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攝影師

懷舊, 攝影, 藝文創意

澳門攝影師歐平逝世 回顧紀錄1960及1970年代的濠江風景

曾於澳門日報從事四十餘年的歐平,於1950年定居澳門,端起相機,走遍澳門大街小巷,記錄下澳門民間百態,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

歐平生於中山,十八歲時到澳門定居,1950年代開始加入報刊《新園地》(即《澳門日報》前身),從事新聞工作四十餘年。熱愛攝影的他,是澳門攝影學會的早期會員之一,並於1969年至1984年擔任會長。逾半個世紀以來,他拿着相機走遍澳門的大小角落,以敏銳觸覺記錄一段段珍貴而美好的時光。他鏡頭下的照片,見證着小城的巨變,在這些黑白老照片中,有街頭風景、有落日餘暉、有為阿姨代筆的街頭寫信佬、有在小巷打羽毛球的街坊、有燒炮仗的畫面、有國慶牌樓 ⋯⋯這些真實的生活片段,反映舊時澳門的風俗文化與生活模式,是博彩業以外的澳門情懷。

2005年,由澳門藝術博物館出版的攝影集《澳門舊事:歐平濠江昔日風貌攝影集》,收錄他在1960及1970年代拍攝的近二百幅照片,分為澳門風光、民生百態、國慶牌樓及文藝節目四個主題,可見澳門昔日的美麗風光、國慶牌樓與樣板戲,從不同角度記錄澳門的民生百態與城市變遷,其中一幅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在1974年拍攝正在建設中的澳氹大橋。2015年,歐平獲澳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以表彰他對澳門文化界的貢獻。

Photo:轉載自顯影

懷舊, 攝影, 藝文創意

「請不要微笑!」將時尚帶入現實生活 時尚攝影師Frank Horvat

二十世紀攝影大師Frank Horvat(1928-2020)以極具創新性的時尚攝影作品,成為潮流的引領者,優雅、動感和完美,是他攝影作品的特色,而他獨特的視覺語言,更讓他成為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攝影師。

「Please Don’t Smile(請不要微笑!)」是Frank Horvat在拍攝時常說的一句話,他不希望給他的觀眾看到虛假的、不帶感情的職業假笑。有意思的是,當他構思視角或質疑他照片中女性和男性的角色和關係時,許多觀眾確實會心一笑。

由即日至2023年4月底,Leica Gallery Wetzlar舉辦了一場名為《弗蘭克霍瓦特:請不要微笑》(Frank Horvat, Please Don’t Smile)的攝影展,精選了Horvat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30個主題作品進行展出,讓觀眾深入瞭解這位大師級人物的攝影理念。

「我擅長『街頭時尚』,這並不表示我一定要在大街上拍照,而是我想展示女性在日常環境中的形象。」 — 時尚攝影師弗蘭克霍瓦特(Frank Horvat)

穿著高級訂製服的Deborah Dixon和Antero Piletti, for Harper’s Bazaar
Rome 1962

一改當尚攝影的刻板沉重

Frank Horvat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大師之一,也是著名的Magnum Photos的一員。作為最早將新聞攝影(街頭/人文攝影)風格融入時尚大片中的攝影師,他開創的「置最時尚於最街頭」的時尚攝影風格對整個時尚行業(不僅是時尚攝影)的影響都是重大而深遠的:除了一改當時時尚攝影刻板沉重、死氣沉沉的狀態,更是將時裝從時尚騷中帶到街頭、帶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90年代初 首批用Photoshop的著名攝影師

Frank Horvat也是一個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接受度的人,20世紀90年代初,他是第一批嘗試Photoshop的著名攝影師之一,後來甚至還上線了一款個人iPad應用 — Horvatland,其中包含他65年來創作的2000+張照片和超過20小時的攝影評論。

在《Please Don’t Smile》中,Frank Horvat將自己漫長的攝影生涯分成了四個階段,分別是「Prehistory」、「The years of Discovery」、「The years of Liberation」、「The years of Classicism」。

Carol Lobravico(戴墨鏡者)與高級訂製服攝於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 for Harper’s Bazaar Paris 1962
Frank Horvat: Givenchy帽飾, for Jardin des Modes Paris 1958
Monique Dutto於地鐵出口處, for Jours de France
Paris 1959
For ELLE Paris 1958

將時尚帶入現實生活

他的第一幅時裝攝影作品刊登於五十年代初。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他獨具一格的風格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和其他人一樣,Frank Horvat很早就將新聞攝影的手法融入進舞臺式時尚攝影中。這位攝影師在回顧自己的作品時坦言:「如果沒有故事可講,時尚永遠不會激發我的熱情。」在他的鏡頭下,模特兒不僅僅是展示奢華服裝的靜止雕像,他更喜歡用動態的姿勢來釋放模特的表達能力,將時尚帶入現實生活。

Frank Horvat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便決定用Leica 35mm相機進行時尚拍攝。他把模特兒帶出攝影棚,到街上用Leica拍攝。起初,這種工作方式對於雜誌社的編輯部來說並不容易實現。然而,他獨特的作品系列品質高、效果好,很快便獲得了業界讚譽,令無數海內外觀眾著迷,委託攝影的需求便紛至遝來。

