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深水埗

懷舊, 熱話

歷盡半世紀變遷 南昌押霓虹燈招牌正式拆卸

逾半世紀歷史的深水埗南昌押,被指違反《建築物條例》,終在今日拆卸。建於1920年代的「南昌押」,位於南昌街與汝洲街交界,屬戰前轉角唐樓,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1926年香港典當合法化後,典當業急遽發展,原名為「同安大押」的典當舖「南昌押」,亦開始於深水埗扎根。這幢由昔日澳門「典當業大王」高可寧家族持有的深水埗南昌押,大押於五十年代改名為「南昌押」,並一直沿用至今,當舖外牆面向汝州街的「蝠鼠吊金錢」霓虹燈終於在今天被拆下來。

至於兩塊懸掛在唐樓外牆的「幅鼠吊金錢」霓虹招牌,模仿了蝙蝠倒吊並含著金錢的形態而設計,上面更寫上「囍」字,帶有吉祥之意,別具特色。可惜,早前「南昌押」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指兩塊招牌因涉違例興建,逐於今月進行拆卸工程,香港街頭又一塊外型獨特的招牌將會消失。

轉交保育霓虹招牌機構

據知「蝠鼠吊金錢」招牌拆卸後,將交由專門保育霓虹招牌的非牟利機構「霓虹交滙」保管。今日機構負責人親臨現場監察拆卸工程,「蝠鼠吊金錢」招牌是「典當業大王」高可寧家族獨有的商標,而顏色以紅白為主,與普遍的紅綠色霓虹招牌有別。招牌的邊框印有萬字圖案,具有歷史意義,十分有保育價值。「霓虹交滙」在2020年成立後,已保育50個不同大小的霓虹招牌。機構將完整地把「蝠鼠吊金錢」招牌送到室外倉庫保存,待修復後,將再展示給市民觀賞,但暫時未有詳細計劃。

Photo:呂志鵬先生拍攝(維城觸蹟 HeritageFootprints.hk授權)

18區,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清拆在即!再見深水埗「南昌押」霓虹招牌

走在深水埗南昌街,遠遠就能看到「南昌押」的特色「幅鼠吊金錢」大紅招牌懸掛半空。尤其在晚上,一左一右的霓虹招牌發出亮眼的光芒,在該處的米白色唐樓間顯得格外出眾。然而,這個屬於深水埗的地標,也跟早前被清拆的「梁添刀廠」大鋼刀招牌一樣,逃不過被拆卸的命運。

(圖片授權:IG@missytam)

百年戰前唐樓 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

「南昌押」位於南昌街與汝洲街交界,屬戰前轉角唐樓,樓高5層,現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1926年香港典當合法化後,典當業急遽發展,原名為「同安大押」的典當舖「南昌押」,亦開始於深水埗扎根,後來,大押於五十年代改名為「南昌押」,並一直沿用至今。

(圖片授權:IG@missytam)

「幅鼠吊金錢」帶吉祥之意

至於兩塊懸掛在唐樓外牆的「幅鼠吊金錢」霓虹招牌,模仿了蝙蝠倒吊並含著金錢的形態而設計,上面更寫上「囍」字,帶有吉祥之意,別具特色。可惜,本月中「南昌押」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指兩塊招牌因涉違例興建,故須於發信日30天內拆卸招牌,而有消息更指當舖將於一月份進行拆卸工程,意味著香港街頭又一塊外型獨特的招牌將會消失。

Text:Onyx
Photo:IG@missytam、網絡圖片

懷舊, 藝文創意

屹立深水埗逾40年 梁添刀廠 大鋼刀招牌今月清拆

走在深水埗人來人往的長沙灣道,不難看見一把「大鋼刀」招牌高掛在街上。那是老字號「梁添刀廠」的特色招牌,屹立於深水埗逾40年,早已成為該區的地標。然而,這把「大刀」恐怕快將跟市民告別!

「梁添刀廠」的第三代負責人梁洪表示,早於5年前開始收到屋宇署的清拆令,惟最近有感該招牌日久失修,為了顧及公眾安全,逐決定提前將招牌拆卸。他表示清拆工程將於本月11日晚上十時後進行,意味著香港街頭又一塊外型獨特的招牌,逃不過拆卸的命運。各位若有興趣跟大刀招牌合照,便謹記要把握最後的機會!

