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的書櫃,總累積了一整排厚厚的參考書或舊畫,不捨得扔但留下來又霸佔空間,原來不一定只可以遺棄或捐贈,花一點創意,其實也可為紙本創造價值,將這些書變出新的藝術品!透過藝術家的手藝加工,可展現實體書的美,為紙本加上新的價值,來一起欣賞一眾藝術家的用心之作吧!
1. 手工製羊毛咖啡書 Shanna Leino
喜歡製作不同手作工藝的藝術家Shanna Leino,擅長利用二手書製作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她的作品中參考傳統的書籍裝訂方式,將靈巧、具有創意的傳統工藝從過去帶到了現在,曾以手工雕刻麋鹿骨,和手工亞麻紙、木釘、亞麻線製作《Dear Ben Brown Eyes》,縫線在她的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也經常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縫合書本。
就如今年創作的手作書本《Milk for Coffee》(牛奶咖啡),由純羊毛氈、羊皮紙、機器製作的紙和亞麻線製成,更被裝訂後浸泡在濃烈的咖啡浴中,充滿咖啡香氣和質感。

由純羊毛氈、羊皮紙、機器製作的紙和亞麻線製成。



以手工雕刻麋鹿骨、手工亞麻紙、木釘、亞麻線製作。

以羊皮紙、黃銅、手工紙、亞麻線製作。
2. 凝結了的結晶體文本 Alexis Arnold
美國藝術家Alexis Arnold擅長將舊書凍結起來,提醒人們書本會隨著時間漸漸泛黃,默默地淡出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尤其是在 21 世紀的現在,電腦、手機和網路已經取代傳統的紙本媒體,成為記錄歷史及知識的方便載體。Alexis Arnold 會有將廢棄的書設計成不同同作品,由於不斷在她的城市住處周圍發現廢棄的書,探索出一種可以讓這些被遺棄的出版物永恆的方法。

8.5 x 17.5 x 15.5 inches, 2022
Alexis Arnold 把紙本雕塑化,在頁面上加上閃閃發光的水晶,一小粒一小粒的不同折射,把變成了雕塑作品。水晶書籍系列作品著重強調書的物質性,而不是書裡面的內容,此外還突出了紙本的脆弱性,而水晶取代了頁面上的文字,把書變成了具有美感的、無具體作用的物品。這些書和水晶凝固在一起,成為了人工藝術品或地質標本,將時間、用途和懷舊情緒凝聚在一起。
紙本製作成水晶雕塑,Alexis希望能夠透過藝術加工展現實體書的美,喚起大家對書本的熱愛。

book, borax, 11.25 x 17 x 11.5 inches, 2022

book, borax, 9.5 x 8.5 x 6 inches, 2019


12 x 17.5 x 11 inches, 2021
3.舊書立體雕刻藝術 Brian Dettmer
或許我們的書櫃,總累積了一整排厚厚的參考書,不捨得扔但留下來又霸佔空間,其實也可能將這些書變出新的藝術品!紐約藝術家 Brian Dettmer根據手語、盲文、摩斯密碼做創作,在書的表面進行雕刻,創作的過程,針對書的內容與特性加以改造,例如:百科全書、教科書或是藝術書籍。並且沒有增添其它材料在書籍中,利用刀、鑷子以及其它材料改造書的內容面貌,精確又細緻。以原本的文字與圖案,讓每一本書散發出屬於自己的特色。可能有人會以為「不愛惜書的人才會去破壞它」的想法,但其實他並非是破壞,而是賦予書更多的生命力!

hardcover books, archival adhesive



Paperback book, acrylic varnish

Pattern layouts
Atlanta: Brian Dettmer, 2007
Rare Books Collection

4. 二手書製成紙雕塑 Jacqueline Rush Lee
夏威夷藝術家Jacqueline Rush Lee醉心於書籍藝術,過去將二手書化為書雕塑,讓人看見了書本傳世的另一種可能性。其經典作品WHORL(螺紋)系列,便是收集舊書放到樹洞,模擬出樹幹中的螺旋紋。隨著時間轉變,這些書籍也會逐漸被大自然吞噬,而被同化成樹頭紋理,回歸其植物起源。除了原有文字痕跡,它們的外型已被重新塑造,乾燥得像木頭一樣。瞬息萬變的大自然,以時間、不斷變化的天氣條件和活動,把書籍塑造成獨一無二的面貌。



5. 紙屑和廢棄版畫製書 Eleanor Annand Rise
除創作精美陶瓷工藝品,藝術家Eleanor Annand Rise的創作重點之一是捕捉和釋放時間。為此她跳出傳統框框,收集紙屑和廢棄版畫並循環再用,創造出具個人風格的紙雕塑。 過程中她會想像材料在到手前所經歷的循環,並感受它如何聯繫時間和空間,以尊敬的心去運用這些資源。《Rise No. 7》這件作品同為紙雕塑,製作需時約2小時。Eleanor按心中所想把書頁隨意黏貼在一起,從中探索自我。

Text:Twinkie、Heather
Photo:Artsy、Shanna Leino、alexisarnold、briandettmer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