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舊物

懷舊, 生活美學

父子檔「副業」經營鐘錶中古店 設計師兒子:想他退休後有個落腳點!

以前總是家人為我們付出,不計較回報地成就子女,到長大後當然我們也希望能好好照顧家人。年紀輕輕的設計師King,在疫情下一股衝勁租舖開鐘錶中古店,全因愛錶的爸爸退休了,家中也積存不少珍藏古錶、舊物,King眼見自學修錶數十年的爸爸一直在家修錶決心開店,King說:「希望讓剛退休的爸爸多個落腳點。」找個安靜、舒服的地方,經營屬於他和爸爸的小天地。

King 笑言店內有數不盡的鐘錶。
64年前香港的舊紙幣,當年還是年輕的英女皇頭像。
設計師King兩年前一股衝勁,於炮台山富利來高場開鐘錶中古店。

「富燁」店名雙重意義:取父名字及「副業」諧音

走進店內,像凝住了的舊時光,而第一眼看到的是店內的招牌,這幅書法就是開店的起始,King指做件事都需要一股勁,一開始想造一個傳統牌匾,產生了找本港著名書法家「華戈」題字的念頭,他膽粗粗上門邀請對方題字,最後成功打動「華戈」即席揮毫。

他解釋指店名「富燁」也有意思,有雙重意義,其實是來自爸爸名字的諧音,爸爸叫煜富,取其名「富」,而富燁的諧音也是兩人的「副業」意思。同時富燁也是一個舊派詞語,代表很繁盛的地方,兩人均覺得很有意思,決定以此而命名。

他解釋指店名「富燁」也有意思,有雙重意義,其實是來自爸爸名字的諧音,爸爸叫煜富,取其名「富」,而富燁的諧音也是兩人的「副業」意思。

童年回憶 看爸爸修錶

爸爸本身任職證券行,愛搜集鐘錶、舊物,King回憶指:「童年時在家,經常都看到爸爸在修錶,這是他最大的興趣。」父親於四十多年前開始「玩錶」,最憎電子錶,最愛機械錶,他笑言以前細個聽得多:「講錶講舊嘢,可以同你講一日,畀佢捉住,你就慘了。」這幾年他自己才開始有興趣研究:「記得以前爸爸會一袋袋咁買錶,可能一袋會有數百隻錶,好、壞一樣會有,即使是壞錶同樣會買,因為之後也有機會有找到零件修理。」對於修錶十分在行,King說以前就一直想開店給爸爸修理鐘錶。但原來說起開店,爸爸一開始也不太贊成,「因他未太想像到成果是怎樣,一直只說租細檔口就好了,但我想讓成件事不一樣,想有個舒服的地方給他。」

現在門市已開業兩年,爸爸主要分擔維修鐘錶,King笑言他不愛坐定定,所以平時會主要自己在店內,「爸爸有時間過來坐,開店的原意,不是想他太辛苦看店,只是想他退休後,也有個落腳點。」

充滿懷舊感的舊式鐵舊桌。
這張舊式鐵舊桌是維修鐘錶使用,小櫃桶拉出來都是待處理的手錶。

而店內維修手錶服務包括換手錶帶,無論鋼帶、皮帶、布帶款式選擇,而鋼帶也有不同國家如美國、香港、西德及其他地方製造的款式。

店內主要維修、買賣二手鐘錶,還有不同年代的舊物,更有爸爸珍藏筆、舊餐具、玩具,就如64年前香港的舊紙幣,印上年輕的英女皇頭像。還有不同類型的珍寶,有款已售出的1970年代日本Jeco x Octo 軚盤掛牆鐘,十分特別,掛牆還可做裝飾,相信是愛車之人最愛!

