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旅遊

旅遊, 生活美學

台灣阿里山新一代檜木列車 車廂以紅檜與台灣扁柏建造!

阿里山林業鐵路為台灣重要國寶級文化資產,也是世界著名的登山鐵路之一。最近阿里山林業鐵路(前稱阿里山森林鐵路)迎來新列車,歷時近三年打造的「阿里山新一代檜木列車」於3月試運,預計在年內開始投入服務。新列車以檜木建造而成,散發「紅檜」與「台灣扁柏」兩款木材拼發的香氣,在柔和燈光與大窗戶的配合下,林鐵文資處更邀請設計團隊以設計美學重新詮釋阿里山,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鐵道之旅。

今次里山林業鐵路打造6輛全新檜木車廂「Formosensis 福森號」,歷時2年9個月。
車身除了採用高雅的檜木色,還以黑色窗框搭配呈現深邃感。
車廂內部搭配多段情境模式間接燈光,可依不同環境設定對應照明。

向經典的首代檜木車廂致敬

早於2015年,阿里山林業鐵路打造八輛檜木車廂,是用作觀光列車,參考昔日臺鐵日本皇室專用貴賓車的形式,以台灣檜木製成。阿里山林業及文資處表示,今次向經典的首代檜木車廂致敬,車內撲鼻的檜木香氣以及可開窗設計,讓遊客遊阿里山可以有不同體驗。為了迎接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近20年後團隊再度利用國產檜木,兼具傳統特色及創新意念。經過2年9個月的組裝,林業鐵路的新列車——福森號,終於完工並在3月試運。

內籠、座椅、餐桌以檜木建造

福森號的內籠、座椅、餐桌皆以耐朽、防蟲、具精油的紅檜與台灣扁柏所打造,2種木材散發著森林芬多精的香氣,有提神、殺菌的作用。細節也值得細細品味,設計團隊大膽在車身採用大片板材,窗戶大幅加寬,使乘客能將林鐵景緻一覽無遺,車廂空間順應車體結構畫出弧形如美術館的穹頂設計。車身顏色除了高雅的檜木色,搭配窗框黑色的深邃,以阿里山林鐵經典紅色點綴。

採用間接照明作為主要光源,搭配古典小壁燈,消除燈光直射乘客眼睛的不適感,更利柔和光源營造美感。

而車廂內部搭配多段情境模式間接燈光,搭配古典小壁燈,可依不同環境設定對應照明,更利柔和光源營造美感,為乘客開啟一趟自然療癒之旅。

列車座椅依據人體工學製作

為確保乘坐的舒適,列車座椅更依據人體工學製作,從椅背斜度到縫線立體度均經過多次打樣及試坐方能定案,淺色的進口皮革亦帶來溫潤觸感以及輕盈的視覺感受。今次車廂設計,還特別預留了掛畫及賞畫的空間,未來或會納入阿里山相關的經典畫作,與窗外美景形成自然及人文藝術的對話。

超大觀景窗宛如專屬畫框,可欣賞開闊的林鐵之美,體會大自然的藝術。
福森號在內裝使用高級皮革與人體工學座椅,搭配迷人檜木香,讓視覺、嗅覺與觸覺有良好體驗。
車廂設計雖簡約,卻可從細節中發現不少阿里山意象。

Photo:阿里山林業及文資處

旅遊, 生活美學

日本京都由良川鐵橋
重現《千與千尋》海上列車場景

日本京都一直被視為當地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充滿歷史的神社、河原町、清水寺、稻荷神社等景點,都深受旅客歡迎。但不說不知,原來在京都府內,竟也有儼如《千與千尋》海上列車般優美的絕景!

如在海上飄浮的電車

位於京都府北部的天橋立,被稱為「日本三景」之一,坐擁大片絕美海景,風光明媚。而由良川則是當地主要的河川。建在河口處的由良川鐵橋,長約550米,是「京都丹後鐵道」列車的必經之路。由於鐵橋距離水面只有約3米,故當電車經過時,都好像在海上行駛一樣,風光猶如明信片般優美,難怪它不但擁有「海上電車」的美譽,更成為了許多攝影愛好者的拍攝景點!

