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夠green

夠Green

環保又時尚!韓國品牌  膠樽製百摺針織袋

PET膠樽在自然環境中難以分解,分解過程中還會釋出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污染。故此,近年不少品牌都希望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盡量將膠樽廢料循環再用,減少垃圾和碳排放。

就像韓國品牌PLEATSMAMA,便從濟州、首爾和釜山回收PET膠瓶和棄置舊衣,再從中提取材質織成再生紗線製成袋款,將廢棄物品物盡其用。當中的百摺針織袋款,設計更集時尚、實用及可持續於一身,適合希望為環境出一分力的女生們。

16個膠樽製成單肩袋

PLEATSMAMA的PLMA-LAB™,一直致力於研究環保設計,就以品牌的單肩袋為例,便是從16個膠樽中提取材料製成。加上採用高品質的針織技術,相比將布料剪裁出來並縫製的傳統方法,透過模製和編織製成百摺袋,確保在製袋過後不會留下任何廢棄布料,達至生產過程零浪費。而品牌也避免使用塑膠袋、多重包裝盒、獨立緩衝物料等過度包裝,反而是採用自黏紙包裝。從原料、製作到包裝均想希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針織質感柔軟 重量輕巧

品牌至今推出了不少袋款,包括單肩包、手提泡泡袋、納米袋及背包等等。特別是當中的百摺針織袋,其百褶設計和彈性更獲得了專利,而其半永久百褶設計(Semi-permanent PLEATS),沒有通過人工加熱或化學處理,獨特的編織方式使袋款在多次清洗後仍能保持其原始形狀。針織質感柔軟,加上重量輕巧,方便大家輕鬆攜帶出街使用。

3WAY百褶蝴蝶結背包 $669/mini、$799/normal
採用蝴蝶結結構設計,當帶子拉緊時,可作為背包或單肩包使用;鬆開時,則可以利用手柄將包包當作手提包使用。共有黑色、灰色及芥末黃色選擇。

最近,LOG-ON引入了一系列PLEATSMAMA的人氣袋款,包括單肩包、手提泡泡袋、納米袋及背包,以及配件如太陽帽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到LOG-ON指定分店及網上商店選購。

PLEATSMAMA的人氣袋款
LOG-ON指定分店(時代廣場、又一城、海港城、新城市廣場、太古城中心、Fashion Walk店)及網上商店有售。

Text:Onyx
Photo:由品牌提供

夠Green, 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 - 其他

秋天行山季節! 環保天然防蚊用品推介

秋天又到了!相信各位山友都急不及待到行山、露營,進行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每次出行,都要準備不同的防蟲驅蚊和防曬用品。而近年,市面上一些品牌紛紛推出了成分天然的驅蚊產品,非常適合熱愛自然的山友使用!

成分天然 不含避蚊胺(DEET)

法國天然防蚊品牌Parakito推出了一系列以天然成分製成、不含酒精、不含避蚊胺(DEET)的純植物活性成分驅蚊產品。當中的Derm、Diffuz和Bite relief系列,都適合那些希望熱愛自然、避免化學物質的人,而且適合幼童、敏感肌膚的人以及孕婦使用。例如是Parakito防蟲驅蚊噴霧 —— 保濕乾油配方及敏感肌膚配方,前者採用了品牌專利的HydrActiv-Complex™ 成分,以維他命E、荷荷巴油及甜杏仁萃取成分製成,既為肌膚提供全效滋養及保護,亦能提供6小時防護,配合特別設計的微霧化噴霧技術,均勻噴灑肌膚表面,令驅蚊防護的體驗更輕爽舒;後者則含ClayCell-Complex™專利成分,含甜杏仁和乳木果油,性質溫和,適合12個月或以上嬰兒及敏感肌膚人士使用。