在長沙灣道開店前,「梁添刀廠」曾於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經營了一段時間。

逾七十年老字號 著名「詠春八斬刀」

「梁添刀廠」由梁洪的爺爺於1946年創立,從港島的樓上舖至現時位於深水埗長沙灣道的地舖,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歷史。老字號以造刀起家,最有名的產品為「詠春八斬刀」,多年來不少拳館,就連葉問當年在香港開館時也曾找過「梁添刀廠」造刀,至於各式各樣的菜刀、文武刀,亦同樣遠近馳名。第三代負責人梁洪,為梁添之子,大約於30年前開始接手家族生意,當問及「梁添刀廠」跟其他本地牌子相比,出品有何優勝之處時,他引以為傲的表示:「我們的較為耐用跟划算。」明顯對自家出品的刀具充滿信心。

藝人李婉華1年前從加拿大返港時也有去「梁添刀廠」買刀,更拍片介紹圖中的「詠春八斬刀」。(圖片來源:李婉華YouTube片段截圖)
店家的膠袋同樣沿用了舊式設計,看著令人想起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第一代霓虹招牌 引人注目

自屋宇署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後,不少極具特色的招牌都因違例僭建而被迫拆遷。但不說不知,將於今月清拆的「大鋼刀」,原來是「梁添刀廠」的第二代大刀招牌!「四十多年前遷到現址後,我父親梁添認為巨型招牌可引人注目,於是就有了第一代的大刀招牌,外形和設計都跟現時的有九成相似,唯一分別是舊招牌為霓虹燈牌,上面還印上了一個刀廠標誌。」梁洪透露,當年的霓虹燈招牌,經常因損壞而要修理,「其實都頗為麻煩,又貴!」而隨著上世紀七十年代,地鐵因興建深水埗鐵路站而要求將第一代大刀招牌拆卸,這把霓虹「大刀」亦完成了歷史任務。

店內售賣的文武刀,除了深受街坊歡迎,就連不少已移居外地的老一輩港人,回港時都會幫襯買把刀。
刀上刻有「梁添刀廠」的名字和地址。
店內的廚刀選擇多不勝數。

第二代鐵造招牌 長十米、重七十至八十磅

八十年代,深水埗鐵路站啟用,地鐵荃灣線亦正式通車,「梁添刀廠」於是重新掛上了第二代的大刀招牌,但因維修費用的考量,而不再安裝霓虹燈。梁洪表示,第二代的大刀招牌,同樣由鐵造,重七十至八十磅,若以舖頭延伸至行人路的長度計算,則長約十米。由於它十分巨型,故需用「威也」把招牌繫緊、焊死,再合3名老師傅之力,才可把招牌高掛。除了不易安裝,大刀招牌也需要定期的保養,「始終招牌經歷了數十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因此以前我們每年都會找師傅進行檢查和維修。」惟5年前收到屋宇署的清拆令後,知道大刀招牌「命不久矣」,便暫停了年度保養,「本身清拆沒有急切性,但最近看到招牌有些部位已經生銹,過於殘舊,心怕會有危險,反正本來一兩年內(招牌)都要清拆,倒不如早點拆!」

大刀招牌早已成為深水埗的地標。
負責人梁洪表示招牌日久失修,銹跡斑斑。
若以舖頭延伸至行人路的長度計算,大刀招牌長約十米,重七十至八十磅。
除了大刀招牌之外,「刀廠」於店外亦懸掛了一個小型的招牌。

清拆後將贈予私人珍藏

曾經在香港相當普遍的大型招牌,於現時已是買少見少。而有逾四十年歷史的「梁添刀廠」大刀招牌,最終亦將於本月拆卸,梁洪坦言感可惜,但亦明白到「公眾安全至上」的道理,故此(清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那麼,拆卸後的招牌到底何去何從?他慶幸,早前有位私人收藏家表示願意把招牌接收,將「大刀」當作私人珍藏,「總算是保留了招牌,不用送往堆填,也是個不錯的結局。」

「刀廠」現時不只賣刀,也賣各式各樣的廚房用具,包括了自家生產的熟鐵鑊。

梁添刀廠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9:00-18:00
地址:深水埗長沙灣道221號號地下
查詢:2728 4437

