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水墨畫

設計

可以Scan的浮世繪!網民以AI創作不同風格的QR Code畫作

「嘟QR Code」這動作,或許大家在餐廳點餐也有體驗過,自疫情後,相信對很多人來說,QR Code是一項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東西。自QR Code逐漸普及至今,大多人對它都有一個既定印象,全是方格圖案,缺乏美感。為此,有不少商舖嘗試在QR Code中加上商標或設計,宣傳之餘也讓用家更容易識別。而近日,社交媒體公司Reddit用家更使用AI軟件ControlNet設計QR Code,令人驚訝的是最後出現不同有趣又具創意的作品,如浮世繪、水墨畫等不同風格的畫作,甚至這些畫作依舊具有實際QR Code功能,這使日後的QR Code又有了新的呈現方式。

Reddit用家nhciao將QR CODE交給AI軟件ControlNet創作出浮世繪風格的畫作。

兩天前,有網民在Reddit社群「r/StableDiffusion」上分享了一系列由AI軟件所創作的QR Code藝術畫作。其中有浮世繪風格的作品,以門窗景緻取代QR Code的大方格元素「回」字圖案,以植物風景代替編碼;也有以水墨畫的竹林、動漫角色的服飾代替;甚至直接將圖案變成一座城堡。這一系列的創作公佈後,隨即引起熱論,更有不少網民嘗試將QR Code融入風景、電影海報、室內設計中。

QR Code直接變成城堡。

不僅是山水線條,連動漫人物風格中的QR Code也能順利運作。
網民rmrha就嘗試將QR Code融入電影海報元素。

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是無數個黑白格子組成,是一種能快速回應讀取的條碼,由日本Denso-Wave公司於1994年發明。條碼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三個大方格元素,可幫助解碼軟件定位,確保資料能被準確讀取。而其他格子便是為了儲存資料與糾錯而設計。實際使用時,QR Code在辨識上有所謂的「容錯功能」,根據條碼的級別而具有7-30%的容錯能力,以至於有的條碼在被遮去或損壞30%時,依舊能夠使用。因此也為QR Code提供了一定的創作空間,而這次的創作過後,可以預示不久後可能會出現各種食物、建築等標誌性的QR Code設計。而日常「嘟QR Code」,更變成觀賞藝術的過程!

Reddit上的其他QR CODE創作:

創作者:nhciao
創作者:Specialist_Note4187
創作者:Specialist_Note4187
創作者:Specialist_Note4187

Photo:Reddit r/StableDiffusion

展覽, 藝文創意

香港已故著名水墨畫家周公理畫展 融合中西畫技勾勒出鳥語花香

農歷新春將至,在傳統的喜慶氣氛中,花、鳥一直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象徵著新春萬物的復甦,將好運帶到人們身邊。也因象徵好運,在傳統的水墨畫中,經常繪出花、鳥生氣勃勃的神態。趁著新春,一新美術館舉辦《花前鳥語:周公理繪畫》畫展,展出香港前輩水墨畫家及美術教育家周公理(1903-1989)的一百多幅作品,讓大家看到傳統花、鳥、山水國畫的同時,也能欣賞周公理老師將西方題材、畫技融入傳統水墨畫的獨特畫風。

作品:三駿(1978)
作品:群雞(1962)

周公理1926年畢業於上海藝術大學,師事俄籍名畫師普特爾斯基,並先後隨名畫家吳昌碩、李鐵夫學習。他與1942年出任廣西藝術館館長,與徐悲鴻聯合舉行抗戰畫展。戰後移居香港,設立民族藝術學院。他的作品中西兼備、題材豐富,而且無論國畫、油畫、水彩、素描等樣樣皆精。因此能在他看似傳統的水墨畫中,讀出西洋畫的影子;在西洋畫的風格中,也能看出水墨的筆法。

作品:玫瑰(1977)

題材方面,周公理也以「畫鴿」聞名,在以雄雞、鷹、鳳等題材為主的水墨畫中,他卻畫出西方象徵和平的白鴿。其筆下的白鴿形神兼備,被畫界稱為「鴿皇」。而他也擅長畫玫瑰,習慣以白色勾勒玫瑰花邊,呈現出來的玫瑰枝葉繁茂、聚散得宜,在畫界也是享譽盛名。

