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藝術好去處

展覽, 藝文創意

10月藝文展覽活動|DIGITAL ART FAIR 2023/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大館「追殺TV」展覽/「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展覽

一到10月,城中到處洋溢著熱鬧的萬聖節氛圍!不過,除了各式大大小小的萬聖節慶祝活動之外,本地亦有不少藝文活動,值得大家抽空參與。例如再次回到香港舉行的第三屆Digital Art Fair數碼藝術展、大館「追殺TV」展覽、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美國藝術家Jonathan Casella的首個亞洲個展,以及「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展覽等等,同樣不容錯過!

10月藝文展覽活動|1. DIGITAL ART FAIR 2023

近年在藝文界常聽到的「沉浸式體驗」,意即以燈光、聲效、設備等數碼技術或環境,使用者於體驗時能完全投入其中。今屆DIGITAL ART FAIR於10月再次回歸,展現數碼藝術的無限可能。場內將分成5個展區,包括PRESTIGE、IMMERSIVE、PIONEER、VIRTUAL和INSPIRE,展示了來自全球的創新數碼藝術作品。

當中最為矚目的,包括與東方表行合作,由現居香港的藝術家JONATHAN JAY LEE創作的多感官裝置藝術《TAKE YOUR TIME》。於美國出生的他,7 歲來港,曾赴紐約修讀插畫。場內展出了多幅他以香港日常為題材繪畫出的畫作,包括灣仔鬧市、中環卑利街的風景,以及在深水埗大排檔、銅鑼灣打邊爐的生活日常等等,呈現了香港最地道又富有中西文化色彩的一面。他表示,作品是在對香港致敬和對創建這座城市的人們表示敬意,加上畫作帶有美式漫畫般鮮艷強烈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場內亦展出了超過多位國際數碼藝術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由3D動畫及數碼藝術家David Ariew製作的沉浸式藝術作品《Quantum Transcendence》、「年度藝術家」Botto和Claire Silver展現出獨特AI藝術觀點的作品;以及人工智能藝術家Deepblack的作品等等,令人期待。

Take Your Time, 2023, by Jonathan Jay Lee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Take Your Time, 2023, by Jonathan Jay Lee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Jonathan Jay Lee, ‘Take Your Time’, 2023

Jonathan Jay Lee
Angels In Play’ by Chris Yee. Image courtesy of Chris Yee and Culture Vault

BOTTO, DAFA 2023
Deepblack作品
Immersive Room:David Ariew製作的《Quantum Stargate》

DIGITAL ART FAIR  2023
公眾開放日期: 10月22日 11:00-21:00;10月23日 11:00-19:00
地點:K11 MUSEA 6樓 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The Kunsthalle
門票:DIGITAL-ART-FAIR-HONG-KONG-2023

10月藝文展覽活動|2. 大館「追殺TV」展覽

過去數十年,電視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眾媒體,成為了我們吸收消費資訊、新聞和娛樂的途徑。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電視逐漸被數碼平台和串流技術所取代。有見及此,大館當代美術館最近舉辦的藝術群展「追殺TV」,便深思當代藝術家如何將運用、顛覆和解構電視作為創作媒介。展覽展示了從1970 年代至今,15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作品,探索電視如何影響藝術,尤其當代藝術家如何反思及挑戰電視對整個文化的廣泛滲透。

例如在展廳入口處設置的巨大黑色旋轉台,上面過時的電視機正放映著5件藝術作品。當觀眾站在沙發前,電視機便會自動播放藝術品,令人憶起舊時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一同追看新聞、煲劇和看直播運動比賽的日子。展覽將透過記錄行為藝術的錄像作品、雕塑裝置、戲仿電視機和挪用的廣告等作品,邀請觀眾踏入藝術的實驗領域,發掘超越常規的形式和場景,藉此剖析身份、消費主義和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等議題,以全新面向深入探討電視對大眾心理和社會的影響。

此外,於展覽期間,大館還會舉辦各類公眾節目和教育活動,深入探討「追殺TV」所提出的深層次主題,其中包括大館對談、「老師早晨!」和「教師工作坊」、策展人導賞和其他公眾導賞等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Killing TV’, Tai Kwun Contemporary, Hong Kong, 2023

「追殺TV」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9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00-19: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大館F倉一樓(由賽馬會藝方進入)

10月藝文展覽活動|3. 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

不少經典港產片都曾在老字母冰室或茶餐廳取景,而每當踏進這些冰室時,都會勾起 大家很多回憶,一幕幕經典的電影情節頓時浮現在眼前。鍾情香港電影的本地畫家塵阿力,一直專注創作電影FAN ART,最近,他於屹立油麻地逾五十載、於去年轉型成café 的大安茶冰廳舉辦了作品展。他揀選了12齣取景於12間冰廳、咖啡廳、冰室或茶餐廳的香港電影,包括《PTU》、《九龍冰室》、《花樣年華》、《阿媽有咗第二個》等,用畫筆勾勒當中的恩怨情愁,以及感情瓜葛的微妙關係,將幾十年來衆多電影的經典場面,以另一角度呈現。他繪畫的電影角色,例如《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及梁朝偉、《阿媽有咗第二個》的姜濤、及《行運一條龍》的周星馳,均十分神似,相信各影迷定必滿意。

塵阿力表示,電影人以一格格的影像留下了最美麗的畫面,表達了角色的豐富情感,於是他以超過12幅全新畫作,將經典電影與地道飲食文化交織在大安茶氷廳的卡位雅座上,希望大家能到場「打卡」,參與其中。

大安茶冰廳

塵阿力作品展《留下雅座》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月7日
時間:9:00-19:00
地點:大安茶冰廳(油麻地廣東道830號地舖)

10月藝文展覽活動|4. 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

波鞋一直是日常穿搭的百搭單品,其舒適又時尚的設計,無論是搭配休閒西裝褲、運動服,抑或是碎花裙都非常適合。但熱愛波鞋的你,又熟悉波鞋的歷史嗎?例如第一款膠底波鞋是從哪一年開始推出?是誰帶起了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

大家可於展場內認識波鞋的發展歷史。

在19世紀後期、波鞋(sneakers)還未發明前,人們大多是穿著皮鞋參與運動。但由於皮鞋又硬又重,於是美國橡膠公司(U.S. Rubber Company)便於1893年發布了輕便型運動鞋plimsoll,亦稱之為Keds,是歷史上第一款以橡膠鞋底與帆布面融合的運動鞋。Keds於1910年開始大量生產和稍,由於穿著其行走時沒有聲音,故它又被命名為sneakers(鬼鬼祟祟做事的人)。

U.S. Rubber Company於1920年代製造的 High Top(Keds的前身)。

而於史上第一款有人代言的波鞋,則要數到1917年由Converse 推出的All Star室內運動鞋。於1921年,當職業籃球運動員Chuck Taylor受聘在美國各地推廣All Star,成為了該波鞋的代言人。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則相信是於1950年代、二戰後帶起。那時,反主流文化興起,大眾更為接受牛仔褲和波鞋等休閒服,當年的占士甸、馬龍白蘭度等形象判逆的影星,在日常生活和大銀幕都會穿著波鞋,成功帶起了潮流。

