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手作

香港匠人

香港匠人|兩名90後女生 執種子自製樂器! 人手製黃花夾竹桃/石栗種子手搖棒、手鈴

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和,孕育出種類豐富的花草樹木。只要大家細心留意,便會在周遭的生活環境裡,發現各式造型獨特的果實和種子。有人會撿拾種子作為擺設,但香港有兩名90後女生,就以撿拾的種子進行創作,人手製作出音色自然、優美的種子手搖棒和手鈴。

丁丁及雅錡,本從事社工及銷售店員的工作,在一次遇然的機會下,她們在朋友家中接觸到種子樂器後,對其音色深深著迷,於是便嘗試在香港收集種子進行創作。

黃花夾竹桃種子手鈴。

與種子和樹木的緣分

種子象徵了生命的延續,也象徵著未來和希望。由種子製作的樂器,據說源自南美地區,當地的民族會使用樂器來祈福和求雨。加上在香港常見的樹木黃花夾竹桃,其種子形狀看起來像元寶,亦帶有財保平安、祝福的寓意,別具意義,故吸引到丁丁及雅錡兩名女生,於2021年尾成立了種子手工藝店「緣木種子」。

深感與種子和樹木有緣的二人,雖然本身對樂器沒太大的認識,不過在努力自學下,鑽研出以香港18區較常見的種子,包括黃花夾竹桃和石栗等來製作手搖棒和手鈴等樂器。

種子工藝師丁丁(左)及雅錡(右)於2021年底創立了手工藝店「緣木種子」,以香港常見的種子製作樂器。

盡量不破壞自然環境

要造樂器,先要收集種子。夏季是撿拾的旺季,她們約每個月便會在市區的路邊,或是綠化地帶撿拾種子,除了黃花夾竹桃和石栗之外,也會撿拾鳳凰木跟一些棕櫚科植物的種子。由於二人喜愛大自然,故亦為自己定下了3個盡量不影響環境的原則,包括不會集中在同一地區過度收集種子,亦不會收集一些瀕危的物種,更不會採集樹上的果實。「我們只會收集掉落的果實,讓小動物把果肉吃乾淨後,才會執拾內裡的種子,希望盡量以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創作。」她們說。

夏季是撿拾種子的旺季,二人到路邊或綠化地帶撿拾的頻率也會相對密一點。
此乃石栗的外殼果,丁丁及雅錡一般不會撿拾此狀態的果實,希望將果肉留給原生的植物或小動物享用。
石栗種子的外型既像石頭,又像栗子,故又稱作「石栗」。

管理處的「黃生」

「最困難是一開始不認識樹木的品種,我們就好像盲頭烏蠅一樣,每棵樹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丁丁及雅錡坦承,起初收集種子時,由於她們只是倚靠網上搜尋到的資訊來認識樹木的花葉,故不時會有空手而回的情況出現,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種子。而最初去尋找種子時,她們更試過詢問公園的園丁,希望問出黃花夾竹桃這種樹木的位置。怎料,該名園丁竟回覆她們,「黃生? 你可去管理處找!」,令二人啼笑皆非。自此之後,她們表示在私下討論黃花夾竹桃的時候,都會笑稱它的種子為「黃生」。

二人一開始收集種子時,只好倚靠網上的資料以及樹木的名牌來認識榭木的品種。圖為黃花夾竹桃。(圖片來源:醫院管理局)

別緻種子 就在大家身邊

端詳丁丁及雅錡撿拾回來的果實種子,有些造型別緻,有些花紋特殊,形態各有不同。二人坦言,在香港生活二十多年,從沒有發現原來樹木的種子是如此不一樣的,「而它們竟就在大家身邊!」她們續表示,自從接觸了種子後,才發現它們有種獨特的魔力,「它們往往能給你靈感,讓你想出如何使用它!」例如是別名「五眼六通」的南酸棗,中間有天然的洞口,古時僧人喜歡當作佛珠使用,也可以串起來作手繩。

丁丁及雅錡在香港收集了不少的樹木種子,形態各有不同,令人眼界大開。
南酸棗的別名為「五眼六通」,中間有一個天然的洞口,古時僧人喜歡將種子當作佛珠使用。
名為「華南青岡」的種子,屬殼斗科植物,其外壁被暗黃色短絨毛,堅果呈橢圓形或柱狀橢圓形,既小巧又可愛。

有毒黃花夾竹桃製樂器

而於香港常見的夾竹桃科植物,以「毒」而聞名。整株黃花夾竹桃,包括其花、葉、根、莖、汁液和果仁,均帶有毒性。因此,當丁丁及雅錡收集黃花夾竹桃種子的時候,二人都會盡量不用手去觸碰它們。那製成樂器又有沒有問題?她們並不建議小朋友使用黃花夾竹桃的樂器,「至於大人在使用樂器時,只要不是特別去舔或食用黃花夾竹桃種子,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黃花夾竹桃種子含有毒性,二人在撿拾時常有街坊提醒她們要多加小心。
黃花夾竹桃種子雖然含有毒性,但二人表示只要在使用時不要去舔或食用種子,就不會有問題。

處理種子 需時3個月至半年

至於整個處理種子的步驟,也相當花時間。回家後,她們會先把收集到的種子浸泡在清水中,再用布或絲瓜絡清洗殘留於外殻的果漿和泥土;然後把種子反覆拿到太陽底下曬乾,再挑出有毒的果仁、淘空種子的內部,繼而抹上蜜蠟,把它們擦亮。丁丁表示,由收集至完全將種子曬乾的過程,視乎天氣狀況,有時也需3個月至半年的時間,很考耐性。其後,二人會把繩子穿過已風乾的種子,再編織成手鈴或手搖棒。

