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本地音樂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TONE Music|未來音樂祭2023 公布最新演出單位 謝安琪XThe Hertz+台灣歌手安溥、韋禮安!

本地音樂盛典TONE Music「未來音樂祭2023」將於9月30日及10月1日一連兩日假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早前大會已釋出購票詳情,經過樂迷一輪撲飛尚餘少量門票,繼早前公布24個演出陣容,最近再追加15個演出單位名單!

首天演出:謝安琪壓軸聯乘The Hertz

其中謝安琪、The Hertz、洪嘉豪、樂隊Zpecial、張天穎、kayan9896、Kiri T及Hip Hop組合Yack Studio將加入首場(9月30日)演出,艾粒、N9、Helen So、盧華Lowa及THAIMAY將於尾場(10月1日)為音樂站台!新增的本地薑名單中,以樂壇天后謝安琪的加入最為驚喜,多年來她大膽嘗試不同的音樂風格,這次與主打鮮明寫實風格的五人獨立樂隊The Hertz聯乘演出,當晚更會壓軸登場,為樂迷帶來驚喜!

謝安琪將加入首場演出!
五人獨立樂隊The Hertz將聯乘謝安琪演出。
洪嘉豪加入首天演出。
香港創作女歌手Kiri T
樂隊 Zpecial

台灣唱作人加入演出

除了一眾本地薑,TONE更力邀兩位同樣來自台灣的超強唱作人齊齊玩爆舞台,分別是華語樂壇另類搖滾及民謠的標誌人物安溥及金曲創作才子韋禮安,他們將分別於兩場音樂祭上展現最強音樂功架。演出風格鮮明的安溥,除了是藝人更是音樂及演唱會製作人,她的創作備受高度評價,早前更以歌曲《最好的時光》奪得第34屆金曲獎年度歌曲獎,她將為尾場壓軸演出,兩位台灣猛將的加入,相信令一眾香港樂迷十分期待!

金曲創作才子韋禮安將加入首天演出!
安溥
試當真主腦游學修與潘宗孝(ERN9)組成的男子偶像團體N9,將於音樂會亮相!

演出單位

30/9/2023
謝安琪 Kay Tse x The Hertz | 韋禮安 WeiBird [TW] | 岑寧兒 Yoyo Sham x moon tang | KAHO 洪嘉豪 x Zpecial | maniac x Marf@COLLAR | Yack Studio x 摩四青年 | Instinct of Sight | Naked and lay| Jaime 張天穎 • kayan9896 • Kiri T | dessy 守一 • KALAI 家麗 • Young Hysan

1/10/2023
安溥 ANPU [TW] | 周國賢 Endy Chow x Lolly Talk | Gareth.T | 艾粒 ILUB x N9 | ToNick | Hardpack| P.R.O.J.E.C.T. 9 x 絵麗奈 x 鹽焗雞 $alty Chick | Invisible Architecture | Novel Friday x 及時雨Rain In Time | Cloud 雲浩影 • Dark Wong 黃明德 • Gwenji | Helen So • 盧華 Lowa • THAIMAY

未來音樂祭TONE Music Festival 2023
日期:2023年9月30日、10月1日(星期六、日)
時間:16:00-23:00
地點:亞洲國際博覽館 Arena

Text:Twinkie
Photo: 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新一代填詞人Oscar
冀以情歌帶來共鳴

一段愛情,不論是萌芽、綻放或枯萎的階段,都一定有憑歌寄意的時候。而過去有一段時間的廣東歌以情歌尤其受歡迎,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均道出了愛情的真諦。當廣東歌遇上情人節,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葵芳新都會廣場近日聯乘新一代填詞人Oscar,以情歌歌詞為主題,帶來「甜蜜兩茶詞」佈置供打卡拍照,並在現場播放Oscar精選的一系列情歌,讓情侶在音樂縈繞之下享受濃情蜜意的時光。Oscar分享指,現今的情歌已經超越了愛情的層面,無論詞人或聽眾追求的都是更深層次的反思和共鳴。

