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撐起香港插畫家

藝文創意

本地插畫家oh.mankee 、Rosine
出戰日本Digital Art Battle總決賽

近年,不少本地插畫家都會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記下他們對香港的感受以及生活點滴。兩位喜愛香港的本地插畫家——Mankee 跟 Rosine 也不例外,她們早前分別奪得了日本新興繪畫比賽 LIMITS 的香港區冠軍和亞軍,並將於今個星期日一同代表香港,前往日本出戰總決賽,為港爭光。

熱愛自由的三色貓

熱愛香港的 oh.mankee(Mankee),希望創作具感染力的作品,為身邊人送上正能量。好像是她創作的“HO-KO” (怒魂) ,取名自 HOng KOng,是一隻出生於香港,性格活潑開朗、正義勇敢、熱愛自由的三色貓;而另一創作美人魚,則代表著勇敢精神,她更曾推出明信片,寫上了「保持憤怒,絕不麻木」、「撐住」等鼓勵他人面對困難的語句,足見她對香港的鍾愛。

oh.mankee 過往作品:

簡潔親和的插畫作品

至於兼職插畫家 Rosine Wo,則擁有個人電繪插畫品牌「玫瑰靜脈」。她多以鉛筆線條和淡彩作畫,畫風簡潔親和,並會以流線、留白和空間,結合生活片段和幻想元素,對日常提出哲思。

Rosine Wo 過往作品:

oh. mankee 決賽作品:

Rosine Wo 決賽作品:

二人早前分別奪得了 LIMITS 比賽的香港區冠軍和亞軍,將一同前往日本出戰總決賽。LIMITS 是全球首個數碼藝術極限挑戰賽,兩邊畫家要在20分鐘內,以即時抽取的關鍵字即席進行繪畫創,再由評審和觀眾選出優勝者,旨在考驗畫家的「創意」、「畫功」與「速度」。而今個星期日,即總決賽當天,好青年荼毒室的 YouTube 頻道更將舉行直播,請來了一眾本地插畫家及音樂人,包括 Cuson、謝晒皮、Jan Curious、DJ 阿檸等一同試玩 LIMITS 挑戰賽,為 Mankee 和 Rosine 打打氣。大家不妨在當天一同觀看直播,撐起香港插畫家。

LIMITS ASIAN CHAMPIONSHIP 2022 GRAND FINAL 香港直播派對
日期 5月15日(日)
時間 12:00-17:30

TEXT:ONYX
PHOTO:相關機構提供

藝文創意

本地插畫家Ar YU
粉色的自白

若要以一闋歌來形容一段逝去的感情,你會選擇哪一首?對於本地插畫家Ar YU而言,五月天的《後來的我們》便是她的戀曲,因此她首個本地個人展覽亦以此為名,訴說一段讓她刻骨銘心的戀愛,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呈現在大家眼前。一幅幅粉色調的畫作,令各位不住憶起生命中那位有緣無分的過客。

抒發感情才是意義


展覽在位於觀塘工廈的片糖工作室舉行,約100呎的斗室之中承載著一段真實且厚重的感情,雪白的牆上掛著16幅運用水粉顏料繪畫的粉色調畫作,順時鐘方向走一圈,只見原本在海邊並肩消磨一個下午的二人,終究漸行漸遠,大家仿佛和Ar YU一起經歷了感情的起跌。Ar YU坦言,曾經對是否要把自己的情感赤裸地暴露人前感到掙扎,但最後還是決定以繪畫來分享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一位藝術家,有很大的機率去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緒,這並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我覺得這個機會很難得,而我也真的很想將自己的內心與人分享。」感情已然逝去但不減當中的真摯,那些戀愛二三事、戀人之間的絮語,統統都喚起你我最深的共鳴。