Text:Onyx
Photo:O.T.、李婉華YouTube片段截圖

18區

屹立近半世紀 深水埗「棚仔」布墟清拆 本月告別

每每來到年底,都是回顧過去一年,展望來年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事、有些地方,卻定格於此。就如位於深水埗欽州街,人稱「棚仔」的布販市場,在面對政府拆遷的步伐下,也只能剪斷這疋歷經44個春秋的布。

屹立44年的深水埗「棚仔」布市場迎來清拆,部分檔主清貨結業。

穿過馬路,來到欽州街與荔枝角道的交界處,不難發現有這麼一處地方,它被欄柵圍住四邊、頂上也被參天的榕樹所覆蓋,並且能走進去的入口只有那窄小的幾處。可當你踏進入口的那一刻,會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眼前就像是一個絢爛的迷宮,而事物也如七、八十年代般;在堆積如山的斑斕的布疋中,每前進一步,愈有這種復古的感覺,甚至,你會忘記一門之隔的外面是趕路的人、飛馳的車、喧囂的城。

「棚仔」中布疋堆積如山,彷如置身斑斕的迷宮中。
「棚仔」中布疋堆積如山,彷如置身斑斕的迷宮中。
「棚仔」中的事物也停留在舊時候。

往事就如一疋布長

「由深水埗無布賣到有布賣,到全盛時期布行林立,再到現在布業沒落。」90歲,大東布業的創辦人東叔望著布料,回想起他六十幾年布業生涯。當年地鐵要興建深水埗站,所以才臨時將他們安置到「棚仔」。在汝州街擺檔二十年的東叔也「臨時」被安置到了這裡,然後一晃就又過了四十幾年。雖然嘴上抱怨著這個「臨時的棚仔」設計相當差,「又熱又漏水,夏天整整40度,人和布一起『焗蕃薯』。」但當提起拆遷時,東叔難免不捨,及後轉身走進了布堆中。

90歲的大東布業創辦人東叔,見證了香港布業的興衰。

在大東布業的布堆中,整理出了一個小空間,這裡放著一張餐桌,狹小的空間裡貼滿了照片,想來這些就是東叔的「不捨」。「理工大學的學生來買布做時裝,得獎後更找我當模特兒,後來她的作品更在阿姆斯特丹獲得國際獎項。」他指著其中一張合照,笑說他那段成為模特兒的往事。就這樣,東叔輕描淡寫地說著照片上的往事。

布攤中整理出的小空間,貼滿東叔受訪或與客人的合照。
布攤中整理出的小空間,貼滿東叔受訪或與客人的合照。

無奈告別從事60多年的布業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離場在即,東叔無奈道。雖然政府將通州街臨時街市第一至第三座的空間安排給布販重置,但東叔嘆息面對布業的式微以及新場地的貴租,不少檔主和他一樣,都選擇了退場,而自己年事已高,也是時候退休了。

離場在即,東叔感嘆眼前的布料無處安放。

「只可惜眼前這些布,突然都要變成垃圾了。」看著眼前面對拆遷無處安置的布料,東叔臉上似乎閃過一絲傷感,只是剛好有客人前來挑布,東叔馬上熟練地為客人介紹起每一疋布,這把90歲的聲音,依舊洪亮。

Text:Vincent

18區, 藝文創意

7位店長經歷半年開書店實驗 深水埗七份一書店 最後倒數!

近年獨立書店遍地開花,香港逐漸出現不同個性各異的書店,其中位於深水埗大南街,結合Bed & Book概念,由7位全新店長共同營運的二手書店「七份一書店」,營運半年後,終來到最後倒數階段!

今次的概念結合Bed & Book,James將其中七張床改裝成書架,另保留三個睡覺,讓讀者過夜的空間。

今次七份一書店@Wontonmeen由七間素人開設的書店組成,不同的是他們不再賣新書而是主打二手書籍首次將二手書店套用在「七份一書店」模式,還加上Bookation的元素。在2018年創辦社企Rolling Books的James,為「七份之一書店」計劃的發起人,作為書店孵化計劃培育人才,接近今期七份一書店的尾聲,他談到獨立書店成效,雖未如理想,但也是一次開書店前很好的實驗:「七間店各有特定主題,書量比一般二手書少,可能成效不算理想,但最重要是行出一步,做這個實驗!二手書店可以有不同形態,這裡是提供另一種體驗,學習找場地、採購和入貨等工作。而今次「七份一書店」模式的成效,James指:「可能對逛二手書店的客人來說,這兒選書數量期望有落差,或地點方便性也是問題,但也是很好的實驗,去做二手書店的呈現。」