立體呈現廣東歌

為了貼近時下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法,佈置更選用了一些愛情手勢去呈現。參與策劃的Oscar認為,現代人總難以將「愛」説出口,因此以文字或歌詞去表達愛意或許會更容易,韻味亦更悠長。「情歌歌詞很少以立體的形式展示,我覺得歌詞作為媒介不單可以用音樂呈現,以裝置的形式或會為聽眾帶來另一種共鳴。」Oscar表示,佈置想盡量符合情人節甜蜜的主題,因此從甜蜜的情歌中選擇一些歌詞,希望是讓人容易得到共鳴之餘,又能夠留下深刻印象、具代表性的歌詞,包括《BMG》的「愛你上了癮 愛我快答允」、《此刻無價》的「多得這 與我進退的你」和《孤獨的對岸》的「我的心任你安躺」。

以廣東歌刻劃愛情

本地樂壇於近年愈見多元化,但前幾年有一段時間曾被詬病為情歌泛濫。Oscar認為,對比起以前的情歌,現代的情歌歌詞的角度較為深入。「不知道是否教育的緣故,大家都有獨立思考,擁有不同的價值觀,當中細緻到只有少許的差異。以暗戀這件事為例,告白與否、以至期望得到的回應,已經能夠引申出各個獨立的角度。」反之以前的情歌角度比較宏觀,對愛情的描寫較為細緻。

曖昧時在情信和日記寫下歌詞,失戀時聽歌慰藉自己,相信是不少人沉溺於愛情時的寫照。Oscar指,情歌在一段關係裡能夠引起共鳴,失去時讓人得到疏導,遇到問題可以從中得到解答。他以《關於愛的碎念》為例,「歌詞旨在令價值觀不同的情人思考在一段關係裡,愛還是價值觀更重要,以及在放棄和珍惜之間的抉擇,我期望聽眾可以從歌詞中找到答案。」

在Oscar的填詞作品中,情歌與非情歌的比例約各佔一半。對他而言,寫情歌歌詞難度更高,因為情歌的角度相對上較為單一,主題不外乎是明戀、暗戀、失戀、曖昧,要在這幾個範疇中寫出成千上萬的情歌,找到合適而又不重複的角度絕非易事。不過香港樂壇向來不乏優秀的填詞人,Oscar自言在他們身上獲益良多。「我在Wyman的詞學習到聯想力的重要性;從林夕的詞學到如何從微細的愛情觀延伸到世界觀,以至宗教和哲學;從周耀輝的詞學到如何將普通的歌詞包裝成優美的詩詞,而我也一直在學習如何令歌詞變得更生動。」

共鳴vs思考

一個巴掌拍不響,無論曲詞編監唱何其出色,音樂始終需要以打動聽眾為本。Oscar認為現代的聽眾仍然追求共鳴感,而共鳴是來自一矢中的、最明確的價值觀。「寫歌詞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引起聽眾思考價值觀的對錯,以至思考上的碰撞。」時而有所啟發,時而在矛盾中思考,關鍵在於為聽眾帶來情緒上的疏導。「至少要帶到希望給聽眾,就算我寫失戀歌也不希望是呼天搶地、要生要死的地步。即使寫憎恨,我也希望將憎恨化為move on的動力,在歌曲裡提供一個出口、一束光源。」

以前廣東歌主要以情歌為主,但時移勢易,現今的樂壇已不再是情歌主導。Oscar指出,其實很多唱片高層仍然希望推出情歌為主,「但只要進一步了解年輕人,就知道他們並非追求單純的情歌,他們希望在情歌以外得到一些東西,例如在Gareth T. 的《勁浪漫超溫馨》找到廣東話的價值,在《boyfriend material》找到幽默,在林家謙的《一人之境》找到孤獨感。」這一代人寫的歌詞,以及聽眾所追求的,都已經遠超於情歌的層面,歌詞蘊含的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的是背後更深層次的反思。

詞大於曲?