先把收集到的種子浸泡在清水中;
再用布或絲瓜絡清洗殘留於外殻的果漿和泥土;
然後把種子反覆拿到太陽底下曬乾;
挑出有毒的果仁、淘空種子的內部,再抹上蜜蠟;
最後,把繩子穿過已風乾的種子,便可把種子編織成手鈴或手搖棒。

石粟樂器 音色像雀鳥鳴叫般清脆

現時,丁丁及雅錡主要會以黃花夾竹桃和石栗種子來製作一些吊飾、風鈴、手鈴和手搖棒。二人表示,兩款種子樂器的音色皆有很大的分別:「黃花夾竹桃(樂器)的音色近似流水 ,無論它是屬於偏高音、響亮,抑或是偏低沉的聲音,都會有種流水的質地;至於石栗(樂器)的音色則比較高音和清脆,就像是雀仔飛在天上(鳴叫)一樣。」不同的種子樂器,不單止可用於劇場表演、專業演奏上,她們透露,也曾有客人訂購了一個夾竹桃手搖棒,希望於早上以優美、自然的聲音來喚醒兒子!

(左一、三)石栗種子手搖棒;(左二、四)黃花夾竹桃種子手搖棒。
石栗種子手鈴。
(左、中)石栗種子手鈴;(右)黃花夾竹桃種子手鈴。
二人會以兩種不同的切割方法處理石栗種子,製作出的樂器音色也會略有不同。
隨風擺動種子風鈴,響聲脆亮悅耳。

盡量選用香港材料

每一件樂器,都是丁丁及雅錡的心血。除了撿拾種子之外,二人希望在製作時所用到的每一樣材料,都盡可能來自於香港,並讓客人知道其來源,故每一件種子手鈴或手搖棒,皆會附上一張出世紙,記錄各材料的來源地。就以手搖棒為例,樹枝和用以擦亮種子的蜜蠟,均是來自於朋友的出品:前者從二人朋友的花園中修剪得來;後者則是由本地養蜂人提供。成品亦沒有加入膠水或含有任何化學成分,希望他日樂器回歸大自然時,不會為環境帶來污染。

手搖棒的樹枝是從二人朋友的花園中修剪得來,需再削皮、磨砂,作人手處理。

藉創作引發大眾的好奇心

從事種子創作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丁丁及雅錡希望能藉著種子創作,引發大家的好奇心,從而接觸大自然。而二人在創作的過程中,亦學懂了對樹木時懷感恩的心,不單出街都會跟樹木打招呼,撿拾完種子後,也會跟樹木道謝:「看到它們能夠健康成長、長滿葉 ,即使遇上強風還未倒塌,我們已經很開心。希望它們能夠繼續茁壯成長,大家下季再見!」

從事種子創作後,二人對樹木時懷感恩的心,深感每顆種子都得來不易。

緣木種子
IG:interbeing_yuenmuk

Text:Onyx
Photo:陸羽

專訪, 展覽

本土魚畫家出書辦展 記錄39款香港魚故事

香港從昔日的一個小漁港發展成如今的現代都市,一直以來都和漁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只是隨著香港漁業的式微,即便如今香港仍有豐富的海產供應,但除了平常較熟悉的烏頭、泥鯭、鱲魚等,香港人對於海產的認知早也已不如往日;更別說看到活魚仍在游動、鱗片在陽光下折射出光彩的模樣。不過還是會有愛魚之人,以不同的方式記錄下這些魚的型態和故事。就像魚畫家曾慶靈(LING LING LING),就以精美的水彩畫展現出魚隻鮮活的一面。

最近他的作品集結成《香港魚畫》一書,以自身經歷說出畫中的魚故事。至於書中的原畫也在深水埗合舍Form Society中陳列成展,讓更多人可以從躍然紙上的魚畫中,了解更多關於香港魚類的故事。

魚畫家曾慶靈(LING LING LING)將水彩魚畫集結成書,在深水埗舉辦新書發佈會暨原畫展。

無意間成為魚痴 辭去全職專心畫魚

或許,認識LING的人可能都會知道他的音樂創作之路,卻很少人知道原來他還熱愛釣魚,更會用細膩的水彩畫技將每一條魚的外型、姿態、色澤等一一記錄在畫紙上。不過這也難怪,畢竟自20多年前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後,LING就很少再拿起畫筆,而是專注於玩音樂。直到幾年前,LING在機緣巧合下接觸到釣魚活動,便深深沉迷其中,並在2019年尾開始嘗試用水彩畫記下的漁獲,從第一幅泥鯭畫作,開始了自己魚畫之旅。

後來,LING還辭去全職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釣魚以及畫畫中。這是因為他筆下的每一幅魚畫並不是單憑一張相片臨摹而成,而是靠日積月累觀察魚的姿態、細節,才能才畫紙上呈現魚隻依然如在游動的神態。為此LING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紀錄、作畫。不過他卻十分享受這個過程:「眼前游動的活魚和街市裡看到的完全不一樣。譬如本身是銀色的活魚,在陽光的照射下都會折射出不同的幻彩。」靠著日積月累的垂釣經驗,和對迷人鱗光的細緻呈現,才有如此栩栩如生的畫作。

LING作畫前都會依靠日常釣魚的觀察和資料搜集,找出活魚最鮮活的姿態。
魚鱗在陽光下折射出不同的幻彩,也在畫作中一一記下。

圖文並茂 講述香港魚的故事

這次出版的畫冊中的39種魚,共41幅原畫,有沙鱲、烏頭、馬友、石狗公、黃臘鯧等香港常見魚種,都會在展覽中展出。而當你以為這只是一些魚類圖鑑,僅列出科普知識時,LING會和你分享起一些關於魚的烹飪趣事。如沙鱲(日本稱為真鯛),在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各種儀式場合不可缺少的高級魚;但是在香港卻屬於平價海魚。原因是香港人習慣以清蒸烹飪後的味道來判斷魚種的好壞,因次不適合清蒸的沙鱲便不大受歡迎。

