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撐起香港電影業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我的印度男友》、《緣路山旮旯》
雙雙入選「特別關注香港電影」

第17屆大阪亞洲電影節(Osaka Asian Film Festival 2022)1日前公佈入選電影名單, 當中《我的印度男友》及《緣路山旮旯》雙雙入選為「特別關注香港電影」單元參展電影,為香港電影爭光。

《我的印度男友》導演:感恩入選

印度導演 Sri Kishore 執導首部港產 Bollywood 電影《我的印度男友》,他對於今次的入選消息表示感恩:「特別感謝大阪亞洲電影節的評審團挑選了《我的印度男友》這部電影,讓我有機會成為電影節重要的一分子,我衷心感謝每一位參與這部電影的人。」

故事背景:

Krishna (成家宏 飾) 早年跟隨⽗親從印度移居⾹港,但他不喜歡⾹港,因為在這裡飽受歧視,家人覺得他讀書不好,又經常惹事生非,所以他不時嚷著要回印度。直至有天,他巧遇香港「女神」Jasmine(陳欣妍 飾),更發現對方是他的新鄰居;Krishna 對 Jasmine 一見鍾情,於是決心發奮力追 Jasmine,卻意外發現她早有個富裕男友(張建聲 飾)。面對族裔歧視、文化差異、階級差異等重重難關,到底Krishna 能否一一跨過,抱得美人歸?

《緣路山旮旯》導演:上映延期感無奈

《緣路山旮旯》原定於今年情人節檔期(2月10日)公映,但因戲院關閉需要延期,黃浩然導演對此表示無奈。至於負責執導的電影能再次入選大阪亞洲電影節,黃導演當然感到高興。「很開心,因為我第一部戲《點對點》,跟短片《4×4》也曾入選大阪亞洲電影節,在大阪亦認識了一班特別喜歡港產片的觀眾,而今次日本上映的日期比香港更早,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體驗。」

故事背景:

一個土生土長的28歲「港男」阿厚(岑珈其 飾),既不高大,又不俊朗,是一名內向寡言的暖男。小康出身的他,早年喪母,中學讀「和尚名校」,升讀大學後修讀電腦,畢業從事I.T行業,暫時只談過一次戀愛的阿厚突然走桃花運,先後遇上五位女生,包括余香凝、陳漢娜、梁雍婷、蘇麗珊、張紋嘉 ,每一位女生的外形、性格、背景各有不同,唯一共通點是住在偏遠地區。一年四季,阿厚上完五堂「愛情速成班」,到底會不會得到一份「緣」滿的愛情呢?


更多資訊:

韓團ASTRO成軍六週年 韓迷落力應援 開辦五週展覽會

文念中《好好拍電影》首次執導 用鏡頭描繪「許鞍華電影人生」

許鞍華《第一爐香》黃金班底 橫掃第40屆金像獎四項提名

TEXT:伍嘉文
PHOTO:官方相片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許鞍華《第一爐香》黃金班底
橫掃第40屆金像獎四項提名

第4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今日(2月16日)公佈入圍名單,約70部電影競逐總共19項殊榮,競爭相當激烈。其中,許鞍華作品《第一爐香》橫掃4項提名,包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第一爐香》故事背景

《第一爐香》以張愛玲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為藍本,故事講述上海女學生葛薇龍(馬思純 飾)來香港求學,投靠姑媽梁太太(俞飛鴻 飾),卻反被梁太太利用,把她當作餌誘吸引男人,葛薇龍漸漸沉迷在紙醉金迷中。後來她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彭于晏 飾)吸引,為了繼續過聲色犬馬的上流社會生活,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費盡心機嫁給了喬琪喬,最終淪為姑媽梁太太和喬琪喬斂財的工具。

導演許鞍華:「實至名歸,好公道!」

由彭于晏、馬思純、俞飛鴻、梁洛施、秦沛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的《第一爐香》,去年在威尼斯影展全球首映。除了演員陣容強勁,其製作團隊更加是大師雲集。