經營七分一書店之餘,James亦舉辦首屆「獨立書店(圍爐)表揚獎」,開放讓公眾在網上投票,選出心儀書店。James指香港未有官方機構做這件事,他想用書店經營者的角度去看書店,希望更多人關注本地獨立書店,表揚現有書店,邀請參與書店的不同朋友,James指:「今次在無資源情況下做頒獎禮,不同店長也會有分工,店長Erica負責畫海報,部份店長做MC,讓大家可以參與其中。」

七分一書店其中四間書店店長:

愚公店長Erica
書店是放鬆空間:我們做到這件事了!

愚公店長Erica

七份一書店其中一間書店「愚公」的創辦人Erica,她在去年已聽聞七份之一書店的計劃,沒想到會有第二屆計劃的出現。愚公店長Erica之前已逛過七份一書店,今次參與原因最初是嘗試心態:「我想做一啲預自己想不到的事,在可能性找尋可能性。」無預期下的發展,也許令人發現更多。

甫入書店,看到的不是大型連鎖書店常見的高層書架,而是一張張碌架床。書店把青年旅館內的碌架床改裝成書本展示空間,書友可在床鋪上下隨意走動,尋覓屬於自己的閱讀空間。

她分享這幾個月在書店看過有趣的畫面,一件小事卻令人十分深刻:「之前曾有朋友到書店,當時剛好有位先生躺著看書,有人剛好坐地下看,有人會坐在床,也有一個挨住企。」這畫面剛好與書店的明信片一樣,她續說:「書店除了是買賣書的地方,也可以是放鬆空間,想其他人會喜歡來的地方,見到這畫面,覺得我們做到這件事了!」

Erica也十分善用上層床鋪的空間,設有三層閱書區域,可以打造舒適的私人閱讀空間,而選書則以建築、平面設計書為主,熱衷於香港流行文化的她,也搜羅了多本相關的書籍和本地文藝雜誌。

文青信箱店長 Melody
繼續發展實體文青信箱

以前業餘時間一直經營文青信箱的店長Melody,任職編輯工作多年,正值「Gap Year」,也希望會有更多發展。「之前一直只有網上的交流,希望可儲更多經驗和讀者有更多延續發展,經歷了今次的書店實驗,與讀者面對面可建立關係,也有更多交流。」

Melody也透露,計畫完結後將會繼續發展文青信箱:「短期內會有更多發展做實體文青信箱,今次儲了經驗可為書店作延伸,期望可做到更多。」她又分享最近去收大批書藉,有不少其實都是移民:「將帶不走的東西交托給你借你來分享,對我們感覺是種延續下去。」

文青信箱店長 Melody

鴨子意象x藝跡店長 Toby&Michelle
去看展覽也要做功課!

鴨子意象 𝘅 藝跡是本地罕見的二手藝術書店,向公眾分享藝術、設計、戲劇、文化研究書籍,有不同本地和外地珍貴紀錄、舞台劇作品、本地藝評書本。問到為何會想開書店?鴨子意象x藝跡兩位店長和Melody有點相似,同樣是已從事藝術工作多年,很想和志趣相投入士交流分享自己的興趣和珍藏。

主要任職舞台設計、藝術行政工作的Michelle指,疫情時手停口停:「當時正思考疫情時還有什麼可以做?」但我們想賣有關文化藝術書籍,但真正市場運作時又是如何?考慮成本問題後,開始了他們的書店實驗之旅。

在書店經營上,他們不時會辦分享會,Toby指:「有次曾在書店做即興表演,透過活動分享有關劇場書籍,這兒和傳統書店格局不同,我們可運用空間與書本連結,所以我們就開始構思,如果可加上即興表演,又會有什麼火花?」Toby笑談該次實驗十分成功,完場後,書友也想了解更多有關劇場的書:「可以引起大家的興趣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就如之前曾舉辦「展覽睇啲咩?」,他們認為觀眾去看展覽也有功課要做,可以透過藝術講座、書店活動去發掘更多!

