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日本文化

展覽

你有遇過這樣的好人嗎? 日本「太好人」特別展覽 趣味呈現日常好人事蹟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沒有遇過非常體貼的人,他們會注意到很多相處上的細節,做出適當的貼心主動,譬如他們會主動告訴你前往約會地點的路徑、扔垃圾時會順便問你有沒有需要處理的垃圾、又或者只是簡單的對視,也會微微一笑的人。跟這些「好人」相處,我們通常都會覺得十分舒服。近日,在東京原宿就有一個有趣的展覽「いい人すぎるよ展」(太好人展),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展覽為觀眾帶來許多不同的好人好事,讓人印象深刻;看完後不僅會注意起身邊隱藏的好人,也會反思自己的日常舉動。

「いい人すぎるよ展」(太好人展),以文字、插畫、相片、物品為媒介,呈現出200件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不同方式展出200件日常「好事」

「太好人展」由JANAI COFFEE酒吧老闆明円卓策劃,在3日限定的展覽中,展出以文字、插畫、相片、物品為媒介所呈現出來的200件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譬如有以插畫畫出「派發試卷時,將分數遮起來的老師」、「看到別人輸入密碼時會看望別處的人」。

還沒進入展廳,就已經發現好人事蹟。(大意:會提醒你「小心梯級」的人。)

而除了有趣的插畫外,展覽中也有放置實物解說「會同時買微糖和無糖咖啡來讓你選擇的人」、「告訴陌生人鞋帶鬆了的人」,或者以相片表達「會擦去桌上殘留水漬的人」、「無論在餐廳點甚麼食物都會說『很好』的人」;甚至有直接用文字寫出「會在YouTube留言中留下歌詞的人」、「沒發現自己就是好人的人」。

告訴陌生人鞋帶鬆了的人。

會在YouTube留言中留下歌詞的人。

展覽讓你分享好人事蹟 體驗成為好人的瞬間

看到這些「好人」舉動時,你有想起身邊曾做過這些事的人嗎?或者你有其他貼心的舉動想分享嗎?在展廳中就有一個讓大家分享各種好人好事的留言區,前來觀展的人可以在紙條上寫下不同的好人事蹟,貼在留言區中,而看來會整齊貼上留言的人,也是「好人」舉動之一。

觀展的人可以在留言區留下自己遇到的好人事蹟。而看來會整齊貼上留言的人,也是「好人」舉動之一。

這些「好人」舉動,最雖然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但很多都是不少人曾經思考或經歷過的貼心舉動,以至於在看到作品時,才會感到治癒、會心微笑。有趣的是,展覽中還設有「可以成為好人」的房間,裡面有各種需要「好人」幫忙的橋段,讓你伸出援手。甚至,展覽中還會隨機出現「間諜」,工作人員會安排各種讓觀眾可以當「好人」的機會,譬如背著一個沒拉好拉鍊的背囊,如果好心提醒他的話,就可以拿到「好人認證貼紙」。

這麼新奇有趣的展覽,也難怪會有不少人蜂擁而至。策展人明円卓決定在10月重開展覽,到時的展期更長之餘,還會和另一個主題「やだなー展」(惹人討厭展)一同展出,屆時所看的到待人處事態度的巨大反差,一定會更有趣。

「いい人すぎるよ展」(太好人展)&「やだなー展」(惹人討厭展)聯展

時間:10月7日至10月22日
地點:東京渋谷区神宮前4-25-28 ミルギャラリー神宮前
預約:https://kakeru-inc.stores.jp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自拍合照時揸機的人。
會將餐牌轉向你的人。
撐傘經過時會收傘的人。
吃Pizza時選擇最小塊的人。
會盡全力幫陌生人拍照的人。

Text:Vincent
Photo:Twitter@ sugurumyoen、Deeeeout、fjcorn、mok_doo、moo00ka、murasakihan333、smk_harinezumi

生活美學, 設計

英國婆婆迷上和服 當時裝穿足30年!移日研究成專家出書

和服可說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它的精緻和唯美不止吸引日本人一直穿著到現在,連外國人都被這種傳統服飾吸引。其中一位62歲英國婆婆Sheila Cliffe 可說是最熱愛和服的外國人,為了研究和服文化,早於數十年前就移居日本,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Sheila每天都以和服配襯出不同風格的穿搭,型格又時尚!

