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歌手

專訪, 展覽, 藝文創意, 藝術

創作歌手陳明憙 溫柔的力量:「別人認為的弱點,可能是你的強項。」

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語言,被形容是思維著的聲音,能夠表達出創作者心聲,也讓聽者心有所悟,產生共鳴。即使不用眼睛去看,只要我們用心去聆聽,歌聲也可以讓人著迷,產生療癒力。聽著Jocelyn(陳明憙)的作品,讓人不知不覺放鬆下來,擁有一把柔和細膩的聲線,身兼歌手與音頻治療師的Jocelyn,用歌聲和特別設計的旋律,讓你進入她的世界,取代喧嘩世情的雜音。

與音頻治療或是註定

本是創作歌手,其實Jocelyn自小對神秘學、身心靈也有濃厚興趣,大學時期曾接觸音頻治療,成為音頻治療師或是一種注定,Jocelyn分享她的「音頻治療」,「因為自己曾經歷失眠及焦慮,一直找自然療法去解決問題,最後找到音頻治療解決失眠,於是跟身邊人分享,才知道原來好多人都有失眠問題。」她指音頻治療是古老自然療法,希望多些人可以接觸到。

Jocelyn於2020年在美國考獲音頻治療師,後來還開設治療工作室,開始身兼歌手與音頻治療師雙重身分,她認為兩者是相輔相成,正如她會將音頻治療的概念融入流行曲,幫助自己緩解失眠問題從心靜到放下,讓更多人體會到來自聲音的療癒。但她也曾因聲線輕細、柔和的特質,而被質疑唱歌應要再更多力量,「別人認為的弱點,可能是你的強項。」她淡淡然說道,「或者是別人未了解你,或未看到他的好處。」就看你如何將自己安放在合適的地方。

每個音階有不同療效

將音頻治療的概念融入流行曲,創作也有難度,因音頻的不同,每個樂器都有對應的效果,要選適合的樂器。系列的每一首單曲都融入不同的音頻治療樂器,探討不同人生問題,失眠、心靜、恐懼、放下。「音頻治療對應不同情緒,音調和流行音樂不同。」Jocelyn常用在歌曲中的樂器,包括框鼓和水晶缽的聲音,水晶缽可說是最易碎的道具,演奏這樂器要十分溫柔,如我們願意把心打開,有足夠的耐性,就能感受到那療癒的頻率。Jocelyn也會在歌曲運用人聲,就像音樂其實是來自大自然,是大家隨手也拿到有的音頻樂器。

水晶缽
Jocelyn多用的工具是一套8枝的音叉。

Jocelyn指自己首次接觸到音頻治療,是音叉,她多用的工具是一套8枝的音叉,即是我們平時常聽到的8個音階。 每一個音階有不同的療效,Jocelyn日常就會因著每個人的問題,如失眠、胃痛、焦慮去設計一組的音叉讓客人聆聽。

Jocely指自己首次接觸音頻治療,與音叉特別有緣份。

「希望有一首歌,可突破語言 」

Jocelyn大學時期曾接觸音頻治療,成為音頻治療師或是一種注定。

把親身經歷結合音樂中,歌曲也是可以幫助人傳達感情,Jocelyn笑言「第一首歌也是送給喜歡的人。」歌曲可以連繫感情,Jocelyn曾於中學時,到內地廣州清遠白灣教英文,「記得當時上課,學生都沒有太大反應,可能是覺得外來人在教室很奇怪,最後課堂也只剩20分鐘但都沒有進展,我便想到唱英文歌,學生態度開始轉變,全部都很投入大聲唱歌,最後在20分鐘內便可學到半首歌,氣氛很好。」Jocelyn也期望能創作一首歌,真正可以突破語言,達到療癒效果。

今年推出第五部曲「轉念

「特別是踏入娛樂圈後,更會經常反思自己,音頻治療對自己也很有幫助。」讓她可學習放下,自我療癒:「所有事情都是反射,對我而言幫人,治療也是學習。」在這些過程中,我也希望自己心態可以不斷上升。

經歷放下,創作治癒系歌曲《聲之靜》、《生之靜》、《多謝恐懼》、《放下的頻率》,清空自己也是重新訂立自己,便是轉變的好時候。今年Jocelyn將發行專輯,陸續推出第五至七部曲,「每個系列都是故事,要療癒首先要心靜,面對恐懼,之後便是放下。」經歷放下後,她以吸引力法則「轉念」為題,創作上也與以往不同,以輕快的旋律創作代表轉變。

藝術家聯合創作「放下」心事

喜歡放鬆、舒服的狀態,Jocelyn常以簡約打扮,今次便穿上agnès b. 品牌經典開襟外套系列。

除了歌曲創作,Jocelyn以音頻治療師身份,聯合多位本地藝術家以「放下的頻率」作主題,由即日起至2023年3月19日期間,於上環舉辦的《二月溫柔》藝術節,舉行《放下的頻率》音頻治療創作展,把早前收集了有關「放下」的數百個故事,與多位藝術家合作,以不同媒介包括插畫、跳舞、動畫、陶瓷、攝影等表達,將故事變成放下的藝術品。

Jocelyn認為「頻率不只是聽、看的,所有藝術都是一種頻率。」放下有很多方法和表達。這次亦提供一個回應,與陌生人對談,互相治癒,以藝術及音樂,注入溫柔的力量!

