透。

例如在展廳入口處設置的巨大黑色旋轉台,上面過時的電視機正放映著5件藝術作品。當觀眾站在沙發前,電視機便會自動播放藝術品,令人憶起舊時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一同追看新聞、煲劇和看直播運動比賽的日子。展覽將透過記錄行為藝術的錄像作品、雕塑裝置、戲仿電視機和挪用的廣告等作品,邀請觀眾踏入藝術的實驗領域,發掘超越常規的形式和場景,藉此剖析身份、消費主義和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等議題,以全新面向深入探討電視對大眾心理和社會的影響。

此外,於展覽期間,大館還會舉辦各類公眾節目和教育活動,深入探討「追殺TV」所提出的深層次主題,其中包括大館對談、「老師早晨!」和「教師工作坊」、策展人導賞和其他公眾導賞等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追殺TV」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9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00-19: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大館F倉一樓(由賽馬會藝方進入)

10月藝文展覽活動|3. 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

不少經典港產片都曾在老字母冰室或茶餐廳取景,而每當踏進這些冰室時,都會勾起 大家很多回憶,一幕幕經典的電影情節頓時浮現在眼前。鍾情香港電影的本地畫家塵阿力,一直專注創作電影FAN ART,最近,他於屹立油麻地逾五十載、於去年轉型成café 的大安茶冰廳舉辦了作品展。他揀選了12齣取景於12間冰廳、咖啡廳、冰室或茶餐廳的香港電影,包括《PTU》、《九龍冰室》、《花樣年華》、《阿媽有咗第二個》等,用畫筆勾勒當中的恩怨情愁,以及感情瓜葛的微妙關係,將幾十年來衆多電影的經典場面,以另一角度呈現。他繪畫的電影角色,例如《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及梁朝偉、《阿媽有咗第二個》的姜濤、及《行運一條龍》的周星馳,均十分神似,相信各影迷定必滿意。

塵阿力表示,電影人以一格格的影像留下了最美麗的畫面,表達了角色的豐富情感,於是他以超過12幅全新畫作,將經典電影與地道飲食文化交織在大安茶氷廳的卡位雅座上,希望大家能到場「打卡」,參與其中。

大安茶冰廳

塵阿力作品展《留下雅座》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月7日
時間:9:00-19:00
地點:大安茶冰廳(油麻地廣東道830號地舖)

10月藝文展覽活動|4. 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

波鞋一直是日常穿搭的百搭單品,其舒適又時尚的設計,無論是搭配休閒西裝褲、運動服,抑或是碎花裙都非常適合。但熱愛波鞋的你,又熟悉波鞋的歷史嗎?例如第一款膠底波鞋是從哪一年開始推出?是誰帶起了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

大家可於展場內認識波鞋的發展歷史。

在19世紀後期、波鞋(sneakers)還未發明前,人們大多是穿著皮鞋參與運動。但由於皮鞋又硬又重,於是美國橡膠公司(U.S. Rubber Company)便於1893年發布了輕便型運動鞋plimsoll,亦稱之為Keds,是歷史上第一款以橡膠鞋底與帆布面融合的運動鞋。Keds於1910年開始大量生產和稍,由於穿著其行走時沒有聲音,故它又被命名為sneakers(鬼鬼祟祟做事的人)。

U.S. Rubber Company於1920年代製造的 High Top(Keds的前身)。

而於史上第一款有人代言的波鞋,則要數到1917年由Converse 推出的All Star室內運動鞋。於1921年,當職業籃球運動員Chuck Taylor受聘在美國各地推廣All Star,成為了該波鞋的代言人。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則相信是於1950年代、二戰後帶起。那時,反主流文化興起,大眾更為接受牛仔褲和波鞋等休閒服,當年的占士甸、馬龍白蘭度等形象判逆的影星,在日常生活和大銀幕都會穿著波鞋,成功帶起了潮流。

於1985年推出的初代版Nike Air Jordan 1。

不過,有關波鞋的故事又豈止於此!最近,位於啟德的新商場AIRSIDE正舉行「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展覽,展出了24對從各地搜羅的經典款波鞋,除了上述提到的1920年代製造的Converse All Star之外,亦展出了 U.S. Rubber 於1920年代製造的 High Top(Keds的前身)、於1970年代推出、由法國網球運動員 Robert Haillet 代言的Adidas Stan Smith、1985年推出的初代版Nike Air Jordan 1、Nike為電影《Back to the Future》設計的自動綁帶波鞋Nike MAG (2011年限量復刻版),並會探尋它們的設計起源及故事,讓各位波鞋迷了解更多。