鞋履及艾非爾鐵塔, for Stern
Paris 1974

Frank Horvat於1955年搬到巴黎,並在巴黎度過餘生。直到80年代,時尚和商業攝影仍然是他的主要活躍領域。此後,他把重心放到個人和自由攝影創作上。他在晚年作了更多的嘗試,使用了數位技術,並重新詮釋了他的早期作品。無數的攝影作品集證明了他的無限創造力。Frank Horvat於2020年10月21日在巴黎逝世。

Text:Twinkie
Photo:Leica Gallery Wetzlar 2023

攝影, 藝文創意

如新海誠動畫風格!日本攝影師Akine Coco 拍下唯美日常街景

斑斕的光影、絢麗的彩霞、唯美的櫻花、湛藍的天空⋯⋯這一幕幕讓人想起新海城動畫場景的畫面,看似日常的田野風景,竟然是真實拍攝的!日本攝影師 Akine Coco以充滿粉嫩色調的風景畫,簡約巧妙的構圖及後製調色,增添細緻迷人的動畫質感,創作出猶如動畫中才有的浪漫場景,頗有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動畫作品既視感。

熱愛拍攝田野風光

動畫描繪的天空總是細緻而溫柔,簡單構圖已令人感覺很療癒。Akine Coco 熱愛拍攝田野風光,經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畫面顏色粉嫩的風景照,看上去有沒有新海誠「你的名字」或是「秒速五厘米」裡場景的既視感?

Akine Coco出生於日本福井縣,她的作品大多都是以福井縣的風景、建築照為主,像是美麗的夕陽彩霞、鐵路車站,又或是春日的櫻花、鄉間道路、商店等,她以簡單的構圖,僅以一到兩樣物件作為主題,並透過顏色的潤飾帶出畫面清新的氛圍。Akine Coco會透過照片的RAW檔調整色調,因此可見她的作品中多為粉藍、粉紅的色調,這讓她的攝影照片呈現出宛如動畫場景的夢幻氛圍,讓人會想去照片中的地點看看!

推出自家攝影集

而2021年Akine Coco正式推出了她自己的攝影集《アニメのワンシーンのように。》,她花了半年的時間進行拍攝與製作,Akine Coco表示,她將自己目前為止所感受的東西還有風景都打包進這本書當中了,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

出現在動畫當中各種帶有懷舊味道的寫實風景,在欣賞這些風景寫真的時候,會給人一種置身動畫情節般的感受。

Text:Twinkie
Photo:《Akine CoCo 写真集》、twitter @akinecoco987

攝影, 本地遊蹤, 藝文創意

香港春天 夢幻的雲霧之景

近日天氣回溫,城市出現難得一見的雲海,香港是山海相映的港灣城市,在維多利亞港的香港島儼如「山城」,地勢逶迤起伏,建築群依太平山梯級而上,高低錯落。雲霧環繞山峰和摩天大廈的景致,變幻莫測的雲海縈繞獅子山、飛鵝山、中環一帶,恍如仙境。每當加上了春霧、雲海的渲染,呈現奇妙的「琉璃雲」,這維多利亞港的雲霧之景,被稱為是世界級的都市奇觀。

親眼看著雲海形成、變幻和消失的過程,是最奇妙的。你能看到,維多利亞港忽然霧雲蒸騰,漸漸向九龍半島和香港島的高樓大廈中集結,不久就連成一片雲海。

香港.山頂(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其中本地業餘風景攝影師Carlo Yuen,尤其喜歡拍攝雲海:「身處雲海之上,感覺猶如在空中,可以暫時忘記一切壓力。」雲海的形態千變萬化,難得一遇的雲海,要在微風且濕度達95%以上的環境才會出現,尤其在12月至4月期間,會有較大機會看到。

醉心攝影的他,最常到大帽山和太平山盧吉道拍攝,前者景觀開揚,能夠飽覽新界、九龍半島及香港島的景色,拍攝到飛鵝山、針山、八仙嶺、馬鞍山等山嶺;後者則能夠觀賞到雲霧籠罩摩天大廈的城市奇觀。「在香港,一年只有數次機會能遇上雲海,所以每次遇到,都非常感動。」Carlo 如是說。

盧吉道(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盧吉道(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日出雲海】(攝影師Alex Mak作品)
攝影師Alex Mak作品
攝影師Alex Mak作品
攝影師Alex Mak作品
攝影師Alex Mak作品

於香港拍攝雲海,可選擇位處高位,如大帽山、大老山、大東山等山頭。還要具備多個基本條件:吹東風或東南風吹和暖的海洋氣流,風速低(二三級或以下)、濕度高(95%以上)足夠水氣形成雲,和出現逆溫層——一般而言,高度愈高氣溫愈低,但逆溫層出現時則反令下面的空氣較冷較重,上面的空氣較暖較輕,不會自然地向下沉,形成霧霞,有利出現雲海形成。

盧吉道
盧吉道(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獅子沐浴」大帽山最美的景色。(攝影師Carlo Yuen作品)

Text:Twinkie
Photo:Carlo Yuen、Alex M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