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聖誕大餐

專訪, 藝文創意

本地設計師 將聖誕大餐Menu化身聖誕卡 向他人送贈快樂滋味

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或以前,香港的西餐廳已有聖誕大餐供應。昔日的港式聖誕大餐,融合了中西飲食文化,不論是菜式名跟煮法,均別具特色。九十後本地設計師阿皓,冀將香港舊日的聖誕節回憶融入設計,於是設計出一系列糅合了聖誕大餐餐單(Menu)元素的聖誕卡。他盼望自己的設計能夠像聖誕禮物一樣,為別人傳遞祝福,「希望大家能透過聖誕卡,將一份『大餐』、一份心意贈送別人。」

印在聖誕卡上的字體、標誌和用色,是阿皓參考過大量昔日的照片、餐紙設計及餐廳的裝潢格局而設計,希望盡量還原餐廳以往給客人的感覺和印象。

四出蒐集資料 重新設計餐牌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昔日市民慶祝聖誕,除了會到尖東欣賞節日燈飾,亦會到餐廳吃一頓豐富的聖誕大餐。設計師阿皓認為這兩項慶祝活動皆是香港聖誕的特色,尤其是港式聖誕大餐的菜式和節目,更是其他地方難以找到。於是,他決定將聖誕大餐的餐單融入設計,至今設計了11款主題聖誕卡。

為了盡量將聖誕卡的設計貼近真實,阿皓花了不少時間做資料搜集,希望了解更多昔日香港的聖誕大餐回憶。他表示:「一來是自己有興趣,二來是設計需要,所以我不時會花時間翻查昔日的報章雜誌,以及翻看舊照片、電視節目和電影,或是從老一輩的分享中獲取資訊,並從中抽出有用的素材作修改,重新設計餐牌。」就連印在卡上的字體和標誌,也經過他精心的挑選,設計充滿懷舊感,令人聯想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阿皓花了不少時間做資料搜集,希望了解更多昔日香港的聖誕大餐回憶。(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五六十年代的上環太平館聖誕大餐Menu,共有12道菜,每位索價$7。(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設計靈感 源自昔日餐廳

阿皓最先於2018年設計了3款大餐聖誕卡,分別以「旋轉餐廳」、「莎溫皇宮」及「銀宮餐廳」為題材,卡上印上了餐廳名、標誌和地址。及後,他也陸續推出了8款色彩較豐富的迷你聖誕卡,包括是以「紅寶石餐廳」、「白金漢官」、「沙田畫舫」為題材的設計。

光看卡上的餐廳名,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阿皓解釋,當中有些餐廳的確曾於香港存在過,「例如是已結業的『銀宮餐廳』,昔日位於彌敦道,在當年可是很有名;已倒閉的『紅寶石餐廳』,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曾先後在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咀開店。此外,我也有將一些餐廳改名,但大家仍可能憑卡上的圖案、用色和名字,聯想到設計靈感是源自哪一間餐廳。」就像「莎溫皇宮」,有否令你聯想起昔日銅鑼灣某間大酒樓?

3款「聖誕大餐」聖誕卡,分別以「旋轉餐廳」、「莎溫皇宮」及「銀宮餐廳」為設計題材。
翻開聖誕卡,你會發現「銀宮餐廳」於聖誕日安排的精彩活動,包括有中國舞、歐美香艷表演、樂隊演奏及兒童特備節目,以照顧不同年齡人士的需要。
「銀宮餐廳」是昔日九龍薄有名氣的餐廳,全盛時間有多間分店。(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昔日的「銀宮餐廳」第一枝店(分店)位於界限街彌敦道交界,於五十年代開業,七十年代中期結業。(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翻開「莎溫皇宮」聖誕卡,內裡列出了一系列合家歡的聖誕節目。
「旋轉餐廳」聖誕卡印上了餐廳的宣傳字眼。

三十年代聖誕餐 共14至16道菜

翻開「銀宮餐廳」的聖誕卡,內裡列出了餐廳為聖誕準備的特備活動,裡頭還夾了一張聖誕大餐的餐單。數數看,整個餐單總共有十道菜,而價錢只是每位$7,令人意想不到!阿皓指出,於五六十年代,聖誕大餐的價格約是每位$5,而在六七十年代,每位差不多要索價$10。故此,聖誕大餐的價格,某程度上也能反映香港舊時的通脹率升幅。