《二月溫柔》藝術節Tendre Février
日期:即日起至3月19日 (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7時30分
地址:上環西街54號地下

陳明憙《放下的頻率》音頻治療創作展
日期:2023年3月8日至19日
地址:上環西街54號地下

Text:Twinkie
Photo:Sing

服裝提供:agnès b.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元宇宙」無聊猿組合邀陳芳語合作
推全新單曲〈Medicine Man〉

假如你熟悉元宇宙概念,對「無聊猿遊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BAYC)一定不會陌生。「元宇宙原生」音樂廠牌 0x0 旗下虛擬藝人Medicine Man & A-POP,正是由 21 隻 BAYC 無聊猿持有者所組成,是全世界第一位誕生在元宇宙的 3D 無聊猿歌手。近日,Medicine Man & A-POP宣布將於五月推出全新單曲〈Medicine Man〉,更邀來華語歌手 Kimberley 陳芳語合作。〈Medicine Man〉除了會在音樂數位平台發行,5月底也將以NFT形式發售。

今次合作,Medicine Man & A-POP認為陳芳語是適合的人選,而陳芳語則表示十年前就曾收過此曲的 Demo,對於有機會和 Medicine Man & A-POP合作,讓她感嘆緣分的奇妙。

TEXT:Gillian
PHOTO:0x0

生活美學

韓團ASTRO成軍六周年
韓迷落力應援 開辦五週展覽會

疫情前,每逢周末、周日都有大大小小的韓星粉絲見面會、韓星演唱會;如今,粉絲們只可以隔著屏幕觀賞。對於一眾韓迷而言,最後一次拿著應援品、應援棒等待入場的情景,眨眼已經過了2年。雖然疫情帶給我們很多生活上的限制,為偶像而團結的心卻沒有改變。日前一班韓迷就為韓國偶像男團「ASTRO」舉辦了一連五周的展覽會,以慶祝團體出道6周年,並為各成員作生日應援,同時亦藉此機會凝聚一眾志同道合的AROHA (ASTRO粉絲官方名字)。

成長的過程,也是「追星」的價值

「追星」一詞,一直帶給人負面的觀感,但其實追星亦是令人「成長」的階段。今次展覽的主辦單位「HKAROHA」當中一位成員分享道:「『追星』除了是一種心靈寄託之外,亦因為『追星』而認識到幾位好朋友,我們會無私地分享有關偶像的最新消息,就連生活上遇到任何煩惱也會互相分享、互相請教對方。」

「蛻變」的原動力

每個人對於「追星」的熱度都不一樣,坊間有不少粉絲會選擇身體力行,親自舉辦大大小小的應援活動,設計特色的應援物品,並把這些應援品免費與其他粉絲一起「公諸同好」。作為今次展覽會的主辦成員之一的她補充道:「個人而言,曾經為ASTRO舉辦過cafe杯套應援和廣告橫額應援,2019年《ASTRO The 2nd ASTROAD TOUR [STAR LIGHT]》演唱會香港場,則以HKAROHA身份舉辦過應援活動,向粉絲派發設計手幅和入場券保護套等;而其他主辦成員更一度把應援活動帶到台灣和韓國。去年12月,ASTRO其中一位成員MJ有份出演的音樂劇《Jack the Ripper》在香港戲院上映,有AROHA亦特地在上映日派發應援小卡給一眾捧場的粉絲。縱使籌備過程並不容易,但我們依然希望每一次應援模式都有所不同。」

追星的「得著」遠超出想像

雖然是次展覽的每位主辦成員各有不同的應援經驗,但對於她們四人而言,今次6周年展覽會的規模卻是前所未有。她表示:「在籌備過程中,接觸了很多不同的新事物,例如設計應援物、場地佈置、與場地協調活動流程、物流運輸等等,這些都是『追星』所帶來的得著;同時,亦感激身邊有擅長設計的AROHA 願意主動支援今次展覽的設計工作,得到各方的支持,今次的展覽方能順利舉行。」

一連五週展覽會 五大特色

今次《Dear My Universe》ASTRO 6周年展覽會由五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打卡牆」。為了慶祝他們出道6周年這個美好時刻,大會用了韓國最流行的彩色鐳射絲帶,配上「Happy ASTRO Day」字樣,打卡牆兩旁分別掛上六位成員的獨照,好讓各位AROHA可以與自己的「本命」一起合照。