在日本的高級魚——真鯛,在香港卻因烹飪文化的差異而變成平價海魚。

而當你以為LING只跟你分享烹飪趣聞時,他又會告訴你香港魚的歷史文化。譬如細鱗,在5、60年代曾是香港的「名魚」,而如今卻被戲稱為「絕交魚」。原因是細鱗並不好吃,用來送禮的話會被視為想與對方絕交;而以前被當作「名魚」也是因為當時香港的魚種選擇並不多。透過LING精美的畫作輔以趣味的文字,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個地方的歷史與趣事。

在5、60年代曾是香港的「名魚」細鱗,如今卻被戲稱為「絕交魚」。
長大後的細鱗魚身會變為黯淡。

手作筏釣魚竿 了解不同的垂釣文化

展覽除了LING的畫作外,更請來香港魚竿手作品牌EMME的Eric作特別嘉賓,為展覽特意製作了充滿個性的ART VERSION系列筏釣魚竿,有以紅白藍為設計元素的釣竿款式,也有異形主題的握柄設計;而且不同釣竿的長度、規格也充分展現出手作釣竿的獨特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Eric是當初帶領LING加入釣魚活動的「老師」;而他們所使用的筏釣則是釣魚活動中的其中一種釣魚方式,發源自日本,其纖細柔軟而敏感的魚竿設計,主要是為了挑戰如黑鱲這種「聰明」的魚種,感受人魚搏鬥的感覺。透過釣竿的細節設計,能更進一步了解魚類的習性和香港垂釣的文化。

品牌創辦人Eric是當初帶領LING加入釣魚活動的「老師」,有二十多年的釣魚經驗。
透過釣竿的細節設計,能更進一步了解魚類的習性和香港垂釣的文化。

《香港魚畫》新書發佈會暨原畫展

特別嘉賓: EMME 手作魚竿展
日期:即日至9月5日
時間:12:00 — 19:00 (逢星期二休息)
地點:合舍 Form Society、深水埗大南街186號地下

Photo:Vincent

生活美學

母親節2023|母親節禮物提案 不規則水晶花瓶/時尚手工編織包/珠寶工藝品

一年一度母親節將至,開始著手為媽媽預備一場難忘的母親節,除了送花還可以花多一點心思送給媽媽一份別出心裁的好禮,好好慰勞一下平日辛苦的媽媽!送禮物表達心意固然重要,特別推介幾款意義非凡的禮物提案,如母親節手作花藝品、包包、手工珠寶等,在這特別的日子盡情寵愛媽媽吧!

1.母親節禮物推介:MoMA Design Store

不規則水晶花瓶 $300

MoMA Design Store多款設計感的禮物,很適合送給有品味的知性媽咪!於柏林設計的不規則水晶花瓶由鉛水晶手工製成,具有不規則的切面以捕捉和折射光線。花瓶底部的特殊彩色將水晶光線分解為彩虹七種顏色,十分夢幻。不規則水晶花瓶非常適合單根或非常小的組合,可以照亮邊桌、桌面或狹窄的窗台。每個花瓶的盆的大小也恰到好處,也可放標準的用餐蠟燭。

Irregular Crystal Vase $300

玻璃圓頂 花朵雕塑 $665

韓國設計工作室Korean Studio Style Jieum設計的Pieces of Time Objet d’Art 中,展示鮮花盛開的花朵。在盛開的花朵中被捕獲,花朵被包裹在手工吹製的玻璃圓頂中,並加入了保存液。當陽光照射時,可看到一片平靜的植物森林,感覺就像一個真實的風景。每件Time Objet d’Art作品均由花藝設計專家手工製作,堪稱完美的獨立雕塑。

Pieces of Time Flower Objet d’Art $665

美國品牌All Very Goods 特色頭巾 $200

美國品牌All Very Goods設計頌揚多元文化,尤其是黑人文化,例如這四​​款帶有圖案和彩色頭巾的系列(每款均單獨出售)。其中Little George Bandana 上的印花也有故事,設計畫出一艘 1730 年離開西非海岸的販奴船。航行三天後,非洲人釋放了自己,控制了這艘船並駛回家。

All Very Goods Bandana $200

Miranda手工製手袋 $1550

西班牙巴塞羅那手工製作的Miranda 手袋,採用雕刻皮革網眼面料,靈感源自雜貨袋的形狀以及 1925 年至 1970 年間活躍的西班牙樂隊領袖 Xaviar Cugat 的音樂。 Miranda 在設計中集成了兩個提手和一個磁扣,可確保您的物品安全無虞。內部有一個大皮袋,方便放置錢包和智能手機等物品,還有一條可拆卸肩帶,方便您將包背在肩上。

Miranda Mesh Leather Bag by Eva Yeste $1550

2.母親節禮物推介:Pinkoi 手作花藝作品/按摩神器

QUA仿真鬱金香小夜燈 $255.5
選一朵花送給美麗又優雅的媽媽,仿真小夜燈可作裝飾外也十分實用!而高貴的鬱金香的花語是愛、慈善、名譽、美麗…以及永恆的祝福,各色的鬱金香象徵不同的意義,如黃色代表高雅、珍貴、愛惜,而粉色代表美人、熱愛、愛惜等花語。鬱金香使用柔軟仿真的花瓣,不怕凋謝,為室內空間添加些許活潑的氣息。白天當作居家擺飾,仿真的外型猶如在家擺上一盆真花,不用擔心澆水和凋謝。

仿真小夜燈是來自韓國的 Via K studio工作室,由珠寶/金屬藝術設計出身的設計團隊組成,2007成立至今,致力於創作更多手作藝品,2013年推出以花為設計主軸的仿真系列商品,精緻的外型加上猶如真花的的柔軟觸感,擄獲眾人的心!