牆上的一字一句和畫作互相呼應,述說了Ar YU的愛情故事。

畫展從今年4月尾開始籌備。

Ar YU常以粉嫩柔和的色調作畫,因為這些顏色能予自己和別人舒服的感覺。

而那些昨日 依然繽紛著


縱使二人未能牽手走向未來,但是Ar YU還是想藉著粉色調的畫作溫柔地告訴大家,分手並不是一件天崩地裂的事。「就算不能一生一世,但他曾經出現過在你的生命當中,其實都給予了你養分,每一個人在你人生出現都有一定的意思。」因此二人過去的相處點滴,悉數在畫作中重現。他們曾居住過的長洲、經常留連的銅鑼灣、一趟到維也納的旅程,全是她筆下的主題。而籌備展覽,同時可視為一個療傷過程,她形容:「好像可以釋懷了,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恰如《後來的我們》的歌詞所說:「而那些昨日依然繽紛著 」。Ar YU衷心地道:「回憶起就會感恩遇上,大家一起經歷的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都能讓你成長,因為有過去,才有今日的你。」

緣分讓Ar YU遇上畫中的那位「他」,亦同樣令她和本地絲印品牌「片糖工作室」的團隊相遇。

Ar YU和「片糖工作室」合作推出了6款手工絲印T-shirt,工作室團隊特意邀請她調製出常用的粉嫩顏色來印製。

Ar YU 個人插畫展《後來的我們》
日期 即日起至8月15日 (逢星期四至日)
時間 13:00-19:00
地點 片糖工作室(觀塘開源道55號開聯工業中心B座12樓1201J室)
備註 敬請預約
IG https://instagram.com/a_r_y_u.c
FB https://fb.me/Pingtong.studio
IG https://instagram.com/pintong_studio
本地插畫家Ar YU
片糖工作室
本地絲印品牌

Text:Zinny
Photo:Jason

展覽, 藝文創意

文地貓作品成NFT加密藝術
首位香港插畫師進軍NFT交易平台

網上加密貨幣熱潮席捲全球,文化藝術界也有屬於自己的加密藝術貨幣──NFT(非同質化代幣),造成一股藝文界的NFT狂熱。日本有現代藝術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加入NFT加密藝術,而香港終於也有第一位NFT插畫家,那就是「文地貓」!文地:「希望可以多一個方法開拓國際市場,讓更多人知道文地貓;實際一點的,也希望多一個渠道幫補家計。」輕描淡寫的一句,道出了香港從事藝文創作的辛酸與無奈。

藉NFT開拓新市場

文地在2006年出版首本作品《他她牠的床》,至今至在香港插畫家出道15年,被問到主要收入來源時,她笑言:「如果依賴版稅的話早已餓死!」雖然有設計文地貓產品販售,但原意只是想保持曝光率和支持者的熱度,所以也不能大量生產以減低成本,扣除成本後賺到的僅僅能支持下一次推出產品的成本。然而,版稅靠賣書,現在買書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她邊笑邊說:「香港做插畫、漫畫是很淒苦的。」現時她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不同機構及商業品牌的合作,其次為賣產品及版稅,所以今次加入NFT是一個探索新市場的好機會:「畫了這麼多年,也有大量的存量,應該好好善用這些資源的。」

NFT保障創作者權益

NFT其中一個賣點是對版權的保護,文地認為香港的版權文化較國際社會落後,雖然香港人認識版權,但實際操作上則不然。 不論簡單與困難、美麗或奇特,每一個創作均是創作者的心血,文地直言版權對創作者十分有意義和重要:「都是我花了很多腦力和努力而成,任何人都能用的話,不禁問自己『我到底在做甚麼?』。」偶然,有支持者使用了其圖畫去整蛋糕,其實她也不太介意,但支持者分享圖片時也應該「落Credit」,尊重創作者才能使更多人認識他們,壯大圈子才能走得更遠。

基於這個原因,再加上這幾年大家的生活實在太苦悶,既然有新的平台,文地決定作出新嘗試,正式涉足NFT加密藝術市場。一班本地年輕插畫家一向團結,在文地的帶動下,期望不久將來會見到更多香港文化藝術界精英加入NFT的行列。

NFT是甚麼?