62歲英國婆婆Sheila Cliffe每天都以和服作為日常時裝,配襯不同風格的穿搭。
Sheila Cliffe結合和服傳統與現代元素,穿出自己的風格。
Sheila每天都以和服配襯出不同風格的穿搭,型格又時尚!
Sheila有各種不同顏色和設計的和服,而在不同的和服套裝裡,她巧妙地配上各種配件,打造出別樹一格。

長居日本 研究和服

Sheila是一個和服愛好家、研究和服者和大學教授。平日愛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和服穿搭心得,一年半內就累積過萬個Followers,日本網友更大讚為「女神」。自1985年那次到訪日本,她就對日本文化非常鍾愛,尤其是和服,更因此決定日後要長居日本。

冬天的和服穿搭也毫無違和感。

日本先鋒設計師之一山本耀司,從傳統日本和服中汲取美的靈感,曾指「用你的方式做」、「營造出自己的風格」、「做個有型的人」,和服也可以展現前衛的態度!就如Sheila Cliffe堅持做自己,每天的和服穿搭都不同,誰想到和服會配一對Dr.Martens?但出來感覺一點也不違和,Sheila Cliffe以前衛的方式展現給大家,做自己的樣子最好看的。

穿搭技巧:要懂得運用配件

在Sheila的IG上有各種不同顏色和設計的和服,而在不同的和服套裝裡,她巧妙地配上各種配件,打造出別樹一格。同樣道理,在日常生活穿搭上一樣,只要善用配件,就可令簡單的衣服穿出不一樣味道。

Sheila形象百變,不同風格同樣配搭得宜,配襯傳統日式和服的造型十分優雅。

研究和服文化 出版多本著作

和服對她來說還不止於穿著配搭,經過了接近三十年對醉心研究和服文化,Sheila曾出版多本著作,如《Sheila Kimono Style》及《Shelia Kimono Style Plus》,目前在十文字學園女子大學擔任教授,教授英文科和和服文化,將她的知識、以及對和服文化的熱愛,也推廣給全世界,更是第一批擁有官方和服設計和授課執照的非日裔人士之一。她表示,市面上有很多講述和服的書籍,但都以學院派的系統撰寫,令人覺得門檻太高,所以她特別加入不少服裝搭配的想法,就像一本時尚雜誌,也相當受歡迎。

Sheila鍾情和服研究,更曾出版多本著作。

Text:Twinkie
Photo:Sheila Cliffe

展覽, 藝文創意

日本10大經典動漫 絕版手稿收藏展!還原多啦A夢/蠟筆小新經典場景

近日的一套經典日本籃球漫畫《男兒當入樽》重登大螢幕,隨即風靡全球,亦喚起不少港人兒時的回憶。然而那陪伴我們成長的日本動漫又何止《入樽》,叮噹(現時的多啦A夢)、龍珠、柯南,都是幾代人心中的最愛。趁著這股動漫熱,香港信德中心於即日至2月20日,舉辦全球首個《畫時代 · 山田太州個人日本動漫手稿收藏展》,展出超過10部超人氣動漫作品,逾150幅絕版手稿。讓大家重溫小時候每日放學趕回家看動畫的日子。

全球首個《畫時代 · 山田太州個人日本動漫手稿收藏展》,展出超過10部超人氣動漫作品,逾150幅絕版手稿。

收藏家山田太州從小就迷上日本漫畫,見證著日本不同時代的漫畫發展,由最初接觸手塚治蟲和宮崎駿的早期作品開始,30年來搜集了多達5000幅橫跨多代日本漫畫大師的原稿。為的就是保育日本文化,讓更多人能夠看到一幅幅手稿背後,漫畫家那充滿故事的創作歷程。這次展覽中,大家就能看到藤子不二雄、三浦美紀、臼井儀人、青山剛昌、武內直子、井上雄彥、岸本齊史、尾田榮一郎、鳥山明和貞本義行等多位殿堂級漫畫大師的手稿故事。

