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廣東歌

生活美學

元宇宙造星!香港首個元宇宙 廣東歌歌唱比賽

元宇宙都可以開騷舉辦歌唱比賽?隨著元宇宙的興起,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二事都能夠在虛擬世界體驗。香港音樂平台Hong Kong Singer Channel 舉辦第五屆「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歌唱比賽,破天荒與本地科技公司Metaverse Corp旗下的「Meta 12元宇宙平台」合作,實現香港史上首個「實體+元宇宙」並行的廣東歌歌唱比賽!

去年第四屆「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歌唱比賽。

這次Hong Kong Singer Channel與Meta 12作出新嘗試,讓歌唱比賽同步在實體場館及元宇宙進行。歌者在台上比賽,會同時穿梭於現實和虛擬空間,相當有趣!元宇宙中還有千變萬化的視覺效果,讓觀眾像置身夢幻世界。

第五屆「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歌唱比賽秉承往屆傳統,分五個年代專屬組別,向不同時期的廣東歌致敬,包括「70-80年代歌曲組」、「90年代歌曲組」、「千禧年代歌曲組」、「2010年代歌曲組」及「2020年代歌曲組」。參加者可自由參加不同組別,選唱在相關年代面世的廣東歌;更可以五組全部參加。本屆特設「新生代組」,只限15歲或以下人士參加,旨在鼓勵青少年齊齊參與。他們可選唱任何年代的廣東歌,亦可同時可以參加其他五個年代專屬組別。

勝出可獲「Meta 12元宇宙」歌手試音機會

六組均設冠、亞、季軍,各得獎座之餘,並可晉身總決賽,爭奪全場總三甲,成為香港史上首個「元宇宙廣東歌歌王」。全場總冠、亞、季軍還可以在Hong Kong Singer Channel開網上演唱會,同時獲得「Meta 12元宇宙」歌手試音機會,開展音樂夢。為鼓勵更多人參與,大會將會在所有參賽者中選出表現優秀的,頒發「傑出表現證書」,以作特別嘉許。

與Meta 12攜手打破傳統

Hong Kong Singer Channel創辦人兼流行歌唱導師李泇霖表示:「要延續廣東歌文化,就要讓每一代繼續唱下去。過去幾年,我們積極舉辦『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歌唱比賽,讓大家實踐音樂夢;同時積極推動本地廣東歌文化,為香港樂壇注入新力量。這次很開心能與Meta 12攜手並進,讓第五屆比賽可以打破傳統,同步在實體場地及元宇宙舉行。」李泇霖並回顧上屆「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的全場總冠、亞、季軍,分別由劉漢盛、顏志恒及錢偉浩奪得,而今屆歌唱比賽現正接受報名!

Meta 12聯合創辦人兼首席顧問蕭作利表示:「Meta12 是一個香港原創並走向世界的元宇宙,現時已成為一個現實與虛擬並行的平台,生成的內容非常多樣化,已落地的包括中國三省鐵路系統、香港藝術節、長洲環保保育項目,以及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服務中心的心理學展覽會等。目前籌備中的包括歌唱比賽、演唱會、教育、旅遊和商貿等項目,將會在今年內陸續推出。元宇宙是Web 3.0 的一道主流,Meta12會主力創建這個虛擬世界,讓用戶可以全面體驗無限時空的感受和興趣。」

Meta 12為香港人設計建造的元宇宙平台,包含娛樂、教育、藝術創作等元素。

第五屆「I Love Cantopop我唱呢啲廣東歌」歌唱比賽
報名網址:www.hksingerchannel.com
截止日期:2023年6月3日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許冠傑演唱會4.14網上直播 全球歌迷大合唱

粵語歌始祖許冠傑開創了本土音樂的潮流,創造香港口語演繹法,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標誌性人物。今年歌神更舉辦「許冠傑此時此處演唱會2023」  ,並開售網上直播通行證,屆時海外的歌迷全球超過50個城市也可同時欣賞!