NFT與Bitcoin(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不同,只因每個NFT均是獨一無二。NFT作品發行後便不能更改創作者資料或創作日期,每一個作品能確保得到最佳的版權保護及尊重,而佳士得及蘇富比拍賣會亦已接受拍賣NFT藝術作品。截至目前,2021年初的佳士得拍賣會中,加密藝術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 7000 萬美元天價成交,創下 NFT 藝術市場最高價,吸引更多藝術家投入NFT的潮流。

文地貓部分NFT精彩作品:

TEXT:吳凱欣
PHOTO:文地貓Opensea, 文地貓facebook

本地遊蹤

Affordable Art Fair 2021
5位藝術家眼中的多元香港

旨在推動藝術普及化的Affordable Art Fair去年因疫情取消,今年終於重臨本港,由今天起至星期日開放予公眾參與,場內雲集44 間本地及國際畫廊的作品,期望能打破大眾認為藝術總是曲高和寡的刻版印象。場內不少藝術家都以香港為主題,儘管「移民」已成全城熱話,但不論是來自本地抑或是意大利、法國、英國的藝術家,仍然願意駐足香港,以藝術記錄他們眼中的香港。現為大家精選了5位藝術家的心血結晶,讓大家細味我城的多元面貌。

1. 許開嬌


本地新晉藝術家許開嬌是本年度Affordable Art Fair焦點活動「Young Talent」的其中一位藝術家,近年以在紙巾上創作的藍調水墨作品而聞名,喜愛把日常用品和傳統工藝結合的她,再次通過新系列作品「膠袋刺繡——香港金魚街」扭曲傳統藝術形式,賦予這些用品全新意義。她邀請蘇州繡娘在膠袋繡上靈動的金魚圖案,為了模擬旺角金魚街的景致,27件作品由畫框鑲起並掛滿整幅牆,非常矚目。另外,場內亦展出她的《千手》燈光裝置,作品意指置身於瘋狂的新世界中,大家都要如千手觀音般有千手準備才能夠應付突如其來的疫情和五花八門的防疫政策。

《千手》

2.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X Tommy Fung (SurrealHK)


本地攝影師兼平面設計師 Tommy Fung(SurrealHK)富有玩味的超現實作品向來在網絡上大受歡迎,在今屆 Affordable Art Fair,大家便能欣賞其新作。Tommy 和 Johnnie Walker Blue Label 合作,於期間限定的「藍舍」酒廊中展出4幅由品牌經典威士忌為靈感,並且結合香港景色的改圖作品。不論是維港上空威士忌形狀的星光,還是品牌的標誌 Striding Man 橫越維港的景象,都展現了他和品牌的共同信念——Keep Walking。

《星座》

《鐘樓》

《維港》

《摩天大廈》

3. Francesco Lietti


來自意大利的畫家Francesco Lietti和香港的淵源始於一趟於2005年的旅程,他對香港可說是一見鍾情,這座城市的活力使他著迷,因此在2006年起便決定在此定居,畫用色鮮明,對比強烈,展現出香港充滿活力的一面。最有趣是他會從傳單、雜誌、報紙中剪出文字並拼貼在作品裡,文字都是由不稔中文的他隨機挑選,為畫作賦予了一絲幽默。

4. Camille Levert


自2015年起移居香港法國女藝術家Camille Levert對本地的舊建築情有獨鍾,霓虹招牌、唐樓等都賦予她源源不絕的靈感,她以結合攝影、刺繡、拼貼等技巧的立體相片模型重塑香港舊區臉貌,作品造工精巧,令人嘆為觀止。

5. Harry Harrison


來自英國的政治漫畫家Harry Harrison以其幽默諷刺的風格聞名,為《南華早報》工作的他慣常以動物代表政治人物,場內展示了他一系列探討中港關係的畫作,全為香港的時代脈絡留下註腳。

Affordable Art Fair 2021

日期: 即日起至8月29日

時間: 8 月 27 日(星期五)上午 11 時正至晚上 8 時正、 8 月 28 日(星期六)中午 12 時正至晚上 7 時正、 8 月 29 日(星期日)中午 12 時正至下午 5 時正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FB: AffordableArtFairHongKong