場內展出了24對從各地搜羅的經典款波鞋。
Nike為電影《Back to the Future》設計的自動綁帶波鞋Nike MAG (2011年限量復刻版)。

除了經典波鞋之外,場內還展出了銷售平台STOCKX 根據平台銷量統計的50對2023年「最潮」波鞋;7位香港運動員,包括B-BOY C Plus 施嘉鑫和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等的波鞋故事;本地攝影師 If A then B 走訪香港街頭,捕捉穿著「白飯魚」身影的攝影作品;以及回顧了香港本地的波鞋品牌Yasaki歷史的小型展覽等等。場內展展出了Yasaki 1980年代推出的波鞋、鞋盒、保齡球袋,以及一系列宣傳單張、雜誌廣告、訂單、街鋪照片等珍貴典藏,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
本地攝影師 If A then B的「白飯魚」攝影作品。
本地波鞋品牌Yasaki的小型展覽,展出了1980年代推出的波鞋、鞋盒、保齡球袋,以及一系列宣傳單張、雜誌廣告、訂單、街鋪照片等珍貴典藏。
梁朝偉亦曾身穿Yasaki的T恤。

此外,場內亦設巨型「舊鞋回收箱」,讓大眾可以把任何款式的新舊鞋投進箱中。主辦單位與本地回收舊鞋機構「REBOOT 再鞋」合作,回收破損的波鞋後會為其清潔、進行修補工作,再捐贈到不同的合作機構,又或是將舊鞋拆卸,將不同的材料回收,讓舊鞋重獲新生,希望賦予波鞋第二次生命。

場內亦展出了由本地時裝設計師林偉強(Sonic Lam),以8大運動品牌的舊波鞋,把鞋的各個部分,逐一拆解並重新以拼布方式,一針一線地刺繡、組裝而成的巨型鞋底腳印藝術裝置”SNEAK IN”。
場內設有巨型「舊鞋回收箱」,讓大眾可以把新舊鞋投進箱中。

「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日
時間:10:00-22:00
地址: 九龍啟德協調道2號AIRSIDE L308 & 309

10月藝文展覽活動|5.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首展
讓觀眾進入超越想像的夢幻境界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現於香港舉行「遊夢。夢之景」展覽,首次展覽會於太古「cafe ToGather by LOG-ON」舉行,選擇於LOG-ON舉辦首展,她渴望喜歡其藝術品的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她的藝術」,更貼近大眾。

Maki Kuchida的畫作讓觀眾彷彿踏入超越想像的夢幻境界。
《Into the Current Colors》
滿載夢想和想像力,”Into the Current Colors” 跨出了一個女孩的”舒適區”,展現了探索的勇氣。這是否自我投射?這幅作品跟Maki以前較為沉靜的風景畫形成鮮明的對比。在COVID期間,她感到有必要突破自己的限制,邁出小步,並走出她的舒適圈。

Maki的每一幅作品製作需時,因印畫在印刷後,Maki會在多個地方上使用工筆和蛋彩技巧再着色,而這獨特的創作技巧,結合了大自然的元素、夢想、想像力、勇氣、慢活步調及獨特個性,成功創造獨一無二的「手工編輯印畫」 (hand edited print) ,這次展覽總共展出15款hand edited print,色彩繽紛的作品除了打卡之餘,大家也可掃描作品旁的二維碼,了解每個作品背後的故事!

是次展覽亦製造了一系列七款藝術商品,包括筆記簿、杯碟和小袋子等等。

Maki說過:「如果那些喜歡我作品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攜帶』它們,例如在一個袋子,一個錢包上有我的作品,那會很美好。」故此是次展覽亦製造了一系列七款藝術商品,包括筆記簿、杯碟和小袋子等等。欣賞藝術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生活的反思。大家參觀展覽也可於LOG-ON店或網店購買展覽主題的藝術商品。

「遊夢。夢之景」展覽
日期:即日起2024年1月24日
地址:太古城中心2期260-261號舖
時間:10:30-22:00

10月藝文展覽活動|6. 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 的粉紅、「雙星」世界

粉紅色帶給人平靜、溫暖及女性化的感覺,最近,中環WOAW Gallery便邀請了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來港舉辦首個亞洲個展,展出藝術家持續進行的「雙星」(Doublestar) 系列,以及由其精心挑選所喜愛的圖片、與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花朵的圖片二者繪製而成的畫作。當中,Casella的不少作品都明顯地以粉紅色扣連在一起,這些畫作如同是色彩、形式和意象的一股泉流,又像是香水一般引導觀眾分辨香調之間,並找到源頭。在整個展覽空間中,觀眾似乎能夠在每幅畫中以及它們之間對事件、標記、圖像、形狀、圖案和色調進行三角測量並破譯作者的隱喻,而在此過程中藝術家已巧妙地將觀眾拉入敘事之中,並讓人們以自身的經驗翻譯作品。