由世界首位榮獲「威尼斯終身成就金獅獎」女導演許鞍華領銜帶領製造團隊,並由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王安憶所擔任編劇;另外,負責服裝及造型設計的和田惠美、音樂監製坂本龍一均是奧斯卡獎等重量級獎項的獲得者,還有屢獲金像獎、金馬獎殊榮的攝影指導-杜可風。據統計,這一隊豪華班底共獲得超過176項重量級獎項。對於今次電影入選金像獎多項提名,導演許鞍華表示:「多謝金像獎大會,各個入圍名單都實至名歸,好公道!」

TEXT:伍嘉文
PHOTO:官方相片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重讀《十二夜》愛情金句 沾一點甜酸苦辣

二月的浪漫氣氛尤其濃厚,在禁晚市堂食的日子,就乖乖留在家中,看套愛情片吧。2000年上映的《十二夜》,由林愛華執導、張柏芝和陳奕迅主演,講述年輕男女Jeannie和Alan的愛情故事。沒有轟動情節,但當中故事卻熟悉得叫你心動和心痛。22年後,就藉著情人節回味這套港產經典愛情片的電影金句,沾一點甜酸苦辣,說不定也是一趟愛的學習。

「只有戀愛中的人,才認為他們的相遇不是偶然的。」

Jeannie與Alan相戀後,開始回想他們走在一起的或然率,因環環相扣、接二連三的事情發生,才讓他們相遇、相戀,所以一切都是注定的!話說回來,人生中的任何一個相遇,也可被定義為「命中注定」,遇上一生最愛固然是,而遇上跌在你頭上的雀糞亦然,所以都視乎觀點與角度而已。會把相遇浪漫化的情侶,是多麼可愛,因為他們會為遇上感恩,不忘珍惜。

「小心那些熱戀中的人,因為他們都是瘋的。」

都說愛情可沖昏頭腦。熱戀中的Jeannie與Alan,無論工作多忙、多累也要見面,那怕車子在高速公路拋錨、那怕犧牲了睡眠時間、那怕只可見面短短數十分鐘,也不是阻止我見你的理由。說起來像是理所當然,但人大了,才發現找讓你失去理智、奮不顧身的人,並沒有想像中容易。當你還可以的時候,就好好珍惜這份瘋狂。

「點解放假一定要去旅行,唔可以屋企瞓覺?」

難得有假期,Jeannie馬上就計劃了與Alan去一趟旅行。女的當然滿心歡喜,但男的卻好不耐煩,畢竟又要執拾行李、計劃行程,多麼只想賴在床上呼呼大睡。爭執就由這些開始了,因為生活習慣不一致、對放假的活動有分歧,容易伸延到對關係重視與否的討論。能否走下去,就視乎自己是否願意遷就。是否願意遷就,就視乎你愛自己、還是愛對方多一點。

「以前一晚做三次。」

「而家咁會死人㗎。」

男歡女愛嘛,做愛做的事也是理所當然。剛走在一起的時候,還停留在探索對方身體的階段,浸淫在一份新鮮的刺激感當中,在床上也尤其激烈和「落力」。日子久了,做愛的意慾也減低了,本身一晚三次的Alan表示:「而家咁會死人㗎。」

這是值得討論的。Alan的熱情明顯是淡了,女生們大概一窩蜂地站在Jeannie的一邊,但事實上,熱情淡了也是人之常情,珍饈百味也有吃膩的一天啊。如果明白了這是常理,埋怨對方冷淡的一方也許不應太執著,亦不妨把埋怨的心力轉化成為關係製造新鮮感的動力,或要開始領悟簡單就是幸福的道理。

「我唔想俾你覺得,我無咗你唔得。」

不論男女,也想好好抱着自己的尊嚴,尤其走到關係末段,要分手的時候。在分開後的一次見面,Jeannie對Alan坦言:「我唔想俾你覺得,我無咗你唔得。」能夠說出這句話的人,內心是多麼卑微。

