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類表達情緒太直接了,動物比較好玩。」本地藝術家「黑山」(Kathy Lam)擅長用鉛筆和不透明水彩創作,粗獷又帶點細緻的筆觸別樹一格,她喜歡把人類的情感與生活投射在動物身上,通過幽默的作品為大家帶來快樂。近日的新搞作,是推出個人第一本原創故事作品《摸布想自己賺罐罐》,帶你以「貓主子」摸布的視角看世界。故事內容輕鬆有趣,Kathy直言製作漫畫故事書與平日畫插畫大有不同,為她帶來獨特體驗。
從貓咪角度重新審視工作
「我要成為……自力更生的小貓咪!」《摸布想自己賺罐罐》秉承Kathy的特色,為動物注入人類的情感,在插畫中加入詼諧與傻氣,動物們的互動讓人捧腹大笑。由籌備至正式出版用了兩年時間,Kathy一直想出版個人書籍,收到出版社來信合作時有感機會難得,便一口答應。《摸布想自己賺罐罐》從貓咪的角度帶你重新審視工作,故事情節簡單,你或許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例如為了得到工作,我們都會在面試中努力表現,亦經歷過踏入職場的憂慮不安。
故事講述主人無微不至地照顧摸布,但摸布不想成為嬌生慣養的貓咪,決定要自力更生。作者以15篇漫畫作品敍述摸布的打工旅程:選擇到咖啡廳工作全因可以午睡;明明不喜歡被摸,但為了取得工作,遞交了騙人履歷「喜歡和人類相處」;第一天上班很緊張,後來慢慢突破自己,更認識到新朋友。Kathy透露,她在故事中加入了自己的經歷:「有融入一些貓咪的個性和我以前打工的片段,比如說我們都是害羞和不擅交際的動物。」
摸布為了取得工作,遞交了騙人履歷「喜歡和人類相處」,內容幽默詼諧。
Kathy畫的招聘廣告別出心裁,十分引人注目。每項工作都符合貓咪的特性,並用擬人化的方式設定工作內容和待遇。
擬人化動物 初嚐繪本創作的難度
約2014年,Kathy在社交平台開設帳户「黑山的烏鴉」,不定時更新插畫,粗獷又帶點細緻的筆觸別樹一格。她喜歡畫動物,認為用人類表達情緒或會太直接,反而動物造型百變,較為有趣。近年多畫了很多貓咪,Kathy解釋,因為養貓而多了靈感,加上貓咪個性接近人類,擬人化起來逗趣一點。《摸布想自己賺罐罐》的每個角色都很立體,不是普通貓咪,而是帶有我們影子的角色。主角摸布性格害羞,最喜歡睡覺和藍色毛毛球。雖然不習慣與人相處,但摸布在工作中努力學習,偶然還會幫助人類。除了摸布,Kathy很喜歡黑貓弗蘭茲,他嘴巴很壞但心底善良,她笑言:「覺得他可以做出很多奇怪的事。」
雖然畫畫過程與日常作畫差不多,但漫畫故事書和插畫要考慮的事卻不盡相同。Kathy解釋,插畫不一定要寫故事,一件事件或場景便足以引起共鳴,漫畫故事書則需要提供讓人閱讀的內容。創作過程有遇上困難,有時候坐了兩小時也沒有靈感,只好作罷:「我不是一個每天蹦出很多點子和很會想故事的人,又從沒有畫過彩色漫畫,起步時會花時間去實驗怎樣上色。」另一方面,書有100頁以上,有時候要懂得取捨,不能太執著作畫部分,反而會較著重故事脈絡。
Kathy的創作靈感來自貓咪、書籍、網絡、電視節目等,有時等紅綠燈時看著路人、去到別人的店舖看到一些產品、和家人朋友聊天也會得到啟發。
Kathy平日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作品,動物們都很「麻甩」,其中最為人熟悉的作品莫過於「喝醉的貓」。
從小愛畫畫 學習享受隨意創作
在出版這本書前,Kathy一直在藝術界默默耕耘。她從小喜歡畫畫:「小時候媽媽買了一盒顏色筆給我,從此就喜歡上畫畫了。」高中畢業後便去了大專修讀平面設計,卻發現自己志不在此。後來,到英國修讀插畫科系,有次交作業不知道要畫些甚麼,只花了幾分鐘在畫簿畫了些黑色的生物,卻得到教授的鼓勵,並叫她放大印成海報。Kathy直言,這次經歷為她帶來很大信心。
每位插畫家都曾經歷低潮,Kathy也不例外。最初作品在短時間無法有收入,她便去了打工和接各類型繪圖工作來做,疲於奔命令她無法事事顧慮周全;又試過不確定自己想畫些甚麼,而要不斷嘗試。即使畫畫多年,她仍在學習如何在創作上放開一點,享受隨意帶來的樂趣。
關於未來,Kathy希望網店繼續推出新產品,和每年開賣原畫,並計劃多畫一些水豚系列。
《摸布想自己賺罐罐》是一本適合在午後慢慢閱讀的好書,Kathy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快樂和勇氣。現已開放預購,限量推出Kathy親簽版新書,假如你有興趣了解摸布的工作日常,不妨入手一本,一起欣賞牠的打工貓生。
黑山 Kathy Lam
中文筆名為「黑山」,英文名Kathy Lam。 香港出生,畢業於英國布來頓大學插畫科, 以繪畫可愛又帶點煙火氣的動物見長。因一幅「喝醉的貓」一炮而紅,貓咪厭世、爛醉的形象更促成「CAT NIP GIN」酒標包裝的品牌合作。活動範圍跨足港台兩地,在西門紅樓市集、四四南村市集、香港觀鳥學會籌款貼紙、恒生銀行的聲星細語貓咪動畫中,都可以看見她的作品。
TEXT:Gillian PHOTO:城邦文化事業、春光出版、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