他續指,昔日的聖誕大餐絕對是一頓豐盛的盛宴,「從搜集得來的資料觀察到,連同茶水、咖啡跟生果計算,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聖誕餐,總共有14至16道菜,認真誇張!及後在五六十年代,餐廳的套餐菜式已減至9至10道,但仍會供應各式前菜、主菜和甜點。」到了七八十年代,酒樓、港式餐室,甚至是夜總會亦紛紛加入戰團,提供較平價、附合港人口味的聖誕大餐,希望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阿皓設計了8款迷你「聖誕大餐」聖誕卡,分別以「加頓餐廳」、「沙田畫舫」、「雄雞飯店」、「羅蘭餐廳」、「帆船餐廳」、「金馬車飯店」、「白金漢宮」及「紅寶石餐廳」為設計題材。裡頭有港式餐室,有法國菜餐廳,也有供應中菜的海上食府。
香港竟也有「白金漢宮」!阿皓表示,香港舊日有不少餐廳和地方都會以外國的著名建築物去命名,而「白金漢宮」則是中環一間已結業的西餐廳。
「紅寶石餐廳」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先後在中環、銅鑼灣及尖沙咀開店,帶給港人不少愉快的回憶。
聖誕大餐不一定會提供中文餐單,若是專為外國人而設的高級西餐廳,餐單只得英文。

「京城炒雞飯」 竟是聖誕大餐菜式

「仔細看,不難發現聖誕大餐內的一些菜式,如冷盤前菜『什菓咯嗲』,以及融合了中西飲食文化的『金必多濃湯』,於現時已是買少見少。另外,有些酒樓也會趁節日推出聖誕大餐,供應『杏仁豆腐花』和『京城炒雞飯』等中菜,照顧不太習慣吃西餐的市民口味。」惟後來,礙於成本問題,不少港式餐室也將聖誕大餐的餐單簡化,而一些較花功夫的菜式,包括「燕窩雞茸湯」和「炸薯片」等等,也逐漸於菜單上消失。

「沙田畫舫」於1963年開業,是當年香港第三家海上食府。它仿照了中國古宮殿的建築格調而建成,裝潢極具氣派,但最終卻因牌照期滿而被迫於1984年結業。
(左)「沙田畫舫」的聖誕新年大餐,供應「杏仁豆腐花」、「八珍炒飯」等中菜,別具特色。
設計師會在卡上印上一些恭賀說話,希望讓大家透過聖誕卡,為他人送上祝福。

夜總會聖誕活動 香艷表演娛賓

除了供應具有本土特色的菜式,阿皓表示昔日的餐廳於客人享用聖誕大餐期間,也會提供不同類型的節目娛賓,例如是歌唱和古典舞表演、抽獎活動、專為兒童而設的特備節目,甚至是香艷表演等等,好讓大家有個難忘的聖誕體驗。「早期的西餐廳會邀請駐場歌手演唱聖誕歌,但後來港式餐室、酒樓和夜總會開始供應聖誕大餐,節目便變得多元化。就像夜總會有其獨特的文化,因此它舉辦的聖誕活動,尺度就可能會大膽一點。」此外,他也發現愈發掘得多,就愈會發現昔日聖誕大餐的有趣之處,「餐廳會在結尾送贈客人一份聖誕禮物,通常都會是一件小玩具,好讓大人和小孩留作紀念。」而哨子、氣球和面具,也是當年較為常見的禮物。

昔日夜總會的聖誕節目,除了供應美酒佳餚,也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女登台大跳艷舞,務求將現場氣氛炒熱。(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港式聖誕大餐無擬是較為平民的節日選擇,帶給了無數港人快樂的童年回憶。這個聖誕新年,大家不妨光顧一下老牌餐室,享受豐盛的港式聖誕大餐,又或是把一張寫滿心意的「聖誕大餐」卡送贈給親友,好讓他們感受到滿滿的祝福和快樂滋味。

設計師阿皓為本地生活創意品牌「小久工場」的創辦人,設計了不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創商品。

品牌最近於荔枝角D2PlaceONE開設了為期一個月的限定POP-UP攤檔,有興趣的朋友可於12月底前到場逛逛。

小久工場D2 POP-UP攤檔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時間:13:00-21:00
地點:荔枝角長義街9號 D2PlaceONE 1F
IG:dogswork

Text:Onyx
Photo: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

生活美學, 飲食

舊日港式聖誕大餐 甚麼是「咯嗲」、「區加甸」?

聖誕節快樂!相信大家今晚已相約好友和家人享用豐富的聖誕大餐,高級西餐廳、酒店自助餐、火鍋店都是近年熱門的聖誕餐選擇,然而,你又知道舊日的港式聖誕大餐有甚麼東西吃呢?當中名為「咯嗲」、「區加甸」的菜式又是甚麼?