(Photo:IG@kawai.photo)

(Photo:IG@kimamababa)

(Photo:twitter@mariii_a73)

(Photo:IG@rokkoliner)

(Photo:IG@hitoshi_kakimoto)

(Photo:IG@ryosuke_komuro)

(Photo:twitter@Cocoa___cocoa)

(Photo:twitter@karakky0918)

(Photo:IG@miisa330)

想乘搭「京都丹後鐵道」列車,大家可以乘坐丹後赤松號、青松號、黑松號。而當電車行駛至由良川鐵橋時,電車更會放慢速度,由原先時速60公里降至15公里,讓乘客欣賞波光粼粼、一望無際的海景。

TEXT:ONYX
PHOTO:twitter@1ight_the_1ight、mariii_a73、Cocoa___cocoa、karakky0918;IG@kawai.photo、miisa330、kimamababa、rokkoliner、hitoshi_kakimoto、ryosuke_komuro

生活美學

首爾地鐵出口全面加設電梯
告別拖行李爬樓梯的日子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已有超過兩年沒辦法出國旅遊。回想起以往去韓國旅行的日子,在地鐵拖著沉重的行李箱爬樓梯的經驗應該相當難忘吧!但下次去韓國的時候,大家再也不用這麼辛苦,因為首爾市政府計劃在2024年之前,於首爾地鐵1至8號線的出入口安裝電梯,對一眾喜歡去韓國旅遊的朋友而言,絕對是天大的喜訊。

計劃2024年實踐「一站一動線」

為了方便弱勢社群利用地鐵設施,首爾市政府預計投放約650億韓元的資金,在1至8號線共275個車站加設入口電梯,並確保「一站一動線」, 即所有乘客在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下,都能無礙地從路面入口處移動到乘車月台。除了方便一眾行動不便者,攜帶大型行李的外國旅客再也不用這麼辛苦,拖著行李箱爬樓梯。

TEXT:伍嘉文
PHOTO:FB@首爾市政府、painochacha@Naver blog

生活美學

【世界地標】 烏克蘭千年建築
基輔洞窟修道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近日俄羅斯循海陸空三路入侵烏克蘭,並劍指首都基輔。關注當地局勢的同時,我們不如認識一下基輔的地標——洞窟修道院(Kiev Pechersk Lavra)。

基輔洞窟修道院始建於1051年,為東正教的宗教中心之一。以高97米的巨大鐘樓為中心,鐘樓直徑29米,底座寬8米,共4層,金色的頂部十分耀眼。不過,基輔洞窟修道院也逃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魔掌,大部分鐘樓及教堂被炸毀,至1944年後開始進行修復,增添了現代化的建築。另外,修道院地下亦設有地洞,古代的教士死後屍體保存在這些洞穴內,在特殊的環境下,屍體會自然風乾成木乃伊,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現在洞窟內仍保存着木乃伊。

基輔洞窟修道院在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旅遊必去的景點。

TEXT:Gillian
PHOTO:網絡圖片

生活美學

「青松冰谷」巨型冰壁
成韓國人氣打卡點

韓國不少地方在踏入冬天後,都會化身成為「冰雪王國」,極具冬日感覺。不過,無論天氣有多冷,仍無礙韓國人打卡的意欲。近日,社交平台上不時看到有韓國人在一個結了厚冰的冰山前打卡,光從照片看那冰山的厚度和規模,實在令人懷疑這是真的還是人造?這個地方究竟又在哪裡?

青松冰谷(청송 얼음골)

這裡其實是位於慶尚北道一個名叫「青松冰谷(청송 얼음골)」的地方,「冰谷」最大特徵是冬天的時候吹暖風,夏天則吹冷風,地理環境引起相反的氣候現象,稱為「冰谷」、「冰穴」或「風穴」。韓國的冰谷主要分佈於慶尚南道密陽、慶尚北道義城等20多個地區。

「青松冰谷」位於峭壁下方,由凝灰岩堆積而成。冰谷上面有一道62米高的人工瀑布,冬天會形成巨大的冰壁,每年這裡都會舉辦「全國冰壁攀登大會」,召集了一眾熱愛冬季運動的人士前來挑戰攀登冰壁,亦吸引了不少人特意前來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青松冰谷(청송 얼음골)
地址:慶尚北道青松郡周王山面內龍里 (경상북도 청송군 주왕산면 내룡리)

TEXT:伍嘉文
PHOTO:Instagram @jin_jueee0201, god_js, 韓國觀光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