於1985年推出的初代版Nike Air Jordan 1。

不過,有關波鞋的故事又豈止於此!最近,位於啟德的新商場AIRSIDE正舉行「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展覽,展出了24對從各地搜羅的經典款波鞋,除了上述提到的1920年代製造的Converse All Star之外,亦展出了 U.S. Rubber 於1920年代製造的 High Top(Keds的前身)、於1970年代推出、由法國網球運動員 Robert Haillet 代言的Adidas Stan Smith、1985年推出的初代版Nike Air Jordan 1、Nike為電影《Back to the Future》設計的自動綁帶波鞋Nike MAG (2011年限量復刻版),並會探尋它們的設計起源及故事,讓各位波鞋迷了解更多。

場內展出了24對從各地搜羅的經典款波鞋。
Nike為電影《Back to the Future》設計的自動綁帶波鞋Nike MAG (2011年限量復刻版)。

除了經典波鞋之外,場內還展出了銷售平台STOCKX 根據平台銷量統計的50對2023年「最潮」波鞋;7位香港運動員,包括B-BOY C Plus 施嘉鑫和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等的波鞋故事;本地攝影師 If A then B 走訪香港街頭,捕捉穿著「白飯魚」身影的攝影作品;以及回顧了香港本地的波鞋品牌Yasaki歷史的小型展覽等等。場內展展出了Yasaki 1980年代推出的波鞋、鞋盒、保齡球袋,以及一系列宣傳單張、雜誌廣告、訂單、街鋪照片等珍貴典藏,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
本地攝影師 If A then B的「白飯魚」攝影作品。
本地波鞋品牌Yasaki的小型展覽,展出了1980年代推出的波鞋、鞋盒、保齡球袋,以及一系列宣傳單張、雜誌廣告、訂單、街鋪照片等珍貴典藏。
梁朝偉亦曾身穿Yasaki的T恤。

此外,場內亦設巨型「舊鞋回收箱」,讓大眾可以把任何款式的新舊鞋投進箱中。主辦單位與本地回收舊鞋機構「REBOOT 再鞋」合作,回收破損的波鞋後會為其清潔、進行修補工作,再捐贈到不同的合作機構,又或是將舊鞋拆卸,將不同的材料回收,讓舊鞋重獲新生,希望賦予波鞋第二次生命。

場內亦展出了由本地時裝設計師林偉強(Sonic Lam),以8大運動品牌的舊波鞋,把鞋的各個部分,逐一拆解並重新以拼布方式,一針一線地刺繡、組裝而成的巨型鞋底腳印藝術裝置”SNEAK IN”。
場內設有巨型「舊鞋回收箱」,讓大眾可以把新舊鞋投進箱中。

「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日
時間:10:00-22:00
地址: 九龍啟德協調道2號AIRSIDE L308 & 309

10月藝文展覽活動|5.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首展
讓觀眾進入超越想像的夢幻境界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現於香港舉行「遊夢。夢之景」展覽,首次展覽會於太古「cafe ToGather by LOG-ON」舉行,選擇於LOG-ON舉辦首展,她渴望喜歡其藝術品的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她的藝術」,更貼近大眾。

Maki Kuchida的畫作讓觀眾彷彿踏入超越想像的夢幻境界。
《Into the Current Colors》
滿載夢想和想像力,”Into the Current Colors” 跨出了一個女孩的”舒適區”,展現了探索的勇氣。這是否自我投射?這幅作品跟Maki以前較為沉靜的風景畫形成鮮明的對比。在COVID期間,她感到有必要突破自己的限制,邁出小步,並走出她的舒適圈。

Maki的每一幅作品製作需時,因印畫在印刷後,Maki會在多個地方上使用工筆和蛋彩技巧再着色,而這獨特的創作技巧,結合了大自然的元素、夢想、想像力、勇氣、慢活步調及獨特個性,成功創造獨一無二的「手工編輯印畫」 (hand edited print) ,這次展覽總共展出15款hand edited print,色彩繽紛的作品除了打卡之餘,大家也可掃描作品旁的二維碼,了解每個作品背後的故事!

是次展覽亦製造了一系列七款藝術商品,包括筆記簿、杯碟和小袋子等等。

Maki說過:「如果那些喜歡我作品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攜帶』它們,例如在一個袋子,一個錢包上有我的作品,那會很美好。」故此是次展覽亦製造了一系列七款藝術商品,包括筆記簿、杯碟和小袋子等等。欣賞藝術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生活的反思。大家參觀展覽也可於LOG-ON店或網店購買展覽主題的藝術商品。

「遊夢。夢之景」展覽
日期:即日起2024年1月24日
地址:太古城中心2期260-261號舖
時間:10:30-22:00

10月藝文展覽活動|6. 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 的粉紅、「雙星」世界

粉紅色帶給人平靜、溫暖及女性化的感覺,最近,中環WOAW Gallery便邀請了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來港舉辦首個亞洲個展,展出藝術家持續進行的「雙星」(Doublestar) 系列,以及由其精心挑選所喜愛的圖片、與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花朵的圖片二者繪製而成的畫作。當中,Casella的不少作品都明顯地以粉紅色扣連在一起,這些畫作如同是色彩、形式和意象的一股泉流,又像是香水一般引導觀眾分辨香調之間,並找到源頭。在整個展覽空間中,觀眾似乎能夠在每幅畫中以及它們之間對事件、標記、圖像、形狀、圖案和色調進行三角測量並破譯作者的隱喻,而在此過程中藝術家已巧妙地將觀眾拉入敘事之中,並讓人們以自身的經驗翻譯作品。

Jonathan Casella (Doublestar) Pink Diamond I, 2023 Acrylic on panel
Jonathan Casella Mother House, 2023 Acrylic on canvas on panel
Jonathan Casella Brutalist Bathtub 2023 Acrylic on canvas on panel
藝術家Jonathan Casella。

Jonathan Casella 個展《Pink Diamond Too》
日期:10月27日至11月23日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The Galleria G07

Text:Onyx
Photo:由Digital Art Fair、藝術家及主辦單位提供

攝影, 藝文創意

捕捉特色街景創作 療癒系夢幻世界!

看似像綿花糖,配上目無表情的樣子,這顆治癒的糰子出自台灣的攝影師Alan Hong,他同是一位平面設計師,擅長運用色調與構圖,在Instagram上發布一系列極簡風格攝影作品,喜歡探索日常的各種風貌,將台灣不同地點以帶點超乎現實的想像力,結合AI創意打造,將於這些街頭元素上,拍攝出另一種個人風格!