仿真鬱金香小夜燈


deepinn砭石溫感按摩儀/刮痧板/熱敷震動 $566.3

讓媽媽擁有被寵愛的時光,用以下法寶紓壓媽媽一身的疲勞與痛症!疲勞痠痛,適度的刮痧按摩可以放鬆舒壓,傳統的刮痧版往往都要用力刮才會出痧,deepinn 砭石溫感按摩儀 採用電動發熱原理,可自行控制溫度 40~50 度,若擔心溫度太高也可調整關閉發熱效果。刮刀部分採用天然礦石砭石,含有自然正能量,使用範圍包含刮痧、按摩臉部及按摩身體部位肌肉。

3.母親節禮物推介:防潑水設計 玩味手袋Kipling

雨季來了出門十分麻煩,不怕水潑也不怕髒的包包就可照顧媽媽的日常需要!今次比利時手袋品牌Kipling與韓國新銳設計師Minju Kim推出限量聯名系列,特別設計三款新包型:日常背囊DELIA KIM、斜揹袋DAJUNG BELT、手提袋JIHOON,以鮮豔搶眼的圖騰設計,打造玩味可愛的風格。今次的聯名系列全包款皆有防潑水設計,不論是出門採購、去海邊泳池也是十分實用,不怕水潑也不怕髒,讓母親出外遊玩時也可成為最亮眼的潮媽!

MILDA $890
GLEAM S $390

4.母親節禮物推介:夏日時尚 手工編織包Anteprima Wirebag

包包相信是女士們最喜愛又實用禮物之一!以針織聞名的意大利品牌ANTEPRIMA,於1998年首次推出WIREBAG,採用專屬wire物料,以不同色系編織並透過一線微光,以手工編織輕盈的作品,發放璀璨奪目的光芒。夏日的經典系列備有多個不同款式,像簡約優雅的方形、玩味的水滴形,更有啞色或亮色選擇,皆是日常輕便百搭的單品,總有一款深得媽媽的歡心!悅目繽紛的色彩再配襯可愛立體的水果造型Motivo Frutta Charm,媽媽收到時必定更甜入心!

融合高科技材料和永恆工藝,每款手袋都代表著獨立現代女性的自信、力量和俏皮的完美平衡。
採用專屬wire物料,以不同色系編織並透過一線微光,以手工編織輕盈的作品,發放璀璨奪目的光芒。

5.母親節禮物推介:繽紛母親節 Marimekko

母親節除了準備花束,喜愛花的媽媽對MARIMEKKO一系列鮮艷奪目的印花單品相信也會喜歡!今季春夏設計主題更是將樂觀主義傳遞開去,重複且富韻律感的線條圖案撞上活力的亮紅、鮮黃等色彩,讓人心境豁然閞朗。從繽紛服飾以至實用家品,相信心水禮物清單都可以在這兒找到!

今季春夏設計主題更是將樂觀主義傳遞開去,重複且富韻律感的線條圖案撞上活力的亮紅、鮮黃等色彩,讓人心境豁然閞朗。
MONO MINI CROSSBODY PULLOPOSTI SHOULDER BAG $1495

Gappe Juhlaunikko Short Sleeve Blouse$1495(左), Kioski Astrilli Unikko Bandana $350

6.母親節禮物推介:工藝與細節之間的光芒 The Little Shop

好的配飾,往往能為您的整體造型大大加分。既然如此,不妨善用各式各樣的戒指妝點您的指間,讓這些The Little Things變成提升氣質的重要角色。不一定需要華麗浮誇的設計才能呈現高貴、優雅,相反,經典雋永的本質更能把品味埋藏在工藝與細節之間,散發耀眼光芒。

THE LITTLE SHOP從世界各地精心挑選精緻飾品,例如日本 noguchi 的復古風手工首飾、法國Dorette斑斕耀眼的彩色珠寶、美國ANNETTA 14k recycled gold 和負責採購或lab grown的寶石首飾,都是母親節送禮不二之選。

日本 noguchi 的復古風手工首飾

7.母親節禮物推介:精緻花瓣的閃耀 周生生

一件別具心意的首飾可被珍藏一生。藉著節日將至,表達心意可送上高貴又實用的鑽飾。本地知名珠寶品牌周生生致力雕琢優雅瑰麗的鑽石配飾,品牌特別推介鑽石系列 「鑽之頌」分為五個主題,各具美態,滿足不同氣質、風格的媽媽,最能點綴日常穿搭素淨的媽媽,即時提升簡約裝扮的時尚指數。其中一系列精緻花瓣上鑲嵌璀璨美鑽,彷如春日花間花瓣靈動飛舞的效果,以瑰麗鑽光歌頌花卉的自然美態,綻放璀璨悅目得光芒,能輕易成為少女風媽媽至愛。

8.母親節禮物推介:比花更實用的禮物 Francfranc

日本家飾品牌Francfranc 門市及網店均有發售適合香港人的母親節禮物,除了贈送華麗的花束,不妨考慮送上Francfranc 的產品,透過能令人心情變好的可愛設計以及無可挑剔的實用性,讓媽媽過上一個難忘又感動的母親節。Francfranc 在今個母親節準備了限定優惠,讓大家知向媽媽表達你深深的謝意!