Jonathan Casella (Doublestar) Pink Diamond I, 2023 Acrylic on panel
Jonathan Casella Mother House, 2023 Acrylic on canvas on panel
Jonathan Casella Brutalist Bathtub 2023 Acrylic on canvas on panel
藝術家Jonathan Casella。

Jonathan Casella 個展《Pink Diamond Too》
日期:10月27日至11月23日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The Galleria G07

Text:Onyx
Photo:由Digital Art Fair、藝術家及主辦單位提供

攝影, 藝文創意

捕捉特色街景創作 療癒系夢幻世界!

看似像綿花糖,配上目無表情的樣子,這顆治癒的糰子出自台灣的攝影師Alan Hong,他同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擅長運用色調與構圖,在Instagram上發布一系列極簡風格攝影作品,喜歡探索日常的各種風貌,將台灣不同地點以帶點超乎現實的想像力,結合AI創意打造,將於這些街頭元素上,拍攝出另一種個人風格!

日常生活發現驚喜

從拍攝中觀察,每個日常的片段也可有不同的驚喜。其中他所拍攝的景點,包括位於高雄的內惟藝術中心、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及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中心等。結合創意,把日常看似簡單平常的街景與景點,創作成療癒攝影作品,Alan指:「對我而言,創作可探索生活與發掘事物的另一個面貌。」日常生活也是他靈感的來源之一,「我也喜歡看天空的雲放空沉澱自己。」從一般人不會觀察到的平凡、細小事物中,找出一些不一樣的樂趣。

Alan在照片中寫下一句:「去做風,不被定義的風。」有人說他創作的角色像麻糬、棉花糖,只要大家喜歡就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Text:Twinkie
Photo:Alan Hong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10月電影推介!《玩謝華爾街行動》 |《勿說是推理》|《媽,是您嗎?!》|《4拍4家族》|《永恆的記憶》| 《韓戲逼人》

踏入十月,秋意漸濃。今個月,同樣有不少好戲上映,例如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玩謝華爾街行動》 、另類推理之作《勿說是推理》、溫暖動人的《媽,是您嗎?!》、《4拍4家族》、《永恆的記憶》,以及宋康昊的新作《韓戲逼人》等等。就趁周末,不妨入戲院觀賞一齣好戲,好好充實生活!

《玩謝華爾街行動》 史詩級散戶反撃戰

上映日期:10月5日

散戶竟可戰勝華爾街大鱷?還記得於2021年初,華爾街發生了一段世紀股壇奇聞:事源有名叫作「咆哮小貓」的網友,決定把畢生積蓄買入被睇低一線的遊戲零售連鎖店GameStop的股票,並拍片放上美國「連登」Reddit討論區炒股版。豈料此舉在網上爆紅,大批網民陸續跟風入市,旋即推爆GameStop股價,一同對抗華爾街大鱷,並且一夜致富,成為當時全球矚目的股壇運動。

《玩謝華爾街行動》的電影故事,便是改編自以此故事為靈感而撰寫的暢銷書,由《黑白魔后》導演聯同《蝙蝠俠》演員Paul Dano、《生命中的美好缺憾》Shailene Woodley、《美國隊長》系列Sebastian Stan等主演,上演了一齣「有今生冇來世」的史詩級散戶反撃戰!

《勿說是推理》 「治療系」推理之作

上映日期:10月12日

由奧斯卡影帝菅田將暉主演,現正於香港電視台播映的日劇版《勿說是推理》,不單勇奪了日本史上影視平台播放次數No.1,更被譽為「顛覆讀者所見世界的推理作品」。如今電影版於香港上映,令人相當期待!

電影跟日劇版的幕前陣容,同樣由菅田將暉、永山瑛太、伊藤沙莉等主演,屬於「同一宇宙」發生的故事,不過今次在電影中發生於廣島的案件,卻與劇集內容沒太大關聯。電影講述爆炸頭破案天才久能整到訪廣島,受到豪門家族遺產繼承人之一的狩集汐路(原菜乃華 飾)委託而捲入詭秘的遺産繼承戰,四位侯選繼承人之中,只有拆解到遺囑中的謎語的一位才能繼承巨額遺産。但狩集家族擁有一個受詛咒的傳統,家族後代不斷離奇死亡!

