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區

長洲太平清醮2023|長洲百年傳統太平清醮 標誌性巨型包山變掛畫

受疫情影響,過往每逢佛誕都會在長洲舉辦的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及搶包山比賽經已停辦了三年。而傳統會在北帝廟外樹立的三座高達42呎的「標誌」大包山,在這三年間也改用只有15呎的小包山。今年,飄色巡遊和搶包山比賽將在佛誕當天復辦。闊別三年,正當大家以為,那三座填滿平安包的大包山也會跟著一起回歸時,沒想到重現出來的並不是包山,而是三幅「包山掛畫」。

2016年 北帝廟外「標誌」大包山

傳統長洲太平清醮會在北帝廟外樹立三座高達42呎的「標誌」大包山。

2023年 變成三幅「包山掛畫」

傳統會在北帝廟外樹立的三座高達42呎的「標誌」大包山,今年卻變成三幅「包山掛畫」。
疫情期間,大包山曾改用只有15呎的小包山。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解釋,原先的確打算重現3座大包山,並也一如以往般在3月和承建商討論相關製作。然而對方卻表示由於物價上升,加上舊有的包山架因多年沒使用,需要重新製作。經評估之後,對方在3月底以人手、體力及製作場地安排不及為由,推辭了項目製作。時間倉促加上找不到其他能夠製作巨型包山的承建商,值理會最終決定以同等高度的掛畫取代3座大包山。

由於多年沒有使用,巨大的包山架需要重新製作。

保留3座小包山 照常派發平安包

值理會強調,雖然未能重現大包山,但會保留疫情期間的3座小包山作祭祀用途,市民仍可前去觀看祭祀的過程。待佛誕儀式完成後,翌日也會按照傳統,如常將小包山上的平安包取下,連同新鮮的平安包一起派發給民眾。關於這次的「掛畫」方案,值理會也承諾會檢討,祈望明年會有更好的安排。

至於搶包山所用的賽事專用包山則不受影響。和北帝廟前的3座竹棚包山不同,賽事專用的包山需使用鐵架搭建,也需要經過結構工程師的檢查,確保包山安全,能夠作賽事用途。除了搶包山專用棚架,搶包山上也只會掛上仿真平安包。

今年也會按照傳統,在佛誕儀式完成後翌日,將小包山上的平安包取下,連同新鮮的平安包一起派發給民眾。
搶包山有專用的棚架則不會受到影響。
賽事專用的包山使用鐵架搭建,經過結構工程師的檢查,確保安全,能夠作賽事用途。

Text:Vincent
Photo: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Facebook、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