日常生活發現驚喜

從拍攝中觀察,每個日常的片段也可有不同的驚喜。其中他所拍攝的景點,包括位於高雄的內惟藝術中心、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及彰化縣自然生態教育中心等。結合創意,把日常看似簡單平常的街景與景點,創作成療癒攝影作品,Alan指:「對我而言,創作可探索生活與發掘事物的另一個面貌。」日常生活也是他靈感的來源之一,「我也喜歡看天空的雲放空沉澱自己。」從一般人不會觀察到的平凡、細小事物中,找出一些不一樣的樂趣。

Alan在照片中寫下一句:「去做風,不被定義的風。」有人說他創作的角色像麻糬、棉花糖,只要大家喜歡就好,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Text:Twinkie
Photo:Alan Hong

本地遊蹤,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中秋好去處2023|本地團隊設計  月亮互動光影裝置/直徑4米巨型哈哈笑月亮/10米高巨型月球月兔

中秋將至,編輯部精選了多個中秋賞月好去處,讓大家賞燈籠「打卡」,包括大埔白鷺湖、香港文化中心、饒宗頤文化館、荃灣南豐紗廠等等,大家又是時候相約親朋好友,共聚中秋團圓時光!

中秋好去處2023|本地團隊設計  月亮互動光影裝置

香港文化中心經常在露天廣場舉辦不同的文化節目,以培養公眾對藝術的興趣。今個中秋,文化中心於露天廣場水池設置了互動光影裝置「月亮製造機」,由本地團隊一口設計工作室設計,透過塑像及感測科技營造各種光影效果,裝置顏色會因應附近人潮多寡而轉變,令大眾可以從裝置欣賞到不同形態的月亮,並使用創作團隊特製的Instagram濾鏡拍照留念!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署)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署)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署)

「月亮製造機」綵燈會
日期:即日起至10月8 日(星期五至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
亮燈時間:18:30 至23:00
備註:綵燈及光影裝置將於中秋節正日(9月29日)延長亮燈至凌晨12時。

中秋好去處2023|饒館手作市集 約140個文創品牌參與

中秋除了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位於美孚的饒宗頤文化館亦希望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今年,饒宗頤文化館將再次與LIFE MART合作,在中秋節舉辦一連四日的開放日,當中的節目包括手作市集、主題展覽,及開放日限定版文化保育導賞等等。當中,手作市集共有約140個本地文創品牌參與,大家大可邊逛市集,邊欣賞各式美麗的花燈。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中秋花燈粵圓夜市集 暨 饒宗頤文化館開放日」+「第一屆饒館花燈節」
日期:9月29日至10月2 日
地點:美孚青山道800號 饒宗頤文化館(中區 及 下區)
時間:9月29日 16:00-22:00、9月30日至10月1日 13:00-20:00、10月2日 13:00-19:00

中秋好去處2023|8個巨型哈哈笑月亮 高掛南豐紗廠

經典的黃色哈哈笑SmileyWorld®,充滿正能量,每次看到總令人會心微笑。臨近中秋,南豐紗廠跟SMILEY®公司合作,化身為SmileyWorld®,將8個不同表情的笑臉設置於紗廠各個角落,有的被擠壓於樓梯間,有的被擱於橫樑上,亦有躺平在走廊上的,希望可以為大眾的生活注入正能量,讓大家重拾笑臉。

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直徑達4米,在天台上單眼微笑看著白田壩街上人生百態的巨型笑臉。除了八個笑臉裝置,整個紗廠也會被過百個SmileyWorld®笑臉貼紙包圍,藉不同的表情,喚醒大家微笑的肌肉,重新釋放快樂能量,盡情哈哈笑!中秋將近,這些笑哈哈就像是月亮一樣,高掛在南豐紗廠上,大家不妨與家人朋友聚首紗廠,一同賞「月」,歡度佳節。

SMILEYWORLD 快樂解鎖
日期:即日起至10月31日
時間:10:00-22:00
地點:荃灣南豐紗廠

中秋好去處2023|大埔LAKE HOUSE 10米高巨型月球月兔

每年中秋大埔LAKE HOUSE都會有應節裝飾,今年也不例外。白鷺湖上擺設了10米高巨型月球、5米高發光兔仔、祈福水燈及許願天燈等等。今年新加入的放天燈環節,以LED燈代替了蠟燭,另亦有魚絲牽線,不怕造成危險。大家亦可在湖邊許願,放上祈福水燈,或坐上賞月遊覽小船,欣賞巨型月球月兔的景色。

(圖片來源:IG@lakehouse.hk)
(圖片來源:IG@lakehouse.hk)

LAKE HOUSE.月之星圖2023
日期:即日起至10月2日
時間:18:00-23:30(最後入場時間為23:00)
地點:新界大埔滘紅林路2號白鷺湖互動中心

中秋好去處2023  |  逾800個燈籠+18米LED 火龍重臨灣仔

灣仔利東街每年都會高掛起燈籠、花燈等應節裝飾,中秋氣氛十分濃厚。今年,利東街亦會舉辦「躍兔 ‧ 迎月」綵燈會,於約200米長的林蔭大道掛上逾800個五彩繽紛的中式燈籠,今年更首度加入不同造型的特色燈籠,包括玉兔、金魚、楊桃等等,將整個公共空間化身成浪漫燈籠海。此外,在中秋節當日,郭氏功夫金龍醒獅團總教練郭文龍將率領其團隊,更會在利東街表演由LED燈製作而成的18米長舞火龍,重現因疫情已暌違3年的中秋舞火龍傳統,大家不容錯過。

「躍兔‧迎月」綵燈會
日期:即日起至10月23日
時間:10:00-22:00(每日17:00亮燈)
備註: 9月29日至10月2日:亮燈時間將延長至23:00。

LED火龍舞鼓賀中秋
日期:9月29日(五)
地點:灣仔利東街
時間:20:30-21:30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攝影, 藝文創意, 藝術

9月藝文展覽活動|誠品圍方店開幕書展+文具展/香港藝術館 聯合展出108件館藏/中環夜間藝術展「都市物種」

在忙碌中找回生活的平衡,9月份本地有不少藝文活動,讓大家以閱讀及藝術滋潤心靈。其中誠品大圍新店開幕舉行書展及文具展、香港藝術館聯合兩館展出108件館藏、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攝影展,及中環正舉行的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不論是假日或下班後也可去到現場欣賞!

9月藝文展覽|1.大圍誠品開幕書展+文具展

誠品書店位於大圍圍方新店於9月14日開幕,為塑造社區閱讀風景,店面的廊道和天井以圓弧軌道設計;店内擺設採納拱形元素。整體風格以敞亮、通透為主調,部分區域更配搭樹狀的通天展櫃,務求讓大家在店内也能感覺寫意、舒適。

大圍新店逾5,000呎空間,融合光圈與天井的設計。

新店逾5,000呎空間,書藏除了成人中、英文書區外,亦設置誠品兒童館、誠品風格文具館和誠品知味,開幕期間,於9月14日至30日,更特設開幕書展、文具展,從「攀登」、「環望」的意念,重新理解閲讀和書寫。此外誠品開幕當天,也準備不同驚喜,單筆消費滿額即享限定禮遇,滿$100即可以$10加購開幕手機掛繩乙條。滿$300即贈開幕禮物包乙份。讓大家一同閱遊萬里叢林,沉澱片刻休憩身心。

開幕書展選書:


誠品書店大圍店 開幕書展
地址:THE WAI 圍方 5樓 508-509鋪

9月藝文展覽|2. 本地三位插畫師 揭露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
同場加映《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本地人氣插畫師 LOSZEHAHA將於9月10日現身分享會。(圖片來源:Instagram @ LOSZEHAHA)

獨樹一幟的插畫讓人眼前一亮,極具創意的港式幽默讓人會心一笑。近年來,本地插畫備受關注,更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由非凡出版主辦,誠品書店邀請三位插畫風格和經歷都截然不同的本地人氣插畫師:LOSZEHAHA,Ar YU和小確佛 齊聚誠品銅鑼灣店,帶大家一同穿過畫布,深度了解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成為插畫師需要具備的條件、當中會有怎樣的難關?想了解在香港成為插畫師的辛酸,大家可到現場分享會與他們交流!