不喜愛使用驅蚊噴霧的,也可選擇Parakito Diffuz成人系列圖案防蚊手環,只要打開注滿精油的驅蚊片並放入防水的手環或防蚊扣中,芳香隨即發揮效用,而且24小時持久擴散,以氣味提供長達15天的防蚊保護。防蚊手環備有多款顏色供選擇,方便大家搭配不同的服裝。

此外,品牌亦推出了走珠式止痕舒緩啫喱筆,蘊含薄荷醇,可為紅腫肌膚提供即時冷卻及止癢作用。啫喱筆容量小巧,加上滾珠設計,方便攜帶外出使用。

Parakito走珠式止痕舒緩啫喱筆 $112

銷售點:
https://hk.parakito.com/pages/find-a-store

Text:Onyx
Photo:官方圖片

夠Green

韓國藝術家 以快餐店紙袋再造燈飾

連鎖快餐店的外賣,大多都是以紙袋來盛載。但你有否想過,原來這些紙袋也可變成迷人的家具?韓國藝術家Gyu Han Lee就將麥當勞紙袋升級再造成高雅的燈飾。

藝術家Gyu Han Lee於大學時期修讀家具設計,曾於2019 及2020年將舊Nike波鞋盒改造成椅子等家具。去年底,他前往東京旅遊時,將在成田機場享用過麥當勞食物後的紙袋保留下來,再融入傳統韓紙(Hanji)元素,將紙袋改造成燈飾。紙袋燈飾保留了麥當勞的大型標誌及獨特的字體及平面設計,令人驚艷。

經改造後的燈飾,既美觀又實用,亮燈後更會透現出細膩的韓紙質感,予人高雅的感覺。

Text:Onyx
Photo:IG@gyuhan_lee

夠Green

中秋節2023|減少節日浪費! 月餅盒、月餅罐回收點合集

今個星期五便是中秋佳節,一家人賞月團圓,都會吃月餅應節。然而,在節日過後,家裡往往會剩下很多月餅鐵罐和紙盒包裝,造成浪費。今年,坊間依舊有不少機構進行大大小小的回收計劃,收集月餅罐、月餅盒等包裝,部分更會提供優惠券或小禮物作回饋。大家不妨響應環保,把月餅包裝送到以下的回收機構,減少中秋節慶所產生的廢物。

1. 太古城中心 月餅盒回收計劃2023

太古地產今年與美心集團及「綠領行動」合作,於太古城中心設置了5個回收點,收集及回收清潔乾淨的月餅紙盒及鐡盒。

「月餅盒回收計劃2023」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3日
地點:太古城中心月餅盒回收地點(B2層 – 扶手電梯側/地下 – 無印良品對面及niko and …對面/2樓 – 顧客服務處對面/3樓 – 近Giordano/5樓 – 近MOViE MOViE Cityplaza)
詳情:mid-autumn-festival-2023

2.「回收轆轆」中秋節環保回收

專門走訪東九龍各大小屋苑,收集街坊回收物的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今年也會收集月餅包裝,包括金屬 、紙盒、膠盒、月餅塑膠包裝、托盤、任何膠袋、紙袋,以及塑膠餐具等等。大家只要把以上物品洗淨晾乾,拆走盒內的磁石、繩索、緞帶、防潮珠等不能回收的雜物,便可拿到宣傳車回收,減少節日浪費。

(圖片來源:回收轆轆FB)

「回收轆轆」中秋節月餅盒回收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
回收地點:「回收轆轆」環保宣傳車停泊點
9月停泊時間表:https://bit.ly/Sep2023_Timetable
FB:lookforgreen

3. 奇華餅家  回收月餅罐送優惠券

本地老字號奇華餅家今年跟信和集團合作,於信和集團旗下或管理的9個指定商場推出「中秋月餅罐回收計劃」。大家可於活動期間,將已妥善清潔的金屬月餅罐或盒,交到指定商場之禮賓處或服務台。月餅罐或盒不限任何品牌,每交出一個,即可獲價值$20的奇華餅家折扣優惠券,每人最多只限換領5張;而S⁺ REWARDS會員更可獲贈雙倍優惠券。 而於是次計劃收集到的月餅罐和盒,將會全數捐贈予基督教勵行會。

