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又有咩好怕喎?」近年,關於「奔三恐懼症」的安慰說話不斷,大家都說心境年輕最重要,但年齡的束縛卻是挺現實的。踏入三字頭,可能由獨身漢變成一家之主,父母的年紀也開始老邁、需要你的照顧,事業未必可再以興趣行先,三餐溫飽最重要。所以呢,30歲前總要做些事來,而這時限也像個計時器,tick.. tick.. BOOM!
上月於Netflix上架的音樂電影《tick,tick…BOOM!》,便講述美國劇作家Jonathan Larson在30歲前8天的焦躁生活。還未有甚麼成就的他,憶起Paul Mccartney與John Lennon在30歲前已完成了最後一首歌的創作,這事實讓他快要崩潰(畢竟藝術家比較大情大性),還要接受女朋友離開、好友患病的消息⋯⋯就透過Larson筆下的音樂,認識這名位為百老匯音樂劇帶來改變的劇作家。

Jonathan Larson由第二代蜘蛛仔Andrew Garfield飾演,其出色唱功令人眼前一亮。

《High School Musical》女星Vanessa Hudgens是戲中主要女角之一,再展甜美歌喉。
〈30/90〉:你說生日快樂 我說世界末日
被編排為電影的第一首歌,〈30/90〉道盡主角Johnathan即將踏入30的心態:身體胖了、頭髮薄了、青春也一去不返了,聽到「生日快樂」也只想調頭走。歌曲除了表達Johnathan的不安神緒,亦藉此交代了主要角色,讓觀眾在一首歌的時間了解故事大綱。
〈Boho Days〉:龍床不及狗竇
在成名之前,相信眾多美國藝術家都曾在設備甚為簡陋的合租公寓生活過,Johnathan亦然,更在4年內轉換了14位室友。在某個周末Home Party上,Johnathan在昏醉間打出清脆的拍子,即席創作了以合租公寓為主題的《Boho Days》,一口氣說出14位室友的名字,又唱出屋內的寒酸生活,似苦又甜。
〈Sunday〉:侍應們的心聲
任何一位從事過餐飲業的,都一定對〈Sunday〉一曲有莫大的親切感:周日就在家中好好休息吧,為何老是要跑到餐廳去吃個早午餐,高消費不在話下,更附上大量膽固醇!(害我忙得透不過氣來⋯⋯)歌曲以歌劇方式演繹,內容卻在嘲諷一群到早餐店的傻瓜,形成有趣的對比。
〈Therapy〉:幽默的情侶罵戰
以俏皮的曲風,唱出情侶間的吵吵罵罵,伴隨Johnathan與女友鬧分手的一幕。與原創音樂劇的表演格局相若,Garfield與Hudgens坐在台上的小凳子演唱,沒有太大的肢體動作,而當對罵越激烈,他倆的表情就越誇張,帶出另類的娛樂性。
TEXT:Choiyu
PHOTO: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