網上直播通行證現已開售

最近「健康.旦」主辦的「許冠傑此時此處演唱會2023」 ,現已開售網上直播通行證!海外的歌迷也能實時欣賞4月14日的演唱會。屆時演唱會將向全球超過50個城市 (包括紐約、芝加哥、多倫多、倫敦、曼城、巴黎、阿姆斯特丹、羅馬、悉尼、墨爾本、奧克蘭、東京、大阪、首爾、台北、新加坡、曼谷、胡志明市、馬尼拉、澳門等地)同步輸出高清畫質的演唱會訊號。海外歌迷只需購買網上直播通行證 SUPERLINK Online Pass,即可同步觀賞演唱會。本地歌迷亦可購買網上直播通行證贈予海外親友,讓全球歌迷也可以隔空大合唱。

「許冠傑此時此處演唱會 2023」網上直播通行證 SUPERLINK Online Pass,已在2023年3月28日開始於「健康·旦」網站公開發售,票價劃一為港幣$280。考慮到海外歌迷受時差所限,網上直播通行證 SUPERLINK Online Pass 可於香港時間4月14日晚上8時後的 24 小時內,跟據各地區的播出時間收看,確保歌迷都能完整欣賞到阿 Sam 在演唱會的英姿。

預訂早鳥優惠

Mastercard卡客戶可於 2023 年3月23日起經「健康・旦」網站專享訂購早鳥優惠,以 Mastercard卡購買網上直播通行證,每條SUPERLINK Online Pass 減港幣$25。2023年3月28日起以Mastercard卡結帳亦可有訂購優惠,每條SUPERLINK減港幣$10。

網上直播通行證 SUPERLINK Online Pass
日期:2023年4月14日
時間:香港時間晚上8時15分
通行證票價:港幣$280
官方訂購網站:www.hieggo.com.hk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著名音樂家顧嘉煇離世 畢生創作無數經典粵語金曲影響幾代人

本港著名音樂家顧嘉煇在加拿大離世,享年92歲。這位香港殿堂級的音樂人在香港七、八十年代創作了無數經典的粵語金曲,至今仍在坊間傳唱;除了家傳戶曉的金曲,顧嘉煇也栽培過無數歌手,對香港流行音樂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單是一首《獅子山下》就影響了幾代的香港人,更不用說那些膾炙人口的影視主題曲,無一不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著名音樂家顧嘉煇在加拿大離世,享年92歲。(中大網站圖片)
顧嘉煇與黃霑的「煇黃」組合,為香港創作無數經典金曲。(網上圖片)

顧嘉煇 1931 年在廣州出生,三兄弟姊妹中排第二,胞姊是 60 年代著名歌手顧媚。顧嘉煇原來對繪畫有興趣,立志做畫家,但最終沒有實現。1948 年,顧氏一家從廣州移居香港,顧媚為了養家,開始到夜總會唱歌,而顧嘉煇亦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在旁學鋼琴,及後成為琴師。

顧嘉煇曾獲最佳拍檔、填詞人黃霑稱為「流行曲貝多芬」的音樂巨匠,一生作曲超過 1,200 首,包括《啼笑因緣》、《狂潮》、《獅子山下》、《上海灘》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從兒歌到電影配樂都有﹐可見大師不拘一格的才華。

中西合璧編曲《上海灘》

在廣東歌地位還不高的七十年代,顧嘉煇用新穎的曲風成功提升廣東歌的地位,他中西合璧的編曲,給當時的聽眾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剛好碰上粵語影視作品的興起,這種有別於以往老套的粵語歌曲瞬間掀起熱潮。1980年,顧嘉煇為電視劇《上海灘》所編的同名主題曲就在香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當中以西方管弦樂融合中樂的響木和簫聲,強勁的節奏感下,也切合上海灘的影視主題。那充滿氣勢的前奏至今仍深刻在人們的腦海中。