「中秋月餅罐回收計劃」
日期:9月25日至10月20日
9個指定商場之禮賓處或服務台:屯門市廣場/奧海城/荃新天地/中港城/黃金海岸商場/尖沙咀中心/藍灣廣場/帝庭軒購物商場/YM 2 裕民坊
備註:憑奇華折扣優惠券於本港奇華餅家分店購物滿$100或以上,即可享20元折扣優惠(香港國際機場及崇光分店除外)。

4. 百佳超級市場  100間分店推月餅盒回收

百佳今年也有推出月餅盒回收行動,於100間指定百佳超級市場、Taste、Fusion等擺放月餅盒收集箱,收集乾淨的月餅紙盒或金屬鐵盒。不過,大家謹記先將包裝上的塑膠托盤或磁石等其他物料先行移除,方可拿到回收點!

(圖片來源:百佳網站)

百佳 「2023月餅盒回收行動」
日期:即日起至10月13日
地點:指定100間參與店舖:bit.ly/3t1QTGr

5. LUSH 月餅罐回收計劃

沐浴品牌LUSH於今年中秋再度推出月餅罐回收計劃,希望為環境出一分力。於9月27及28日,大家只要預先網上登記,並於指定日子(10月12至15日)內將 3個月餅鐵罐帶到指定 Lush門市門店,即可換領指定裸裝產品一件。

(圖片來源:LUSH網站)

LUSH月餅罐回收計劃
登記日期:9月27及28日(9月27日中午12:00起)
網址:https://linktr.ee/lushhkcampaign

6. 喵坊 流動回收車

全港唯一一間可處理紙包飲品盒回收商「Mil Mill喵坊」推出的「喵巴士」流動回收車,會恆常回收紙包飲品盒、各種紙容器(紙杯、紙碟、紙盒)、所有紙類如報紙、雜誌、書簿習作(包括膠面或硬皮書)、辦公室廢紙、紙皮、膠樽膠袋、鋁罐、鐵罐、金屬、舊電腦及平板電腦等等。它們將於本月底舉行中秋快閃夜遊收月餅盒活動,派出兩架喵巴士,於指定地點快閃收集不同材質製作的月餅盒,包括各類紙、鐵、鋁、膠罐製的月餅短。喵巴士只會於每站停留30分鐘時間,大家謹記留意停泊時間和地點。

(圖片來源:喵坊FB)

喵巴士中秋快閃夜遊收月餅盒活動
日期:9月30日(六)
時間:19:00 – 22:00
地點:喵巴士1號:愛蝶灣-康怡花園-綠楊新邨-荃威花園;喵巴士2號:曉麗苑-麗晶花園-龍蟠苑-黃埔花園
詳情:FB@milmill.recycle

7. 「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

全港18區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點,均會收集金屬月餅鐵罐、紙盒、塑膠包裝、膠兜及托盤。大家只要於回收前,把回收物妥善清洗乾淨,拆除紙盒磁石、皮革、布料等雜物,再分類拿到各「綠在區區」回收點即可。

(圖片來源:綠在裕民坊FB)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
回收地點:各區「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
詳情:wastereducation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

夠Green

舊物再生!廢棄布料製花朵+花瓶

紡織業是全球污染的第二大來源,碳排放量驚人,估計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0%。而在衣物的製作過程中,更會產生高達500萬公噸的廢棄布料。這些零碎布料因尺寸所限,難以再次使用,造成極大浪費!