同場還有插畫師LOSZEHAHA展覽,希望以《我們的快樂時代》主角瑤瑤的兒時回憶,能喚起讀者的童心,帶大家找回專屬童年,重遊八、九十年代。是次展覽呈現多個童年遊玩的場景及小故事,願我們都能找回昔日的童心,從簡單微小又喜歡的事情裡找回快樂。

小確佛過往插畫作品(左、圖片來源:Instagram @buddha.ppy)
Ar YU過往插畫作品 (圖片來源:Instagram @a_r_y_u.c)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書籍分享會插畫師是如何煉成的?
日期:9月10日(星期日)
時間:15:00-17:00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同場加映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17日(星期日)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9月藝文展覽|3.國寶級法國攝影師Willy Ronis 捕捉當地生活浪漫與優雅

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1910-2009)的攝影⽣涯從1926年橫跨至2001年,即使在91歲⾼齡時仍在拍攝,他最廣為⼈知的座右銘是「我外出時從來不會不帶相機,即使去買麵包亦是 (I never, ever went out without my camera, even to buy bread)。」 最近其個展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將由9⽉16⽇至10 ⽉21⽇於香港仔展出。

©Willy Ronis

他最著名的作品,拍攝巴黎⼈的⽣活⽇常,⽤法國製造的Foca 35mm相機捕捉下花都的活⼒與浪漫,也記錄草根階層的困境 及社會變化,他的照⽚可謂為⼆⼗世紀的法國留下珍貴的視覺記憶。 Willy Ronis擅於在平凡中發現美感 與詩意,從熙熙攘攘的街道到戀⼈之間的親密時刻,記錄法式⽣活的浪漫與優雅。他有多幅代表作,尤其以「買麵包的⼩男孩」與「巴⼠底廣場的戀⼈」最廣為⼈知。1952年拍攝的《The Little Parisian》,照⽚捕捉⼀位身穿短褲恤衫 及⽑衣背⼼的⼩男孩抱著法式長棍麵包跑過,天真可愛的男孩⾯帶微笑,感覺無憂無慮。 

©Willy Ronis, Lovers of the Bastille, Paris, 1957. 
©Willy Ronis, The Little Parisian, 1952. 
Courtesy of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and the S.Kovalsky collection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 
⽇期:2023年9⽉16⽇至10⽉21⽇ 
時間:14:00-19:00(星期三至六)  
地址:⿈⽵坑道56-60號怡華⼯業⼤廈8樓 The Loft  

9月藝文展覽|4.集合粵港澳三間博物館 共108組珍藏
呈現明清兩代絲綢生產工藝!

香港藝術家林春菊創作場域特定裝置《那時──彼岸》,以時裝設計視點出發,在館內打造穿梭過去、當下、未來的工作室,並展示全新的服裝作品。

由廣東省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聯合籌劃的巡迴展覽「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即日起至12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集合三間博物館合共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大家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國家三級文物展品 女褂/八仙賀壽圍屏

今次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外銷畫、銷往海外的精美絲織製品如提花織物、 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服裝飾物及家居織物等,精選展品包括十九世紀繪畫粵港澳地區面貌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濠江漁歌》和《廣州十三 行商館》;三件屬國家三級文物,包括清代的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廣東彩元繡莊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和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還有十九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以及一九四○至六○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等。

19 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漆、木、金屬及紡織品)
此黑漆描金縫紉枱足端雕飾獸爪,整體 方正穩固,造型精緻優雅。縫紉台身繪有 人物故事和植物花卉圖案,縫紉台內分多個小格,用於擺放不同縫紉用具,枱下 方附有一紅色絲質袋狀抽屜,供存放縫紉物品之用。
同類縫紉枱有枱式和落地式之分,大多在廣州來樣加工訂製,主要供應海外市場。

油畫作品《香港造幣廠》描繪香港歷史上唯一的造幣廠。香港造幣廠由香港政府短暫設立,於 1866 年 5 月開始營運,惜嚴重虧蝕,最終在 1868 年 6 月停辦。當時廠址位於銅鑼灣 加寧街一帶。畫家以生動細緻的筆觸描 繪花園和建築物,大門入口處更有人似 在互相握手問好。

香港造幣廠 1860 年代

大紅蝴蝶花廣緞 清代(1644 – 1911) 絲綢(緞)
其中廣緞又稱花緞,其色彩豐富濃烈,圖案以小巧細碎的滿地花卉為主。此匹面料以 紅緞為地,用繁密的蝴蝶花卉紋樣裝飾, 質地緊密順滑,色澤鮮華亮麗。廣緞既是廣東進奉宮廷的特有貢品,也是風靡歐美的奢侈品。

粉彩描金耕織圖花口碗 清 乾隆(1736 – 1795)(澳門博物館藏品)

「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
日期:9月8日-12月17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三樓中國文物廳

5.中環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

城市中的昆蟲,看似微不足道,甚至被厭惡、驅趕或捕捉。人們將之與負面事物聯想在一起—污穢、疾病、腐化等,一向都想把牠們排除在生活視線外。不自覺間,人類將物種分作不同等級,有的較重要,有的易被忽略。近日策展團隊 MUSTHAVEKEYS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關於存在於都市中的不同動植物物種,藉以回應人類在現今城市的各種生活模式,以及隨之衍生的變遷與連繫。

近日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

作品由多件尺寸形狀不一的平面畫作組成,把較受重視的品種與被忽略的並置,探索城市中人和身邊生物的關係。畫布和顏料均顏色鮮艷,營造人工化的感覺。

展覽第一部為 「欲望」,展出洪忠傑、Michael Whittle和袁進𡛕的作品,以人類視覺描繪各物種,反映人類欲望的延伸。第二部分「殘像」,勞麗麗、謝銘思和袁雅芝的作品透過中上環社區街道歷史與面貌的變遷,以藝術家「自身」出發、以物種探索「地方」特性與個人身份記憶情感聯繫,以及對香港的想像。

其中一張主軸作品,藝術家洪忠傑(Kensa)以真實尺寸呈現一頭名為「黃仔」的年老狗隻,「黃仔」原居於香港東平洲,一直由島上居民飼養,廣為訪客所認識。牠臉上雖然長有一個水瘤,但神情卻跳脫活潑,仿佛全然不受病痛影響,帶出強烈的對比感。Kensa不僅在作品上畫上昆蟲,其中《蝠鼠》以及《家燕》兩幅作品上更是用真實昆蟲入畫!