今昔店長 Judith 搜羅香港紙本藏品

今昔店長Judith曾於藝術館任職,也是收藏家。一直收藏紙本藏品、16世紀古董地圖、西方電影海報原裝、手版書、香港典故或著名文學作品等,對於今次的書店實驗,Judith指:「開書店體驗了很多,十分有趣,了解博物館藏品要如何和客人介紹,其中書店也有不少是60年代出版的個人收藏,讓大家可以親身體驗拿上手摸看,這個經驗是很難得的!」

Judith希望大家來到,也可以當這兒是收藏地。今昔書室搜羅不同年代出版有關香港、攝影與藝術等書籍紙本藏品。Judith的收藏雖珍貴,但也樂於與大家分享,從百元至近千的書籍都有賣過:「雖然部份價值較高,也有絕版的稀有書,但我們也不想定價太高,現時店內最高價錢大約$900多,最便宜可以低至半$10,紙本藏品都有賣過。」

其中較深刻的經歷,Judith曾邀請香港品牌駱駝牌的家族成員到來分享,品牌的歷史與珍貴的設計手稿:「當時很即興,於兩星期內舉辦分享會,他們也攜帶了很多保溫壼花紋原稿,十分稀有很難得可看到,感覺到大家全程都好享受!」很多時與書友因不同原因認識,有部份更是每次都參加分享會或講座教,是不同獨立書店的忠實讀者,相信無論是愛書人或書友,最大的收獲,是從陌生到熟悉的交流。

書店不但是製造人與書相遇的場所,還是人與人之間相知相識的地方。一個被書包圍的空間,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另一間十分有趣的書店「岸久書店」以盲書形式賣書。
另一間十分有趣的書店「岸久書店」以盲書形式賣書。

七份一書店@Wontonmeen 二手書店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13:00-19:00(Walk-in 行書店)
19:00-21:00(閱讀空間-預約制)
地點:深水埗荔枝角道135號1樓
電話:6201 3666 (Walk-in上書店前可預約)

Text:Twinkie
Photo:Jonas Chan 

展覽, 藝文創意

為悲喜日子哀悼致謝 畫家含蓄8年回顧展

2022年已經踏入倒數階段,無論這一年對你來說是悲是喜,它都終將留在過去。或許,為這個即將過去的一年獻上一束花,來個含蓄的告別,會是邁步向前的一個美好儀式。感謝遇過的人、感謝遇過的事;感謝帶來成長的挫折、感謝帶來安慰的確幸;感謝難得的日常、感謝捱過非常的自己。

藝術家含蓄(Humchuk)為我們準備了致謝的場所,在深水埗大南街Parallel Space舉辦名為《在你面前獻上一束花》的個人畫展至12月26日。展廳兩層合共暫時含蓄二十多幅全新作品,以及超過200幅過往的白紙原稿。

含蓄總結了這一年發生在他身上的事,紀錄當下鬱結矛盾的心情。

一直以簡約繪畫風格創作的含蓄,八年來無間斷地用他那標誌性的面具人紀錄香港生活的各種故事和大眾當下面對的社會變遷。這次畫展,他就總結了這一年發生在他身上的事,紀錄當下鬱結矛盾的心情。

含蓄一直以簡約繪畫風格紀錄香港生活的各種故事。
標誌性的面具人描繪大眾當下面對的社會變遷。

展覽主題中的「獻花」就已帶有悲喜兩面,及後的每組作品,也都是以兩個極端的畫面進行對照:閉幕與新世界、如水如鳥、失去和抓緊……簡約風格的面具人所訴說的,好像就是過去這一年,不少人所經歷的事情。快樂時總無法盡興,傷感悲痛時但看似還未到最壞的時候。這就是含蓄希望大家在看作品時,在兩種極端下找到自己的故事,在與畫作的互動中,為悲喜哀悼致謝。

作品:如水(2022)
作品:空穴(2022)