以往關於香港樂壇的其中一個評價,是「詞大於曲」的現象,幕後班底的鎂光燈似乎往往都落在詞人身上。Oscar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歌詞會特別受到關注,全因詞人一直以來都會避免在填詞時重複同一種套路,反之曲到了某個階段就不斷重複同一句格局,變相令聽眾不會格外留意作曲和編曲。「所以嚴格來說只能說是『詞的質素大於曲』,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在了。只要聽眾細心發掘寂寂無聞的幕後班底,很多人的唱、曲、編都會好到令你忽視了歌詞。」

Oscar筆下的歌詞,不乏大獲好評的名曲,包括最近炙手可熱的女團COLLAR的出道歌《Call My Name!》、陳奕迅的《致明日的舞》、林家謙的《特倫斯夢遊仙境》等。談及自己寫過最深刻的歌詞,Oscar選擇了姜濤和Anson Lo的《BMG》。歌詞雖然是關於「撩女仔」,但簡單直白之餘又不能變得低俗,略有挑戰性,他笑言「不能令人覺得是一首『落老蘭』的背景音樂。」另一首深刻的是《面對後悔的各種方法》,歌詞寫如何面對錯失一段關係,「很多人會在失戀時覺得自己是悲劇主角,但每個人都有責任,在後悔之際要令自己跌入漩渦,還是找到能夠繼續前進的動力,是我想帶出的反思。」

Text : Jenny
Photo : Nick

藝文創意

Moon Tang 以音樂譜寫日記

改朝換代,是近年不少人圍繞香港樂壇的論述。聽眾的口味更多元化,為本地音樂開拓無限可能性,讓不同新勢力、新聲音得以進入本地樂壇的光譜,而R&B亦是其中一種。若你有聽過R&B新世代歌手Gareth T.的《Honest》,相信對Moon Tang這個名字不感陌生。Moon的獨特聲線,擁有一種讓你聽一次便難以忘懷的魅力;柔弱之中帶點慵懶、空靈,猶如在枕邊訴說故事,連她也將自己的音樂形容為「脆弱」。自言喜歡活在自己世界的Moon表示,「寫歌的時候沒有帶有太多目的,不一定要很多人聽到,只要自己喜歡就夠了。」

音樂伴隨成長

自小習慣獨來獨往的Moon,音樂成為了她的好朋友。帶領她接觸音樂的其中一個啟蒙,就是陪伴她成長的Disney Channel。迪士尼電影動輒就載歌載舞,令她以為這個世界本就是充滿音樂。閒時會與外傭姐姐你一句我一句地輪流唱歌,漸漸體會到唱歌的樂趣。直到升上大學後,認識到其他玩音樂的朋友,始發現音樂並非只有唱歌,擴闊了眼界,接觸到更多主流以外的音樂,同時開始探索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兩年前在慢慢摸索之下,偶然寫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後來才慢慢學會如何分辨何謂寫得好或不好。「目前在創作上仍然處於學習階段,我會繼續努力和多聽其他人的作品,分析別人值得學習的地方。」

將創作視為寫日記 梳理思緒

對創作人而言,靈感就如每一件作品的原材料,轉眼即逝卻彌足珍貴。「我的靈感源自日常生活不開心的事情,因為小時候習慣獨處,沒有人可以分擔苦與樂,所以腦海裡經常上演小劇場,而現在就會將想法轉化成歌曲。」因此不難發現,Moon的歌曲或多或少帶點落寞之感,例如《Dear Moon》寫自己向月亮傾訴心事、《Get Lost》寫不知自己何去何從的心情,歌詞直白卻細膩。