打卡牆的對面則是「展示區」,當中包括歷年來ASTRO推出過的專輯、應援手燈以及演唱會入場券等,還有一系列ASTRO的立牌、應援杯套、幻燈片、海報、月曆和相片等供各位AROHA欣賞。

牆上更掛上了一張團體海報,大會更特意配上一束紫色的花;紫色是ASTRO的官方應援顏色,藉此帶出「祝願他們一直走花路」的意思。

除了紀念6週年出道日,由於六位成員的生日都是集中在一月至三月期間,故此一連五週的展覽會期間,展覽會將會輪流為每一位成員慶祝生日。故此,「BIRTHDAY ZONE」將會按照不同成員的生日,換上不同的應援物。

ASTRO出道日以及各成員的生日正日,大會都會準備限定禮物放在「贈品區」送給各位AROHA。今個月25日為ASTRO成員ROCKY的生日,由2月15日至2月26日期間將以ROCKY生日應援作為主題,ROCKY更親自把活動命名為「라키가돌아왔어 (Rocky is back)」,對於一眾AROHA迷而言,極具意義。

展覽為各AROHA提供了一個「出口」,大家可以把心裡話和祝福寫在「留言板」上;有不少懂得韓語的粉絲們,更直接用韓文寫出心底話。光看留言,已感受到各位AROHA對他們滿滿的愛。




更多資訊:

疫情下韓國情侶 約會時會做的十件事 (上)

疫情下韓國情侶 約會時會做的十件事 (下)

「青松冰谷」巨型冰壁 成韓國人氣打卡點

已獲取

揭頁版專欄本地遊蹤夠Green夠Health藝文創意生活美學

更多

POP ID –LOGIN

韓團ASTRO成軍六周年
韓迷落力應援 開辦五週展覽會

生活美學

2022-02-21

疫情前,每逢周末、周日都有大大小小的韓星粉絲見面會、韓星演唱會;如今,粉絲們只可以隔著屏幕觀賞。對於一眾韓迷而言,最後一次拿著應援品、應援棒等待入場的情景,眨眼已經過了2年。雖然疫情帶給我們很多生活上的限制,為偶像而團結的心卻沒有改變。日前一班韓迷就為韓國偶像男團「ASTRO」舉辦了一連五周的展覽會,以慶祝團體出道6周年,並為各成員作生日應援,同時亦藉此機會凝聚一眾志同道合的AROHA (ASTRO粉絲官方名字)。



成長的過程,也是「追星」的價值

「追星」一詞,一直帶給人負面的觀感,但其實追星亦是令人「成長」的階段。今次展覽的主辦單位「HKAROHA」當中一位成員分享道:「『追星』除了是一種心靈寄託之外,亦因為『追星』而認識到幾位好朋友,我們會無私地分享有關偶像的最新消息,就連生活上遇到任何煩惱也會互相分享、互相請教對方。」

「蛻變」的原動力

每個人對於「追星」的熱度都不一樣,坊間有不少粉絲會選擇身體力行,親自舉辦大大小小的應援活動,設計特色的應援物品,並把這些應援品免費與其他粉絲一起「公諸同好」。作為今次展覽會的主辦成員之一的她補充道:「個人而言,曾經為ASTRO舉辦過cafe杯套應援和廣告橫額應援,2019年《ASTRO The 2nd ASTROAD TOUR [STAR LIGHT]》演唱會香港場,則以HKAROHA身份舉辦過應援活動,向粉絲派發設計手幅和入場券保護套等;而其他主辦成員更一度把應援活動帶到台灣和韓國。去年12月,ASTRO其中一位成員MJ有份出演的音樂劇《Jack the Ripper》在香港戲院上映,有AROHA亦特地在上映日派發應援小卡給一眾捧場的粉絲。縱使籌備過程並不容易,但我們依然希望每一次應援模式都有所不同。」

追星的「得著」遠超出想像

雖然是次展覽的每位主辦成員各有不同的應援經驗,但對於她們四人而言,今次6周年展覽會的規模卻是前所未有。她表示:「在籌備過程中,接觸了很多不同的新事物,例如設計應援物、場地佈置、與場地協調活動流程、物流運輸等等,這些都是『追星』所帶來的得著;同時,亦感激身邊有擅長設計的AROHA 願意主動支援今次展覽的設計工作,得到各方的支持,今次的展覽方能順利舉行。」

一連五週展覽會 五大特色

今次《Dear My Universe》ASTRO 6周年展覽會由五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打卡牆」。為了慶祝他們出道6周年這個美好時刻,大會用了韓國最流行的彩色鐳射絲帶,配上「Happy ASTRO Day」字樣,打卡牆兩旁分別掛上六位成員的獨照,好讓各位AROHA可以與自己的「本命」一起合照。