而其他畫作中有不同的動物的特寫 — 燕子、蝙蝠、蜘蛛等,均由多種不同昆蟲相伴,其中兩幅的畫布更用上一種能捕捉吸引昆蟲的物料。


「都市物種」
「欲望」展覽日期:即日起至9月16日
「殘像」展覽日期:2023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
時間:19:00-22:00(星期三至星期日)
地點:中環贊善里7A號地下

其他藝文活動:
1.港日默劇團 合演人氣劇目!

日本「小島屋万助劇團」成員:
小島屋万助 (Kojimaya Mansuke) (左)
羽鳥尚代 (Hatori Hisayo) (右)

生活在繁忙都市裡,日常也要面對不同壓力。日本著名默劇團「小島屋万助劇場」與香港劇團「默寄默劇團」於9月22至9月23日攜手為本地劇迷,帶來三個在日本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包括 「脹爆人」、「冤家路窄」、及「笑男」。小島屋先生透過這三個短篇故事,反映出都市上班族的個性,而小島屋先生最擅長運用日本喜劇方式把大城市中上班族的小男人對生活無奈、壓迫種種,呈現在觀衆面前,希望藉此牽動同樣生活在繁忙都市裡的香港觀衆們心底之共鳴。

「默寄默劇團」演員黃國忠,舉辦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

來自香港「默寄默劇團」的演員黃國忠,同是玻璃藝術家,這次參與演出前更特別為本地劇迷舉辦兩場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藉此讓觀眾更了解默劇創作的精髓。

亞洲默劇連線 2023 – 繁忙都市
日期:9月22日-9月23日
地點: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黑盒劇場
票價:$280(早鳥優惠$260) / 優惠門票$150(全日制學生、 六十歲或以上的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看護人)

2.亞洲巡迴香港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 逾150款限定周邊

繼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後,亞洲巡迴第四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於即日至11月26日於尖沙咀iSQUARE國際廣場4樓登場!香港站將完整呈現日本原版展覽,為《鬼滅之刃》粉絲帶來最純粹的體驗,以現象級動畫《鬼滅之刃》竈門炭治郎立志篇內容為主所規劃的《鬼滅之刃全集中展》分七大展區 —「藤襲山」、「鬼殺隊總部」、「鬼之間」、「那田蜘蛛山之戰」、「全集中繪」、「無限列車」及「鬼滅学園」,亦是亞洲區最後一次的展示,明年將展開新規劃,以遊郭篇內容作主調,帶給大家與別不同的全新體驗!

這次展覽展出了1比1打造的實體日輪刀,粉絲們可親眼看到無限城的特殊裝置,親身體驗那田蜘蛛山之戰,以及松島晃先生精心繪製的過場插畫;另外,更可以現場參與趣味手機互動遊戲,完成遊戲後有機會獲得限量的鬼殺隊結訓證書;還有為巡迴展特別設置的炭治郎、禰豆子、善逸、伊之助及「炎柱」煉獄杏壽郎五座3米高的充氣人偶等,每個展區都以獨特的設計,講述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快啲帶上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來到展覽,分享這份與眾不同的體驗,留下滿滿的精彩回憶吧!

《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6日 (星期日) 
時間:星期一 至 星期日 12:00-22:00(晚上21:30正停止售票)
地點:尖沙咀iSQUARE 國際廣場4樓  

Text:Twinkie
Photo:由各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懷舊, 藝文創意

粵東磁廠95周年 尖沙咀舉辦「傳承廣彩展」!精選逾100件瓷器珍寶展出

本地僅存的傳統手繪磁器廠、於1928年在九龍城設廠的「粵東磁廠」,適逢今年95周年舉辦「傳承廣彩展覽」,於即日起至9月13日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展出逾100件自家瓷器珍品,其中包括珍貴的大型瓷器,包括上世紀40年代彩繪的傳統翎毛廣彩至2020年代中西花邊融合的圖案。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的太太近年開班授課培訓課程,分別教授基本的廣彩瓷畫技巧,是次展覽亦展出其中90多件師生作品!

磁廠第三代傳人曹志雄
本地僅存的傳統手繪磁器廠、於1928年在九龍城設廠的「粵東磁廠」,適逢今年95周年舉辦「傳承廣彩展覽」。

廣彩正名為「廣州織金彩瓷」,自康熙流傳至今已經有三百年歷史,廣彩是使用由江西景德鎮的白瓷來製作瓷器,再透過由廣州的彩瓷師傅加工、燒瓷、上色等工序而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廣彩,因為得到外國青睞而成為了以前中國外銷的名產,後來再慢慢發展,在廣彩圖案中加入西方元素,例如聖誕樹,所以中西合璧的風格成就了港彩。 這次展覽展出100件展品,包括上世紀40年代彩繪的傳統翎毛廣彩至2020年代中西花邊融合的圖案,由色彩絢麗的金彩發展至清雅簡約的花款,皆是按各方客人的要求以釉上彩手繪,不同時期皆有其蘊含的文化和風格,皆為粵東磁廠第三代負責人曹志雄的賞心之作。

綠雲龍

廣彩名貴在於很多顏色都含有真金成份,60年代以前是用真黃金金粉,後改用德國黃金釉,是高檔的瓷器特有的顏色。而顏色比較嬌豔豐富,有大紅、大綠、西紅、藍色等十幾種專有的色釉,都是從粉彩演變出來。1960年代以前,粵東全以人手彩繪傳統的廣彩圖案,可歸納為26款受歡迎的圖案,如錦邊鬥雞、彩萬花、壽字花心、織金人物、綠雲龍、金魚等,全是充清寓意吉祥。在今次的展覽中也可欣賞到多款經典圖案,主要畫在中式碗、杯碟、匙羹等餐具上,更有大型瓷器如花瓶、珠壇展示,畫功精巧細緻。

展覽亦展出以趙少昂國畫製成的瓷碟畫,趙少昂與楊善深早在上世紀50年代與粵東磁廠第二代負責人曹榮樞結緣,兩位嶺南畫派巨匠在不同時期,或分工或合作,繪製了不少精美瓷畫,粵東磁廠在趙少昂哲嗣趙之泰授權下,製出瓷畫紀念品,將嶺南畫派作品帶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早於2020年和202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社區主導項目」資助粵東磁廠,第三代曹志雄先生太太(曹太)開辦了兩屆廣彩培訓課程,向全港成人和青少年公開招募,讓有興趣傳承廣彩的人士認識廣彩技藝和實踐繪瓷技巧。至今參與此課程的人數已超過100人,作品超過200件,這次將首次會展出其中90多件師生作品。展出作品中可看到傳統廣彩圖案和紋飾,如紋章瓷、金魚,以及花卉蝴蝶等。

「傳承廣彩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13日
時間:即日起至9月12日(10:00-19:00)
9月13日(10:00-17: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4樓展覽館

Text:Twinki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18區, 本地遊蹤

北角油街實現|收集130個故事 慢針黹創作舊衣成再生衣物 織出香港人回憶!