因為音樂為她帶來快樂,所以繼續做音樂。Moon覺得她很多時候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但同時有很多想法。對她來說,音樂是抒發自己想法的渠道,她自言不懂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腦海裡經常雜亂無章,而寫歌就像寫日記一樣,可以幫助自己梳理思緒。她笑言自己反應緩慢,「例如我今天做完訪問,今晚臨睡前就會因為答得不夠好而感到懊惱不已。但寫歌可以讓我總括自己的想法,而平時也會將腦海裡的想法寫下來,再將它變成歌詞和旋律。」Moon直言創作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填詞,她形容填詞就像計數和砌積木一樣,需要砌出合適的字數和字句並非易事。

「脆弱的治癒系」

訪問期間她以輕柔的聲線分享自己的想法,言談間不時露出害羞靦腆的表情,和她的音樂一樣,細膩而溫柔。倘若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自己在音樂方面的特色,她會選擇「脆弱」,她形容「自己本身很脆弱,所以唱歌都比較脆弱。」

外界一般對於Moon的印象是治癒系的唱作歌手,但她表示,以前唱歌只追求很高音、音域很廣,有如「天后級」的天籟之音,她笑稱「長大後才發覺原來只是奢望,根本做不到天后。」由享受在台上唱歌給觀眾聽,變成躲在房間裡唱給自己聽,她發現唱歌是自我治癒的過程,但她從來沒有想過唱歌要達成諸如治癒全世界般的宏願,只是在「誤打誤撞」之下幸得聽眾的欣賞,「寫歌的時候並沒帶有太多目的,不一定要很多人聽到,只要自己喜歡就夠了。」Moon坦言,很少會想為聽眾帶來甚麼,也沒有特別想傳遞的訊息,她覺得聽眾所得到的就取決於他們對歌曲的詮釋,「他們聽歌時得到甚麼就是甚麼。」

「支撐主流文化的subculture」

近年樂壇百花齊放,主流和非主流之間的界線已經逐漸模糊,為廣東歌開拓了更多可能性,Moon也樂見這個現象。她表示,以前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不太留意廣東歌,覺得廣東歌千篇一律,「小時候我也曾經問過父母『為何廣東歌往往都是圍繞那些主題,連聲線都十分相似,沒有新意。』但現在本地樂壇多了不同類型的音樂,也吸引了更多人留意本地音樂,變相令我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並且持續地繼續做下去,不會像以前一樣無法以音樂維生。」目前為止,Moon推出的歌曲和翻唱曲都是以英文為主,不過她亦希望未來有機會唱廣東歌,「但廣東歌的歌詞高深得多,因此暫時沒有填詞的打算。如果寫到一首適合用廣東話唱的歌,我也不會抗拒。」談及與其他音樂人合作的計劃,她明言自己也想在不同音樂人身上學習,不過暫時想先修煉好自己的音樂造詣,「直至有一天當自己可以控制自如的時候,我會再請教其他我所欣賞的音樂人。」

Moon自言,自己在樂壇的定位是「subculture的support」,她認為主流文化也需要一個好的次文化去支撐。「我覺得只要我做好自己的音樂,我可以擔當這樣的角色,我從來沒有視打入主流為目標,或成為很搶眼的焦點,我相信我有自己的價值。至於再長遠一點的目標,就是希望不需利用音樂賺錢,我也希望可以投資其他事業,例如開店售賣自己的二手衣服、煮食等,發展自己興趣。」

Moon下個月將久違地推出新歌,她透露新歌會是「開心的傷心歌」,內容是關於自己和身邊的人,將會帶來別開生面的新嘗試,有別於以往的acoustic曲風,樂迷不妨拭目以待。

Text : Jenny
Photo : Nick

藝文創意

全民造星4女團今日誕生
盤點香港歷代女團

上月《全民造星4》總決賽結束後,萬眾期待的女團將於1月12日正式出道!除了冠、亞、季軍Marf(邱彥筒)、Gao(沈貞巧)及Day(許軼)已穩佔女團3個席位外,餘下的成員人選、風格以及名稱均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名單尚未公布,社交平台已出現《前夫反擊戰》群組,加入人數亦已超逾2.8萬人,可見這隊女團的人氣勢不可擋!時隔多年,香港再次掀起追星熱潮,跳唱女團更是難得一見。迎接新女團成為本地女子偶像接班人之前,不如先回顧香港歷年來各個紅極一時的女子組合,一起回味她們獨有的魅力!

