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李小龍逝世50週年紀念展 1:1半身像+書刊模型珍藏

「Be Water,My Friend」一代傳奇巨星李小龍不僅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他的生活及武學哲學更是令人值得深思的人生態度。今年是李小龍逝世50週年,為紀念這位傳奇武打巨星,香港文化博物館今日起舉行「李小龍——經典永續」紀念展覽,展出一系列以李小龍為主題的流行文化珍藏,透過不同的文化角度,如漫畫書刊、模型、郵票等,回顧李小龍傳奇的故事。

為紀念傳奇巨星李小龍逝世50週年,香港文化博物館7月12日起陸續舉辦多項致敬活動。

步入一樓展廳,最矚目的一定是展場中央的李小龍1:1矽膠半身像。半身像的造型選自李小龍在《死亡遊戲》中的樣子,那黃色戰衣和手持雙節棍的姿勢,也是如今大家都熟悉的李小龍造型。無論從那個角度看去,半身像都充滿風采。而在半身像後,是一幅寫有李小龍名言的牆,「生命的意義在於活著。」、「動,入水;靜,如鏡;反應,如回聲。」、「成功是一段旅程,而非終點。」,館方希望觀展者能在回顧傳奇的同時,透過李小龍的武學哲學,而有所反思。

除了珍藏展品外,「李小龍——經典永續」的展廳佈置也非常有意思,譬如展覽中的鏡廳設置。
寫著李小龍生活及武學哲學名言的展牆。

是次展覽所展出的展品,都是由李小龍基金所借出的新一批珍藏,主題是在各種文化載體中的李小龍。譬如以李小龍截拳道及電影為題材的書刊、李小龍故事的漫畫創作、電影造型的手辦模型、紀念郵票集、年曆卡等,感受李小龍那跨越時間、地域、社會階層的影響力。

是次展品是李小龍基金借出的新一批珍藏,主題圍繞各種文化載體中的李小龍,當中有不同造型的李小龍手辦模型。

1973年,電影《猛龍過江》首映紀念年曆卡。
2020年發行「李小龍——武藝傳承」空郵郵資已付圖片卡。
展品中有由李小龍家人提供的李小龍手繪人體穴位攻擊示意圖的複製本。
展場也有螢幕投影著李小龍的生平介紹。

「李小龍——經典永續」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4年1月1日
時間: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休館
平日 10:00-18:00
週末及公眾假期 10:00-19:00
聖誕前夕及除夕 10:00-17:00
地點: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聚賢廳

亞洲首辦「李小龍日營」 / 免費放映《細路祥》及映後談

文化博物館李小龍逝世50週年紀念活動,除了展覽之外,也與美國李小龍基金會合作舉辦亞洲首個「Camp Bruce Lee」(李小龍日營),讓小朋友透過各種有趣活動,如截拳道入門體驗、靜觀茶藝等,認識李小龍的故事和人生哲學。另外,文化博物館也會聯合香港電影資料館於7月22日舉行經典電影《細路祥》放映及映後座談會,電影中飾演李小龍妹妹的演員馮素波會在座談會上分享當時的製作背景、經過。藉此回顧李小龍的從影之路。

「香港李小龍日營2023」

日期:7月18日至7月22日
時間:10:00-13:00
地點: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名額:30位小四至小六學生

「《細路祥》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日期:7月22日
時間:14:00-17:00
地點: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名額:300人,活動開始前15分鐘開放予觀眾入場,先到先得。

「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專題展覽

同時,在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專題展館中,也有在2021年和李小龍基金會合辦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專題展覽,當中有約400件珍貴的李小龍文物和相片,從電影、武術、生活等角度回顧李小龍傳奇的一生。

在文化博物館二樓的專題展館中,也有在2021年和李小龍基金會合辦的「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專題展覽。

從電影、武術、生活等角度回顧李小龍傳奇的一生。

「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專題展覽

時間:逢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休館
平日 10:00-18:00
週末及公眾假期 10:00-19:00
聖誕前夕及除夕 10:00-17:00
地點: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聚賢廳

Photo:Vincent、部分由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