曾經以前的香港,其實是沒有衣物購買,想要新衫也要動手做。「在現今追求快時尚的環境下,可能每過幾日就會轉新款了。」升級改造(upcycling)設計師Toby提到,衣服的壽命其實長過人的壽命,只要將衣物改造可留傳下去,近年她推廣「慢針黹」,以針黹作為創作媒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記錄故事。早前Toby在「慢針黹牧民@油街實現」計劃中,收集超過130個香港人的故事,轉化成再生衣物和藝術裝置,並結合影像與光影元素,現時於北角的「油街實現」展出,呈現城市中的回憶以及時間的流動,聯繫香港人新舊的回憶。

Toby早前收集舊照、文字及圖畫作為刺繡靈感,並招募「慢針黹牧民」一同繡出公衆的集體回憶。(圖片來源:TobyCrispy)

經歷半年 結合舊衣改造成15組再生衣物

升級改造(upcycling)設計師Toby曾為時裝品牌設計師,自2013年起推出再生時裝設計、舉辦工作坊,近年推廣「慢針黹」,將舊衣重新改造變成再生衣物。Toby以針黹作為創作媒介,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回憶。Toby早前收集舊照、文字及圖畫作為刺繡靈感,並招募「慢針黹牧民」一同繡出公衆的集體回憶。

經歷六個月時間,今次「慢針黹牧民」第二部 ——「穿起時間 DRESS iN TiME」於油街實現中展出,集合一百三十多位香港人的故事,一針一線的串連在一起,再結合舊衣改造成15組再生衣物和藝術裝置於這次展覽中展出,於「穿起時間」展覽中展示。讓公眾透過舊物、舊物上的痕跡和雕塑造型,感應藏在當中的故事。雕塑同時發揮衣架的功能,懸掛着一件件的衣物,與衣物刺繡,連繫社區人文風景和香港歷史。

衣物改造 留住手藝的溫度

曾經以前的香港,其實是沒有衣物購買,想要新衫也要動手做。「在現今快時尚的環境下,每過幾日可能就會轉款了。」Toby希望透過此次的展覽,讓大家反思快時尚帶來的浪費與環保壓力,將衣物留傳下去,才是充分利用資源的最佳方式,減少過度消耗和浪費。而時尚就象徵時間,隨著春夏秋冬的轉換而蛻變,每天在冷氣房的我們,也許忘了感受春去秋來的意味,以及手藝的溫度。

Toby 改造父親留下的西裝

而展覽中,其中9位參與者會有錄像分享,記錄大家的每個生活片段,社區每個角落都藏著驚喜,在這次的項目中記錄每個生活片段,Toby也同樣有她的舊衣故事,及自己與父親的故事。她指於三年前曾為《時間衣櫥》展覽,找到爸爸的Celine西裝,保存多年依然布料順滑,剪裁俐落,把父親紀念事物的執著縫到心上,將他的Celine西裝大衣重新改造、修改剪裁後,於這次展覽中一同展出。

Toby分享她的舊衣與父親的故事。
Toby將父親的Celine西裝大衣重新改造、修改剪裁後,於這次展覽中一同展出。

現場展出的一件展品是茶餐廳侍仔恤衫,Toby與她的針黹小隊把預先繪畫好的圖案刺繡到回收的舊白布上,最後把布片拼合成為一件象徵香港生活文化的茶餐廳侍仔恤衫。
各人分享的故事都被縫在衣上,而這段彩色字,是「鬼網大叔」鼓勵大家的話。 

70歲鬼網大叔:做喜歡的事,要有心和有熱誠!

每道微小的故事,都記錄著那年代的社區生活。

現年70歲、關注海岸清潔環保的 「鬼網大叔」,曾是商人退休後主力執走大型的鬼網(被遺棄的漁網),做到損手爛腳也不放棄,他留下「做喜歡的事,要有Heart和Passion(有心和有熱誠)」這一段彩色字鼓勵大家的話,縫在衣物上。 

「爸爸以往的工作是巴士司機,他很努力工作養育我們三姐弟,小時候間中會接爸爸放工,乘搭爸爸工作中的巴士:) 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款巴士了,巴士對於我們和爸爸是有特別的回憶。」其中一位參與者Vivian。

在以前在沒有手機的年代,中午織冷衫曾經是大家的日常活動,而這些生活習慣,在這一代已大大改變。Toby分享指:「以前一小時沖晒,曾經是很厲害的技術,但到現在,已經有多更神奇的事發生。」科技的進步,現今對我們來說很多事早已不是新奇事,卻是留下了記憶。就如舊時童年的麥當勞叔叔,及一些公園遊樂設施,這些跨年代的香港人回憶,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現在便化成一針一線,編織出不同香港人,但卻像你我的故事。

就如舊時童年的麥當勞叔叔,及一些公園遊樂設施,這些跨年代的香港人回憶,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藝術家鼓勵大家帶自己的衣服來,將與自己生活有關聯的印章圖案印在衣服上,作為自己的衣物故事。

帶自己舊衣來 作為時間記錄

藝術家鼓勵大家帶自己的衣服來,將與自己生活有關聯的印章圖案印在衣服上,作為自己的衣物故事與時間的紀錄。此外,通過藝術展示和小房間內的一對一互動工作坊,觀眾可以深入了解每個刺繡圖案背後的故事,並學習如何親手以一針一線分享所想,共同編織屬於香港的回憶和面貌。


「穿起時間 DRESS iN TiME」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月7日
地點:油街倉庫1「油街實現」

Text:Twinkie
Photo:Twinkie、部份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藝術

創作玩味神明畫作 台灣插畫家首度來港設展!

台灣插畫家 Yuning 首次於香港舉辦個人展覽,推出一系列有趣的畫作及周邊商品,於即日至9月17日在深水埗Showa City Club展出。是次展覽展出不同港台元素,包括有趣搞鬼的聖誕福祿壽、噴錢財神、走上花車的美少女戰士等,及限定手繪觀音雷射海報,玩味搞怪!而新畫作則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的新畫作。

展覽開幕首天,插畫家Yuning更來到香港親身駐店,很高興與香港朋友見面及感謝大家欣賞她的畫作:「畫畫是我生活的索引,我會繼續創作的!能夠這麼一直開心畫畫真是太好了!」

Yuning早前在香港展覽首天親身駐店。(圖片來源:IG@zhouyuning)
《霓.徜》
插畫家Yuning 為今次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
作品名稱:《輝夜都市》

噴錢財神、手繪觀音雷射海報

本次展覽將展出約20幅精選作品,Yuning將發生在台灣廟宇、市場的在地故事作為創作靈感,豐富的想像力將衝突的元素放在同一個畫框內,建構出新奇又玩味十足的作品,用上高飽和度的顏色,令畫作更具活力。這次的作品包括搞鬼的聖誕福祿壽、噴錢財神、走上花車的美少女戰士等,還有是次展覽限定的手繪觀音雷射海報!Yuning亦特意為首次的香港個展帶來新畫作,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