不會凋謝的花朵禮物

華麗的花束固然能送上一𣊬的驚喜,但對媽媽的愛並不應局限在剎那的時光。FLOWERMOTIF 花朵系列除了不乏代表母親節的花花圖案之外,更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上大派 用場,無論是下午茶時光、外出收納抑或每天補充水份時,都能活用由你親手送上的「花朵」, 無時無刻展現你對母親的關心和愛。

刺繡花卉圖案小物

精緻的刺繡花卉圖案配合網紗素材而製的各種家居小物及外出/收納用袋。田園風的設計為生活增添溫馨的感覺,同系列設計有著豐富及多樣化的產品選擇,由圍裙、餐墊、化妝袋以至外出用的環保小袋,總有一樣適合媽媽的生活習慣,陪伴媽媽的每一天。

優惠詳情:
• 由即日起至5月14日,凡於門市及網店購買任何2 件FRAIS 系列 / 仿真花系列 / TULLE 袋系列,即享85 折 
• 由即日起,凡於門市及網店購買任何正價貨品滿3 件,即享85 折

9.母親節禮物推介:愛就要「花/時間」 Swatch

花是永不過時的象徵,為萬物帶來靈感, 於歌詞、 書籍、 時裝及藝術中隨處可見, 是送給媽媽的禮物首選。 Swatch 於 1998 年推出了第一款母親節特別版手錶,自那時起一直以充滿玩味的設計來紀念這個節日。 Swatch 打造普普藝術風格手錶, 點綴朵朵鮮花, 獻給最重要的人這份時間珍禮。此外,還有兩款 BIG BOLD 腕錶,在綠葉迷彩的基調上融入了清新的都會風格,其中7 款春季手錶以大自然為靈感,打造年輕活力的氣質感。

DAZED BY DAISIES AND MEADOW FLOWERS NEW GENT BIOSOURCED $670
ESSENCE OF FLOWER AND FLOWERZ GENT BIOSOURCED $590

10.母親節禮物推介:優雅法式花藝精品 Agnes b

對媽媽的感謝,應以每天的關愛來答謝她。在這個專屬媽媽的佳節,何不來點儀式感,為她挑選精緻的禮物和甜品,讓媽媽笑逐顏開。agnès b. CAFÉ & FLEURISTE特別推出全新鮮花首飾禮盒,精緻的鮮花花盒內藏首飾小抽屜,為媽媽締造雙重驚喜!同時特別推出一系列母親節優雅法式鮮花束及花藝精品,加上兩款特別設計的母親節限量蛋糕及朱古力禮盒,讓你輕鬆為媽媽預備佳節禮物。

Madelaine $1,680(左)、Nancy花盒首飾套裝 $2,580

11.母親節禮物推介:適合媽媽追劇用的耳機 Jabra

媽媽每天工作都十分辛勞,在打掃、做菜或追劇時,也可享有寂靜的私人空間。個人音響及工作學習兼容模式耳機領導者Jabra推出Elite系列最新成員「Elite 4」,經過度身訂製,價錢可愛之外,也涵蓋耳機的基本要素,例如舒適度、最佳音質及便利性。

對於需要同時連接兩個不同電子設備的用家,Jabra Elite 4具備藍牙® 多點技術加持,方便順暢無壓力切換,用家以筆記電腦觀看電影時亦可隨時接聽手機來電,耳機可實時切換至對應設備,在結束通話,可馬上回到電影或音樂的沉浸式精彩視聽體驗中,十分適合要一心多用的媽媽或上班族女士!

Jabra Elite 4 $899

12.母親節禮物推介:讓媽咪暖心微笑 FOTOMAX訂制禮物

如果想送點特別的禮物給母親留住溫馨瞬間,以下幾款快圖美可自定義客制化產品就再適合不過了!將溫馨家庭照片列印出來,送給母親一個窩心的紀念,可以選擇設計家用裝飾、玻璃杯、水杯等,相信是母親會心微笑的選擇。快圖美帶採用富士高清絨面相紙,加上纖維相架及光面玻璃,令相片得到最美麗的色澤及呈現,可自選配上母親節主題相框及自選相架顔色,訂制特別的禮物送給媽咪!

13.母親節禮物推介:親選驚喜美食禮籃 Fortnum & Mason

為傳遞對母親的滿滿愛意,準備當然要別出心裁!Fortnum & Mason 推出一系列母親節限定禮品,其中包括玫瑰包種茶,以精心調配的茶葉糅合別緻花香和優雅茶味,茶葉在烘乾過程中夾着玫瑰花瓣,讓花香融於茶葉。少部分花瓣特意被保留在茶罐中,讓茶品的色香味昇華,於午後的陽光下品嘗最能體現濃郁香氣和高雅茶韻。

大家也可選擇為媽咪挑選一個滿載美食的禮籃,相信也會驚喜萬分,親自挑選禮籃內的組合,可以揀選Fortnum’s 最香甜的檸檬蛋黃醬、蜂蜜和果醬,加上茶品和酒品,為母親打造獨一無二的禮物,令心思無限蔓延!

你可以親自挑選禮籃內的組合,讓 Fortnum’s 與你一起為母親打造獨一無二的禮物,令心思無限蔓延!

Fortnum’s Rosé Prosecco, 75cl $238(左)、Rose Pouchong Tea, 125g Loose Leaf Tin $308

14.母親節禮物推介:與家人同享甜蜜 Paul Lafayet

在節日中送給媽媽一點甜!法國甜品品牌Paul Lafayet一直很受歡迎的法式焦糖燉蛋撻,最近推出便攜裝,十分方便。

甜品的靈感來自Paul Lafayet經典新鮮法式焦糖燉蛋,可隨時隨地享受而設計。現在不用擔心「趁新鮮、趁熱食」,讓一眾法式焦糖燉蛋的粉絲們可在任何時間、地點 盡享這美味,可送給家人同享甜蜜時光。 

15.母親節禮物推介:送給愛茗茶的媽咪 福茗茶

送給愛茗茶的媽咪,珍貴的龍井茶相信是不會出錯的禮物,之後還可親手泡茶給她喝。福茗堂茶莊的主題為「團聚」,寄意冀盼經歷近三年新冠疫情後,各人在各處親人們終可重聚。

春天是品嘗綠茶的好時節,龍井茶貴為綠茶之魁,是一衆茶客的心頭好。福茗堂茶莊今季為大家帶來上等的獅峰明前龍井系列,獅峰明前御選龍井、獅峰明前龍井(茶師精選)、獅峰明前龍井(老欉)、獅峰明前龍井,以及其他新款春茶。

