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嚴峻,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力強,多區圍封檢測之外,亦有多個污水樣本呈陽性,日常要把口罩戴好的同時,保持個人衛生,經常「洗手、洗手、洗手」亦同樣重要!除了人類要常洗手,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可愛的生物亦相當注重衛生,不過牠並不是勤洗手,而是勤洗食物,所指的就是可愛的浣熊!據說浣熊有一種傻萌的習性,喜歡把食物放在水裡洗洗才吃,遇到不用洗的食物,「悲劇」就自然會發生啦!
浣熊的傻萌傳聞
浣熊,又被稱為「世界上最雜食的動物」,無論是魚類、兩棲類、昆蟲類、野果或堅果,任何東西對浣熊來說,通通都可以吃!接到食物之後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拿去有水的地方先洗洗。為了測試這個傳言孰真孰假,南韓KBS電視台一個與動物有關的綜藝節目《동물티비 : 애니멀포유 (動物TV:Animal4u)》之前就曾經進行過測試。
節目組一開始先給浣熊遞上蘋果和葡萄,浣熊沒有令大家失望,牠真的把食物先放在水裡洗一洗才吃,然後工作人員給浣熊遞上綿花糖,接到綿花糖的浣熊滿懷歡喜,雙手一邊捧著綿花糖舔了幾口,一邊轉身正打算把綿花糖放進水裡洗。說時遲那時快,綿花糖遇水瞬間融化,浣熊白白看著食物在眼前消失,顯得相當手足無措。消失的綿花糖一去不返,失望的浣熊向工作人員苦苦哀求,於是製作組再給牠綿花糖﹐結果卻如黃子華在《嘩眾取寵》棟篤笑中所說的名言-「歷史並無任何教育意義」,悲劇還是重複發生。

工作人員前後共提供了三次綿花糖,雖然浣熊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接到綿花糖後,相比第一次的時候,牠捧在手上吃的時間久了一點,但浣熊往往邊吃邊往小水池方向移動,當綿花糖沾上水,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吃綿花糖變成一件與時間競賽般困難的事。首爾大公園的飼養員分享,當浣熊狩獵時,特別是在水裡尋找食物時,會用前爪泡在水裡揮動,一邊揮動一邊感受食物的質感,慢慢便演變成浣熊的習性。即使浣熊現在在動物園裡生活,但還是沒有忘掉這種習性。

![]()
專家把浣熊「洗食物」的真相還原
根據國家地理雜誌的資料顯示,人類眼中認為浣熊「洗食物」,其實是利用前爪了解食物的過程,有科學家曾做過相關實驗,發現浣熊前爪皮膚上的觸覺神經纖維遇水後,能幫助浣熊更清楚掌握到食物的外形和質感,加上水可以令前爪累積的角質層軟化,進一步增加前爪的敏感度。而觸覺對於浣熊而言很重要,其大腦皮層約三分之二的面積是用來接收觸覺刺激,浣熊前肢的觸覺神經數更比大部分哺乳類動物高出四至五倍。

主人東施效顰 結果崩潰的是自己
有飼養浣熊的主人為了印證浣熊會「洗」棉花糖的傳聞,特意進行了相同的實驗,並把實驗過程用影像紀錄下來。測試對象是一隻來自南韓的浣熊,名字叫「마쿤 (Makoon)」,主人把影片放在網站與眾同樂,影片的標題為「浣熊會在水裡洗綿花糖嗎?」;影片公開後,至今累積觀看次數已超過142萬,不少網民包括主人亦相當期待Makoon看到綿花糖遇水融化後失望驚訝的表情,但失望的卻是一眾網友以及Makoon的主人!

Makoon全程小心翼翼地用牠兩雙可愛的小手捧著綿花糖,且瞬間把全部棉花糖吃光光,即使面前的碗裡盛滿清水,依然不為所動。Makoon的「反常」令主人有點崩潰,於是向Makoon遞上了韓式醃黃蘿蔔,看看牠的反應如何。Makoon每次拿到醃蘿蔔,都會放在水裡洗洗才吃,唯獨綿花糖卻不會先「洗」後吃,Makoon的智慧令主人和一眾網民感到震驚。有網民看完影片後更留言說:「似乎綿花糖是不能『洗』的傳聞已在浣熊之間傳開了」、「想把醃蘿蔔的鹽份好好洗掉,所以放在水裡仔細地洗,Makoon不是太聰明了嗎?」
TEXT:伍嘉文
PHOTO:Instagram@ makoon_3rd, Youtube 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