店內每件都是珍藏,開店後也加入不少King於歐洲、日本入手的精品中古袋、帽子、飾物類,他更會與客人研究平時可如何搭配,真正實際用到、著到。

店內珍藏分享:1970年代日本Jeco x Octo 軚盤掛牆鐘

店內珍藏分享:1870-1900清代錶公司亨達利陀錶
這款清代全銀殼的亨達利陀錶,為白瓷錶面、藍鋼針、雙層錶殼,一條鎖匙上鏈一條較針,十分珍貴。而原鏈已遺失,他們特別配上純銀的陀錶鏈同鎖匙,與兩個1899同1905年嘅香港五仙銀幣,大家又有見過未?

King指店內還集合父親收藏的玩具。

店內的舊物擺設

對於店內的設計、擺位,King也有自己的執著,裝飾、燈光如何調節讓客人可以更舒適,在香港各處搜集舊式鐵舊桌、鐵椅,這兒收藏了不少時屋企不會放、放不下的東西。「我的宗旨是買返嚟要用到,都係自己鍾意,終於有地方可以放到。」他逐一介紹,店內的銅制長燈、精工水銀鏡、銅制通花古傘架,每一件背後都有故事。

數十年歷史的銅制通花古傘架
其中一款英式百年陀錶是King 的珍藏,已有百年歷史。

而眼見近來北角富利來商場也有不少店家搬走,「這兒商場環境未必理想,但就夠靜,可以和客人傾下計慢慢睇,問得我知都會答。」不用像平時逛大商場,走進店內或許會有壓力,這兒有時間讓大家慢慢逛,希望大家感受到溫度,或許偶爾來看到曾見過的兒時玩物,也許會會心微笑。有這樣屬於自己與爸爸的空間,那就足夠了。

Text:Twinkie
Photo:富燁、Twinkie

18區

紅磡古物咖啡店 凝住舊日時光|復古綠裝潢/舊戲院摺凳/美國百年大宅門

提起紅磡,你或許會想起紅磡體育館,或是區內大大小小的長生店和舊式唐樓,但隨著港鐵屯馬綫開通,近年該區亦迎來了不少小店及住宅項目。就在與必嘉街和溫思勞街連接的必嘉圍,最近有一間以復古綠為主色調的咖啡店「Badgers Café」開業。店內最難能可貴的是擺放了多件由店主珍藏,或是從收藏家搜尋回來的中外古物,包括舊式戲院摺凳、美國百年大宅門、六十年代生產的紅A絕版膠水晶燈等等。踏入其中,令人恍如時光倒流,回到了舊時的香港一樣。

Honey Badger(蜜獾)被譽為「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即使隻身面對猛獸亦毫無懼色。
Yuk認為蜜獾的精神跟香港人很相似,故決定以將咖啡店定名「Badgers Café」。

落地大玻璃窗 增加空間感

Badgers Café位於紅磡必嘉圍,一幢單幢式住宅的地下。店主之一的Yuk表示,咖啡店的前身為花店,由於店內空間有限,故裝修時便把原來的閣樓給拆掉,讓樓底更顯闊落。他們亦特地在店面安裝了配有綠色窗框的落地大玻璃窗,讓光線透進店內,為咖啡店增加空間感。故即使店內只有十多個座位,客人亦不會感到壓迫。

咖啡店樓底高,加上落地大玻璃讓自然光透進店內,置身其中,令人倍感舒適。
店主們特地將店內原始的水泥牆面保留下來,以搭配擺放於店內的中外古物。
咖啡店亦設有室外座位,擺放了數張教堂長凳。

台灣舊課室桌椅 曾是Jer歌曲MV道具

咖啡店的裝潢以簡約的工業風為主,店主們保留了原始的水泥牆面,以搭配擺放於店內的中外古物。原來,七十後的店主Yuk是一名「舊物控」,家中擁有不少珍藏,例如懸掛在店中央的六十年代紅A絕版膠水晶燈,便是她於數年前趁著紅A開倉時「入手」的寶物。

至於店內的其他古物,亦一樣大有來頭,當中不少是由Yuk的設計師兼收藏家朋友專程從各地搜集得來,如店內最引人注目的一道大門,便是來自美國一幢有逾150年歷史的大宅,門上充滿著歷史痕跡;放置於落地玻璃窗旁的綠色舊課室桌椅,來自台灣,據悉全香港只得一套,店主更露透該桌椅曾在柳應廷Jer@MIRROR的《離別的規矩》MV中出現過;而位於店深處的4張舊式戲院摺凳,則是設計師朋友的珍藏,源自區內結業已二十年的國華戲院,極具歷史價值。