其中採於清明前的龍井稱之為明前龍井,其色翠、香鬱、味醇、形美,堪稱四絕。產於杭州西湖區獅峰山的龍井茶香氣獨特、茶味醇厚濃郁,其耐泡的特點使茶葉經過多次冲泡後,依舊能感受到茶湯原有的香氣和韵味,絕對是品質最高的龍井茶。

茶農採茶。

Text:Twinkie
Photo:由以上各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藝術, 設計

從白布開始造一朵花 手工製染布花的精緻

每一朵花的盛開,都是自己的春天,花開有期。手造一朵手工製的布花,能尤如真花的優雅,卻可一直保存。本地手染布花手作人Kath早在幾年前已開始接觸布花,從白布開始剪花型,留意花卉的形態與小細節,再染色及塑型,近年自創的布百合、紫木蘭、劍蘭等不同形態優美的花材,展現像真花的線條與透明感,散發春天生氣和活力!

本地手染布花Immortalfabwork手作人Kath曾學習刺繡及畫畫,從事服裝創作的她,早已熟悉布料運用及紙樣製作,對造花有一定的幫助。早在2018年已開始接觸布花,多年來自創不少款式的花材,除了會製作單枝花,也會創作花圈裝置、花環及結合刺繡的作品,把花的創作延伸很多可能。

像桃花的紫木蘭。
Garden Rose
學懂染布花後,Kath便嘗試用上organza(硬紗)做出花瓣透明感。

希望看起來是布花

造布花不簡單,Kath早前自家創作的的布百合便是一大挑戰,「本身這款用上純薄絲,已是很考驗真功夫,處理膠水及燙功不能反覆同一位置燙,而今次挑戰的花紋百合,上色更難,染料沾上布後會化開顏色!」Kath記得當時創作時天氣很冷,在黑夜中發抖地畫紋,但黑夜的時間過得特別快,一到凌晨四點腳麻了,但成功做到心目中想要的效果十分雀躍!「製作時需反覆試驗,不同質地、顏料,最後成果跟實物相似度太高了,所以刻意把葉調得淡一點,對比真葉的綠,希望看起來著重這是布花。」

在每次製作前,Kath心目中每次都會有先想好構圖,日常要多觀察花型,像布碗豆花,是種很特別的花,要低頭才會好看。

從白布剪花型再染色及塑型

做花最大的主角是布,所使用的布料也是日本製,Kath指會用到多達40多種不同質地、厚薄的布料,而全部都已上漿處理,從白布剪花型再染色及塑型。而大部分的布料都是天然成分,包括絲、棉及麻。Kath最喜歡的是Georgette長毛絨及日本和布,「沒有什麼花一定用什麼布的,所以不同料子會有不同效果。」

做花最大的主角是布。

這裡大概有40種、100份布料。「應該夠我做布花到80歲了。」

找到合適布料制作紙樣、計算布料,再剪裁、染色、乾布後對色再調整布色。

所以染布花重點之一是顏色,在不同的布料上用同一種色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在調色的練習中尋找屬於自己風格的顏色!而染布花主體花瓣,為薄布料一般會一疊的剪型及染色,厚絨布便要逐塊剪及染。

圖中的花瓣看到三種主色,其實當中調了7種色的。
繡球花瓣:橙、粉紅、綠、黃色
玫瑰花瓣:鮮黃色、青檸綠、綠色及啡

葉子是染布花重要配角,制作都是逐片黏上鐵線及底布,由於底料改了不用薄絹,在透薄的feather silk下,鐵線也要另外染色,葉子每片顏色也有差異,邊位也highlight了啡色。

燙花器及燙頭是為染布花塑型,染布花上的型狀就是靠燙花器燙出來的。組裝整體是否貼合原本構圖,而日本花芯作為點綴Kath指:「不是每種花也用得上花芯,要用一定要選日本的」她展示存量的一大半,更十分珍惜:「太多很精緻的也不捨得用,是絕版的呢!」

每個製作的細節讓花朵塑型更細緻,尤如真花的生氣和活力,而又保存了藝術創作的成份,讓每朵花也可燦爛盛開下去。

染布花上的型狀就是靠燙花器燙出來的。


Kath也會親手染絲帶,把凋謝的鮮花製成絲帶顏色,可以永久保保存。

Text:Twinkie
Photo:IG@immortalfabwork

夠Green, 專訪, 藝文創意

香港造紙職人 手工製種籽紙設計卡片/揮春

在這個人人都用手機聯繫感情的年代,收到一張手寫,甚至手製的卡片感覺很溫暖。香港一位造紙8年的紙匠,就是為了手製一張有質感的紙,主動走訪台中拜師學藝。因一直以來對紙的興趣,毅然開教室,售賣紙品,也教授造紙手藝。

本地天然物資 粟米莖、香蕉樹皮造紙

走進「浪花花紙教室」,瞬間被田園風包圍,陽光散落在紙品上,有種很簡單原始、治癒的氛圍。浪花花創辦人紅彤彤本是設計師,他分享在台灣造宣紙工房學師,以古法造紙,取材開始由頭學起,從剝樹皮、將原料蒸煮8小時、抄紙、覆紙、曬紙。她最難忘是利用樹皮作原料:「當時我們親手鋸庭園的樹,相信沒有不多人會這樣做。記得我們還徒手剝樹皮,蒸煮揀纖維再撈紙。每個過程都很深刻,工房的空間很大,乾濕分開,濕撈紙,乾的部份可以加工及處理印刷工作。」