一幅幅手稿背後,都是漫畫家那充滿故事的創作歷程。
一幅幅手稿背後,都是漫畫家那充滿故事的創作歷程。
一幅幅手稿背後,都是漫畫家那充滿故事的創作歷程。

為了讓大家重溫兒時的回憶,又怎會只有手稿這麼簡單。單是正門前的「經典零食期間限定店」中,那逾百種汽水糖和魷魚絲等日本、香港懷舊零食就已經是滿滿的回憶。更別說會場中還原動畫經典場面的打卡位和遊戲互動區,讓你重拾童心跳進漫畫裡,在兒時所憧憬的場景中做一回主角。譬如在「奇案密室」主題區中化身名偵探柯南,玩上童年夢寐以求的「麻醉錶」;又或者在「LED光影時光隧道」,體驗一次和叮噹坐上時光機的滋味。當然怎麼可以缺少近來城中熱話的《入樽》主題,在鮮紅奪目的「熱血入籃」主題區,舉起你用來輔助的左手,射入致勝的一球!

想入場的朋友可先購票,平日票價$98;周末及公眾假期亦只需$138,透過網上預訂可享$10折扣優惠。

在「LED光影時光隧道」,體驗一次和叮噹坐上時光機的滋味。
「日本公園水管草地」,和叮噹、大雄一齊等技安獻唱。
同小新一齊在「夏祭煙花」主題下塗鴉。
「榻榻米之家」,感受小丸子的家庭日常。
在「奇案密室」主題區中化身名偵探柯南,玩上童年夢寐以求的「麻醉錶」。
在「武道大會」爭奪冠軍。
「熱血入籃」主題區,舉起你用來輔助的左手,射入致勝的一球!

「畫時代 · 山田太州個人日本動漫手稿收藏展」

日期:即日至2023年2月20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8時
入場時段:11:00–13:00 / 13:15–15:15 / 15:30–17:30 / 17:45–19:45

票價:平日$98,周末及公眾假期$138

地點:上環港澳碼頭信德中心4樓402A室

Text:Vincent
Photo:由主辦方提供

生活美學

吟釀、大吟釀分不清?
你不知道的清酒冷知識

香港疫情持續嚴峻,出國旅行遙遙無期。以前每逢遇上假期都會到日本喝點Sake(清酒)的你,一定患上「思鄉病」了!常聽說「吟釀」、「大吟釀」、「純米吟釀」、「純米大吟釀」,究竟有何分別?以下為你詳細講解,深入了解日本酒造文化。

「吟釀」、「大吟釀」、「純米吟釀」、「純米大吟釀」

品酒之前,首先要學懂幾個日本酒類的名字。我們常聽到「吟釀」和「大吟釀」,究竟是甚麼意思?其實它代表清酒的不同級別,並與釀製清酒時所用的材料及「精米步合」的程度有關。

日本酒是以米為原材料,搭配酵母發酵而成。其中一個步驟叫「精米步合」,意思就是磨去米的外層,保留米心作為發酵之用。使用60%的米心釀製的酒,就可稱為「吟釀」,而使用50%的米心來進行釀製,則可稱為「大吟釀」,味道更香醇。至於「純米吟釀」和「純米大吟釀」,則代表釀酒過程中沒有加入釀造酒精。

TEXT:Gillian
PHOTO:網絡圖片

生活美學

日本元旦「御節料理」
體現傳統大智慧

不少喜愛到日本旅遊的香港人都聲稱日本是自己的第二個「鄉下」,但對於日本傳統文化又有多了解呢?邁向2022年,不如就從每年第一個大節日「元旦」開始說起吧!

「元旦」即日本的新年,從年末二十八日開始,日本人便會全家總動員一起打年糕、做鏡餅、準備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除夕夜更會吃長壽蕎麥麵,還有用米搗成的年糕。到了一月一日,他們則會吃又名「正月料理」的「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對年節料理的要求亦很講究。

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起源

追溯至彌生時代(西元前300年~西元250年),當時日本人會在季節變換的重要節日期間,準備一系列感謝豐收、祝賀跟供奉神明的特別料理-名為「御節供 (おせちく)」,直到江戶時代﹐這些節慶開始由宮廷普及到平民社會,「御節供」逐漸演變成元旦所享用的年菜-「御節料理」。隨著生活水準、飲食文化逐漸變得豐饒,御節料理所選用的食材亦變得多元化。



