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10月,城中到處洋溢著熱鬧的萬聖節氛圍!不過,除了各式大大小小的萬聖節慶祝活動之外,本地亦有不少藝文活動,值得大家抽空參與。例如再次回到香港舉行的第三屆Digital Art Fair數碼藝術展、大館「追殺TV」展覽、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美國藝術家Jonathan Casella的首個亞洲個展,以及「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展覽等等,同樣不容錯過!
10月藝文展覽活動|1. DIGITAL ART FAIR 2023
近年在藝文界常聽到的「沉浸式體驗」,意即以燈光、聲效、設備等數碼技術或環境,使用者於體驗時能完全投入其中。今屆DIGITAL ART FAIR於10月再次回歸,展現數碼藝術的無限可能。場內將分成5個展區,包括PRESTIGE、IMMERSIVE、PIONEER、VIRTUAL和INSPIRE,展示了來自全球的創新數碼藝術作品。
當中最為矚目的,包括與東方表行合作,由現居香港的藝術家JONATHAN JAY LEE創作的多感官裝置藝術《TAKE YOUR TIME》。於美國出生的他,7 歲來港,曾赴紐約修讀插畫。場內展出了多幅他以香港日常為題材繪畫出的畫作,包括灣仔鬧市、中環卑利街的風景,以及在深水埗大排檔、銅鑼灣打邊爐的生活日常等等,呈現了香港最地道又富有中西文化色彩的一面。他表示,作品是在對香港致敬和對創建這座城市的人們表示敬意,加上畫作帶有美式漫畫般鮮艷強烈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場內亦展出了超過多位國際數碼藝術藝術家的作品,包括由3D動畫及數碼藝術家David Ariew製作的沉浸式藝術作品《Quantum Transcendence》、「年度藝術家」Botto和Claire Silver展現出獨特AI藝術觀點的作品;以及人工智能藝術家Deepblack的作品等等,令人期待。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Oriental Watches and Digital Art Fair







DIGITAL ART FAIR 2023
公眾開放日期: 10月22日 11:00-21:00;10月23日 11:00-19:00
地點:K11 MUSEA 6樓 K11 Art & Cultural Centre, The Kunsthalle
門票:DIGITAL-ART-FAIR-HONG-KONG-2023
10月藝文展覽活動|2. 大館「追殺TV」展覽
過去數十年,電視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眾媒體,成為了我們吸收消費資訊、新聞和娛樂的途徑。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電視逐漸被數碼平台和串流技術所取代。有見及此,大館當代美術館最近舉辦的藝術群展「追殺TV」,便深思當代藝術家如何將運用、顛覆和解構電視作為創作媒介。展覽展示了從1970 年代至今,15 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作品,探索電視如何影響藝術,尤其當代藝術家如何反思及挑戰電視對整個文化的廣泛滲透。
例如在展廳入口處設置的巨大黑色旋轉台,上面過時的電視機正放映著5件藝術作品。當觀眾站在沙發前,電視機便會自動播放藝術品,令人憶起舊時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電視節目,一同追看新聞、煲劇和看直播運動比賽的日子。展覽將透過記錄行為藝術的錄像作品、雕塑裝置、戲仿電視機和挪用的廣告等作品,邀請觀眾踏入藝術的實驗領域,發掘超越常規的形式和場景,藉此剖析身份、消費主義和社會中的人際關係等議題,以全新面向深入探討電視對大眾心理和社會的影響。
此外,於展覽期間,大館還會舉辦各類公眾節目和教育活動,深入探討「追殺TV」所提出的深層次主題,其中包括大館對談、「老師早晨!」和「教師工作坊」、策展人導賞和其他公眾導賞等等,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追殺TV」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9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00-19: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大館F倉一樓(由賽馬會藝方進入)
10月藝文展覽活動|3. 塵阿力《留下雅座》作品展
不少經典港產片都曾在老字母冰室或茶餐廳取景,而每當踏進這些冰室時,都會勾起 大家很多回憶,一幕幕經典的電影情節頓時浮現在眼前。鍾情香港電影的本地畫家塵阿力,一直專注創作電影FAN ART,最近,他於屹立油麻地逾五十載、於去年轉型成café 的大安茶冰廳舉辦了作品展。他揀選了12齣取景於12間冰廳、咖啡廳、冰室或茶餐廳的香港電影,包括《PTU》、《九龍冰室》、《花樣年華》、《阿媽有咗第二個》等,用畫筆勾勒當中的恩怨情愁,以及感情瓜葛的微妙關係,將幾十年來衆多電影的經典場面,以另一角度呈現。他繪畫的電影角色,例如《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及梁朝偉、《阿媽有咗第二個》的姜濤、及《行運一條龍》的周星馳,均十分神似,相信各影迷定必滿意。
塵阿力表示,電影人以一格格的影像留下了最美麗的畫面,表達了角色的豐富情感,於是他以超過12幅全新畫作,將經典電影與地道飲食文化交織在大安茶氷廳的卡位雅座上,希望大家能到場「打卡」,參與其中。








塵阿力作品展《留下雅座》
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1月7日
時間:9:00-19:00
地點:大安茶冰廳(油麻地廣東道830號地舖)
10月藝文展覽活動|4. VOICES OF SNEAKERS說好波鞋故事
波鞋一直是日常穿搭的百搭單品,其舒適又時尚的設計,無論是搭配休閒西裝褲、運動服,抑或是碎花裙都非常適合。但熱愛波鞋的你,又熟悉波鞋的歷史嗎?例如第一款膠底波鞋是從哪一年開始推出?是誰帶起了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