回到香港,紅彤彤於2014年創辦的「浪花花紙教室」,選擇以本地天然物資源及永續環境方式下製造紙張。她利用了本地農場的時令植物,例如粟米莖、香蕉樹皮等植物材料,「會盡量用本土的資源,如南生圍蘆葦草,可以代表到南生圍這地方,去製作一張屬於本地的再造紙。」紅彤彤指她在回收紙製作時,也會混合植物,讓顏色比較好看。

台灣造宣紙工房學師,首次親手製作的紙品。
「浪花花紙教室」內放滿不同素材及植物,用作教學及造紙。
紅彤彤以本地天然物資源及永續環境方式下製造紙張。

升級再造 手製種籽紙

古法造紙取材自純植物纖維,經過漂洗、蒸煮、敲打及抄紙等多重步驟把材料製成紙,每張纖維紋路均獨一無二,手感比機造的紙質粗糙卻更有質感。

在保育造紙傳統的基礎上,紅彤彤還會注入了新元素。她表示,在造紙過程中,其實可以加入不同的食物廢料或副產品來美化製成品,可做到upcycling(升級再造),如花生衣、米糠和豆衣就是絕佳例子。「之前也有用牛奶盒、咖啡渣,我們也希望利用剩食去造紙。」橙皮與果皮可以成為染色的工具,又可以作為裝飾使用。令它們不再是廚餘、垃圾,變成是美麗工藝品。

在製作卡片中,也會加點創意讓紙張可變得個人化。之前曾與貓糧鮮食店鋪合作,集合了很多貓毛,最開始時以貓毛作為書封面,之後再將貓毛混入聖誕卡,大家都很開心可送給朋友:「有學生帶了兩隻貓做兩本書,之後回家會拍照給我,再相認是屬於那隻貓的毛,這互動十分有趣。」

浪花花製作的賀年揮春。

手造紙與書藝的美

近年的利是設計一年比一年精美,扔了實在可惜。新年得來的利是封,也可重新做成手工賀卡,讓紙張重獲新生,繼續承載祝褔。紅彤彤,早前便回收利是封、牛奶盒等,經過處理一浸一撈,製作成充滿節慶感的粉紅及紅色再造紙,拿上手也可看到利是封的金光閃閃及凹凸質感,還有滿載人情味。

製好紙,就可以寫上祝福語揮春或製成賀卡,想親手體驗也可以,浪花花紙教室新年期間,更與書藝家verylittlegrasses合作開班教學造紙寫字,讓大家感受造紙術的細膩,同時在畫紙上重拾手寫文字的樂趣。

趁着今年農曆新年後,大家𢭃利是後可以將利市封回收再造,紅彤彤:「能夠將這些利是封循環再造,也不失為幫助地球的一個好方法。」

書畫家verylittlegrasses作品。
書法創作723studio的作品。

浪花花紙教室於聖誕節及新年期間,更會教授手工製種籽紙聖賀卡。

聖誕節教授手工製種籽紙聖賀卡,而手工紙刺繡聖誕卡為紅彤彤和學生們製作,每張都是升級再造手製種籽紙,聖誕卡後會有張小卡片標明出更會教授手工製種籽紙製作賀卡。是那款種籽,可了解更多每張手製紙的由來,很有意思。 

古法造紙取材自純植物纖維,經過漂洗、蒸煮、敲打及抄紙等多重步驟把材料製成紙。

造紙不簡單 新手撈紙易皺

造紙時水所掀起浪花,讓植物纖維在水中流動,掀起浪花然後可沉澱,這畫面讓紅彤彤想到為教室取名為「浪花花」。

紅彤彤其中一名學生悠悠,學習造紙一段時間,辭去全職後現協助經營教室,她指在造紙過程中得到滿足感,同時也感治癒:「造紙程序中的撈紙,都已經要撈幾層,很多時候一層掀起就會皺,每次看彤彤示範時好像難度不高,乾淨俐落。經過練習發現,我們要學懂感受到水入面的浪,要觀察和去看清楚。」

悠悠指現時抄紙達一年幾:「如揼纖維去到撈紙,每個步驟都會影響下一步。每次打撈完可能會摵爛左,下次再調整,對我來說還有機會,沒有失敗,還有下一次。現在明白要將自己融入,這就是工藝的精神。」

三朵浪花花,紅彤彤與學生們合照。

「工藝是有生命,要好好珍惜。」紅彤彤指在香港雖然很少人在做手工紙,但造紙讓我遇上很多都在追夢的人,未來希望可承傳造紙術的細膩,培訓香港造紙職人。「造紙匠是一條很孤獨的路程,耐得住,將來就會有成就。」

浪花花紙教室

地址:新蒲崗六合街8號六合工業大廈23樓D座R01室
浪花花紙教室:IG@lomfafair
書畫創作:IG@verylittlegrasses/書法創作:IG@723studio
造紙班詳情

Text:Twinkie

生活美學

日本扭氣球達人
徒手扭出超像真動物昆蟲作品

為了討小朋友歡喜,不少家長都會自學扭氣球,而花花、心形棒、長尾狗都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入門選擇。看似小兒科的玩意,箇中技巧卻是易學難精,而在日本享負盛名的扭氣球專家松本壯由(Masayoshi Matsumoto),他的作品甚至被視為藝術品,每一件成品都讓人嘆為觀止。

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的松本壯由本身是位工程師,25歲那年開始自學扭氣球,後來更結合了他喜歡研究昆蟲和動物的興趣,利用氣球扭成逼真的昆蟲與動物造型,無論色彩、形態、結構都栩栩如生,別樹一格的作品讓他躍升成為人氣極高的氣球藝術家。除了外觀夠搶眼之外,松本壯由的氣球作品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整個製作過程並沒有使用膠紙、膠水或顏色筆等工具,換言之,所有作品都是百分百用氣球扭製而成,更顯技術高超。


他現時共開設了兩個IG帳戶,分享他那些與別不同的氣球作品,追蹤人數將近14萬人。想進一步欣賞他的超凡手藝,同時跟大師學習一招半式,他的YouTube頻道就分享了數十條教學短片,由最基本的10種技巧,以至水嚨頭、甲蟲、蝴蝶等高階扭法,全部都逐一公開示範,大家可有興趣挑戰一下?