相信對大部分觀眾來說,日本推理天才的代表,都離不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及由福山雅治主演的《神探伽利略》。至於《勿說是推理》,由菅田將暉飾演的久能整,既聰明又可愛,可說是這一代推理天才的標誌性人物。有別於其他日本推理作品,例如《金田一》的恐怖、靈異氛圍,或《神探伽利略》著重科學解釋的情節,《勿說是推理》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治療系」推理作品。主角久能整憑著過人的觀察力及同理心,點出犯案過程及犯罪的成因,甚至會從心理角度出發,大爆治療系金句,化解兇手及受害人的心魔,亦道出社會中讓人抖不過氣的無理枷鎖及無形壓力,往往讓觀眾感動流淚。

《媽,是您嗎?!》溫暖動人的家庭小品

上映日期:10月12日

已成家立家的你,有偶爾回老家了解年紀老邁爸媽的生活嗎?《媽,是您嗎?》講述了大公司人事部主管神崎昭夫(大泉洋 飾) ,事業、婚姻及家庭生活皆不如意,婚姻更面臨破裂邊緣,也與上了大學的女兒舞(永野芽郁 飾)關係欠佳。有天昭夫決定回老家探望獨居的母親福江(吉永小百合 飾)位於東京市中心的老家。然而,發現很久沒見的母親顯得很奇怪,原本應該穿著日式傳統主婦圍裙的母親,打扮得光鮮亮麗,昭夫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母親另一面,她不止在新的社交圈子過著積極的生活,還遇上了第二春,戀上戇直牧師荻生直文 (寺尾聰 飾),令昭夫大感驚訝困惑。當昭夫捲入好友同事木部富幸(宮藤官九郎 飾)遭裁員的辦公室政治風波,遇到熱心的老家街坊居民,以至女兒搬到老家的改變時,逐漸發現自己曾經遺忘的東西,於是重新審視事業、家庭及親子關係,而他的人生再與母親交織起來。

電影根據日本著名劇作家兼舞台劇導演永井愛的同名舞台劇改編而成,由92歲高齡的日本殿堂級導演山田洋次執導,亦是其第九十部作品;山田導演再拍家庭題材,可謂手到拿來,仍是一貫溫暖動人。至於日本國寶級影后吉永小百合及大泉洋的演出,二人在戲中合演母子,亦擦出了亮眼的火花。

《4拍4家族》以搖滾音樂團結家人

上映日期:10月19日

在香港,「夾band」要為人熟悉,絕不容易。這些年來,大家頂多只會想到Beyond、Supper Moment、Kolor 等本地樂隊。10月,就有一齣以「夾band」為主題的音樂電影上映。

《4拍4家族》由賴恩慈執導﹐謝安琪(Kay)、泰迪羅賓(Teddy Robin)、Anna hisbbuR,以及陳諾霆(Rondi)主演,故事講述決心踏上國際舞台的Band Four 主音Cat (謝安琪 飾)自小崇拜結他手父親家勁——King(泰迪羅賓 飾)。父親卻在她十歲時離家出走。廿多年後,Cat媽病逝,父女在火葬場內重逢,此時,Cat多了名9歲兒子Riley(陳諾霆 飾),家勁攜帶了女兒樂弦(Anna hisbbuR 飾)回來。四人忽然同一屋簷下,一個家四種聲音,各有掙扎、秘密與恐懼,難以溝通。音樂是四人唯一的共通點,當透過音樂四人開始合拍互相聆聽時,Band Four 卻面臨更大難關⋯⋯

戲中Cat跟3位家庭成員之間各有不同問題,但隨著4人組成Band Four樂隊﹐箇中的掙扎、不和最後都因音樂而化解。謝安琪表示,自己非常喜歡戲中的親情訊息,並相信觀眾會很有共鳴:「我想做人做到一定年紀,都總會試過跟家庭成員有些事情是解決不到,抑或互相理解不到,所以我都有很多真實的感情可以投射在角色裡面。」

電影主題曲由謝安琪主唱,她在戲中有不少演唱情節。值得一提的是飾演Riley的Rondi,今年10歲的他來自音樂世家,亦有份參與ViuTV打鼓真人騷《擊戰》,極具音樂天分。至於在戲中飾演謝安琪同父異母妹妹的樂弦,則是2020年出道的新晉獨立音樂人Anna hisbbuR。戲中亦有不少音樂人客串,例如樂隊The Hertz、Nowhere Boys、獨立樂隊觸執毛、R.O.O.T.主音Jan Curious(阿水)等等,有留意開本地音樂的你不容錯過。