在19世紀後期、波鞋(sneakers)還未發明前,人們大多是穿著皮鞋參與運動。但由於皮鞋又硬又重,於是美國橡膠公司(U.S. Rubber Company)便於1893年發布了輕便型運動鞋plimsoll,亦稱之為Keds,是歷史上第一款以橡膠鞋底與帆布面融合的運動鞋。Keds於1910年開始大量生產和稍,由於穿著其行走時沒有聲音,故它又被命名為sneakers(鬼鬼祟祟做事的人)。

而於史上第一款有人代言的波鞋,則要數到1917年由Converse 推出的All Star室內運動鞋。於1921年,當職業籃球運動員Chuck Taylor受聘在美國各地推廣All Star,成為了該波鞋的代言人。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波鞋的熱潮,則相信是於1950年代、二戰後帶起。那時,反主流文化興起,大眾更為接受牛仔褲和波鞋等休閒服,當年的占士甸、馬龍白蘭度等形象判逆的影星,在日常生活和大銀幕都會穿著波鞋,成功帶起了潮流。

不過,有關波鞋的故事又豈止於此!最近,位於啟德的新商場AIRSIDE正舉行「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展覽,展出了24對從各地搜羅的經典款波鞋,除了上述提到的1920年代製造的Converse All Star之外,亦展出了 U.S. Rubber 於1920年代製造的 High Top(Keds的前身)、於1970年代推出、由法國網球運動員 Robert Haillet 代言的Adidas Stan Smith、1985年推出的初代版Nike Air Jordan 1、Nike為電影《Back to the Future》設計的自動綁帶波鞋Nike MAG (2011年限量復刻版),並會探尋它們的設計起源及故事,讓各位波鞋迷了解更多。


除了經典波鞋之外,場內還展出了銷售平台STOCKX 根據平台銷量統計的50對2023年「最潮」波鞋;7位香港運動員,包括B-BOY C Plus 施嘉鑫和羽毛球運動員葉姵延等的波鞋故事;本地攝影師 If A then B 走訪香港街頭,捕捉穿著「白飯魚」身影的攝影作品;以及回顧了香港本地的波鞋品牌Yasaki歷史的小型展覽等等。場內展展出了Yasaki 1980年代推出的波鞋、鞋盒、保齡球袋,以及一系列宣傳單張、雜誌廣告、訂單、街鋪照片等珍貴典藏,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此外,場內亦設巨型「舊鞋回收箱」,讓大眾可以把任何款式的新舊鞋投進箱中。主辦單位與本地回收舊鞋機構「REBOOT 再鞋」合作,回收破損的波鞋後會為其清潔、進行修補工作,再捐贈到不同的合作機構,又或是將舊鞋拆卸,將不同的材料回收,讓舊鞋重獲新生,希望賦予波鞋第二次生命。

REBOOT再鞋_即場回收舊波鞋-1-683x1024.jpg)

「VOICES OF SNEAKERS 說好波鞋故事」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日
時間:10:00-22:00
地址: 九龍啟德協調道2號AIRSIDE L308 & 309
10月藝文展覽活動|5.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首展
讓觀眾進入超越想像的夢幻境界
日本藝術家Maki Kuchida現於香港舉行「遊夢。夢之景」展覽,首次展覽會於太古「cafe ToGather by LOG-ON」舉行,選擇於LOG-ON舉辦首展,她渴望喜歡其藝術品的人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擁有她的藝術」,更貼近大眾。


滿載夢想和想像力,”Into the Current Colors” 跨出了一個女孩的”舒適區”,展現了探索的勇氣。這是否自我投射?這幅作品跟Maki以前較為沉靜的風景畫形成鮮明的對比。在COVID期間,她感到有必要突破自己的限制,邁出小步,並走出她的舒適圈。
Maki的每一幅作品製作需時,因印畫在印刷後,Maki會在多個地方上使用工筆和蛋彩技巧再着色,而這獨特的創作技巧,結合了大自然的元素、夢想、想像力、勇氣、慢活步調及獨特個性,成功創造獨一無二的「手工編輯印畫」 (hand edited print) ,這次展覽總共展出15款hand edited print,色彩繽紛的作品除了打卡之餘,大家也可掃描作品旁的二維碼,了解每個作品背後的故事!

Maki說過:「如果那些喜歡我作品的人能在日常生活中『攜帶』它們,例如在一個袋子,一個錢包上有我的作品,那會很美好。」故此是次展覽亦製造了一系列七款藝術商品,包括筆記簿、杯碟和小袋子等等。欣賞藝術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生活的反思。大家參觀展覽也可於LOG-ON店或網店購買展覽主題的藝術商品。

「遊夢。夢之景」展覽
日期:即日起2024年1月24日
地址:太古城中心2期260-261號舖
時間:10:30-22:00
10月藝文展覽活動|6. 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 的粉紅、「雙星」世界
粉紅色帶給人平靜、溫暖及女性化的感覺,最近,中環WOAW Gallery便邀請了美國藝術家 Jonathan Casella來港舉辦首個亞洲個展,展出藝術家持續進行的「雙星」(Doublestar) 系列,以及由其精心挑選所喜愛的圖片、與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花朵的圖片二者繪製而成的畫作。當中,Casella的不少作品都明顯地以粉紅色扣連在一起,這些畫作如同是色彩、形式和意象的一股泉流,又像是香水一般引導觀眾分辨香調之間,並找到源頭。在整個展覽空間中,觀眾似乎能夠在每幅畫中以及它們之間對事件、標記、圖像、形狀、圖案和色調進行三角測量並破譯作者的隱喻,而在此過程中藝術家已巧妙地將觀眾拉入敘事之中,並讓人們以自身的經驗翻譯作品。




Jonathan Casella 個展《Pink Diamond Too》
日期:10月27日至11月23日
地點: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The Galleria G07
Text:Onyx
Photo:由Digital Art Fair、藝術家及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