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純正鋼骨 永久包修」 百年遮廠梁蘇記

不知不覺,四月也已將過半,隨之而來的便會是漫長的雨季,也才惦起家裡那把塵封半年之久的遮。久未開遮,或許遮上已附有鏽跡,或許有幾段遮骨彎曲、斷開,又或許翻箱倒櫃卻也尋不到。然後我們扔舊遮、買新遮,用著不知其品牌、結構的遮,將就著度過雨季。為來年的堆填區,添置另一把遮。誰曾想過上世紀的香港,一把遮可能用上一輩子?在那個年代,一把靚遮就可以是身分的象徵。也因手工製造的貴價,損壞的遮多會交給師傅修補重用,如今家喻戶曉,開業近138年的製遮老字號梁蘇記,當年便是以「純正鋼骨,永久包修」而聞名。

梁蘇記上月遷舖至尖沙咀,繼續秉承「純正鋼骨,永久包修」祖訓,延續家業。

梁蘇記遮廠於光緒年間在廣州成立,由梁智華(別字:蘇)老先生創立,標榜鋼骨造遮和永久包修,以歐洲配件、物料製造優質長遮,提供遮骨永久免費維修服務贏得口碑。及後分店擴至港澳,更開滿香港各處,成為本地經典品牌。時移勢易,曾在香港有過光輝歲月的製遮業如今卻已式微,不少本地品牌也隨年代遠去,全盛時期於港澳兩地設多間分店的梁蘇記早年也只剩下香港的唯一一間,位於西九龍中心。這間由第四代傳人梁孟誠打理的分店在西九屹立29個年頭後,於上月遷舖至尖沙咀,繼續秉承「純正鋼骨,永久包修」祖訓,延續家業。

梁蘇記如今只剩下香港的唯一一間舖,由第四代傳人梁孟誠打理。

談及遷舖,梁孟誠並無太多不捨,笑說這是梁蘇記第四次來到油尖旺一帶開舖了,隨後更仔細說出了梁蘇記歷年來店舖的位置,曾經這些店舖都因為鐵路建設或租金而搬遷。所以對他來說,搬舖並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反而能找到更多的機會,「世界會變,不會整天都是一樣的。可能在尖沙咀做多十幾年又不一樣了。」梁孟誠邊笑著,邊修起客人交付的縮骨遮。的確,從一開始只賣長遮,在與不同客人的交流後,也變出了很多新的款式,有用來擋風、擋雨、擋太陽,亦有當作拐杖等不同的設計。大改動至兩縮縮骨、三縮縮骨;遮骨的輕重;或是各種顏色、花紋的遮布,都能在和客人溝通後,做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梁孟誠十幾歲便開始學師,「上遮」、「車遮」、「裁遮」、維修等,每一樣都要學。

「這就是手工做遮的好處,可以自由搭配。」客人可以自由選擇遮骨、遮布、手柄,不同部位的用料也可以挑選上等的材料組裝在一起。「當年有一把縮骨遮就像是有一部大哥大電話,很威風,連當舖都會收。」原因便是其用了來自西德、英國倫敦的遮骨,法國的遮頭。藉各國的好材料,組裝出了一把上等的遮。而梁孟誠在旅行時,也會留意當地的遮,從而知道不同地方使用遮的文化。譬如香港人和日本人所喜歡的遮就有不同,香港人慣於能快速收放,而日本人則是喜歡慢慢折疊、收遮。也因這些觀察,他才會變出更多的款式。唯一不變的,就只有「永久包修」的祖訓。

客人可以自由選擇遮骨、遮布、手柄等不同組件。
不同地方的人對遮有不同的喜好,故多年來也設計出各種不同的款式。

遷舖後,梁蘇記依然延續人手造遮、維修的經營。在尖沙咀這個更容易接觸到遊客的地方,更考驗造遮和維修的功力。梁孟誠試過有客人前來訂製遮時,隔天便要離開香港,結果他讓客人先去喝杯咖啡,自己則只花了四小時便度身訂造好了一把遮。如果客人需要更換遮骨,一般20分鐘內就可以換好。

最快只需花四小時便能度身訂造好一把遮。
客人留下新遮訂單或需維修的遮。

能做到這樣的質素和效率,除了工具的進步,如電螺絲批、熱融槍等工具的出現,當然也要靠多年來的技藝。只是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雨傘製作技藝,如今傳承的人卻寥寥無幾。為了讓更多人接觸這門手藝,第五代傳人大女兒Kiki也是花盡心思。除了幫遮設計各種新潮的元素吸引年輕人外,更舉辦工作坊,讓人親手體驗師傅一針一線造遮的過程,做出自己的一把「香港製造」遮。

大女兒Kiki花盡心思,幫遮設計各種新潮的元素吸引年輕人。
舉辦工作坊,讓人親手體驗師傅一針一線造遮的過程。

雨季將至,那把風雨同路,為你遮風擋雨的遮,來年還在嗎?

Photo:Vinc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