限量親筆手繪 觀音佛祖雷射海報
是次展覽限定!由插畫家 Yuning在每張海報上親筆畫上不同手繪元素,會場限定發售5張。
《觀自在》
《財神》
《福祿壽 之2》

傳統的布袋戲、檳榔⻄施 台式庶⺠文化

插畫家 Yuning喜歡描繪各種台式場景,像是傳統的布袋戲、檳榔⻄施、夜市小吃、復古的招牌字體、五花八門的牆面廣告傳單等,這些「聳擱吾辣」、「俗擱大碗」看似俗濫粗糙,卻又充滿庶⺠文化,生猛活力的常⺠生活。Yuning同時亦帶來不同週邊商品,多款T-Shirt、造型貼紙、購物袋、造型長襪、鎖匙扣等,將玩味帶進生活日常。

《花車》
《媽祖》
《鮮果汁》

(圖片來源:IG@zhouyuning)

Showa City Club x Yuning Pop-up Exhibition
日期:即日至9月17日
時間:13:00-19:30
地點:香港深水埗黃竹街15B地舖showacityclub

Text:Twinki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劉德華藝術空間今開幕!
聯手中港藝術家辦大型展覽 展出11歲女兒畫作+《大隻佬》/《天若有情》主題裝置

一向以勤力見稱的劉德華,入行40年來主演過多部電影,也出版過逾百張流行專輯。最近,他更首度踩入藝術界,舉辦首個大型藝術展覽!今次他會聯同不同的中港藝術家及團隊,包括林于思、許倬爾、黃玉龍、STICKYLINE等合作,創作出多個藝術裝置。

劉德華入行40年首次舉辦藝術展覽,與多位當代藝術家合作。

疫情期間 陪伴囡囡作畫

展覽共有8個展區,分別展出了油畫、幾何紙雕、書法、水墨畫、結晶裝置等展品。當中,於一樓長廊擺放了劉德華與11歲囡囡Hanna繪畫的油畫習作,二人分別畫同一幅畫,出來的效果雖然相似,但又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十分有趣。劉德華表示,自己於疫情期間開始在家中陪伴囡囡作畫,漸漸發現繪畫成了二人共同的話題。不過他也笑言,「當強制隔籬結束後,她(女兒)就放棄了(畫畫),我就繼續畫下去。」

劉德華與囡囡分別畫同一幅畫,出來的效果雖然相似,但又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十分有趣。

本地藝術團隊 以《大隻佬》為題創作幾何紙雕

除了曝光囡囡的畫作之外,展覽最矚目的便是藝術家以劉德華的經典作品為靈感所進行的創作。本地藝術團隊STICKYLINE以劉德華的電影代表作《大隻佬》為題,聯合創作了名為《心Because》的大型幾何紙雕藝術。而STICKYLINE的成員梁子程及黎意雄表示,他們在重看電影《大隻佬》期間,亦領略到新的體會。

現居北京的藝術家許倬爾,就以劉德華另一經典電影——《天若有情》作為主題,與華仔共同創作了一系列象徵愛情的結晶裝置藝術,包括片中經典的電單車、婚紗、牛仔褸和頭盔等等,加上現場播放的背景音樂,相信各位電影迷定必滿意。

以劉德華經典電影《天若有情》為主題創作的《沿途有你All Along With》。
以劉德華經典電影《天若有情》為主題創作的《沿途有你All Along With》。

沉浸式體驗 還原演唱會表演舞台

此外,以《沿途All Along》為題的沉浸式場景體驗作品,亦令人頗有驚喜。在6分鐘的體驗過程之中,參加者將模擬站在真實的劉德華演唱會舞台上,體驗光與影的舞台效果,就連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參加者都能夠聽得到。

體驗甫開始,參加者就有如劉德華一樣,先在演唱會後台,等待出場。

其他作品:

劉德華正獨自創作禪繞畫作品。
劉德華與黃玉龍合作的雕塑藝術《從心開始Be You》。
劉德華跟藝術家林于思一同創作水墨作品。
劉德華跟藝術家林于思一同創作的水墨畫及中國書法作品《從心Be There》。
展覽還設有「元祖Andox&Box珍藏展」,內裡的小牛公仔全是由劉德華親手縫製。

「1/X劉德華的藝術空間」展覽
日期:2023年8月26日至9月9日
時間:11:00-20:00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FREESPACE
票價:$298/位(門票現於Cityline發售)
IG@andylau.artexpo

Text:Onyx
Photo:O.T.、部分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藝術, 設計

夏日夢幻光影 以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

夏天代表希望、冒險,也是歡樂、活力的象徵。香港本地建築設計工作室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設計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以充滿色彩的香港都市作靈感,最近於商場設計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光影,營造出色彩繽紛的夏日藝術裝置。其中記錄城市和街拍的攝影師Kevin Leung 也捕捉了這光影瞬間,以多重曝光拍攝幻變色彩,就如在某處有交響曲伴隨著光影演奏着。

本地攝影師Kevin Leung 拍攝作品: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抬頭看不同顏色的雲彩

當我們走進藝術裝置,抬頭便能看到不同顏色的雲彩,讓人沉醉於夏日的光影中。建築設計工作室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建築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指設計以疫情後充滿活力和色彩的香港都市作靈感出發,因圓方連結西九文化區,搭建比喻都市與天際且具設計感及詩意的空間藝術裝置。同時配合玻璃天花,隨著日光折射到藝術裝置而散發出七彩的光芒,於室內灑上繽紛色彩,二人分享整個設計由金屬結構、半透光彩色頂蓬以及色彩繽紛的懸吊球體構成,充份利用中庭天窗的日光穿過頂蓬灑照出繽紛魔幻的光影效果,日照角度會隨時間不斷變化,光影效果亦會隨之改變。當我們走進曲線婉然,高低交錯有如雲層的半透光彩色頂蓬底下,穿梭於錯落有致的柱廊之間,如浸沒於光影之中。

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建築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這次在商場內設計出矚目又色彩繽紛的夏日藝術裝置。
抬頭便能看到不同顏色的雲彩,讓人沉醉於夏日的光影之中。

展現不同天空色彩 漸變色的日出、夕陽

夏日天空的色彩,也可幻化成通透且不規則的彩色色塊,營造出色彩幻變的光影效果。「選色上啟發自夏天不同時分天空的顏色,我們賞試擷取天空的色彩,再而拼湊出獨特的夏日光譜,於商場的不同區域也設計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除了金區一樓的夏日藝術裝置,其他各區也特意選取代表顏色,拼湊出獨有的夏日光譜。」

不論置身於場內哪一處,都能被各種色彩所吸引。主要在商場金區設置大型藝術裝置外,木區則為淺藍、淺綠色等漸變色的破曉與早晨時分;土區是天藍、淺啡等漸變色的中午時分;水區為藍色、紫藍色等漸變的晚上;火區則是橙色與紅色等漸變的夕陽。設計師更把24小時的色彩濃縮於火區的一條長走廊,讓你可跟隨光影一步步追光,感受多重的色彩效果。

隨著日光折射到藝術裝置而散發出七彩的光芒,為商場灑上繽紛色彩。(圖片來源:Afloat Studio)
圓方亦於各區放置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更特意選取了能代表各區的顏色,拼湊出獨有的夏日光譜。

Colour Symphony夏日藝術裝置
日期:即日起至9月3日
地點:ELEMENTS圓方金區一樓

Text:Twinkie
Photo:Kevin Leung、Afloat Studio、部份由主辦單位提供

專訪, 展覽, 藝文創意, 藝術

自閉症天才的小宇宙 21歲日本藝術家GAKU 首個海外創意裝置於中環展出!