IG: affordableartfairhk

Text:Zinny
Photo:Affordable Art Fair、Zinny

本地遊蹤

愛情悲劇《蝴蝶夫人》將在10月上演

《蝴蝶夫人》完美結合東方文化與西方傳統歌劇,被譽為浦契尼最動聽的歌劇作品,由1904年至今已成為全球最常演出的歌劇之一。香港歌劇院將首度與斯洛文尼亞國家劇院聯合製作《蝴蝶夫人》,製作邀得亞洲及歐洲的歌唱家演出,包括加拿大指揮家阿貝爾(Yves Abel)、韓藉女高音林世庚、華人女高音王冰冰、男高音馬納菲(Mykhailo Malafii)及巴達列亞(Khachatur Badalyan)、男中音邦涅考夫斯基及費達歷斯、日藉女中音鳥木弥生。這次重頭製作的特別之處在於,導演馬埃斯特里尼(PierFrancescoMaestrini)將故事設定在比原著1860年早數十年發生,並會以精巧的視覺效果營造不同場景,為這場經典愛情悲劇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浦契尼《蝴蝶夫人》
日期 10月6日至10月9日(下午7時45分);10月10日(下午3時)
地點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備註 票價:$1,080,$920,$720,$620,$420,$180(門票即日起於城市售票網發售)
備註 意大利文演唱,中英文字幕

TEXT:Gillian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本地遊蹤

本地畫家黃曉楓 X 插畫師Goodbye Victoria
「以歌寫畫」:廣東歌畫展

近期高質素的廣東歌如雨後春筍,誰敢再說樂壇已死?廣東歌更給予香港畫家黃曉楓和插畫師 Goodbye Victoria 無窮靈感,二人以柳應廷《迴光物語》、大叔的愛主題曲《突如其來的心跳感覺》、my little airport《回到中學的暑假》、Beyond《十八》、Shine《燕尾蝶》等歌曲為靈感,創作出20張塑膠彩及電腦繪畫。兩人刻意不在畫作上標明歌名,只在作品名稱旁邊寫上提示,而答案則藏在旁邊的QR Code內,讓大家前來「以畫聽歌」並且「估歌仔」!

黃曉楓作品:

Goodbye Victoria 作品:

以歌寫畫:廣東歌畫展|黃曉楓 X Goodbye Victoria聯展
日期 8月29日至9月19日
時間 下午1時至下午7時(逢星期四至日開放,藝術家將會在現場)
地點 Mist Gallery (炮台山富利來商場1樓45號舖)

TEXT:ZINNY
PHOTO:黃曉楓、Goodbye Victoria

藝文創意

《萬象‧新生》
銅鑼灣7500尺大型畫展

在車水馬龍的銅鑼灣鬧市,除了大型百貨公司與食肆之外,《藝迎萬象》的壓軸畫展《萬象‧新生》,亦正在一個佔地7,500平方尺的場地舉行,成為藝術及文化界的佳話。

《萬象‧新生》分別展出了黃家偉與劉佳兩位在當代水墨領域探索多年的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對於當代水墨持有不同的理念:劉佳秉持「古意在當代」的原則,她的創作多以日常為靈感,在她的畫筆下,普通物件也可以散發出閃耀的靈氣。黃家偉則認為應該打破傳統建立全新的體系,他擅長營造想像的宇宙空間,作品用色大膽、層次豐富,這次將展出他的油畫、現代水墨、畫法、行為藝術等作品,見證了他25年來的創作演變。

萬象·新生—劉佳、黃家偉雙個展
日期 即日至8月27日
時間 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 銅鑼灣登龍街18號VPOINT5樓全層

Text:Ivy
Photo:由受訪者提供

藝文創意, 藝術

半步・半部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21—香港部屋《半步屋》

座落在日本津南町的香港部屋,今年展出由香港藝術家林東鵬(下稱東鵬)的創作作品《半步屋》,由構思、策劃、執行,都充滿不確定性。由原本要出國參展,到躊躇是否繼續,再到作品留港籌備及部署展覽的實行,讓《半步屋》這個計劃一錘定音的就是東鵬與藝術推廣辦事處磋商時道出的一句: 「總要踏前半步才有可能。」半步,正是今次的主題。

半步・半部屋

《半步屋》的同音「半部屋」,在日語的解釋就是未完成或不完整的部屋。作品座落在津南町,部屋只得一半用文字、音樂、流動影像及圖像等元素,建構出一室風景。另一半則完全留白,讓大家運用想象力去填補缺席的部分。問到東鵬覺得半步的距離有多遠,得出的答案很妙:「半步是一種期盼。」他解釋道:「要先有半步,才有一步。半步就好像是帶著期盼去走好、完成未知的一步; 亦因如此,半步才有想象、願景。」

