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創意, 藝術

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創造漫天櫻花雨 白日煙火傳達信念之意

當代藝術家蔡國強最近與時尚品牌Saint Laurent合作, 設計多種不同層次的白日煙火《櫻花滿天的日子》,讓漫天櫻花綻放,於今年6月在福島縣磐城市四倉海水浴場施放,為日本 311 大地震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逝者安魂,此次煙火爆破歷時約30分鐘,動用近4萬枚煙火,場地橫跨400公尺、高達130公尺,視覺畫面極為震撼,也令人感動。

為日本311大地震及新冠疫情亡靈祈求安息

日本福島縣磐城市的四倉海水浴場,最近下起一場櫻花雨,這場煙火名為《櫻花滿天的日子 (When the Sky Blooms with Sakura)》,由六個章節組成:「地平線——白菊」、「白浪」、「黑浪」、「紀念碑」、「滿天櫻花」和「櫻花繪卷」,持續約30分鐘。動用近4萬枚煙火,煙火尺寸寬400米,高120米,規模非常龐大。蔡國強以煙火和煙霧為媒介,為日本311大地震以及新冠疫情亡靈祈求安息。

《櫻花滿天的日子》分為多個章節,開首氣氛莊嚴,像一首悼念亡魂的輓歌,亦寓意世人飽受自然災難之苦,其中《黑浪》(Black Waves)象徵過去的苦難,而白色煙火《紀念碑》(Memorial Monument)代表對疫症及戰爭中傷亡的哀悼。

下半部節奏轉變,特別設計的粉紅色煙火如一團團浪漫櫻花雲在空中盛放,象徵夢想與希望。這一幕亦呼應了磐城居民在2011年大地震後發起、並得到蔡國強支持的『Project to Plant Ten Thousand Cherry Blossom Trees』企劃,在受到核電廠洩漏汙染的土地上遍植櫻花,遠觀如一片粉紅花海,寓意更美好的未來。

《櫻花滿天的日子》六幕煙火介紹

第一幕:《Horizon – white chrysanthemums》(地平線 — 白菊)

蔡國強首先介紹整個作品的概念,然後步下沙灘親自點燃一段 400 公尺長引線,呼應 1994 年在同一地點施放的首個煙火作品《The Horizon from the Pan-Pacific》;火花沿引線燃燒,先後引發 12 朵白菊煙花,向 2011 年大地震亡魂致哀。

第二幕:《White waves》(白浪)

近百米寬的白浪瞬間出現,兩波浪濤隨後淹至,一浪高於一浪,形成一幅近 400 公尺寬的波浪白牆!

第三幕:《Black waves》(黑浪)

五波黑浪由左至右湧至,速度愈來愈快,氣勢愈見澎湃,激起黑浪滔天。

第四幕:《Memorial monument》(紀念碑)

一幅 60 米 x  150 米的巨型白浪拔地而起,如同一座莊嚴紀念碑,波峰隨即爆破,再散落點點星火,譜奏動人輓歌。

第五幕:《Sky filled with sakura》(漫天櫻花)

天上由左至右綻放出一簇簇櫻花,三十秒內海與天之間出現一座長 400 米、高 120 米的櫻花山,隨著粉紅色花瓣盛開,如風捲起朵朵粉紅浮雲,情景令人目眩。

第六幕:《Scroll of sakura》(櫻花畫卷)

待粉紅櫻花雲漸散,空中由右至左長出一棵棵橙色樹幹,再形成優美的粉紅櫻花林,粉紅花瓣如垂柳飄下輕拂海面,象徵對希望的憧憬。

整場表演完成後,Saint Laurent 亦將今次的煙火創作透過官網、社交媒體平台在全球放映,同時在紐約時代廣場、倫敦 Piccadilly、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以及東京新宿等戶外大型 LED 屏幕上播放,展現了品牌對藝術創意的支持。即使不在現場,亦能透過畫面感受蔡國強的藝術創作帶來那動人心弦的深刻力量。

與福島結下藝術情緣

生於中國泉州的蔡國強,自1986年12月起旅居日本近9年,1988年他來到福島縣海濱市鎮磐城,對他後來的生活及藝術創作有極大影響,成為他在日本的藝術創作基地,猶如第二個家鄉。蔡國強作品跨越素描、繪畫、裝置、錄像和行為藝術等多種藝術媒介。

早於1994 年,蔡國強的煙火作品《The Horizon from the Pan-Pacific》在磐城海濱上演,以5組火藥引線點燃近5,000公尺長的火花,勾勒出地球的輪廓。這作品與穹蒼對話的主題令當地居民深感共鳴,於是主動參與購買火藥引線(每公尺引線價錢 1,000 日圓),並且所有住戶在煙火燃亮期間關掉屋內的燈光,令夜色中的火花地球輪廓更加清晰壯觀。

而今次的活動是日本首次施放的白日煙火,亦是蔡國強最新個展《宇宙遊——從“原初火球”出發》的前奏,該展覽於6月29日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開幕。

蔡國強最新個展《宇宙遊——從“原初火球”出發》的前奏,該展覽於6月29日在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開幕。

Photo:Saint Laurent、cai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