《韓戲逼人》康城影帝宋康昊新作

上映日期:10月26日

康城影帝宋康昊一直是韓國電影票房的保證,《韓流怪嚇》、《末世列車》、《上流寄生族》及《孩子轉運站》等,都備受影迷喜愛。而先後入圍康城影展、倫敦電影節、錫切斯奇幻電影節的韓國黑色幽默劇力鉅獻《韓戲逼人》,亦將於本月26日上映。

電影是康城常客《孩子轉運站》——影帝宋康昊與導演金知雲第五度合作的作品,講述1970年代的著名金導演(宋康昊 飾)剛完成最新作品《蜘蛛窩裡的風波》,卻被結局深深困擾,驚覺必須重拍結局,才能一洗污名,拍出一部曠世神作。整個製作團隊在半推半就的情況下擠出兩天拍攝檔期,電影公司老闆、演員以至審查部都諸多阻撓⋯⋯而經過這2天廝殺片場,禁室趕拍,能否換來一部驚世鉅作?

宋康昊在《韓戲逼人》中所飾演的「金導演」一角,他表示導演的角色實在太有趣:「因為只需要給其他人指示,演得好舒服,拍攝很有趣!」他亦笑言,自己因為太興奮,所以只是隨心所欲去演。除了宋康昊,亦有演繹「資深演員」的林秀晶、Krystal鄭秀晶等等,位位都是實力派演員,影迷不容錯過。

《永恆的記憶》堅守珍貴的記憶

上映日期:11月9日

記憶有甚麼意義?當眼前摯愛連自己都忘卻,情感還在嗎? 智利資深新聞工作者Augusto Góngora 8年前患上阿茲海默症,隨著記憶褪去,他逐漸失去與外在世界的連結,陷入沮喪與無助。妻子Paulina Urrutia只能日復一日耐心地提醒丈夫最重要的事情——二人的名字、二人彼此相愛。 本片記錄一對伴侶相守25年的感人故事,儘管疾病帶來的絕望籠罩了原本平靜的生活,Paulina在照顧丈夫的過程中始終不離不棄,跟他一起面對這個不可逆轉的殘酷現實,並努力幫Augusto想起他對家人、對朋友、對妻子,以及一生不畏強權,堅守紀實報導的珍貴記憶。

Text:Onyx
Photo:由電影公司提供

夠Green

環保又時尚!韓國品牌  膠樽製百摺針織袋

PET膠樽在自然環境中難以分解,分解過程中還會釋出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污染。故此,近年不少品牌都希望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盡量將膠樽廢料循環再用,減少垃圾和碳排放。

就像韓國品牌PLEATSMAMA,便從濟州、首爾和釜山回收PET膠瓶和棄置舊衣,再從中提取材質織成再生紗線製成袋款,將廢棄物品物盡其用。當中的百摺針織袋款,設計更集時尚、實用及可持續於一身,適合希望為環境出一分力的女生們。

16個膠樽製成單肩袋

PLEATSMAMA的PLMA-LAB™,一直致力於研究環保設計,就以品牌的單肩袋為例,便是從16個膠樽中提取材料製成。加上採用高品質的針織技術,相比將布料剪裁出來並縫製的傳統方法,透過模製和編織製成百摺袋,確保在製袋過後不會留下任何廢棄布料,達至生產過程零浪費。而品牌也避免使用塑膠袋、多重包裝盒、獨立緩衝物料等過度包裝,反而是採用自黏紙包裝。從原料、製作到包裝均想希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針織質感柔軟 重量輕巧

品牌至今推出了不少袋款,包括單肩包、手提泡泡袋、納米袋及背包等等。特別是當中的百摺針織袋,其百褶設計和彈性更獲得了專利,而其半永久百褶設計(Semi-permanent PLEATS),沒有通過人工加熱或化學處理,獨特的編織方式使袋款在多次清洗後仍能保持其原始形狀。針織質感柔軟,加上重量輕巧,方便大家輕鬆攜帶出街使用。

3WAY百褶蝴蝶結背包 $669/mini、$799/normal
採用蝴蝶結結構設計,當帶子拉緊時,可作為背包或單肩包使用;鬆開時,則可以利用手柄將包包當作手提包使用。共有黑色、灰色及芥末黃色選擇。

最近,LOG-ON引入了一系列PLEATSMAMA的人氣袋款,包括單肩包、手提泡泡袋、納米袋及背包,以及配件如太陽帽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到LOG-ON指定分店及網上商店選購。

PLEATSMAMA的人氣袋款
LOG-ON指定分店(時代廣場、又一城、海港城、新城市廣場、太古城中心、Fashion Walk店)及網上商店有售。

Text:Onyx
Photo:由品牌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啟德AIRSIDE「想飛」展覽 重溫舊啟德機場的光輝歲月

還記得遊走在九龍城區時,飛機低飛掠過時所發出的巨大噪音嗎?