本來無一物,這個世界,的確無話邊個無咗邊個唔得。所謂依賴,所謂需要,也不過是我自知有能力照顧自己的情況下,希望被你照顧而已。愛情,從來都是一種選擇。

TEXT:Choiyu
PHOTO:網上圖片

藝文創意

盂蘭節試膽活動
銅鑼灣糖街製片廠 親歷鬼片驚慄場景

在1994年,銅鑼灣糖街製片廠發生了一場六級大火,整個片場毀於一旦,當時正值電影《日落》拍攝期間,四名演員及工作人員當場身亡。其後片場空置多年,改建為住宅的計劃亦被擱置,加上鬧鬼傳聞一直甚囂塵上,此地因而有「猛鬼影城」之稱。一班熱愛電影和本土文化的年輕人成立的「港鬼故」便以這段往事為主題,創立了驚慄電影體驗館《糖街製片廠》,更聯同劉翁導演製作同名電影,26年後將這則都市傳說娓娓道來。盂蘭節將至,集電影、鬼屋及密室逃脫元素於一身的體驗館內,卻提早一步,百鬼橫行。

開發香港電影新秩序


疫情猖獗期間,多個娛樂場所被迫關閉,但糖街製片廠的團隊卻選擇在今年2月開設電影體驗館,決心重振本土電影業,並為香港人提供富有新意的娛樂。7位創辦人之一的Gary表示,「我們很希望香港一些重要的娛樂不要式微,所以嘗試用不同產業帶出電影的重要性,就好像 Marvel 有電影、劇集,甚至主題樂園,希望香港人也不只用一個角度看電影。」不論是館內的鬼屋、餐廳還是同名電影,都以同一則都市傳說為主題。步進鬼屋,玩家瞬間回到1994年的鬧鬼製片廠,在佈滿機關和謎陣的鬼域中穿梭,必須設法智破謎題,才能逃出生天!成功逃出製片廠後,大家便可以欣賞到由劉翁導演執導的港產鬼片《糖街製片廠》,電影的時空設定在30年後,一眾主角將與觀眾一起揭開當年慘劇的真相。

靈異電影和鬼屋,其實都算不上新鮮事,劉翁導演帶笑道破他們的成功之道,「為何瀨尿牛丸會受歡迎?因為大家都食過牛丸和瀨尿蝦,但就是沒有人將他們『溝埋』!」跨越不同產業的集體創作,正正與Cult片的實驗精神互相呼應。

《糖街製片廠》由葛民輝、鄒凱光、黃溢濠、楊柳青、岑珈其等主演,電影在體驗館內取景,目前只供鬼屋玩家觀賞。

Gary是行內有名的特技化妝師,負責為《糖街製片廠》的演員化妝。女主角楊柳青的妝容讓觀眾既心寒,亦會感到心酸,令他相當滿意。

在瀰漫著奇幻氛圍的Fusion餐廳Viewonwon中 ,玩家可以品嚐一杯名為「日落」的特飲。

籌備過程一絲不苟


當經歷過 UA 院線結業、Neway 被清盤後,仍決意創立電影體驗館,其實也能算作一則「都市怪談」。「我知道香港的娛樂文化有斷層,我們認為這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斷層可能會讓一些很努力的年輕一輩提供很大的發揮空間。」負責餐飲和服裝的創辦人 Matiny 如是說。籌備的過程相當倉促,但是每一個元素都一絲不苟,他們一行人從去年11月開始構思,憑著年輕人的拼勁和熱情,體驗館在12月中已經準備就緒,惟因疫情未穩定,最終延至今年2月才開業。要在燈火通明的鬧市中營造陰森恐怖的氣氛殊不簡單,故事固然是當中的靈魂,不過機關、美術、演員、音效等各方面亦缺一不可,才能使大家得到最震撼和驚嚇的體驗。而且演員中不乏本地電影或舞台劇從業員,Matiny 道出他們的冀盼,「我們的演員有很多已在電影和舞台劇界一段日子,如果我們能給予更多支持,也許他們在這條路上會走得較為順暢。」