三十年代聖誕大餐 14道菜 每位$1.35

早於三十年代,香港已有聖誕大餐供應。根據當年的報紙餐飲廣告及菜單資料記載,英資百貨公司連卡佛的餐廳在三十年代推出的聖誕大餐,共有14道菜,包括了火雞、魚柳及烤羊鞍等美食。聖誕餐每位收費$1.35,但以當時工人只有約$15至$50的月薪計算,聖誕大餐的確不算平價。

此外,從五十年代中後期的「銀宮餐廳」和「愛丁堡餐廳」的廣告亦可看到,當時的聖誕大餐有9至10道菜,包含了前菜、主菜、甜點、生果及餐茶,而當中的「什菓咯嗲」、「焗意粉區加甸」和揉合中西飲食文化特色的「燕窩雞茸湯」,於現時已是買少見少。當年的聖誕大餐,每位收費分別為$5和$5.9,若以五十年代一般市民每月能賺取$50至$80的月薪來計算,市民需花上月入的十分之一吃聖誕大餐,確是頗為「肉赤」。

經典菜式知多少:

「什菓咯嗲」

「咯嗲」是英文“cocktail〞的譯音,「什菓咯嗲」即是雜果沙律,是一款凍食前菜,有些餐廳會用蛋黃醬、番茄醬來調製醬汁,跟現時常見的沙律醬略有不同。

「焗意粉區加甸」

即焗意粉。「區加甸」是法國菜“au gratin〞的譯音,是以芝士粉、麵包糠放在意粉或薯蓉面層烤焗而成的菜式。

「金必多濃湯」

名字貴氣的「金必多濃湯」(Million Dollar Soup)源自清朝末年,當時上海的西餐廳流行一道名為 “Comprador Soup”的中西合璧料理,音譯為「金必多湯」。其湯底是忌廉濃湯,再加入魚翅、西式火腿及鮑魚絲等名貴食材熬煮而成,抒合了中西飲食文化的特色。

「希路咖啡」

光看名字,你可能會以為它是大家常見的Latte或Cappucino意式咖啡種類,其實它是指美國著名咖啡品牌Hills Bros.出產的咖啡。品牌成立於1878年,創立人Hills Bros兄弟發明了抽真空方法,讓咖啡粉得以保存在鐵罐內,在當年可是赫赫有名。

「打他汁」、「擂生汁」

前者為“Tartar sauce”(他他醬),是以蛋黃醬做底,再加入酸瓜碎、洋蔥、酸豆、番茜等配料的白色醬汁;後者指的是“Hard sauce”,一種用牛油、白糖、白蘭地打成,質地濃稠的汁醬,通常會淋於聖誕布甸(Christmas Pudding)上食用。

Text:Onyx
Photo:網上圖片

生活美學, 飲食

佐敦牛屋餐廳 五十年歷史港式扒房 平價聖誕大餐滋味

聖誕佳節,是與親朋好友相聚,吃聖誕大餐的好時機,但在酒店自助餐、高級西餐廳的選擇以外,仍有不少人會到歷史悠久的港式扒房,品嘗經典的港式聖誕滋味。

屹立佐敦逾50年的牛屋餐廳酒吧,是其中一間老牌港式扒房。今年,餐廳依舊會秉承傳統,推出豐富的聖誕大餐,讓大家一邊品嘗酥皮湯、焗田螺等經典菜式,一邊感受節日氣氛!

1970年開業 裝潢富有年代感

七八十年代,港式西餐廳和扒房開得成行成市。每逢聖誕,這些餐廳都紛紛推出包含了前菜、主菜和甜點的聖誕大餐,套餐價格較高級西餐廳相宜,加上那時則好遇上經濟起飛,市民有多餘閒錢消費,於是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前往港式扒房或西餐廳光顧,一同「鋸扒」、歡度佳節。

位於佐敦的牛屋餐廳酒吧(下稱「牛屋」),於1970年開業,至今已服務了街坊52年。餐廳的門面充滿年代感,已經掉色的大字招牌、掉落了部分木皮的木門、紅磚牆、仿煤氣燈,都是當年流行的西餐廳設計。店內裝修則是以白色牆身,配上深啡色桌椅和暗黄色的燈光,是一貫舊式酒吧的風格。

「牛屋餐廳」的大字招牌,從遠處已經能望見。
自開業已有的仿煤氣燈。
木門自開業保留至今,滿布了歷史痕跡。
店內的白色牆身,配上深啡色桌椅和暗黄色的燈光,是一貫舊式酒吧的風格。