打卡牆的對面則是「展示區」,當中包括歷年來ASTRO推出過的專輯、應援手燈以及演唱會入場券等,還有一系列ASTRO的立牌、應援杯套、幻燈片、海報、月曆和相片等供各位AROHA欣賞。

牆上更掛上了一張團體海報,大會更特意配上一束紫色的花;紫色是ASTRO的官方應援顏色,藉此帶出「祝願他們一直走花路」的意思。

除了紀念6週年出道日,由於六位成員的生日都是集中在一月至三月期間,故此一連五週的展覽會期間,展覽會將會輪流為每一位成員慶祝生日。故此,「BIRTHDAY ZONE」將會按照不同成員的生日,換上不同的應援物。

ASTRO出道日以及各成員的生日正日,大會都會準備限定禮物放在「贈品區」送給各位AROHA。今個月25日為ASTRO成員ROCKY的生日,由2月15日至2月26日期間將以ROCKY生日應援作為主題,ROCKY更親自把活動命名為「라키가돌아왔어 (Rocky is back)」,對於一眾AROHA迷而言,極具意義。

展覽為各AROHA提供了一個「出口」,大家可以把心裡話和祝福寫在「留言板」上;有不少懂得韓語的粉絲們,更直接用韓文寫出心底話。光看留言,已感受到各位AROHA對他們滿滿的愛。




更多資訊:

疫情下韓國情侶 約會時會做的十件事 (上)

疫情下韓國情侶 約會時會做的十件事 (下)

「青松冰谷」巨型冰壁 成韓國人氣打卡點

相關文章

Anson Lo粉絲後援會
籌近60萬捐款救助毛孩

生活美學

2022-02-16

韓國首間「綜合能源站」開幕
邁向電動汽車普及化時代

生活美學

2022-02-17

情人節「放閃」不是人類的專利

生活美學

2022-02-14

Dear My Universe ASTRO 6th Anniversity Exhibition

日期: 即日至3月12日(星期日、一及公眾假期休息)

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 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PMQ B座6樓 K-pop Zone(駐香港韓國文化院)

備註: 因疫情關係,如人流太多,文化院將實施人流管制措施,並由2月24號起,來訪者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及需要接種疫苗方可進入PMQ範圍。

TEXT:伍嘉文
PHOTO:Jason, 主辦單位HKAROHA提供

藝文創意

音樂源於生活
4個以音樂表達訴求的音樂人

音樂源於生活,不少音樂人的創作題材和靈感都與生活息息相關,當中包括愛情、友情、親情,更有不少音樂人選擇以音樂作為媒介,去表達他們對社會、政治的訴求。

Bob Dylan

其中一個必需提及的,無容置疑是美國非裔民權運動的支持者Bob Dylan。Bob Dylan由1961年起出道,至今活躍長達60年。最為人熟悉的就是於1963年時發行的《Blowin’In The Wind》,歌詞首句「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已經深深抒發對於其時美國白人眼中的種族歧視的控訴。另外,在1964年推出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更加將層次再往上推,不限於種族層面上,更是宣揚「世界大同」的概念。

Public Enemy

另一個音樂單位則是美國Hip-hop 組合Public Enemy,他們跟大多數美國Hip-hop團體一樣,以音樂追求有色人種的平等,例如《911 Is a Joke》,便直接諷刺美國的報案求助熱線 9-1-1在非裔人士面前形同虛設,不知讀者又有否同感?另外,他們亦推出過專輯《It Takes a Nation of Millions to Hold Us Back》,控訴主流媒體與音樂界當時對美國Hip-hop音樂的歧視。

U2

愛爾蘭搖滾樂隊U2在歐美樂壇上深受歡迎,他們的歌曲都以反戰與和平為主題,但樂隊的名字卻又令人聯想起美軍的U-2偵察機。不論如何,他們第三張專輯《War》由名字到歌曲都滲透着對戰爭殘酷無道的指控,其中歌曲《Sunday Bloody Sunday》就寫出戰爭的血腥以及對兒童的殘害,推出至今仍然會出現於U2的演唱會之中。

黃耀明

香港音樂人黃耀明亦擅長透過歌曲表達他對社會平等的追求。早於80年代,當同性戀仍未被大眾接受以前,他已唱出《禁色》表達對同性戀的追求;另外為電影《春光乍洩》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亦講述了同性之間愛情的純粹,控訴社會以有色眼鏡看待「酷兒」,該曲更是獲獎無數。

音樂與創作同樣源於生活,兩者難以分割,缺一不可。除了上述音樂人外,尚有不少滄海遺珠留待讀者慢慢發掘和欣賞。

Text:Lun
圖片: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