建築想象

東鵬建構《半步屋》時,從文化生活著手。兩地的流行文化、飲食傳統,以至生活背景等都是他和一眾參與計劃的香港大學藝術學系實習生所選擇的素材。因為言語不通,加上未能親身到訪取得第一手資料的關係,團隊在資料搜集時只能從書本和網上去逐步建構出部屋的每項細節。


東鵬在工作室一隅建構《半步屋》的藍圖。

又因未能親身到場監督,兼言語不通的關係,東鵬在構思如何向當地工作人員說明裝嵌流程上都費了一番工夫。先在自己的工作室度尺劃線,用1:1建出部屋每個部分,再製作出「組立圖」(像連鎖家具店的組裝說明書),以最少的文字引導當地工作人員完成裝嵌。在這些細節上,足證單憑想象其實不足以令這個計劃誕生,關鍵更在如何逐步將想象執行和建構出來。


「組立圖」以最少的文字引導當地工作人員完成裝嵌。

多做半步完整想象

「半」,在這個計劃中蘊含多種意思。兩地間的交流、觀者與藝術家思想上的碰撞、藝術家和實習生的互動, 有每個單位作「半」,才有企劃的「一」。今次藝術推廣辦事處找來一群香港大學藝術學系的學生隨著東鵬實習,不論藝術家或是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Jessie,都感受到現今年輕人的魅力。東鵬都稱實習生為「Studio Monster」,雙方溝通無間。在《半步屋》內,有一些戲仿日本當地電視台的短片,其中一段名為《半桶水廚房》的短片就是雙方在溝通創作上毫無隔閡的成果。藝術推廣辦事處館長Jessie亦表示,在與實習生們互動時,都發現他們對世界有種好奇心,願意「Touch the unknown」,對自己熱愛的東西都充滿耐性。

Jessie亦提到:「作為『香港部屋』第二個三年計劃,承著上次成功首辦、像是結交新朋友的經歷;今次計劃最希望帶出的意念和訊息是更多朋友間的關懷和思念。」為了讓這「半」更完整,藝術推廣辦事處特地邀請虎豹樂圃創作和演奏樂章《介》; 以及找來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21媒體空間帶領青年大使的製作影片「一方山水・一方人情」,來為大家的思念想象作憑據。

360°虛擬導覽: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APO/HKH2021/VR/

網上活動:
「大地之約—香港部屋《半步屋》交流放送」
日期: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 (香港);下午4時 (日本)
形式:以 Zoom 視像會議形式進行
內容:藝術家及作品製作團隊分享、《介》演奏首播、「一方山水・一方人情」影片首播及「山水滋味」年青廚師烹飪環節
語言:粵語、日語
報名表格:https://forms.gle/DGQTAVbaBY7BKDUK8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山水滋味」示範
日期: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起
形式:網上直播及重溫
籌劃: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21媒體空間
年青廚師:Will Leung

《介》音樂演奏
日期: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起
形式:網上直播及重溫
作曲:鄧慧中
演出:虎豹樂圃、香港中樂團

Text:August
Photo:Damon

藝文創意

香港情懷繪本《我們一起成長》
與lolohoihoi遊歷香港

無論你選擇離開,抑或堅決留守,香港始終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地方,大家對這兒也有着深厚的感情。由Wing Lo與Clayton Chau兩位本地插畫師共同創作的lolohoihoi,最近就推出《我們一起成長》全新繪本,透過一幅幅可愛的畫作,與大家一起回味在香港成長的點滴。

《我們一起成長》是「香港情懷繪本」系列的新作,lolo和hoihoi這次肩負起帶領讀者遊歷香港的重任,與大家暢遊藍屋、和昌大押、彩虹邨、美荷樓、大澳、屯門市鎮公園等景點,亦會介紹三帆漁船、汽車渡輪、雪糕車、冬菇亭大排檔等滿載回憶的事物,每一幅插圖都令人細意回味。除了色彩繽紛的插圖外,兩位作者亦會以文字詳細介紹各個景點的特色,令這本屬於香港人的繪本別具珍藏價值。成年讀者固然能夠產生共鳴,小朋友透過繪本也可以加深對香港的認識。

Text:Ivy
Photo:lolohoih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