糖街製片廠佔地 4000 呎,體驗館內不時舉行展覽和市集,大家隨時在此可以消磨大半天時間。


鬼屋內令人毛骨然的聲效,並非罐頭音樂,而是由團隊中為電影做音效的成員錄製。


亂世中的避難所


電影體驗館除了旨在探索香港電影的可能性,也為普羅大眾提供一個宣洩情緒的渠道。Gary形容:「這裡是逃避現實的避難所。」每逢星期一,糖街製片廠都會和專頁「Cult 片介紹返」合作,舉辦電影放映會「Cult Monday」,他們發現不少上班族前來觀影,當血腥、恐怖、變態的場面陸續上演,他們卻不約而同地捧腹大笑。「城市人很大壓力,看鬼片、入鬼屋是一個釋放的渠道,就等於《花樣年華》的男主角周慕雲向樹洞講秘密一樣, 他們都需要爆發,大叫和恐懼都是一種發泄,所以這裡是一個頗正面地讓大家宣洩情緒的地方。」誠然,魑魅魍魎,也不及血淋淋的現實恐怖。


糖街製片廠近期和陳果的電影《鬼同你住》合作設計了「逃出劏房」電影體驗館 ,玩家要走入電影中的劏房,於30分鐘內完成密室逃脫任務。

體驗館往後會舉辦魔術劇場等形形色色的活動。

糖街製片廠
地點 銅鑼灣糖街8號

TEXT:ZINNY
PHOTO:JASON、《糖街製片廠》劇照

藝文創意

《梅艷芳》演員陣容公布
紀念百變天后傳奇一生

以一代樂壇天后梅艷芳傳奇一生為藍本的電影《梅艷芳》將於今年11月上映,其主演陣容一直保密,讓影迷期待萬分。繼早前公布主角將由新人王丹妮飾演梅艷芳後,電影公司昨天亦公布了其餘主演名單,古天樂、劉俊謙、林家棟、廖子妤等演員將參與演出,向這位百變天后致敬。

新人王丹妮。

古天樂飾演梅艷芳形象設計兼恩師劉培基(Eddie)。

劉俊謙飾演張國榮。

林家棟飾演華星唱片公司總經理蘇生。

廖子妤演梅艷芳親姊梅愛芳。

楊祐寧飾演梅艷芳的戀人Ben。

楊千嬅飾演華星唱片公司唱片部經理Florence。

TEXT:ZINNY
PHOTO:網絡圖片

藝文創意

陳木勝遺作《怒火》
不滅的電影魂

本地著名導演陳木勝於去年猝然離世,讓影迷惋惜萬分,他的遺作《怒火》 將於明天(19/8)上映。這部由甄子丹和謝霆鋒主演的警匪片,刻畫了一段黑白兩道的恩怨情仇。當中動作場面連連,劇情緊湊,扣人心弦,觀眾定能從中再次感受到導演對電影的一片赤誠。

陳木勝遺作


擅長拍攝警匪故事的陳木勝導演自1988年初執導演筒以來,拍攝了《衝鋒隊:怒火街頭》、《特警新人類》、《掃毒》、《三岔口》、《保持通話》等多部燴炙人口的經典動作電影。而激戰連場的《怒火》同樣具有其強烈個人風格,兩大男主角在槍林彈雨之中的角力相當精彩。可惜導演英年早逝,雖然大家無緣再欣賞到陳木勝的新作,但仍然可以入場支持《怒火》,和他作一場正式的告別。


謝霆鋒自1999年的《特警新人類》和陳木勝結片緣,一直視對方為恩師。

警匪雙雄鬥智鬥勇


《怒火》由一宗駭人聽聞的「黑吃黑」案件拉開序幕,一次行動中,警方佈下天羅地網圍捕毒梟,一群蒙面悍匪竟在此時現身,不只劫走毒品,更屠殺在場的警員。重案組督察張崇邦(甄子丹飾)追查後驚覺,悍匪首領原來是昔日同袍邱剛敖(謝霆鋒飾)!這對警匪雙雄原是同袍,現在卻誓不兩立,後者更是將前者推入罪惡深淵的罪魁禍首,化友為敵的二人在電影中鬥智鬥勇,劇力萬鈞。