猶記得當年的舊啟德機場,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它座落於九龍城市中心,只有一條跑道,周圍更是高密度樓房,降落難度高,故亦曾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不過,自啟德於1998年關閉後,如今,大家在九龍城抬頭望見的不再是高飛的航機,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多高樓和住宅大廈。

舊啟德機場照片。(圖片來源:由胡兆昌提供)
舊啟德機場照片。(圖片來源:由胡兆昌提供)
舊啟德機場照片。

從舊物及舊照 見證時代變遷

最近,啟德新購物商場AIRSIDE開幕,內裡舉辦的大型開幕展覽 「想飛」(Desire to Fly),便可讓大家重溫舊啟德機場的光輝歲月。展覽以「起飛」、「翱翔天際」及「降落」三部曲組成,展出藝術家藉著不同媒介,包括影像、裝置、沉浸式互動設計等藝術作品,從舊物及舊照見證時代的變遷。

展出本地收藏家及資深飛航人員的私人珍藏

於AIRSIDE 2樓中庭的「Ideal Cloud」,為展覽的第一及第二部曲「起飛」及「翱翔天際」,展出了太古歷史檔案部、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藝術館及政府新聞處政府圖片資料庫借出的多項珍貴歷史藏品,還有本地收藏家及資深飛航人員的私人珍藏,包括機師珍而重之的飛行日誌、舊機場照片、旅遊海報、飛行地圖、舊機票及登機證等等。另攝影師吳文正亦透過訪問4位九龍城舊街坊,以口述歷史的方式記錄他們對於舊日機場的個人回憶,彰顯了社區對啟德機場獨有的社區情懷。

舊航空公司廣告。
舊航空公司廣告。
場內會播放4位九龍城舊街坊對舊日機場的個人回憶。

內容全面的香港旅遊指南

而第三部曲「降落」,則延伸至商場內的GATE33藝文館,以歸途和再啟航作引子,展出了10位本地攝影師的攝影作品。他們以不同的視覺,回顧一個個關於飛機降落於啟德機場的集體回憶。部分展品更由設計師兼收藏家胡兆昌(John)借出,包括60年代到80年代的行李標籤、70年代至80年代由國泰航空推出的葉麗儀黑膠唱片、旅遊發展局於60至70年代編制的香港旅遊指南,以及80年代本地酒店推出的Hong Kong Guide等等。他說:「特別是一些可於尖沙咀碼頭任攞的書仔,內容十分全面,介紹了香港的發定貨幣,也介紹了酒吧地圖等等,讓遊客初步認識香港。」

10位本地攝影師有關舊啟德機場的照片作品。
60年代到80年代的行李標籤。
旅遊發展局於60至70年代編制的香港旅遊指南。
70年代至80年代由國泰航空推出的葉麗儀黑膠唱片。
各式跟飛行有關的藝術裝置。
觀眾也可在場自製專屬登機証,為自己的啟德之旅畫下一個完美句號。
收藏家胡兆昌John Wu。

展出「小獵犬100型」

展覽延伸至AIRSIDE地下,展出了單引擎小型飛機「小獵犬100型」,它曾於1971年由香港航空傳奇人物「錢氏兄弟」錢耀宗和錢耀昌駕駛、從英國出發,遊遍14個國家、30日驚險刺激的旅程,最後於1972年1月8日晚上順利在香港啟德機場31跑道降落,為香港航空歷史寫下三項飛行紀錄及一項世界紀錄。一眾飛機迷可近距離欣賞全金屬製、別具歷史意義的飛機。

錢耀昌。
單引擎小型飛機「小獵犬100型」。

「想飛」Desire to Fly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2日
地點: AIRSIDE商場2樓中庭及 3樓GATE33藝文館、地下G/F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術家用畫筆編輯新聞影像 呈現香港時代故事

動漫節華麗轉身、記者颱風天直播、亞視誤播。很多新聞即便是過去,當時的情境或是電視新聞上的畫面,卻依舊留在記憶中;甚至在日常的交談與調侃中,這些新聞畫面也常常被提起。某程度上,這些新聞畫面已經成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是當下時代的見證。