夢劇院

曾經在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時的夢劇院,由李敏和劉文娟組成,當時兩位都是中文大學的學生,因此以清純校園女子組合為定位。一首《天生一對》成為經典之作,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ECHO

1989年組成,成員包括李蕙敏與區海倫,雖然3年後就拆夥,但曾推出7張專輯,《高溫赤裸》一曲更是她們的代表作。解散後區海倫簽約TVB,而李蕙敏則加入商台當DJ,直至1995年李蕙敏先後推出《橫濱別戀》、《你沒有好結果》、《我為我生存》、《未忘人》,人氣一時無兩。

2R

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兩姐妹黃婉君(Rosanne) 與黃婉佩(Race)組成,於2002年被星探發掘而出道,其少女氣質吸引不少粉絲,當時的代表作包括《我們的合唱歌》及《第29天》。不過兩姐妹在2007年決定獨立發展,後來漸漸淡出幕前。

3T

2002年出道的「3T」雖以組合名義推出《少女蝶》合輯EP,但嚴格來說,由鄭希怡(Yumiko)、劉思惠(Maggie)及蔣雅文(Mandy)組成的「3T」並不屬於真正女團,只是將3位英皇小花集合出道,一起宣傳以測試外界反應,再找出較受歡迎的成員進行力捧。「3T」僅推出過《少女蝶》一張合輯EP,7首歌曲中只有《旋轉樂園》為合唱歌,其餘6首都是成員的獨唱歌曲,而此張EP亦達金唱片銷量,她們亦成為2002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暢銷本地新人組合」得主。

Cookies

談及經典女子組合,不得不提2002年出道的「九餅」Cookies。憑著一首《心急人上》,以少女視角道出了對戀愛的憧憬,因此吸納了大量年輕粉絲,令她們甫出道就人氣高企。第一張EP《Happy Birthday》正式推出後,不夠10天已賣出約兩萬五千張,接近金唱片銷量,橫掃各大頒獎禮的獎項。可惜「九餅」時期僅維持了一年,成員變動後只剩下鄧麗欣、傅穎、楊愛瑾和吳雨霏「四餅」,最後各成員亦分開發展,以解散告終。

HotCha

2007年出道的HotCha甫出道就憑藉精湛舞技成為當紅跳舞組合,為樂壇帶來新鮮感。其涉獵的曲風多變,代表作包括節拍強勁的舞曲《屈尾十》、《不要防曬》,亦有抒情慢歌《對我有感覺》、《You Are My Best Friend》等。但最後仍逃不過「七年之癢」,三位成員獨立發展。

As One

2012年正值韓流席捲全球之時,香港誕生了一隊主打甜美清純的女子跳唱組合。當時她們以打入亞洲市場為目標,其後亦成功在2015年在韓國出道,成為首隊進軍韓國市場的香港女子音樂組合。雖然經歷多次成員變動,但每一首主打都獲得不俗的評價,其中《Candy Ball》更是膾炙人口的跳唱歌曲,其MV至今已有超過200萬點擊率。可惜最後無法逃離解散的命運,不少網民更形容「香港樂壇欠她們一個交代」。

Twins

提起女團,又怎能不提被譽為兩岸三地最長壽的華人女子團體Twins呢?由蔡卓妍(阿Sa)和鍾欣潼(阿嬌)組成的Twins在2001年甫出道即大受歡迎,不論是80後、90後,甚至00後,對她們的經典歌曲《女校男生》、《戀愛大過天》等都不感陌生。歌曲以少女情懷為主軸,圍繞校園生活、情竇初開的戀愛等年輕人煩惱,當中所傳達的共鳴令她們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出道僅一年多便踏上紅館舞台,成為最年輕踏上紅館及赴歐美舉行演唱會的女子團體,形容Twins為香港近代最成功的女子音樂組合相信也沒人反對吧。