二人決裂的緣由源自一宗舊案,當中的隱情就待觀眾自行發掘。

動作場面緊張刺激


《怒火》中槍戰、打鬥、爆破場面不斷,其中最矚目的場口想必是在尖沙咀北京道上演的激烈槍戰。拍攝團隊務求呈現出最迫真的畫面,在佔地4萬呎的鰂魚涌片場搭建了尖沙咀北京道及廣東道街景,當中部分鏡頭則在北京道實景拍攝,營造出緊張刺激的氣氛,上演了一場讓影迷無法忘懷的謝幕之作。

極其危險的動作場面為陳木勝作片中的經典元素。

全港首個電影NFT慈善拍賣


為了讓陳木勝的電影魂影響更多人,電影公司更舉行電影《怒火》不息劇照展,展出一系列充滿動感及未曝光的珍貴劇照,並播出由滿豪操刀的電影製作特輯,更與HKD.com 攜手合作,將近年成為全球熱話的NFT 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數字貨幣收藏品結合電影周邊影片,推出香港首個電影 NFT慈善拍賣。此外,電影公司將捐出由劇照師曾覓所創作的《怒火》Burning Man概念影片作拍賣,並將籌募的善款收益全數捐贈予「仁濟醫院慈善基金」,使《怒火》的上映更添一份意義。

電影《怒火》不息劇照展

日期: 即日起至9月1日

地點: 尖沙咀英皇戲院iSQUARE 8 樓大堂全層

TEXT:ZINNY
PHOTO:網絡圖片

藝文創意

《媽媽的神奇小子》
後來居上的哲學

「今屆奧運,香港運動員很厲害,吸引了許多人支持,我都希望香港電影可以如此。」《媽媽的神奇小子》導演尹志文由衷地道出了自己的願望。由他首次執導,以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和媽媽「蘇媽」的奮鬥事蹟為藍本的港產片,恰好在奧運熱潮尚未退去的時候上映。他期望觀眾觀影時,就如看到港隊在奧運屢創佳績時般鼓舞。縱然現在遭逢挫折,亦能夠從中獲得後來居上的力量。

溫暖的眼淚


《媽媽的神奇小子》開畫僅4天,票房已衝破500萬,亦在第18屆西班牙比克(巴塞隆拿)《亞洲夏日電影節》宣布競賽單元中榮獲「最佳電影」,看過電影的觀眾,無不被電影感動得淚眼連連。尹志文形容,「這是溫暖的眼淚,會令我們感到振奮,大家哭過後會更加有力量。」在社會氣氛低迷、疫情經久不散的年代,香港人需要的,也許只是一份能觸動人心的暖意。

電影講述了殘奧金牌選手蘇樺偉和母親「輪在起跑線」的真人真事,早於2013年,將蘇樺偉的故事拍成電影的念頭,已在尹導演心頭浮現,「我發現蘇樺偉的故事很精彩,但是我身邊的人都不認識他,一位如此有成就的香港人為何竟沒有人記得?」而當年的社會氣氛,亦令他的決心更堅定,「那時候有一個說法是『贏在起跑線』,甚至『贏在射精前』,為何大家都在追求起跑線上的勝利,而不是用一個較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其實就算輸在起跑線都不會輸在終點,都有機會贏。」

電影既然名為《媽媽的神奇小子》,母子情當然是主軸。尹導演認為,兩母子之間的愛和矛盾,很容易令人有共鳴。

尹導演認為蘇媽的爽朗、幽默、硬朗,還有永不怕死的心態和吳君如很相似。

香港電影界新力軍


談起電影的製作過程,尹導演這樣形容:「這部戲好像冥冥中撮合了一班有心人去做一件事。」由於故事橫跨27年,因此他堅持交由4位演員來飾演同一個角色,但要把四肢痙攣和口齒不清的蘇樺偉演得形神兼備,對演員卻是一大挑戰。幸好,飾演少年版的馮皓揚(羊羊)和成年版的梁仲恆都在肢體動作和神態上下了不少苦功,把角色演得相當傳神。「梁頌恆用了許多時間去研究語速、語調、發音,而羊羊亦同樣,他們會觀摩對方如何演,摸索角色的態度,然後變為『同一條命』。」而資歷尚淺的林家熙(Locker)、鍾雪瑩等人,都相當投入演出。「我見到很多年輕演員很想做好這件事,亦做得好好,當初讀電影那團火,許多時候會在新人和新的製作團隊身上找回,他們那種拼命和投入會勾起你對電影的愛。」當這班有心人聚在一起為香港電影出心出力,也許曾經風光一時的香港電影,有望再次後來居上。