「浪奔浪流」,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1980年劇集《上海灘》主題曲便是出自顧嘉煇之手。(上海灘劇照)

電視劇主題曲《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世間始終你好》

氣勢磅礴的前奏當然不止《上海灘》,1983年無線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三部主題曲也一樣深的民心,當中的編曲更是經典。《鐵血丹心》弦樂與和聲共織的急促前奏,讓人一聽就好像真的走進了那蒼蒼茫茫的塞外。《一生有意義》的情意綿綿到後來《世間始終你好》澎湃的曲調,讓歌曲既有《射雕》主題曲的豪邁俠情,而又能獨立於影視劇成為金曲傳唱至今。

繼上海灘後,1983年的《射雕英雄傳》三部主題曲也一樣成為經典。(射雕英雄傳劇照)

金像獎最佳音樂《當年情》

除了電視劇,1986年,顧嘉煇為上映的電影《英雄本色》作曲,由哥哥張國榮演繹的《當年情》獲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及台灣金馬獎最佳音樂、最佳原著音樂。其編曲跳出電視劇的格式,而有一種惆悵、緬懷的電影感。

1986年電影《英雄本色》和張國榮主唱的主題曲《當年情》是不少港人的集體回憶。(英雄本色劇照)

童年回憶兒歌《烏卒卒》

有些歌,可能你從小開始聽、開始唱,卻不知道原來那也是顧嘉煇所作。1990年,無線電視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主題曲,由陳松齡出唱的《烏卒卒》就是其中一首。沒想到這充滿童趣的輕快曲調,也是出自這位殿堂級音樂人。

兒童節目《閃電傳真機》主題曲《烏卒卒》是不少小朋友心中的金曲。(烏卒卒MV截圖)

港人經典金曲《獅子山下》

當然,若數最具代表的金曲,那相信一定會是1979年的這首《獅子山下》。由顧嘉煇作曲及編曲、黃霑填詞、羅文主唱。這首原是香港電台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曲,在八、九十年代的一連串社會事件中,慢慢引起港人共鳴,在不同活動中被引用,逐漸成為港人「同舟共濟」、「獅子山精神」的象徵之歌。

最為港人傳唱的金曲非《獅子山下》莫屬,歌曲首次收錄於羅文1979年發行的專輯《好歌獻給您》。(好歌獻給您專輯封面)

顧嘉煇的金曲數也數不完,而深深影響幾代人的「煇黃」時代卻從此拉下帷幕。不過每個人心中,仍會有這麼幾首金曲,教我們憶起那繁華了幾個時代的音樂宮殿,而「煇黃」絕配也將如他們的音樂般一直傳唱下去。

Text:Vincent

藝文創意

新一代填詞人Oscar
冀以情歌帶來共鳴

一段愛情,不論是萌芽、綻放或枯萎的階段,都一定有憑歌寄意的時候。而過去有一段時間的廣東歌以情歌尤其受歡迎,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均道出了愛情的真諦。當廣東歌遇上情人節,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葵芳新都會廣場近日聯乘新一代填詞人Oscar,以情歌歌詞為主題,帶來「甜蜜兩茶詞」佈置供打卡拍照,並在現場播放Oscar精選的一系列情歌,讓情侶在音樂縈繞之下享受濃情蜜意的時光。Oscar分享指,現今的情歌已經超越了愛情的層面,無論詞人或聽眾追求的都是更深層次的反思和共鳴。

立體呈現廣東歌

為了貼近時下年輕人表達愛意的方法,佈置更選用了一些愛情手勢去呈現。參與策劃的Oscar認為,現代人總難以將「愛」説出口,因此以文字或歌詞去表達愛意或許會更容易,韻味亦更悠長。「情歌歌詞很少以立體的形式展示,我覺得歌詞作為媒介不單可以用音樂呈現,以裝置的形式或會為聽眾帶來另一種共鳴。」Oscar表示,佈置想盡量符合情人節甜蜜的主題,因此從甜蜜的情歌中選擇一些歌詞,希望是讓人容易得到共鳴之餘,又能夠留下深刻印象、具代表性的歌詞,包括《BMG》的「愛你上了癮 愛我快答允」、《此刻無價》的「多得這 與我進退的你」和《孤獨的對岸》的「我的心任你安躺」。