台灣舊課室桌椅,據悉全香港只得一套。店主露透該桌椅更曾在Jer@MIRROR的《離別的規矩》MV中出現過。
國華戲院原位於紅磡廣場,於約20年前結業。當年戲院清場,大量舊式摺凳被棄置門外,Yuk的設計師朋友於是特地到場拯救了數張摺凳。
由美國船運到港的大宅門,已有逾150年歷史,門上的玻璃早已破爛,充滿了歷史痕跡。
店主朋友送贈的雀籠,估計為五十年代的產物。籠上的八仙過海圖由人手雕刻而成,手工極為精細,可惜原物主稍一不慎將雀籠跌爛,如今它只可淪為裝飾品。
六十年代生產的紅A絕版膠水晶燈,據說因模具問題而已停產多年。(圖片來源:Badgers Café)

紅菜頭鷹嘴豆泥 味道清新又健康

除了富有歷史價值的古物之外,店主們亦特地找來大廚為咖啡店設計餐單。咖啡店主要供應主食和輕食,雖然選擇暫時仍不算太多,但勝在味道清新又健康,例如「紅菜頭鷹嘴豆泥多士」,質地綿密滑溜,味道酸酸甜甜,是炎夏輕食之選;「全日早餐」與坊間的「邪惡」版本有所不同,以入口不會乾柴的慢煮雞胸肉,伴以紅菜頭鷹嘴豆泥、炒蛋和沙律等配料,適合希望增肌減脂的你享用。甜品則推介「手工美式朱古力果仁軟曲奇加雲呢拿雪糕」,將翻熱後的軟曲奇,配上一球冰涼的雪糕,一冷一熱口感一流;飲品方面,味道清新的「特濃咖啡湯力」,也是個不俗的消暑之選。

凍牛奶咖啡
牛奶咖啡跟口感香脆的焦糖餅乾,確是絕配。
紅菜頭鷹嘴豆泥多士
紅菜頭鷹嘴豆泥質地綿密滑溜,味道酸酸甜甜,再伴以沙律,是炎夏輕食之選。
裝潢優雅、環境舒適的咖啡店,跟對面的五金舖和郵票錢幣商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咖啡店自試業以來,已吸引了不少人特地前往,一睹店內舊物的風采。店主Yuk表示很歡迎大家前來拍照,也希望咖啡店能帶給大家「家」的感覺。不過,在「打卡」的同時,她也想提醒大家要珍惜店內的物品,盡量不要對如此珍貴的古物造成任何破壞!

Badgers Café
地點:紅磡必嘉圍8號御悅地下
營業時間:9:30-18:00
IG:badgerscafehk

Photo:O.T.、Badgers Café

夠Green

【環保復修辦館】舊物維修 修補回憶與遺憾

遇上家中電器損壞、失靈,不少人都寧可購買新的家電,鮮有人會將電器修理再用,但香港卻有一處名為「復修辦館(Repair Café HK,下稱「辦館」)」的地方,聚集了一班退休義工師傅,透過維修服務幫街坊們修理舊家電。辦館希望提供一個渠道,鼓勵大眾惜物減廢,並藉此推廣維修文化。負責人Jacky表示,修理舊電器,不單是為了支持環保,也是為了修補回憶與遺憾,「每件舊物都有其背後的故事,可能是結婚紀念物,也可能是摯親的遺物。能夠讓舊物重生再用,對物主而言有很重大的意義。」

不賣咖啡的Repair Café

「復修辦館」的概念源自於2009年,由一名荷蘭記者於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創立的Repair Café(維修咖啡室)——它美其名是咖啡室,但店內卻不賣咖啡、不賣甜點,反而擺放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讓師傅義工們在內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修復壞掉的小型家電,以宣揚惜物的態度。