藝術可以成為我們表達內心的語言,就如年僅21歲的日本新銳藝術家GAKU(佐藤楽音),雖在3歲時被診斷患上嚴重自閉症,智商僅得25,縱使語言能力不佳,仍然無阻他發揮天賦,以繪畫代替言語與人交流,透過畫作演繹其樂觀正面的內心世界。他最近更首度首次來港,於中環舉辦海外創意藝術裝置,親身看到自己筆下的世界真實呈現出來,表現十分興奮,如小朋友一樣充滿好奇又感新鮮,在自己的創意裝置前打卡拍照,仿似走進他夢想中的繽紛遊樂場。

年僅21歲的日本新銳藝術家GAKU,縱使語言能力不佳,仍然無阻他發揮天賦,以繪畫代替言語與人交流。

16歲參觀美術館 被作品觸動

GAKU在3歲時被診斷患上嚴重自閉症,同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終日愛走來走去,很難想像GAKU可以靜下來畫畫,原來他的藝術天份,於16歲上高中時,隨老師參觀日本前衛藝術家岡本太郎美術館後所啟發。當時他被岡本太郎以太陽為核心創作主題被觸動,後來再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呈現太陽,當時畫了八個不同顏色的圓圈,創作了人生第一幅作品《太陽》。岡本太郎的創作啟發了GAKU,「他們似乎都從另一個世界獲得了靈感。他們的藝術作品都源自右腦思維,也就是說,他們的表達超越了左腦的邏輯思維。」這些表達源自「直覺」六感。因此,GAKU很自然地被岡本太郎的藝術作品所吸引,並打開了其創作之門。

GAKU人生第一幅作品《太陽》
另一代表作《熊抱自我 GAKU Bear》
有著熊公仔的剪影及大紅色背景,是GAKU首次把簽名放於創作主體之上,也是他的自畫像。

藝術裝置如繽紛遊樂場

一頭栽進繪畫世界的GAKU創作力充沛,每年面世作品多達二百幅;年紀輕輕的他於2019年在東京世田谷美術館舉辦個人首展,至今已舉辦超過二十場展覽,其中更有畫作以高達三百萬日元售出,逐漸成為備受注目的新星。這次來展出的創意藝術裝置包括三大展區,GAKU創作的「繽紛旋轉木馬」藝術裝置,以色彩鮮艷的十二幅畫作以金屬球形態呈現,配上大小不一的光球,懸掛及豎立於裝置之中,成為與別不同的「旋轉木馬」。現場也有數碼互動體驗,以GAKU設計的特色圖案建構獨一無二的遊樂園,及藝術畫廊展出GAKU二十幅代表作品,部份畫作更是他首次帶到商場中,讓大家可以親身感受他的世界。

年僅21歲的GAKU最近首次來港,親身看到創作出來的3D裝置,表現十分興奮。
GAKU標誌性的「圓圈」其實是「領域」,GAKU視之為立體泡泡,所以會發現很多泡泡漂浮在他的作品中。

過身貓咪 在藝術的國度永存

自小已喜歡遊樂場的旋轉木馬及當中的歡樂氛圍,GAKU指今次的創作中最喜愛「繽紛旋轉木馬」藝術裝置,因透過這裝置他能夠與自己的作品互動,感受作品3D化後的奇妙變化。《薄荷老虎 Mint Tiger 》也是他心愛的作品,關於他小時候曾經養過一頭貓咪,與牠有過非常難忘的回憶,可惜貓咪數年前已過身。但牠在藝術的國度永存,繼續遊戲人間。

標誌性的「圓圈」及簡單鮮明與印象派的圖案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其實圓圈是「領域」,GAKU視之為立體泡泡,「所以你會發現很多泡泡漂浮在他的作品中。」他的創作富有深度,近距離的泡泡較大,細小的圓點代表距離較遠。他熱衷運用鮮艷色彩繪畫,其筆觸渾厚有力,代表了快樂的情緒,對生命的熱情及無限可能。巨大的簽名也是其創作特色,他以此作為創作的重要組成部份,所以你會發現每幅作品,他的簽名顏色及擺放位置都是非常獨特的。

《薄荷老虎 Mint Tiger 》

GAKU爸爸:「他的畫作提醒我們誰都有克服困難的能力,逆轉敗局」

這次GAKU參與首個最大型的3D藝術企劃,對於GAKU和GAKU爸爸也是難忘的:「能夠得到海外觀眾的認可是非常寶貴的。他的作品亦是首次以3D形式呈現出來。他真的可以走進自己筆下的世界!這於我們來說是非常獨特的體驗。」最大的挑戰,相信是GAKU的作品能超越語言界限及接觸海外受眾,對他們而言是十分難得又高興的事。「GAKU衷心希望能與世界不同的人分享生命的喜悅,把正向樂天的精神傳送給每一位。」他的畫作提醒我們誰都有克服困難的能力,逆轉敗局。GAKU克服自閉症挑戰,把缺陷轉化為嶄新的表達方式。每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有他們的獨特性。

這次GAKU參與首個最大型的3D藝術企劃,對於GAKU和GAKU爸爸也是難忘的:「他真的可以走進自己筆下的世界!」

「藝術成為他的語言,懷有滿滿的信心。」

早於投入繪畫創作前,GAKU完全不擅社交,無法與人交流,可謂孤立於外界。藝術創作對GAKU的改變,讓爸爸感驚喜,「自從藝術成為他的語言,變成他的表達工具後,GAKU開始懂得自我肯定,對自己懷有滿滿的信心。」那是他首次意識到自己擁有詮釋事物的能力,能夠透過藝術形式表達內心深處的自己,把日常生活見聞融會貫通,並轉化為新創作的能力,更令人驚艷的是,GAKU能夠透過許多合作企劃與人互動交流。

而GAKU爸爸,也成為他與人接觸的重要橋樑,擔任GAKU經理人及監製:「GAKU擁有百份百的創作自主,能夠為創作做任何決定。我的角色是充分運用他的作品魅力,為作品尋求更大的市場價值。」可以讓他無後顧之憂地創作,專注於他最愛的事情——畫畫。而他也透露GAKU即將於八月在日本出版傳記,未知會否繼續以畫筆與我們分享更多他的內心世界。

身體缺陷為生命帶來困難,但困難並不與失落劃成等號。若坦然接受這個「生命的安排」,就能它轉化為力量。唯有懷抱正向積極的態度,及營造快樂的氛圍,我們才能釋放自己的潛在能力。對於GAKU來說,自閉症及語言障礙無疑是缺陷,但他意識到他能發揮其獨特觸覺及轉化為藝術創作。在快樂的生活氛圍中,加上得到樂天的身邊人支持,GAKU的藝術天賦就被培育出來了。從此在GAKU的筆下,地球就蛻變成一個大型的遊樂園。

「Life is a Playground」創意藝術裝置
日期: 即日起至8月28日(星期一)
時間:10:30-21:00
地點:香港 ifc商場一樓中庭

Text:Twinki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