以廣東歌刻劃愛情

本地樂壇於近年愈見多元化,但前幾年有一段時間曾被詬病為情歌泛濫。Oscar認為,對比起以前的情歌,現代的情歌歌詞的角度較為深入。「不知道是否教育的緣故,大家都有獨立思考,擁有不同的價值觀,當中細緻到只有少許的差異。以暗戀這件事為例,告白與否、以至期望得到的回應,已經能夠引申出各個獨立的角度。」反之以前的情歌角度比較宏觀,對愛情的描寫較為細緻。

曖昧時在情信和日記寫下歌詞,失戀時聽歌慰藉自己,相信是不少人沉溺於愛情時的寫照。Oscar指,情歌在一段關係裡能夠引起共鳴,失去時讓人得到疏導,遇到問題可以從中得到解答。他以《關於愛的碎念》為例,「歌詞旨在令價值觀不同的情人思考在一段關係裡,愛還是價值觀更重要,以及在放棄和珍惜之間的抉擇,我期望聽眾可以從歌詞中找到答案。」

在Oscar的填詞作品中,情歌與非情歌的比例約各佔一半。對他而言,寫情歌歌詞難度更高,因為情歌的角度相對上較為單一,主題不外乎是明戀、暗戀、失戀、曖昧,要在這幾個範疇中寫出成千上萬的情歌,找到合適而又不重複的角度絕非易事。不過香港樂壇向來不乏優秀的填詞人,Oscar自言在他們身上獲益良多。「我在Wyman的詞學習到聯想力的重要性;從林夕的詞學到如何從微細的愛情觀延伸到世界觀,以至宗教和哲學;從周耀輝的詞學到如何將普通的歌詞包裝成優美的詩詞,而我也一直在學習如何令歌詞變得更生動。」

共鳴vs思考

一個巴掌拍不響,無論曲詞編監唱何其出色,音樂始終需要以打動聽眾為本。Oscar認為現代的聽眾仍然追求共鳴感,而共鳴是來自一矢中的、最明確的價值觀。「寫歌詞的時候,我希望可以引起聽眾思考價值觀的對錯,以至思考上的碰撞。」時而有所啟發,時而在矛盾中思考,關鍵在於為聽眾帶來情緒上的疏導。「至少要帶到希望給聽眾,就算我寫失戀歌也不希望是呼天搶地、要生要死的地步。即使寫憎恨,我也希望將憎恨化為move on的動力,在歌曲裡提供一個出口、一束光源。」

以前廣東歌主要以情歌為主,但時移勢易,現今的樂壇已不再是情歌主導。Oscar指出,其實很多唱片高層仍然希望推出情歌為主,「但只要進一步了解年輕人,就知道他們並非追求單純的情歌,他們希望在情歌以外得到一些東西,例如在Gareth T. 的《勁浪漫超溫馨》找到廣東話的價值,在《boyfriend material》找到幽默,在林家謙的《一人之境》找到孤獨感。」這一代人寫的歌詞,以及聽眾所追求的,都已經遠超於情歌的層面,歌詞蘊含的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的是背後更深層次的反思。

詞大於曲?