作品:群鴿(1961)
作品:紫藤白鴿(1985)

想欣賞周公理老師中西兼備的水墨畫;「鴿皇」、「玫瑰皇」筆下充滿神韻的作品;看那用恰到好處的虛實線條、濃淡用色,於傳統水墨畫中呈現出來的透視空間。就別錯過《花前鳥語:周公理繪畫》。

作品:雀鳥畫稿(1958)
作品:綬帶(1960)
作品:飛鷹(1981)

《花前鳥語:周公理繪畫》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4月6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日、一及公眾假期休館)
地點:一新美術館(觀塘海濱道165號SML大廈4樓)

Text:Vincent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專訪, 展覽, 藝文創意

90後藝術家「巫墨筆歡」 繪出風趣水墨畫 借古人道出「打工仔」心聲

身為「打工仔」,每天面對著工作上的沉重壓力和複雜的人事關係,實在令人疲於奔命!本地藝術家「巫墨筆歡」就將現代人內心的呐喊繪進水墨畫,畫作以可愛的小女孩等古人為主角,配上趣味十足的書法字句,不但打破了水墨畫嚴肅的核板印象,更道出了現代人,特別是一眾「打工仔」的心聲!

藝術家正於中環元創方舉行「無用之美文墨展」,有興趣的朋友不容錯過。

半路出家 用筆墨將傳統文化帶進生活

90後藝術家「巫墨筆歡」,畢業於心理學系。長著一頭長髮的她,外表看起來斯斯文文,但不難從與她的對話中發現其充滿幽默感的個性。她笑言,「巫墨筆歡」的名字,是她在飢腸轆轆的時候起名的,「當初在跑步機上跑到餓了,很想吃肉,便從『無肉不歡』聯想到『巫墨筆歡』一詞。這一詞有筆、有墨、有歡喜,也有自己在裡面呢!」

她表示,自己算是半路出家的藝術家,最初接觸書法時,只是單純想為生活找點樂趣,在工作以外找精神的寄託,「我想,如果人總是身處在同一種生活模式,就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而當自己迷上了寫字帶來的從容和自在感之後,希望更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於是便開始學習國畫。」坦言自己沒有弘揚書法和傳承文化的大志的她,只是希望通過寫字畫畫,展現傳統的美感和古人的生活智慧,以及完全投入當下的自己,「我希望經由筆墨,將傳統文化帶進生活,啟發當代思考並對治情緒焦慮,把藝術之美實現在生活的細節裡面。」

畫中的書法字句,都是由90後藝術家「巫墨筆歡」親筆提字。

水墨畫作 古人當主角

「巫墨筆歡」的水墨畫大多以古人為主角,原因是她認為借古人的嘴巴來反思當代的生活,很是有趣,「以前看古畫、讀文學,覺得古人看來很嚴肅,但透過學習,了解到古人的審美觀以及他們天真的個性後,覺得畫中的古人也變得活潑可愛起來。」她認為,古人的生活較現代人艱辛,但仍無礙他們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我很好奇,假如古人來到現代,他們會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呢?」

諷刺香港的士拒載文化的畫作,令人拍案叫絕。
既「抵死」又「啜核」的話詞,令人大呼「過癮」。

借古人道出「打工仔」心聲

於是,她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把那些看過、聽過、經歷過的事物重新整合梳理,然後創作出充滿幽默感的作品。她大部分的畫作都會配上她的手寫書法提字,讓古人把大家平日擱在心裡的說話,在作品中表達出來,道出了你我的心聲。

例如,彬彬有禮的古人會在畫中示範該如何拒絕陌生人的搭訕,他們也會用古代的說話方式,訴說著職場辛酸,就像「這點薪水,我很難幫你辦事啊!」、「昨天不是上過班嗎?」、「上班使我面目全非。」等話語,既「抵死」又「啜核」,難怪會引起一眾「打工仔」的共鳴。