除了地下展示的最新作品,一樓展區從含蓄過往八年間繪畫的一千張手稿中,挑選出超過二百幅於不同時期不同經歷的手稿展示出來,讓觀眾一同感受含蓄過去的心路歷程。

一樓展區精心挑選含蓄過往八年間所繪的200多幅手稿。
手稿特別為今次展覽而裱裝,並在背面附上溫暖字句。
手稿特別為今次展覽而裱裝,並在背面附上溫暖字句。

《在你面前獻上一束花》

日期:即日至12月26日
時間:12 n.n. – 7 p.m. (逢星期二休息)
地址:Parallel Space, 深水埗大南街202號

Photo:由主辦方提供

展覽, 本地遊蹤, 藝文創意, 藝術

美荷樓開放日+手作市集 逾50間本地手作攤檔

周末放假想在城市輕鬆遊走,不一定只是逛大商場或去吃飯打卡,這兩天或可選擇到深水埗美荷樓探索遊覽。最近美荷樓經過兩年的改善工程後,首次向公眾開放,今次會與本地手作單位LIFE Mart舉辦市集及不同工作坊活動,同場有多達50個本地手作單位,可以好好探索美荷樓不同的面貌!

深水埗的美荷樓在2020年關閉、經過2年的改善工程後首次向公眾開放,它曾是香港第一代公屋,也是現時碩果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盛載深厚的社區歷史意義!今次適逢本地單位LIFE Mart手作市集5週年,將於週末(11月12及13日)在美荷樓舉辦「致一直堅持的人」手作市集,匯集超過50個手作單位,攤檔遍佈室內外。包括在港日籍插畫家「 鴛鴦茶餐廳 」帶來她最新的香港風景及聖誕主題的創作,其中一款新品聖誕叮叮更增加小鹿、小雪人等角色。

現場還有新展覽復刻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回憶,讓大家探索美荷樓不同的面貌!
現場還有新展覽復刻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回憶,讓大家探索美荷樓不同的面貌!

同場手作市集匯集超過50個手作單位:

東尼電機

本地插畫師東尼自2013年成立「東尼電機」,以創作天馬行空的發明和道具,解決生活小煩惱。

「 鴛鴦茶餐廳 」

在港日籍插畫家「 鴛鴦茶餐廳 」聖誕主題的創作。

Riley銀飾

Riley接受訂製香手作硬幣飾物,用殖民時期的港幣製作戒指、頸鏈及手鏈,部份客人更會送給將要離港的朋友,以罕有的香港銀色伍毫縷空英女皇款式,很有紀念價值。

C.C.POT鈎織物

Good afternoon work

活動中還可與設計市集海報的插畫家含蓄對談,含蓄本身為建築系碩士,現在選擇投身與本科系不同的藝術行業,身兼演員、插畫家、裝置藝術家三職,大家可到現場聽聽,他在藝術行業中堅持的故事。參加市集的攤位遊戲,也可領取含蓄設計的口罩套,先到先得。

而開放日還有不同活動,例如工作坊體驗、傳統影樓服務、社區導賞團及分享會等,大家可以在美荷樓好好探索!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開放日
日期:11月12日至13日
時間:10am – 7pm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 美荷樓青年旅舍

致 一直堅持的人》LIFE MART 5週年手作市集

日期:11月12日至13日
時間:1pm – 7pm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 美荷樓青年旅舍

圖片來源:美荷樓、Lifemart

熱話, 生活美學

深水埗經營逾半世紀
源發咖啡廳月底結業

這些年間,香港老店一間又一間的倒閉。就如屹立於深水埗基隆街逾半世紀的源發咖啡廳,今早亦在其社交媒體宣布,由於業主收樓,將於今月內光榮結業。

已在基隆街經營50多年的源發咖啡廳,曾經歷70年代的股災、97後的金融風暴、千禧年後的SARS、還有年前的社會運動和近日疫情,是不少街坊的飯堂 。咖啡廳內的裝潢,如紙皮石地板、磚牆、綠皮木卡座和手寫書法字,都充滿了歲月的痕迹。至於店內的「名物」,則是招牌蔥油豬扒煎蛋飯,比手掌大塊的豬扒,以半煎炸方式煮成,醃得鹹香惹味。可惜,咖啡廳終究敵不過業主收樓,難逃結業的命運,教一眾街坊惋惜不已。

咖啡廳內的裝潢,如紙皮石地板、磚牆和綠皮木卡座,都充滿了歲月的痕迹。
咖啡廳的食物價格經濟實惠,難怪會成為附近街坊的飯堂。
招牌蔥油豬扒煎蛋飯,惹味非常。

香滑濃郁的熱奶茶。

結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