TEXT:Ivy
PHOTO:IG@isopresso_balloon, isopresso_balloon2

藝文創意

改造牛仔衣物 見證手作魅力

拆線、畫線、裁布、熨樸、車縫,歷經多個步驟,一個由牛仔布改造的背包終於大功告成。別看「牛布院」Denim Yard 的主理人Vivian如此熟手,她並沒有讀過時裝設計,一切都是上網自學,慢慢累積經驗,才由網店走到實體店。「牛布院」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細小空間裏放滿了各式各樣的牛仔布和工具。把牛仔布放在針板上,踩動衣車時發出清脆軋軋聲,一針一線都包含著創作者的心思,以及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自學成才 鍾情牛仔布

「本來沒有想過做生意,純粹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無論是送給別人或自己用,我都覺得好開心。」Vivian坐在衣車旁,娓娓道來「牛布院」的故事。6年前,沒有任何設計或藝術底子的她在YouTube觀看布藝製作的影片,因為感到很有趣便上網自學。從手縫開始,用過花布布料,後來被風格多變的牛仔布深深吸引:「我覺得牛仔布好靚,有很多變化,可以做到很多不同的東西。」遂買了部衣車作練習之用,慢慢掌握縫紉的基本技巧。

留意到市面上牛仔布產品不多,當時從事服務業的Vivian便萌生開網店的念頭,一邊做正職,一邊接訂單,為客人製作帽、單肩包、背包等。不過,即使有衣車的協助,製作的過程依然需時。單單製作一個牛仔背包,就至少需要7小時,缺乏耐性的人很快就會放棄,但Vivian卻很享受製作過程:「可以縫製一些有用的物品,我覺得好有成功感。」

細小的店舖放滿不同工具,其中木製線架上有很多線卷,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

Vivian用的是「工業車」,這款衣車原本是用來縫製皮革的。

疫下開店 一人打理生意

細小的空間掛滿由牛仔布製成的物品,衣車放在中央,後面的木製線架放滿線卷,一旁掛著各式各樣的牛仔布。由入貨、裝潢、宣傳、開班,一切都由Vivian一人包辦,精美的手作背後,是創作者的辛酸故事。與實體店相比,網店的營運成本較低,不受時間地域限制,也不用考慮租金。從線上走到線下,Vivian形容開實體店的決定有點衝動,疫情下公司裁員,她覺得好像是個機會轉為全職做手作,便「膽粗粗」開了實體店。

常言道:「創業容易,守業難。」雖然開業後仍不時接到訂單,亦有不少人參與體驗班,但要達到收支平衡並不容易。Vivian坦言壓力大,不過她由衷地說:「我想堅持,因為真的很喜歡做這件事。」出於對縫紉和手作的熱愛,她推出不同的產品和體驗班,創作靈感來自生活的細節,只要從細微末節著眼,往往能帶來驚喜。例如Vivian留意到愈來愈多人喜歡菲林相機,就推出牛仔菲林相機袋,細心地設計了獨立的菲林格和暗格,方便使用。

10多款體驗班,最受歡迎的是背包和帽,而難度最高的則是電腦袋。電腦袋需要用上多層布料和拉鍊,如果布料沒有對齊就會不好看,需要拆線重整,連作為「熟手技工」的Vivian也試過拆線十多次,才順利完成,所以她建議各位新手可以揀選其他體驗班,她笑著說:「我不想大家有太大失敗感,並對這樣東西失去興趣,希望大家完成後可以開心地走。」

多款體驗班中,最受歡迎的是背包和帽。


電腦袋是最難整的,一般Vivian都會建議客人訂購,而非參與體驗班。

手作的溫暖

朋友都支持她創業,父母卻著她「現實」一點,賺的錢不多,不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言談間可見Vivian很明白在香港做手作的困難:「香港很少人欣賞這些東西(手作),沒有任何資金援助,一切都是靠自己。」明知困難仍開店做手作,她並不是異想天開,想靠手作致富,而是想堅持下去,用自己喜歡的作品和手藝,製作有用的物品,為他人送上溫暖。

這份溫暖可以從「牛仔衣物改造體驗班」感受到。開實體店後Vivian才開始開班教學,除了用新的牛仔布外,亦鼓勵客人自備牛仔褲,把家中閒置的衣物改造成不同的物品。當牛仔衣物被改頭換面時,伴隨而來的還有真摯的情感。其中一位客人讓Vivian留下深刻印象,對方帶著父親的牛仔褲,希望改造成其他物品,紀念已經去世的父親,「他(客人)希望用褲做些東西作寄托,就像父親仍在身邊一樣。」這些訂單不常有,但足以令人動容。

Vivian鼓勵參與「牛仔衣物改造體驗班」的客人自備牛仔褲,當中以Levi’s牛仔褲最受人歡迎。

製作單肩袋最少需要5個小時,Vivian說很多客人見到製成品都會很開心。

慰藉心靈的一味藥

開實體店後,Vivian不再是獨自埋頭苦幹,多了與人接觸,視野變得更廣闊。每當感到灰心,客人的評價成為了慰藉心靈的一味藥。「學生上完堂,會跟我說很好用、很漂亮,給我很大的動力做下去。」因此Vivian在教班時,都會多問客人的要求,希望他們喜歡成品並會一直用。正如開業的初心,正是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別人。

TEXT:Gillian
PHOTO:Nick, G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