香港缺乏維修家電的渠道

維修咖啡室自成立以來取得極大迴響,而這股風潮也傳至不同的國家,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義工發起同類型的活動。而在香港的「復修辦館」,也是其中之一。Jacky的團隊發現坊間只有手機、電腦等貴價電子產品的修理服務,卻鮮有地方維修小型家電,就連大部分廠商都無法提供舊款電器的替換零件,令大量舊家電淪為垃圾。

「沒有維修的渠道,大家就只可把失靈的電器送往堆填或回收,但也很難說到底電器的塑膠部分是否能夠循環再用。」Jacky認為,若然只是更換些少零件,便可將其餘的部件保留下來、拯救到一件電器,絕對是較為環保的方法。於是團隊於11月成立了「復修辦館」,招募了一班退休義工師傅幫忙,亦會提供工具和地方,為有需要的人修理電器。

「維修權」能延長電子產品壽命?
近年,一些國家提倡「維修權」,要求商家推出耐用產品,並為故障產品提供維修,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及減少電子廢物污染。而於今年中,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維修權(Right to Repair)法令,將會要求製造商於產品資訊中列出產品生命周期,以及可取得的維修服務或零件等資訊,相信可令電子產品壽命有所延長。

維修家電 帶來滿足感

「大隻輝」是辦館其中一名義工,曾在一個為葵芳街坊維修家電的項目——「復修冰室」當了一年師傅。退休前曾經從事安裝維修的工作,也會利用業餘時間幫助親戚朋友修理電器的他,坦言義工工作為他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特別是過往參與過幫助獨居長者修理電器的外展服務,與老人家的交流令我感受很深。」

而他亦發現,很多時家電都只因一些小問題而損壞,白白把它丟掉實在浪費,「大多(家電)都是斷電線,特別是需要『插電』的小家電。有些則是因短路而引致fuse(保險絲)斷掉,只要更換電容器等小零件就可修好。」

辦館最常見的待修物品包括風扇、抽濕機、電飯煲和鐘錶。退休後開始學修錶的阿屈,現時是辦館其中一名專門修理鐘錶的義工師傅。他表示,只要不是過於名貴和設計複雜的鐘錶,也都可在辦館修理,「鐘錶不動了,很多時只要更換電池就能修好。但若然是使用很久的機械錶,內裡的潤滑油可能已經乾涸,我們便需把鐘錶拆開、清洗,再抹上新的潤滑油。」

學修錶已十多年的阿屈,表示當要修理未曾見過的錶款時, 仍好像「拆炸彈」一樣緊張,需特別小心把鐘錶拆開,慎防把錶弄壞。

修理舊物 修補回憶與遺憾

修理的工作不單可以延長物品的生命,對物主來說,也可能是修補回憶與遺憾的一種方法。Jacky猶記得幫助過一位女士修理她跟老公的結婚紀念品,「原來那把直立式風扇對她來說有很深的紀念價值,所以修好之後她很高興,更給我們寫了一張感謝卡!也試過有一位婆婆拿來了一個失靈的電子煲,原是她跟先生一起購買的,但先生已經過世,因此她很想把煲修好,就像先生還在生似的一樣。」

希望大家購買前想清楚,不要因盲目追隨潮流而購買功能單一的新潮家電。

望自負盈虧 幫助有需要的人

現時,辦館主要會舉辦「維修服務站」和「復修工作坊」,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前者為每月舉辦2至3次的維修活動,參加者可以預先填表登記,並於當日帶同小型家電或​鐘錶前往維修服務站,由義工師傅協助維修。但由於辦館未能申請資助,故它與各地的維修咖啡室有所不同,會收取每件電器$50的檢查費用,補貼營運;後者則包括了「雨遮維修班」和「洗衣機保養技巧班」等工作坊,希望為舊物帶來第二生命的同時,辦館也可達至自負盈虧,持續提供服務及分享維修經驗。

復修辦館
IG:repaircafe_hk

Text:Onyx
Photo:O.T.、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