梁仲恆不只外貌上和蘇樺偉有幾分相似,而且同樣於愛民邨成長,種種的緣分都讓尹導演決心把這個角色交給他。

本身不良於行的4歲小演員蔡天諾在電影中艱難地邁出一步,令團隊感到十分鼓舞。

關心傷殘運動員


不僅電影人「有火」,蘇樺偉以至一眾香港運動員,都是「有火」之人。「赤代表紅色,象徵著我十多年來,有血有汗的訓練及比賽,還有努力的過程。赤道,那熾熱的溫度,好比我對待跑步的熱情如火。」這段蘊含激情和熱誠的文字,節錄自蘇樺偉的自傳《赤道上的金牌》,他對運動的熱愛,以及訓練的辛酸,正是每一位香港運動員的寫照。本屆奧運,港隊破天荒地奪得6面獎牌,激起全城關注。反觀即將舉行的殘奧會,時至今日才首次有本地媒體直播。有見及此,尹導演除了期望大家對香港運動員的支持不是「四年一度」以外,亦期望《媽媽的神奇小子》能夠使觀眾多留意向來備受忽視的傷殘運動員,「希望電影能讓社會多報導殘奧,或者介紹一下殘奧的運動項目和奧運的有何不同。如果社會有更多人關心傷殘運動員,對他們而言是相當振奮。」

電影因為疫情延期1年上映,令製作團隊能夠有充裕時間調節電影的節奏,使特技和配樂等各方面都更盡善盡美,尹導演認為這個經歷一如電影的主題——後來居上。

TEXT:ZINNY
PHOTO:天下一電影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媽媽的神奇小子》
蘇樺偉母子的神奇之路

在東京奧運期間,過往甚少成為焦點的本地運動員忽然成為了鎂光燈下的主角,然而賽場以外的他們,甚至是殘疾運動員,其實同樣值得關注。在今屆殘奧會開幕以前,根據殘奧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經歷改編,並由吳君如主演的港產片《媽媽的神奇小子》已經上映。導演尹志文首次執導,便為觀眾帶來一部溫情勵志之作,告訴大家縱使「輸在起跑線」仍然可以後來居上,同時亦冀盼港人對本地體育發展的關心不只是「3分鐘熱度」。

根據前殘奧金牌得主蘇樺偉真人真事改編


《媽媽的神奇小子》把一場跨越27年的神奇之旅娓娓道來,並為疲憊的香港人打氣。被冠以「神奇小子」之名的蘇樺偉,剛出生便因黃疸病導致腦部受損,逃過鬼門關的他卻因而成為弱聽與四肢痙攣的殘疾人仕。雖然被視為「輸在起跑線」,但他的跑步天賦卻在1994年被傷健運動員教練潘健侶發掘,在其母蘇媽(吳君如飾)的支持下,他以15歲之齡,在1996年為香港殘障運動帶來歷史性的第一金,期後更在多個國際賽事奪得26面金牌,當中包括6面奧運金牌,至今仍為男子200米(T36)世界紀錄保持者。然而電影並不旨在刻畫他有何等「神奇」,而是聚焦在光環背後的汗水和淚水。步下頒獎台後,等待蘇樺偉的是比普通人更嚴苛和艱苦的訓練,而他的堅毅和熱誠,終究使他成為「行得比人慢,但跑得比人快」的「神奇小子」。