不知道在你心目中,印象最深的會是哪寫新聞畫面?在那些畫面中,你最為留意的又會是甚麼?對藝術家周俊輝來說,可能是兩國領導人會面時的坐姿與會議室的地氈、也可能是直播畫面角落所顯示的日期與時間。為此,他構思用畫作來呈現這些獨特的新聞畫面,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與資深傳媒人張寶華對談,並以對談所得創作出一系列有趣的畫作,以新的角度呈現舊時經典的新聞畫面。

藝術家周俊輝經常會在新聞中,留意領導人會面時的坐姿與會議室的地氈。

對周俊輝來說,這是一個看上去有些矛盾的構思。因為在不少人眼中,新聞就是有時限,只有當下才會被關注;相反藝術品則是長久,甚至趨近於永恆。所以他也想看看,能不能通過藝術創作,延長這些新聞畫面的時限。而在機緣巧合下,周俊輝與資深傳媒人張寶華來了一次身份對調,這次張寶華不再是一位記者,而是成為一名受訪者,分享起以前採訪時的親身經歷。

周俊輝希望能透過藝術,延長新聞畫面的時限。作品:《台灣大選》
周俊輝希望能透過藝術,延長新聞畫面的時限。作品:《C1娛樂版 2017年》

資深傳媒人張寶華的採訪故事

其中,令周俊輝覺得有趣的是,兩人在聊到2001年的一次採訪經過。時值北京申奧成功的日子,張寶華在北京天安門前打算記錄當晚群眾的雀躍。奈何因人潮湧湧,張寶華與攝影師走散;而當年的通訊也無今日般便利,不過張寶華為了捕捉當下的場景,還是不斷拜託周邊的群眾幫忙錄下她採訪的片段。結果花上了一段時間,才將身後民眾的歡騰一一記錄下來。當時當時她必須要到中央電視台,才能將拍下的畫面傳回香港。一番周折下,等到香港新聞播放,香港人看到的第一個天安門的畫面,已經是凌晨4點多。

更有趣的是,訪問後兩人翻查才知道,即便是張寶華自身的深刻經歷,回憶起來仍是有些時間上的誤差,這也讓周俊輝感概人們記憶的流逝。這也使他更想嘗試用畫作延長記憶的時限。

凌晨4點34分,香港人才看到天安門外晚上10點的場景。作品:《申辦奧運成功》
澳門回歸後,和香港經歷同樣的保留殖民特色議題。作品:《回歸之後保留特色》

周俊輝隨之和張寶華聊起更多傳媒工作的記憶,也借得各種物件,如記者證、採訪時所拍攝的鏡頭後面的相片等,再將它們放於畫框中。期間他也發現,電視新聞中所播放的一般都是領導人、發言人的「大頭」,只是鏡頭背後所發生的事情往往更多。所以周俊輝在創作同時,索性也當起編輯,為觀眾提供更多觀看新聞、了解故事的角度。除此之外,也想透過一幕幕重要的新聞事件,回顧香港那些年繁榮的景象、在國際間的重要性;藉著重溫歷史,好好珍惜美麗年代所留下的美麗的事。

張寶華在周遊列國的採訪中,見到香港在國際間的重要性。作品:《簽署聯合聲明》

作品:《直選擂台》
作品:《記協第41屆晚宴》

「Interview the Interviewer」周俊輝個展

日期:即日至11月11日
時間:11:30—18:30(逢星期日、一休息)
地點:黃竹坑道53號英基工業中心19樓2室

Photo:主辦單位提供

藝術

2023台東光祭10月開幕 用聲光藝術點綴百年溫泉村

剛過完連假不久,或許不少人還沉醉在節慶的餘韻和中秋的繽紛燈飾中。也的確,燈火一直都有種莫名的魔力,帶領人們遐想浪漫和遠方;燈光所及之處,總引人駐足。就像在去年,在台東舉行的聲光藝術節「台東光祭」,其絢麗的燈光作品獲得了熱烈的迴響。來到今年10月,「台東光祭」將延續去年的燈光,邀請了12位藝術家創作大型燈光作品,再次以光和藝術裝飾台東的夜。

2023台東光祭將在台東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溫泉鄉——知本舉行。遊客可以在台東乘搭特別的觀光列車「藍皮解憂號」前往知本,在剛走出知本火車站的那一刻,便能夠看到由藝術家孟耿如所創作的大型作品。再來就是依次觀賞這次慶典所邀請的包括日本知名藝術家森岡厚次等12位藝術家精心搭建的大型燈光作品。在美妙燈光的環抱中,欣賞這座充滿文藝氣息的台東溫泉村。