全人手製作 賦予舊布第二生命

有見及此,日本設計工作室Herbby便利用這些被工廠廢棄的全棉布料,升級再造成布花瓶及花朵,賦予舊布第二生命!回收布花瓶及花朵均是人手製作,前者以格仔布製成,既可直接插上布花朵,撐開後又可當成花瓶套,套在膠樽或玻璃樽上使用;後者的布花朵,不但易於折疊收納,莖部還裝有金屬絲,大家可隨意調校花朵的傾側角度。兩款布製品設計簡約,適合用作粉飾家居。

3D打印 生物可降解花瓶

此外,Herbby還推出了一款生物可降解花瓶,是以PLA物料,以3D打印技術製成。而其直間設計,配上頂部的木塞,別具質感,頗受客人歡迎。

回收布花瓶和花朵現時有不同顏色供選擇,前者售價約為$120港元,後者約為$90港元,有興趣的朋友可於Herbby的官網選購。

Herbby Studio
網站:https://herbby.studio/

Text:Onyx
Photo:Herbby Studio

夠Green

舊Bra回收 把胸圍轉化成外牆保護塗漆

已經變壞或不再合穿的胸圍,一般本地回收機構都不會接收,因此大家都習慣把它們捨棄。但原來,這些舊內衣也可以循環再生,成為有用的物料!

舊胸圍將運往本地工場打碎

日本胸圍品牌Wacoal於疫情前每年都會舉辦舊胸圍回收活動,於門市收集大家的舊胸圍,再運回日本做固體燃料。但基於疫情所限,品牌對上一次舉行回收活動已是2021年。不過,隨著疫情緩和,品牌最近宣布再度舉行舊胸圍回收計劃,於香港全線專門店及專櫃設置了胸圍回收箱。大家只要把不要的胸圍洗淨,不限任何牌子和款式,都可把它們帶到門市,再放入回收箱回收。接收到的胸圍,將會運往本地工場打碎,再轉化成外牆保護塗漆,延續其價值!

回收步驟。(圖片來源:Wacoal官方網站)
Wacoal於香港全線專門店及專櫃設置了胸圍回收箱。

今次活動不設時限,品牌全年均會接收舊胸圍,但由即日起至本月底,凡參與舊胸圍回收計劃,均可獲贈Wacoal現金券一張。品牌希望藉著活動,鼓勵大家多多支持環保,減少堆填區的壓力!

「2023舊胸圍回收計劃」
日期:不設時限、全年均會接收
地點:全線Wacoal專門店及專櫃
門市地址:store
回收物:任何牌子及款式的胸圍
備註:回收前請先把胸圍洗淨

「賞」你支持環保回收
詳情:凡參與舊胸圍回收計劃,可獲贈Wacoal現金券一張;憑券購買正價貨品:滿$500 減 $50/滿$1,000 減 $100。
現金券派發日期:即日起至8月31日
現金券使用日期:即日起至9月15日

Text:Onyx
Photo:網上圖片

夠Green

土瓜灣格仔書店 回收紙袋重用!

很多人家中都會囤積一大堆紙袋,不想把它們白白丟掉,但放著又會佔據家裡空間。既然如此,倒不如把它們都捐贈給位於土瓜灣的「49份格仔書店」,好讓他人重用!

實驗書店計劃 全新形式登場

由社企Rolling Books策劃的「七份一書店」實驗計劃,過去曾招募不少有志經營書店的素人,成為為期半年的店長,希望為書店孵化計劃培育人才。然而,灣仔及深水埗的「七份一書店」於去年底宣布結業,令不少喜愛獨立書店的書迷大感不捨。

不過,於今年7月,Rolling Books就宣布計劃會以全新形式——「49份格仔書店」登場,聯同了安所COMM,ON,於土瓜灣紅蘋果街市附近的U Place一樓,以期間限定店的形式營運格仔書店及「七份一辦館」。格仔書店會分兩期營運,首階段就有45個格仔書店,分別由不同的素人參與。每一格書都有自己的主題和選書,例如以「詩」為主題、關注「社區營造」、「生死議題」及「性別議題」等議題的書店等等。

重用紙袋 善用資源

最近,「49份格仔書店」實驗書店就向大眾誠收紙袋,希望能讓買書的書友免費索取,兼支持資源重用!過去「七份一書店」一直都有提供二手紙袋給有需友的書友使用,也跟大眾收集過紙袋,惟最近存量已經不多,故店長們希望大家能把家中的紙袋捐贈給他們,好讓他們能夠重用,減少囤積及浪費。

暫時書店只接收乾淨、偏硬身的中、小尺寸紙袋,恕不接收尺寸過大的紙袋、膠質不織布袋及環保袋,而書店暫時打算收集紙袋至倉庫滿為止,歡迎大家繼續捐贈!