御節料理會把不同種類的食物放在一個名為「重箱」的盒子裡;「重箱」由最初五層逐漸簡化為三層,一層疊一層,喻意來年的福氣和幸運等就如重箱般堆疊起來。傳統的御節料理用五層漆盒來盛載,稱為「五段重」,分别為「一之重(壱の重)」、「二之重(弐の重)」、「三之重(参の重)」、「四之重(与の重)」及「五之重(五の重)」;由於「四」的日文發音跟「死」字和「與」字的發音相同,為了避開不吉利的聯想,於是把寫法變為「與之重」。

「重箱」每層料理的深層意義

「重箱」的第一層「一之重」具有「祝餚(祝い肴)」和「口取(口取り)」的意義,兩者意思皆代表著喜慶時,最先端出來的佳餚,即類似「前菜」的概念。當中會有「黑豆」-喻意無災無病、勤奮工作、健康踏實生活又可辟邪,還有象徵兒孫滿堂的魚子,以及用豉油、糖、味醂煮好的小魚乾-「田作」,有祈求五穀豐收的意思;亦會有牛蒡所製成的料理,由於牛蒡生長在泥土的關係,故此牛蒡亦有根深蒂固,家族穩定的象徵意思。

「二之重」的主角是燒物,通常以海鮮類食材居多,常見的包括:「鯛魚」「鰤魚」「蝦子」等。鯛魚的日文是「たい」﹐而「恭喜」的日文為「めでたい」,故此當提起鯛魚的時候,容易令人把兩者聯想起來,所以新年必不可少。另外,一般長80cm以上的鰤魚皆統稱為「ブリ」,ブリ這個字有「出頭天」的含意,藉此寄盼來年會有所成就、有出頭天的意思。至於蝦,那兩條長長的觸鬚,有著長壽的象徵意思,當煮熟之後,蝦身會變彎曲,喻意長壽到腰都變彎為止;同時,蝦子煮熟會變紅,紅色在日本除了有避邪的功用之外,亦有喜慶的意味。

「三之重」主要放醋物,常見的有「紅白膾 (紅白なます)」由紅、白蘿蔔絲加醋醃製而成,遠看起來,紅、白蘿蔔絲互相交疊,跟日本人送禮時包裝上常用的結-「水引」十分相似,故此有祈福平安的含義。除了「紅白膾」外,還有每逢喜慶時都一定會見到的菊花蕪「菊花かぶ(きっかかぶ)」。「蕪」即大頭菜,顧名思義菊花蕪便是菊花模樣的大頭菜;菊花除了是日本的國花,相傳亦有避邪的作用。

第四層的「與之重」主角是芋頭、竹荀、香菇、慈姑等多樣食材,用醬油一起燜煮而成的「筑前煮(ちくぜんに)」,由於包含多種食材,亦喻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而每一種食材亦分別有著其獨特的含意,例如芋頭的主芋可以長出無數個子芋,故有「多子多孫」的象徵;「蓮藕」除了有我們大家熟悉「出於污泥而不染」的意思之外,亦因為有很多個洞,有期盼來年平安無阻地按照計劃度過的意思。至於慈姑,因為它是一種會長芽的植物,故此亦有「出人頭地」的寄意。

「五之重」又名「控えの重(ひかえのじゅう)」,「控え」有等候、準備的意思。故此有些人會甚麼都不放,「等待」神明把福氣放進來,又或者會把家人喜歡的食物都「準備」好,放在第五層內。

為甚麼食物都是冷冰冰?

御節料理最大的特點是:食物都是冷冰冰的!當中有兩個意義,由於日本沒有送灶神的習俗,為了讓灶神可以在初一至初三好好休息,故此日本人就選擇這三天不會開爐煮食,只吃過年前預先準備好的食物。第二個意義是由於日本不少家庭是屬於「男主外、女主內」,為了慰勞每天辛苦煮飯的媽媽,於是這三天就不煮東西。

「御節料理」除了意頭十足,滿載祝福之外,食材的選擇亦實踐了「五穀為養、五味調和」的基本養生原則,加上要準備吃上三天的正月料理,亦正正體現出日本人對於保存食物的智慧。

TEXT:伍嘉文
PHOTO:網上圖片

生活美學

一鞋難求,Travis Scott x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1有何來頭?

