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知名作家

藝文創意

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逝世

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法國巴黎離世逝世,享年94歲。在捷克出生的米蘭昆德拉,因參加「布拉格之春」及批評蘇聯而流亡法國,作品充滿哲學意涵,也不乏對政治的批判與諷刺。他的成名作包括《笑忘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等,均對世人具有影響力。

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法國巴黎離世逝世,享年94歲。
「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笑忘書

米蘭昆德拉於1929年在捷克的布爾諾出生,年輕時曾當過工人及爵士樂手,在布拉格影藝學院擔任教授期間,曾倡導捷克的新電影運動。1968年捷克爆發「布拉格之春」並被蘇聯壓制,由於米蘭昆德拉的作品涉及對蘇聯政權的批評,更於活動首年發表首部著作《玩笑》,諷刺共產主義政治,最後全部作品被禁。1975年他流亡法國,後來改以法語寫作。1981年,法國總統特別授予他法國公民權。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長達30年不曾接受訪問

他的成名作包括《笑忘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玩笑》、《身分》、《生活在他方》、《賦別曲》、《不朽》、《緩慢》、《無知》及《無謂的盛宴》;短篇小說集有《可笑的愛》;評論集有《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最後作品為2014年的《慶祝無意義》。米蘭昆德拉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普通的小說家,而不是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

「我立志成為一個從歷史上消失的平民,不留痕跡。除了印刷書籍,不留下任何垃圾。」

米蘭昆德拉私生活非常低調,極少現身公眾場合,甚至長達30年不曾接受訪問。以他為主角的2021年紀錄片《米蘭昆德拉:從玩笑到無謂的盛宴》6月初曾在台灣上映,從鏡頭中他的家鄉布爾諾風光,曾與他往來的藝文界人士等視角,一窺這位文學大師的一生。

Text:Twinkie
Photo:網絡圖片

藝文創意

曾翻譯世界名著《1984》、《動物農莊》香港作家、翻譯家劉紹銘教授逝世

香港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劉紹銘劉紹銘1934年生於香港,中一時失學,任印刷學徒,後當上民生書局的售貨員,工餘時自修中英文重拾學業,會考合格後,遂在1956年考入台灣大學外文系,就學期間與同學白先勇、陳若曦、葉維廉、李歐梵等創辦《現代文學》,都是日後在華人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1966年獲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桃李滿門。

推出多本著作 研究張愛玲生平

劉紹銘寫作大半生,多年來著作甚豐,包括《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小說與戲劇》、《偷窺天國》、《情到濃時》、《文字不是東西》、《方留戀處》、《藍天作鏡》等,學貫中西,幽默風趣,莊諧並重,題材不囿於一時一地。

劉紹銘更是張愛玲研究的重要學者,曾與張愛玲曾有直接往來,著有《到底是張愛玲》、《張愛玲的文字世界》、《愛玲說》等作,對張愛玲作品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提出見解,披露其在港與赴美後的真實狀況。

反烏托邦名作《一九八四》中文版譯者

劉紹銘專長中西比較文學及翻譯,也是反烏托邦名作《一九八四》及《動物農莊》中文版譯者,1984年初,在美國教書的劉紹銘應林行止邀請而翻譯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反烏托邦名著《一九八四》,時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的白熱化階段。晚年他繼續執筆,最後一部譯作是2020年出版的《動物農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藉《一九八四》出版七十周年,於2019年重版劉紹銘譯本。劉紹銘在譯者前言提到,他多年來翻譯過不少英美小說,「以誠惶誠恐的『使命感』從事的,只有《一九八四》」。他更在書中提到,「如果有人要我列出十本改變我一生的書,我會毫不考慮選上《一九八四》」,可見此書對劉教授的意義。去年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開始籌備出版劉紹銘翻譯的經典短篇小說:Bernard Malamud的《夥計》(The Assistant)及Isaac Bashevis Singer的《傻子金寶》(Gimpel the Fool),讓劉教授的文字流傳千古。

Text:Twinkie
Photo:中大出版社

藝文創意

香港作家西西離世 享壽85歲

香港知名作家西西今晨因心臟衰竭於醫院安詳離世,享壽85歲,西西有份創立的素葉出版社,在社交網站指:「西西一生,精彩丶愉快,並且有益,有意義。我們都會懷念她。」

西西本名張彥,1937年在上海出生,50年代移居香港,讀中學時已經積極在報章投稿,後來成為官立小學教師,當年會取筆名西西的原因,據她解釋:是「西」字字型似一個人開心愉快地起舞。她70年代寫香港故事《我城》,在報章連載,後來結集成為同名小說,在本地及台灣都曾經獲獎。代表作還包括《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店鋪》、《碗》、《飛氈》等,其中多篇作品成為中學中文科教材,小說《哀悼乳房》亦在2006年被改編拍成電影《天生一對》。

西西早年作品大多在台灣出版。其中香港故事《我城》,既是我們最熟悉的日常,又是香港人有點陌生的幽默,溫和,甚至童趣的存在。台灣作家、樂評人馬世芳憶及他的閱讀經驗,蒐集西西的書,著迷於她的文字,受惠於她開啟的文學世界。他寫道:「她寫戰爭、死亡、貧窮、老病,也帶著一副柔軟的心腸,和一雙洞燭人世、然而始終好奇的眼。」

今年舉行的《我城女子》西西專題展。
場內展出西西的手稿。
熱話, 藝文創意 - 其他

李怡故居辦Open House活動!供讀者選書及擺設留念

香港著名作家李怡於今年10月5日在台北病逝,享年86歲。其好友邱近思今日(4日)透過「李怡」的Facebook專頁公布,李怡在香港的北角居所即將退租,由於屋內書籍、紀念品、擺設等生活用品太多,所以決定於故居辦開放日活動,讓讀者能夠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物品留念,帖文指出:「李生曾說,雋悅是他這輩子住過最喜歡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來留下一些對他的記憶。」

李怡故居將於今星期日至星期一開放,大家可以到場留下一些對他的記憶。
屋內小電器甚或家具也可以認選。
李怡居所內書籍、生活用品等等,可以讓懷念他的讀者和朋友們,隨心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做紀念。
李怡居所內書籍、生活用品等等,可以讓懷念他的讀者和朋友們,隨心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做紀念。
李怡居所內書籍、生活用品等等,可以讓懷念他的讀者和朋友們,隨心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做紀念。
現場亦會有李怡的著作,全部均以75折發售。

活動於本月6日至7日中午12時至下午6時期間進行,市民可到香港北角丹拿道8號雋悅一座37E室選取物品留念。而小電器甚或家具也可以認選,定價是原價大約5%至10%。現場亦會有李怡的著作,全部均以75折發售。

李怡故官open house活動詳情
日期:11月6日及7日(星期日、一)
時間:12:00noon – 6:00pm
地點:北角丹拿道8號雋悅一座37E

提醒:雋悅有門禁,請向櫃台表達要去一座37E並填簡單資料即可。
請自行攜帶能承重的袋子或小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