以往關於香港樂壇的其中一個評價,是「詞大於曲」的現象,幕後班底的鎂光燈似乎往往都落在詞人身上。Oscar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歌詞會特別受到關注,全因詞人一直以來都會避免在填詞時重複同一種套路,反之曲到了某個階段就不斷重複同一句格局,變相令聽眾不會格外留意作曲和編曲。「所以嚴格來說只能說是『詞的質素大於曲』,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在了。只要聽眾細心發掘寂寂無聞的幕後班底,很多人的唱、曲、編都會好到令你忽視了歌詞。」

Oscar筆下的歌詞,不乏大獲好評的名曲,包括最近炙手可熱的女團COLLAR的出道歌《Call My Name!》、陳奕迅的《致明日的舞》、林家謙的《特倫斯夢遊仙境》等。談及自己寫過最深刻的歌詞,Oscar選擇了姜濤和Anson Lo的《BMG》。歌詞雖然是關於「撩女仔」,但簡單直白之餘又不能變得低俗,略有挑戰性,他笑言「不能令人覺得是一首『落老蘭』的背景音樂。」另一首深刻的是《面對後悔的各種方法》,歌詞寫如何面對錯失一段關係,「很多人會在失戀時覺得自己是悲劇主角,但每個人都有責任,在後悔之際要令自己跌入漩渦,還是找到能夠繼續前進的動力,是我想帶出的反思。」

Text : Jenny
Photo : Nick

藝文創意

全民造星4女團今日誕生
盤點香港歷代女團

上月《全民造星4》總決賽結束後,萬眾期待的女團將於1月12日正式出道!除了冠、亞、季軍Marf(邱彥筒)、Gao(沈貞巧)及Day(許軼)已穩佔女團3個席位外,餘下的成員人選、風格以及名稱均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名單尚未公布,社交平台已出現《前夫反擊戰》群組,加入人數亦已超逾2.8萬人,可見這隊女團的人氣勢不可擋!時隔多年,香港再次掀起追星熱潮,跳唱女團更是難得一見。迎接新女團成為本地女子偶像接班人之前,不如先回顧香港歷年來各個紅極一時的女子組合,一起回味她們獨有的魅力!

夢劇院

曾經在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時的夢劇院,由李敏和劉文娟組成,當時兩位都是中文大學的學生,因此以清純校園女子組合為定位。一首《天生一對》成為經典之作,成為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ECHO

1989年組成,成員包括李蕙敏與區海倫,雖然3年後就拆夥,但曾推出7張專輯,《高溫赤裸》一曲更是她們的代表作。解散後區海倫簽約TVB,而李蕙敏則加入商台當DJ,直至1995年李蕙敏先後推出《橫濱別戀》、《你沒有好結果》、《我為我生存》、《未忘人》,人氣一時無兩。

2R

由來自馬來西亞的兩姐妹黃婉君(Rosanne) 與黃婉佩(Race)組成,於2002年被星探發掘而出道,其少女氣質吸引不少粉絲,當時的代表作包括《我們的合唱歌》及《第29天》。不過兩姐妹在2007年決定獨立發展,後來漸漸淡出幕前。

3T

2002年出道的「3T」雖以組合名義推出《少女蝶》合輯EP,但嚴格來說,由鄭希怡(Yumiko)、劉思惠(Maggie)及蔣雅文(Mandy)組成的「3T」並不屬於真正女團,只是將3位英皇小花集合出道,一起宣傳以測試外界反應,再找出較受歡迎的成員進行力捧。「3T」僅推出過《少女蝶》一張合輯EP,7首歌曲中只有《旋轉樂園》為合唱歌,其餘6首都是成員的獨唱歌曲,而此張EP亦達金唱片銷量,她們亦成為2002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暢銷本地新人組合」得主。

Cookies

談及經典女子組合,不得不提2002年出道的「九餅」Cookies。憑著一首《心急人上》,以少女視角道出了對戀愛的憧憬,因此吸納了大量年輕粉絲,令她們甫出道就人氣高企。第一張EP《Happy Birthday》正式推出後,不夠10天已賣出約兩萬五千張,接近金唱片銷量,橫掃各大頒獎禮的獎項。可惜「九餅」時期僅維持了一年,成員變動後只剩下鄧麗欣、傅穎、楊愛瑾和吳雨霏「四餅」,最後各成員亦分開發展,以解散告終。