古人示範如何禮貌地婉拒陌生人的搭訕。
老闆於下班前十分鐘開會,一秒便能惹怒員工。
「巫墨筆歡」的畫作,道出了一眾「打工仔」的心聲。

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

此外,作品中常會見到一位古代小女孩,性格看來活潑可愛,機靈又頑皮。她會翹起腳坐在巨型的酒瓶上、神情輕鬆自在地品嚐紅酒,再配上畫中既世故又精警的書法話語,使作品饒富了趣味。

藝術家透露,這位小女孩其實是自己的精神投影,因此,在芸芸的作品當中,就以繪畫了兩位小女孩的《內在小孩》畫作令她觸動最深。她解釋:「這是成年的自己跟內在小孩的和解。我們長大後都習慣忽略情緒的警號,每當想發脾氣、感到沮喪焦慮的時候,都會先斥責自己,並把這些情緒標籤為『不好』的。但情緒也是我們最真實的感受,並沒有好壞之分。」對她來說,這幅畫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該對自己寬容一些,並減少自我苛責和批判。

這位古代的女孩是藝術家的精神投影,反映了現實中的「巫墨筆歡」,閒時也愛喝一點葡萄酒。
藝術家表示,她於每一幅作品或多或少都投放了自己的真性情,把對生活的感悟、想表達的觀點和渲洩不了的情緒,默默地融入到作品當中。

透過傳統書畫向古人致敬

「如果作品能讓人會心微笑,也是一件美好的事。」「巫墨筆歡」風趣幽默的作品,早前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網民的關注,令她受寵若驚。而她最近亦正於中環元創方舉行「無用之美文墨展」,展出了12幅藏著自己精神投射、用古人的角度反思當代生活的作品,當中更有逾半從未於網上曝光。她表示,希望透過傳統書畫向古人致敬,也期望前來觀賞展覽的人能夠有所得著,「如學習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無常的豁達、對學問的謙卑,以及對人生那般單純質樸的快樂與智慧。」

藝術家想像了古人在舊時香港生活的模樣。畫中的香港,沒有高樓大廈,古人們有的在閒坐,有的在喝酒,享受著悠閒的生活。
每一位參觀展覽的觀眾都可得到「巫墨筆歡」自畫像明信片一張,但數量有限、派完即止,有興趣的朋友僅記趁早到訪。
展覽命名為「無用之美」,是指不為達到某種功利的目的而奔跑,專注投入地享受過程並體驗心流。
「巫墨筆歡」表示:「你會發現置心其中、盡興玩味的旅途,遠比目標抵達的那端更動人。」
「巫墨筆歡」形容自己為「書畫界酒量最好的網球手,夢想是當美食界體脂最低的藝術家」。

「無用之美文墨展」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9日
時間:11:00-19:00
地點: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S310室
巫墨筆歡IG:momographyhouse

Text:Onyx
Photo:O.T.、由受訪者提供

本地遊蹤

徐沛之「九淵」
以筆墨寄情於山水間

世界紛擾,無數文人墨客寄情於山水間,漫遊在超然的精神世界。香港藝術家徐沛之將會舉辦個展「九淵」,展出著名《九淵》⽔墨⼭⽔系列的⼤型橫向⼿卷,最新⻘綠⼭⽔之作。

⻘綠⼭⽔主要⽤⽯⻘⽯綠設⾊,取材⾃神⿓深潛之九淵的意境,想像出⼀⽚巍峨壯麗的景⾊。值得一提,徐沛之的畫作基於傳統中國書畫,蘊含宋代⼭⽔畫的氣韻及精細,喜歡中國書畫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另⼀⽅⾯,由於⼿卷跨度⼤,龐大的空間賦予藝術家更多⾃由和挑戰。徐沛之以現代視⾓切入,⽤⼿機相機般的框架,逐段呈現變化的景象,取代傳統左舒右卷的觀賞⽅式。同場加映⼈氣⽇本藝術家⻄浦裕太的⽊製雕塑,他結合⾃⾝的童年回憶和旅居各地的經歷,透過作品帶來獨特的風景。

TEXT:Gillian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