戲中由4名演員飾演不同年齡階段的蘇樺偉,包括初生嬰兒、4歲小演員、演少年版的馮皓揚(上圖)及演成年版的梁仲恆。

細膩母子情


電影中最感人至深的,想必是蘇樺偉和蘇媽之間的母子情,只因沒有蘇媽,蘇樺偉就不會蛻變成「神奇小子」,亦不會成就了《媽媽的神奇小子》這部電影。感情深厚的二人原本互相扶持,可惜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蘇爸因工傷驟然倒下,面對家中巨變,一家人被迫向現實低頭,蘇樺偉和蘇媽之間不免漸生矛盾。「神奇小子」必需面臨現實和夢想之間的取捨,而蘇媽背負著「神奇母親」之名,箇中辛酸和壓抑實非言語所能形容。吳君如把蘇媽的硬朗和軟弱演繹得恰到好處,與首次參演電影的舞台劇演員梁仲恆和新演員馮皓揚譜出一段細膩的母子情。

新演員馮皓揚的演出令人眼前一亮。

Jer 獻唱主題曲《神奇之路》


眼淚尚未止住,《媽媽的神奇小子》便已落幕,片尾響起主題曲《神奇之路》就讓觀眾繼續沉浸在電影的餘韻中。電影主題曲由MIRROR成員柳應廷(Jer)聯同香港兒童合唱團主唱,以充滿感染力的歌聲,勉勵遇到挫折的香港人,當中一句「微笑地再一次追上 是你天賦」便明確地告訴大家,只要不放棄,其實你我都可以是「神奇小子」,昂然走在神奇之路的時候,還請謹記「輸喺起跑線唔緊要,最緊要知道終點喺邊。」

Jer首次為電影獻唱主題曲,更與63位香港兒童合唱團成員拍攝MV。

TEXT:ZINNY
PHOTO:天下一電影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一年一度 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電影精選

每年夏季都讓影迷期待萬分的影壇盛事——Life is Art盛夏藝術祭再度回歸,今年MOViE MOViE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為影迷帶來一場跨越音樂、劇場、時裝等藝術領域的光影盛會。在芸芸電影當中,有載譽重映的經典電影,亦有作品將在藝術祭中作世界首映,大家不妨在以下精選電影中,選擇一部伴你度過夏日。

《香港小交響樂團BACK ON STAGE III: DESTINY》


本片為電影節的開幕電影,同時亦是電影的世界首映,香港小交響樂團第三次將音樂會帶到大銀幕,這次更為觀眾演奏3首以「命運」為題的交響曲,包括孟德爾遜講述卑微侍從苦戀皇后的《瑞•布拉斯》序曲、對抗強權衝破宿命之蕭斯達高維契「第一大提琴協奏曲」、貝多芬「第五交響曲」。這些既溫柔又暴烈的樂曲告訴我們,縱然身處黑暗之中,還是可以自由抬頭看星。

《ALL-STAR TINY GALAXY @ WONTONMEEN》


為電影節的閉幕電影,同樣將在是次藝術祭中作全球首映。電影在深水埗一間名為「Wontonmeen」的小旅館拍攝。疫情期間,大家無法外遊,於是香港小交響樂團樂團首席格德霍特聯同指揮家兼小提琴大師柏鵬、大提琴家柏斯卡爾、中提琴家拉•馬爾卡、小號演奏家納卡里亞科夫、鋼琴家李嘉齡,與及蘇柏軒多位國際音樂人進駐「Wontonmeen」,動人的室樂篇章,就在這個龍蛇混雜,近年成為了文青聚腳點的舊區響起。

《Bad Acting Xtra》


《Bad Acting》是由著名舞台劇導演甄詠蓓一手促成的企劃,在Life is Art盛夏藝祭中,觀眾得以觀賞到這部另類教育紀錄片《Bad Acting Xtra》。大家除了可以欣賞林嘉欣、東方昇、林德信、蝦頭、田蕊妮等學員們的演技外,亦能感受到他們在演藝路上的掙扎和堅持。甄詠蓓老師更會出席映後分享會,對演戲有興趣的觀眾,不妨乘機「偷師」!