HotCha

2007年出道的HotCha甫出道就憑藉精湛舞技成為當紅跳舞組合,為樂壇帶來新鮮感。其涉獵的曲風多變,代表作包括節拍強勁的舞曲《屈尾十》、《不要防曬》,亦有抒情慢歌《對我有感覺》、《You Are My Best Friend》等。但最後仍逃不過「七年之癢」,三位成員獨立發展。

As One

2012年正值韓流席捲全球之時,香港誕生了一隊主打甜美清純的女子跳唱組合。當時她們以打入亞洲市場為目標,其後亦成功在2015年在韓國出道,成為首隊進軍韓國市場的香港女子音樂組合。雖然經歷多次成員變動,但每一首主打都獲得不俗的評價,其中《Candy Ball》更是膾炙人口的跳唱歌曲,其MV至今已有超過200萬點擊率。可惜最後無法逃離解散的命運,不少網民更形容「香港樂壇欠她們一個交代」。

Twins

提起女團,又怎能不提被譽為兩岸三地最長壽的華人女子團體Twins呢?由蔡卓妍(阿Sa)和鍾欣潼(阿嬌)組成的Twins在2001年甫出道即大受歡迎,不論是80後、90後,甚至00後,對她們的經典歌曲《女校男生》、《戀愛大過天》等都不感陌生。歌曲以少女情懷為主軸,圍繞校園生活、情竇初開的戀愛等年輕人煩惱,當中所傳達的共鳴令她們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出道僅一年多便踏上紅館舞台,成為最年輕踏上紅館及赴歐美舉行演唱會的女子團體,形容Twins為香港近代最成功的女子音樂組合相信也沒人反對吧。

除了上述經典之外,90年代尚有Face to Face;最熱鬧的2000年代就有at17、Cream、3R、女生宿舍、Krusty、Freeze;2010年之後則有Super Girls、Robynn & Kendy等女子組合,只是近年鋒芒被韓國女團所蓋過。且看《全民造星4》最新女團能否像MIRROR一樣,令本地樂壇更加熱鬧!

Text : Jenny
Photo : 網上圖片

藝文創意

姜濤揚言做「亞洲第一」
那些揚威海外的本地音樂

「我喺呢個地方可以好有信心地講,我哋一定會係亞洲第一。」繼去年的Chill Club頒獎禮後,姜濤在今年的叱咤頒獎台上再次揚言目標成為「亞洲第一」,引來兩極的反應,有人為他的豪言壯語喝彩,有人直指他是痴人說夢。事實上,近年有不少本地音樂作品已經衝出香港,在海外得到肯定和榮譽。放下成見,或許我們都能發掘到本地音樂作品的動人之處和魅力,只要樂迷繼續支持,就能夠如歌曲《樂壇已死》所言「香港歌手不會死」。

部分本地音樂入圍或贏得海外獎項一覽:

Hirsk

憑專輯《noista/gia 噪噪噪噪切》獲得2021年台灣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林二汶(作曲)、鄧麗欣(主唱)

憑電影《金都》主題曲《金都》於2019年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方大同

2017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2021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獎」

盧凱彤

憑單曲《還不夠遠》獲得2017年台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岑寧兒

憑專輯《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入圍2019年台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及「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雞蛋蒸肉餅

憑專輯《vol.2 GDJYB 23:59 BEFORE TOMORROW》獲得2017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per se

憑專輯《ends》入圍2018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Serrini

憑專輯《邪童謠》獲得2019年金音創作獎「海外創作音樂獎」

王菀之

憑單曲《一定都和藝術有關》獲得2021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20 年度十大單曲」

MIRROR

《紐約時報》報導「This Boy Band Is the Joy That Hong Kong Needs Right Now」,形容「MIRROR正在推動對粵語流行音樂的熱情的復甦」。

姜濤

入選《Tatler》雜誌選出300位「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

Anson Lo

獲得韓國MAMA華語地區「最佳亞洲新人獎」

Text : Jenny
Photo :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