除了上述經典之外,90年代尚有Face to Face;最熱鬧的2000年代就有at17、Cream、3R、女生宿舍、Krusty、Freeze;2010年之後則有Super Girls、Robynn & Kendy等女子組合,只是近年鋒芒被韓國女團所蓋過。且看《全民造星4》最新女團能否像MIRROR一樣,令本地樂壇更加熱鬧!

Text : Jenny
Photo : 網上圖片

藝文創意

《12日》延續《12夜》經典
鄧麗欣演繹主題曲《何日不再來》

20年前的經典愛情電影《12夜》描繪年輕人的戀愛,而即將在2月17日上映的《12日》將繼續由林愛華執導,延續概念用12日道出10年夫妻關係。電影主題曲《何日不再來》由女主角鄧麗欣(Stephy)主唱,並由《12夜》主題曲《黑夜不再來》的幕後主腦陳輝陽再次操刀,兩人相隔14年再度合作,令人倍感期待。

《何日不再來》道出了女主角Jeannie的內心世界,細膩地刻劃了女主角欲言又止的無奈,和男主角角力的同時又充滿矛盾的心情。Stephy表示,演唱主題曲就仿似重新演繹一次角色,是另一種的好玩。而歌名是製作團隊之間的共識,《何日不再來》呼應《黑夜不再來》,希望藉此呈現延續概念的感覺。

Stephy過去曾數度與陳輝陽合作,最為人熟悉的是《他不准我哭》,而今次時隔14年再度合作令她十分期待和感動。她坦言陳輝陽與過去一樣嚴謹,但因為是電影主題曲,因此對她的唱法,以至如何透過歌曲營造畫面等的要求也就更多。但她指,因為與陳輝陽屬於同一個星座,所以比較明白他,在短時間內就完成錄音。

Text : Jenny
Photo : 官方圖片

藝文創意

姜濤揚言做「亞洲第一」
那些揚威海外的本地音樂

「我喺呢個地方可以好有信心地講,我哋一定會係亞洲第一。」繼去年的Chill Club頒獎禮後,姜濤在今年的叱咤頒獎台上再次揚言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引來兩極的反應,有人為他的豪言壯語喝彩,有人直指他是痴人說夢。事實上,近年有不少本地音樂作品已經衝出香港,在海外得到肯定和榮譽。放下成見,或許我們都能發掘到本地音樂作品的動人之處和魅力,只要樂迷繼續支持,就能夠如歌曲《樂壇已死》所言「香港歌手不會死」。

部分本地音樂入圍或贏得海外獎項一覽:

Hirsk

憑專輯《noista/gia 噪噪噪噪切》獲得2021年台灣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林二汶(作曲)、鄧麗欣(主唱)

憑電影《金都》主題曲《金都》於2019年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方大同

2017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2021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盧凱彤

憑單曲《還不夠遠》獲得2017年台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岑寧兒

憑專輯《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入圍2019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雞蛋蒸肉餅

憑專輯《vol.2 GDJYB 23:59 BEFORE TOMORROW》獲得2017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per se

憑專輯《ends》入圍2018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Serrini

憑專輯《邪童謠》獲得2019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王菀之

憑單曲《一定都和藝術有關》獲得2021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20 年度十大單曲」

MIRROR

《紐約時報》報導「This Boy Band Is the Joy That Hong Kong Needs Right Now」,形容「MIRROR正在推動對粵語流行音樂的熱情的復甦」。

姜濤

入選《Tatler》雜誌選出300位「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Anson Lo

獲得韓國MAMA華語地區「最佳亞洲新人獎」

Text : Jenny
Photo :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