《綠在時尚》

時裝界造成大量浪費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紀錄片導演Joanna Bowers就跟隨了3位想為時尚界掀起一場綠色革命的香港人,包括嘗試研發將紡織廢料循環再造成新衣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創立高級童裝二手網上平台Retykle的Sarah Garner、向拾荒者回收膠樽再升級重造PET布料的社企Vcycle的創辦人史濟民,嘗試在時裝界推動回收減廢。

《幻想曲》


在大家的童年回憶中,音樂動畫電影《幻想曲》想必佔一席位。這部經典動畫在1940年拍攝,由James Algar、Samuel Armstrong及Ford Beebe執導,動用超過1000位動畫師,集合了500多個迪士尼經典角色,以貝多芬、柴可夫斯基、巴赫、舒伯特等8首永垂不朽的古典樂章,成就了一曲雋永的《幻想曲》。電影由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帶領費城管弦樂團演奏,再結合迪士尼動畫,帶領大家經歷一趟奇幻視聽旅程。獨立唱作歌手Serrini更會在映後分享中現身,各位「樹打手」萬勿錯過!

TEXT:ZINNY
PHOTO:由MOViE MOViE 提供、Park Circus/Disney

藝文創意

陳果新作《鬼同你住》
港產鬼片 控訴荒謬樓市

「上車」,可說是許多香港人窮盡一生的目標,本地導演陳果自編自導的新作《鬼同你住》,便一針見血地道出香港樓市之荒謬。回應本地民生議題的劇本、血腥恐怖的情節、些許”Cult”味,三者環環相扣,構成了一部港式鬼片。電影由邵音音、黃又南、太保等演員主演,各人上演連場人鬼爭樓的驚慄戲碼,以黑色幽默手法叩問香港人:「你寧願同鬼住,還是無屋住?」

陳果自編自導本地鬼片


陳果素有「草根導演」之稱,其作品一向富有濃厚本土色彩,不論是「九七三部曲」還是《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全都以獨特的視角,寫下一則又一則香港寓言。他有感香港電影史上曾出產多部經典恐怖片,然而近年的鬼片卻寥寥無幾,因此銳意拍攝一部非典型的港式鬼片。由他自編自導的新作《鬼同你住》是他繼處女作《大鬧廣昌隆》、懸疑驚慄片《三更2之餃子》及正宗鬼片《迷離夜:驚蟄》後,再度拍攝另類的鬼怪電影,為觀眾帶來新一部陳果式“Cult”片。

《鬼同你住》早前入選第23屆意大利遠東電影節競賽部份,並於烏甸尼舉行世界首映。此外,本片亦同時入選紐約亞洲電影節「流派大師」單元。

批判香港樓市荒謬


靈異故事背後,陳果其實是想藉此諷刺香港的樓房問題。電影講述地產經紀阿源(黃又南飾)為了豐厚佣金,向客人極力推銷凶宅,結果被中產「鬼王」(車保羅 飾)纏上;病重的「鬼后」(邵音音飾)兒女成群,但他們都只想變賣母親的豪宅分身家;業主阿祥(太保飾)千方百計地想要把自己的唐樓改裝成劏房出租,卻被終日流連劏房的「鬼仔」破壞他的發財大計。「鬼王」、「鬼后」和「鬼仔」分別代表香港基層、中產和富豪三個截然不同的社會階層,但他們和身邊人都不約而同地因樓市問題而瘋狂。電影荒誕不經的劇情,偏偏和現實重疊,實為對社會強而有力的批判和控訴。

陳果認為過往已有不少鬼片以凶宅作題材,因此必須加入新的本土元素。

場面血腥恐怖


作為另類鬼片,《鬼同你住》不只恐怖,還有連場血腥場面,非常適合重口味的觀眾。電影尾聲的大亂鬥中,各路人馬齊集半山豪宅,混戰、斷頭、噴血等戲碼連環上演。由於陳果希望以血腥場面來營造荒誕的喜感,因此戲中各人血如泉湧,不同顏色的血水飛濺在各處,瘋狂的畫面也許能讓壓抑多時的香港人得到釋放。

黃又南表示,拍攝時就像置身於兇案現場。

TEXT:ZINNY
PHOTO:由安樂影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