融入港式元素的聖誕大餐

聖誕臨近,餐廳除了換上了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亦秉承了創立以來的傳統,推出了聖誕大餐。餐廳現任負責人Ivan認為,過往大家在港式扒房吃到的聖誕大餐,其實是「豉油西餐」的變奏,因加入了不少港式元素,味道上更為迎合香港人的口味,「與正宗西餐廳相比,港式扒房的菜式煮法會比較簡單,沒有太多擺盤,亦會加入地道食材去烹調,形成獨特的港式風格。」而港式羅宋湯、瑞士汁雞翼等,就是當中的好例子。

餐廳內的裝飾,印上了牛屋的招牌菜「威靈頓牛柳」。

聖誕餐餐單演變 舊時有「咯嗲」、「區加甸」

開業已半個世紀,牛屋的聖誕大餐餐單,自然也會隨著大眾的口味和需求而改變。Ivan表示,七十年代的聖誕餐餐單,跟現在的有頗大的分別,「當年牛屋的聖誕餐一共會有七至八道菜,就有如盛宴一樣。十多元的套餐,有前菜、主菜和甜品,但當中有些菜式真是鮮有聽聞。」他舉例,光看「雜果咯嗲」和「焗意粉區加甸」這兩道菜的菜名,確會令人摸不著頭腦,「『咯嗲』其實是英文“cocktail〞的譯音,『雜果咯嗲』即是雜果沙律,是一款凍食前菜,有些餐廳會用蛋黃醬、番茄醬來調製醬汁,跟現時常見的沙律醬略有不同;至於後者則是來自法國菜“au gratin〞的譯音,是以芝士或麵包碎放在面層烤焗而成的意粉。」順帶一提,因名貴的燕窩大受當年的市民歡迎,故舊時不少聖誕餐都會供應「燕窩雞蓉湯」這道頗為中式的菜式,令人意想不到!

「波士頓龍蝦牛柳」
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啖啖肉得來又夠香口惹味。

經典酥皮湯、焗田螺滋味

然而,隨著正宗西餐廳在香港愈加常見,牛屋供應的聖誕餐亦逐漸偏向西式一點,但仍保留了一些港式元素,而菜式亦主要以前菜和主菜為主,不像數十年前般有七至八道菜。就以今年的聖誕大餐為例,前菜的餐湯保留了港式羅宋湯,白湯則改成了海鮮龍蝦湯,而食客可也轉配經典的酥皮湯。而「法式焗田螺」則是餐廳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較香草及牛奶的法式煮法更為迎合港人的口味。

主菜方面,聖誕餐特有的「波士頓龍蝦牛柳」,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較舊時以芝士白汁焗起的來得香口惹味。另一「招牌威靈頓牛柳」,不似正宗的威靈頓牛柳般需原條焗及預訂,牛屋的改良版本是逐件包好酥皮再焗起,一人份量更方便每人點選自己喜歡的主菜,相當貼心。此外,餐廳留意到往年的食客未必很喜愛啫喱糖等甜點,故今年的聖誕餐便改為推出「菠蘿水蜜桃特飲」和「熱棉花糖朱古力」餐飲,希望大家會吃得更滿足。

(前)「法式焗田螺」;(後)酥皮湯(可選羅宋湯或海鮮龍蝦湯)
前者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薯蓉焗至表面金黃,香口又惹味;後者則是一頓完美的港式聖誕餐不可或缺的經典。
「招牌威靈頓牛柳」
餐廳選用了較親民的火腿和蘑菇醬為食材,配上秘製鵝肝醬,濃郁的醬汁跟牛柳的味道很夾。

傳統扒房 買少見少

傳統的港式扒房在香港買少見少,過往餐廳熱鬧的聖誕光景也不復再。Ivan感嘆,佐敦原本也有數間同類型的餐廳,毗鄰著牛屋,但近年也因市道不景、疫情影響等因素而相繼結業,「希望在聖誕佳節,大家都可以考慮選擇傳統的港式扒房和西餐廳,支持一下小店。」

別等失去了以後才懂珍惜,在光顧自助餐和高級西餐廳以外,希望大家偶爾跟家人重溫一下經典的港式滋味,讓老店得以經營下去。

牛屋負責人Ivan雖年紀輕輕,但從倉庫中找到了餐龐的舊餐單,發現了舊時聖誕大餐的獨特之處。

牛屋聖誕大餐
供應日期: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12月31日
供應時段:17:30-19:00/19:00-20:30/20:30-22:00
電話:27307197

牛屋餐廳酒吧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11:30-24:00、星期日 12:00-24:00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43號地下
IG:santgria_kitchen

Text:Onyx
Photo: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