近日193@ERROR於個人社交平台上發佈一張波鞋相片後,馬上被另一KOL家明指其「𢱑鞋」弄得滿城風雨。到底這對球鞋又有何來頭,為何全球名人如:NBA球星Isaiah Thomas都加入這場球鞋之爭中?

193@ERROR的Instagram Story

這一對球鞋是Travis Scott x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 三方聯乘的大作—Air Jordan 1 High 「Military Blue」,在全球都是限量發售。在設計上,以fragment design的代表藍色為主色調,配搭Travis Scott專有的倒勾設計,混合於Air Jordan 1 的鞋身之中,吸引一眾街頭文化愛好者追棒。但對街頭文化沒有認識的人,可能有一個問題,這雙球鞋憑何可以炒賣至近港幣 $30,000 呢?

美國Hip-hop巨頭—Travis Scott

現今美國Hip-hop界中首屈一指的Rapper,年僅26歲時就已經憑藉單曲《Sicko Mode》穩佔美國Billboard 100冠軍位置,甚至成為第一首Hip-hop音樂進駐首歌10位長達30星期的單曲。而美國街頭文化一直深受Hip-hop影響,又可以說Hip-hop等同於街頭,導致Travis Scott 的衣著慢慢被街頭文化愛樂者追棒。因而他的影響力亦都慢慢向時尚文化伸展。

Nike Dunk Low「Cactus Jack」
Nike Air Max 270 React「Cactus Trails」

早在今次的Air Jordan 1 High 「Military Blue」前,Travis Scott就已經與Nike和Jordan合作推出聯乘球鞋:Dunk Low「Cactus Jack」、Travis Scott x Nike Air Max 270 React「Cactus Trails」等,亦深受球鞋迷喜愛。

日本街頭文化教主藤原浩主理品牌—Fragment Design

Fragment Design由日本時裝設計師藤原浩主理。藤原浩本身不單為一個時裝設計師,同時亦是一位Rapper、DJ,因而對於日本的街頭文化有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被稱為裏原宿之父。其品牌Fragment Design不單單限於潮流衣著上的設計,早前更與跑車品牌Maserati合作推出Maserati Ghibli特別版,甚至人氣動畫Pokémon都曾與Fragment Design合作。可以說藤原浩的Fragment Design不但只限潮流衣著之上,同時是代表著日本的Hip-hop、街頭文化。


以往與Nike 聯乘的球鞋都深受全球鞋迷追棒,如2014年的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 Retro High OG,至今都仍有不少球鞋愛好者追尋。

Air Jordan 1


Air Jordan 1為「籃球之神」Micheal Jordan首雙與Nike簽約後推出的籃球鞋,同時亦是首雙運動員與運動品牌合作推出的簽名球鞋,可算是運動界上劃時代的產物。同時亦因其破格、打破規則的精神,與Hip-hop、街頭文化等吻合,漸漸滲入美國Hip-hop及街頭之中。亦由於Micheal Jordan在職業籃球上難 以撼動的地位與影響力,就算至今已退休18年,仍然被人稱其為「籃球之神」,成為在美國街頭文化之中亦成為一個不朽人物。至今每次Nike推出Air Jordan任何一代的復刻版都被搶購一空,而其中Air Jordan 1更是「長青」款式。

Travis Scott x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 三方聯乘

這次由Travis Scott x Fragment Design x Air Jordan 1的三方聯乘推出Air Jordan 1 High 「Military Blue」,集合美國現今潮街頭文化代表、日本裡原宿街頭文化與球鞋界王者,三位一體,才令到這雙「街外人」看似平凡的球鞋成為全球潮人、名人搶購,「一鞋難求」的瑰寶,亦難怪193@ERROR要動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求助。

有興趣入手的朋友,雖然Nike官方的抽籤已經結束,但即日起到8月11日晚上9點前,仍可以到JUICE官網參加抽籤,抽籤詳情及方法可以參考以下網頁:https://juicestore.com/blogs/editorial/travis-scott-fragment-air-jordan-1-high-military-blue-raffle-2021



Text: Lun
Photo: 193,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