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水果界的超級食物,釋迦必定榜上有名,因含維他命、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等豐富營養,而產自台灣的「鳳梨釋迦」外形碩大、甜而不膩,更是近期深受大眾喜愛的寵兒。「鳯梨釋迦」是冷子番荔枝與番荔枝(釋迦)之雜交後代,其果實可削皮或切片食用,而且種子較傳統釋迦少,果肉甜中帶酸,具有如鳳梨的熱帶水果風味,故有「鳳梨釋迦」的稱號。

台東縣為主要產地
「鳳梨釋迦」的由來,可追溯到1965年,當時台灣由以色列引進Gefner品種試作,但因夏季(7至10月)果實採後出現嚴重的裂果情況,難以推廣。直至1993年,用上產期調節技術生產冬期果(12月至翌年4月間),不僅解決採收後裂果問題,而且果實品質亦有所提昇,正式形成產業,台東縣是現時的主要產地。

想方便進食,可把「鳳梨釋迦」切半再切片。
營養滿滿的超級食物
貴為超級食物,在果肉雪白、口感細滑背後,「鳳梨釋迦」當然亦含豐富的營養素。每100克的「鳳梨釋迦」便含25.54克的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蛋白形成,有助傷口癒合並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 另外,「鳳梨釋迦」亦有高含量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2,前者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後者則有助於維持能量和正常代謝,幫助心臟及神經系統運作,亦維持皮膚健康。

選購時留意果皮顏色
「鳳梨釋迦」的當造期為每年的12月至4月,大家在選購時,應挑選果型圓整端正、無病蟲害斑、並以黃或淺綠色的果皮為佳。買回家後,可冷藏在8至13°C的環境,待果實微軟即可食用。
創意食法 任君選擇
食法方面,大家不妨加點創意,把釋迦製成沙津、沙冰或果凍,讓水果不再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