孟耿如 作品:《ARU第一次來台東》

日本藝術家以遷徙中的蝴蝶象徵兩地文化交流

名為《遷徙中的蝴蝶》燈光作品有10米高,是擅長以透光和紙類做雕塑的日本藝術家森岡厚次,帶領日本京都藝術大學團隊所創作。作品中是一種名為青斑蝶的蝴蝶,牠們會在日本與台灣兩地遷徙。每到九月中旬,日本的青斑蝶就會開始隨著季風渡海南遷到台灣。作品的造型就如蝶蛹、又像是氣旋。破蛹後那色彩斑斕的蝴蝶,乘著氣旋出發,飛向遠方。象徵著台日兩地文化交流的蝴蝶,在燈光的映襯下,格外動人。

森岡厚次 作品:《遷徙中的蝴蝶》

無數圓環相扣出震撼視覺效果

如果喜歡圓狀圖形的話,作品《洄·尋》一定會震撼到你。因為這整個作品都是以「圓」來完成。作品的主要結構由無數個圓環組成,每個圓環以相同的角度錯開,從而排列出一個更大的立體圓環。而作品的正中心,是一顆鏡面的球體,在白天能夠映照出四周的環境,晚上則會折射作品點亮時的燈光。作品中的每個獨立的「圓」,在設置好的燈光閃動中顯得環環相扣。燈光彷彿朝著正中心的圓球不斷匯聚、向著未知不斷追尋。

作品的正中心,是一顆鏡面的球體,在白天能夠映照出四周的環境。
整個作品都是以「圓」來完成。無數個圓環以相同的角度錯開,從而排列出一個更大的立體圓環。
有用主張 作品:《洄·尋》

燈光隨著音樂起舞 感受台東文化氣息

作品《回聲光譜》位於知本溪旁的草坪,以LED螢幕排列出兩條相互纏繞的波浪。藝術家以如同DNA的雙螺旋造型連結村莊與山野,同時也連接了過去與現今的科技。作品會播放當地原住民歌手桑布伊的歌曲《創世紀muparvuwa’i kani intrav i rukup》,照著歌謠的旋律呈現出不同的光效。觀賞遊客也可以用電話控制裝置燈光的顏色與影像,透過這條「DNA」連結這片土地的故事。

作品《回聲光譜》位於知本溪旁的草坪,以LED螢幕排列出兩條相互纏繞的波浪。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x 山影藝術實驗所 作品:《回聲光譜》

用作品表達人與地方千絲萬縷的關係

《山海絡》以台灣五大山脈之一的中央山脈爲主題。藝術家先用鐵架勾勒出山脈的輪廓,然後再用無數絲線覆蓋整座山脈。藝術家將這些絲線比喻成血脈、筋絡,意喻著長久以來的血脈、文化、生態都和這片土地有千絲萬縷的連結。當燈光點亮時,絲線隨風飄動,彷彿真的能感受到山脈及這片土地蓬勃的生氣。

藝術家先用鐵架勾勒出中央山脈的輪廓,再用無數絲線覆蓋整座山脈。

王振瑋 作品:《山海絡》

其他燈光作品:

燈光作品:《植光·花》

蔡宜婷 作品:《植光·花》

燈光作品:《泉沓》

貳進 作品:《泉沓》

燈光作品:《空間劇場#3 — 2023的儀式》

大聲光電 作品:《空間劇場#3 — 2023的儀式》
大聲光電 作品:《空間劇場#3 — 2023的儀式》

燈光作品:《出帆·家圓》

饒愛琴 x 卡大地布巧手班 作品:《出帆·家圓》

燈光作品:《美麗的稻穗》

峨冷·魯魯安 (安聖惠) 作品:《美麗的稻穗》

燈光作品:《融合》

拔舒浪·魯魯安 (安君實) 作品:《融合》

燈光作品:《飛於波光與大地之間》

凡京設計 作品:《飛於波光和大地之間》

燈光作品:《回來為你畫一道彩虹》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_B群 作品:《回來為你畫一道彩虹》

「台東光祭在知本」

日期:10月6日至11月19日
開幕:10月7日 (17:30)
亮燈:17:30—22:00
地點:台東縣卑南鄉溫泉路376巷18號,周邊及知本圳親水公園綠地

Photo:都市藝術工作室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