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佳節,是與親朋好友相聚,吃聖誕大餐的好時機,但在酒店自助餐、高級西餐廳的選擇以外,仍有不少人會到歷史悠久的港式扒房,品嘗經典的港式聖誕滋味。
屹立佐敦逾50年的牛屋餐廳酒吧,是其中一間老牌港式扒房。今年,餐廳依舊會秉承傳統,推出豐富的聖誕大餐,讓大家一邊品嘗酥皮湯、焗田螺等經典菜式,一邊感受節日氣氛!

1970年開業 裝潢富有年代感
七八十年代,港式西餐廳和扒房開得成行成市。每逢聖誕,這些餐廳都紛紛推出包含了前菜、主菜和甜點的聖誕大餐,套餐價格較高級西餐廳相宜,加上那時則好遇上經濟起飛,市民有多餘閒錢消費,於是吸引了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前往港式扒房或西餐廳光顧,一同「鋸扒」、歡度佳節。
位於佐敦的牛屋餐廳酒吧(下稱「牛屋」),於1970年開業,至今已服務了街坊52年。餐廳的門面充滿年代感,已經掉色的大字招牌、掉落了部分木皮的木門、紅磚牆、仿煤氣燈,都是當年流行的西餐廳設計。店內裝修則是以白色牆身,配上深啡色桌椅和暗黄色的燈光,是一貫舊式酒吧的風格。








融入港式元素的聖誕大餐
聖誕臨近,餐廳除了換上了各式各樣的聖誕裝飾,亦秉承了創立以來的傳統,推出了聖誕大餐。餐廳現任負責人Ivan認為,過往大家在港式扒房吃到的聖誕大餐,其實是「豉油西餐」的變奏,因加入了不少港式元素,味道上更為迎合香港人的口味,「與正宗西餐廳相比,港式扒房的菜式煮法會比較簡單,沒有太多擺盤,亦會加入地道食材去烹調,形成獨特的港式風格。」而港式羅宋湯、瑞士汁雞翼等,就是當中的好例子。

聖誕餐餐單演變 舊時有「咯嗲」、「區加甸」
開業已半個世紀,牛屋的聖誕大餐餐單,自然也會隨著大眾的口味和需求而改變。Ivan表示,七十年代的聖誕餐餐單,跟現在的有頗大的分別,「當年牛屋的聖誕餐一共會有七至八道菜,就有如盛宴一樣。十多元的套餐,有前菜、主菜和甜品,但當中有些菜式真是鮮有聽聞。」他舉例,光看「雜果咯嗲」和「焗意粉區加甸」這兩道菜的菜名,確會令人摸不著頭腦,「『咯嗲』其實是英文“cocktail〞的譯音,『雜果咯嗲』即是雜果沙律,是一款凍食前菜,有些餐廳會用蛋黃醬、番茄醬來調製醬汁,跟現時常見的沙律醬略有不同;至於後者則是來自法國菜“au gratin〞的譯音,是以芝士或麵包碎放在面層烤焗而成的意粉。」順帶一提,因名貴的燕窩大受當年的市民歡迎,故舊時不少聖誕餐都會供應「燕窩雞蓉湯」這道頗為中式的菜式,令人意想不到!

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啖啖肉得來又夠香口惹味。
經典酥皮湯、焗田螺滋味
然而,隨著正宗西餐廳在香港愈加常見,牛屋供應的聖誕餐亦逐漸偏向西式一點,但仍保留了一些港式元素,而菜式亦主要以前菜和主菜為主,不像數十年前般有七至八道菜。就以今年的聖誕大餐為例,前菜的餐湯保留了港式羅宋湯,白湯則改成了海鮮龍蝦湯,而食客可也轉配經典的酥皮湯。而「法式焗田螺」則是餐廳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較香草及牛奶的法式煮法更為迎合港人的口味。
主菜方面,聖誕餐特有的「波士頓龍蝦牛柳」,龍蝦以牛油和蒜蓉焗至表面金黃至上桌,較舊時以芝士白汁焗起的來得香口惹味。另一「招牌威靈頓牛柳」,不似正宗的威靈頓牛柳般需原條焗及預訂,牛屋的改良版本是逐件包好酥皮再焗起,一人份量更方便每人點選自己喜歡的主菜,相當貼心。此外,餐廳留意到往年的食客未必很喜愛啫喱糖等甜點,故今年的聖誕餐便改為推出「菠蘿水蜜桃特飲」和「熱棉花糖朱古力」餐飲,希望大家會吃得更滿足。

前者以煙肉和蒜蓉焗製而成,薯蓉焗至表面金黃,香口又惹味;後者則是一頓完美的港式聖誕餐不可或缺的經典。

餐廳選用了較親民的火腿和蘑菇醬為食材,配上秘製鵝肝醬,濃郁的醬汁跟牛柳的味道很夾。


傳統扒房 買少見少
傳統的港式扒房在香港買少見少,過往餐廳熱鬧的聖誕光景也不復再。Ivan感嘆,佐敦原本也有數間同類型的餐廳,毗鄰著牛屋,但近年也因市道不景、疫情影響等因素而相繼結業,「希望在聖誕佳節,大家都可以考慮選擇傳統的港式扒房和西餐廳,支持一下小店。」
別等失去了以後才懂珍惜,在光顧自助餐和高級西餐廳以外,希望大家偶爾跟家人重溫一下經典的港式滋味,讓老店得以經營下去。


牛屋聖誕大餐
供應日期: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12月31日
供應時段:17:30-19:00/19:00-20:30/20:30-22:00
電話:27307197
牛屋餐廳酒吧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11:30-24:00、星期日 12:00-24:00
地址:九龍佐敦吳松街143號地下
IG:santgria_kitchen
Text:Onyx
Photo: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