49份格仔書店(圖片來源:Rolling Books)

紙袋回收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請留意「49份格仔書店」的專頁公告)
地點:七份一辦館@安所U-Place土瓜灣
地址:土瓜灣九龍城道 66-82號瑧尚 U Place 1樓101號舖
時間:12:00-19:30
收集物品:乾淨、偏硬身的中、小尺寸紙袋(大概放到十本書以下為最適合)
IG:49bookshops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

夠Green

舊遮、果皮都收!旺角街坊 自發設立街頭回收站

近年身邊不少人養成了分類回收的習慣,但奈何回收站與家裡有一定的距離,回收物又多又重,帶來諸多不便。去年暑假開始,在人來人往的旺角鬧市,竟有一群社區青年自發設立了名為「旺角廢清」的街頭環保回收站。他們大約會每隔一個月開站一次,除了收集街坊已妥善清潔好的塑膠、紙品、紙包飲品盒、鋁罐,以及柑橘類果皮、即棄電池和舊雨傘等回收物之外,亦會免費派發自製的環保酵素。

回收站主要收集塑膠、鋁罐、紙品和紙包飲品盒等等,但由於重量的關係,他們暫時不會接收玻璃樽。

被遺忘的旺角街坊

「旺角其實有很多人居住,也有街坊會做回收,可是卻被人遺忘了。」「旺角廢清」的成員Fion及Phoebe表示,設立回收站的目的是希望方便旺角區的街坊,「這一區有很多『三無大廈』,不設回收桶,但離旺角最近的十八區回收點則設於大角咀,照顧不了區內街坊。因此便想在周末時,於旺角的中間點設置一個回收站,喚起街坊的環保意識之餘,也鼓勵更多人參與分類回收!」

*「三無大廈」:即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法團)、沒有任何居民組織及沒有管理公司的大廈。

「旺角廢清」成員正教導街坊如何根據容器上的號碼來分辨塑膠類別。
每次擺站,都起碼會有3至4個成員在現場幫忙。

由旺角街坊義工設立

「旺角廢清」由約10名家住旺角及太子的街坊義工組成,Fion表示,他們當初是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於一個環保人士的分享會中認識,「那個分享會啟發了我們,即使只有幾個人願意挺身而出,也可以鼓勵大眾做環保。」

於是,關注環保和社區的他們,便不惜犧牲工餘時間,每月抽空在旺角鬧市開設回收站。雖然各成員都有正職,比較難「夾期」,但仍希望能盡量維持一個月開站一次。眾人於去年8月舉辦了首次的環保回收站,捌除了因遇上惡劣天氣而需取消擺站之外,至今「旺角廢清」已開站8至10次,成功令愈來愈多區內街坊認識他們。

回收站可以讓更多街坊明白清潔回收的重要性,以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

收集舊雨傘 升級再造成遮套

因要遷就成員的上班時間,亦希望方便街坊於假日參與回收,故回收站通常會於每月其中一個星期六或日舉行,每次擺站兩小時。「一開始主要是收集塑膠和紙包飲品盒。我們會將塑膠仔細分類,在紙皮上寫下1號、2號、4號、5號、6號膠及雜膠等的物料名字和常見例子等等,希望教育街坊如何將塑膠分類回收。」Fion說。

他們最近兩三次擺站,不但會收集紙包飲品盒、塑膠、紙品,更包括即棄電池和舊雨傘。「我們會將大部分的回收物交予『綠在區區』,而破爛或陳舊的雨傘,則會交予香港婦女勞工協會,讓基層婦女把物料升級再造成圍裙和遮套。」至於即棄電池,便會交予由港人Royce自發的「即棄電池回收計劃」作後續處理。

每塊紙皮都會寫下各類塑膠的物料名字和常見例子等等,好讓街坊了解更多。
坊間少有地方會收集舊遮,他們接收後會把雨傘轉交給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繼而升級再造成圍裙和遮套等物品。

善用廚餘 免費派發環保酵素

除此之外,他們亦會接收由街坊捐贈的柑橘類果皮,用來自製環保酵素清潔劑,再在擺站期間免費派發予市民。Fion提到,透過街站,他們亦會教授街坊如何在家裡自製環保酵素,好讓大家善用廚餘。她發現,原來很多公公婆婆都懂得製作環保酵素,「在了解之下,更發現他們的生活習慣並不浪費,也許較很多後生仔更為環保呢!」

他們不時會派發自製的環保酵素清潔劑,有興趣試用的街坊,可以自備容器裝走。
Fion笑言,以柑橘類果皮來製作環保酵素,氣味較為清新,故也歡迎街坊們把家中的柑橘類果皮帶給他們。

曾被附近商場報警驅趕 幸仍可繼續擺站

街頭回收站設立於人來人往的旺角鬧市之中,Fion解釋,原來這竟跟疫情前、同由義工自發的「不是垃圾站」有關,「於疫情前,旺角區的『不是垃圾站』也是於這個商場附近設立,故我們想試試在這裡重啟回收站。」

設於大商場外,好處是人流多,可以讓更多街坊及遊客知道他們的回收工作,但當然也有不少不便之處。「例如通關後多了遊客,有些人會誤以後回收桶是垃圾桶,直接把垃圾掉進去;於年初時,我們更被商場驅趕,他們亦試過報警,不想我們在這裡擺站。」她不解,回收站設置的位置屬於公共空間,為何卻不能擺站?幸好,警方在了解過後,也明白「旺角廢清」設立的目的主要是以環保和教育為主,故他們仍被允許繼續擺站,「最近兩至三個月,商場對我們的投訴也暫時告一段落,因此我們仍可繼續做下去。」

區內一些街坊會特別儲起已經清洗好的回收物,待「旺角廢清」開站時交給他們。
成員們也會教導街坊,如何將紙包飲茶剪開回收。

「希望將來收集到的塑膠會愈來愈少!」

「旺角廢清」在疫情期間開站,起初接收到的回收物,都是以塑膠居多。可幸的是最近,疫情已緩和了不少。「最明顯的分別是塑膠外賣盒的回收量減少了,當大家的生活開始復常,逐漸恢復堂食,我們自然就收少了外賣盒和即棄塑膠。」另一成員Phoebe說。

而正值炎炎夏日,許多人都習慣買台式飲品解渴,她也表示最近發現到很多街坊會特地將膠樽洗乾淨、儲起,再拿給他們回收,「最好當然是自備容器去買飲品,但即使只是洗乾淨拿給我們,也好過直接把膠樽丟進垃圾桶!」

開站快滿一年,成員們表示除了會繼續舉辦回收站之外,也希望將來能夠舉辦一些不同類型的環保工作坊,「期望我們可以令大家認識到環保回收這回事,而將來收集到的塑膠也會愈來愈少!」

隨著疫情緩和,他們樂見近月收集到的外賣盒數量有顯著的下降。
每次收站後,成員都會合力把收集到的回收物用手拉車運往大角咀的「綠在區區」。

「旺角廢清」回收站
開站時間:不定期,請參閱「旺角廢清」IG的公告。
地點:旺角朗豪坊門外空地
可回收物品:塑膠、鋁罐、紙品、紙包飲品盒、即棄電池、舊雨傘
IG:旺角廢清

Text: Onyx
Photo:O.T.

夠Green

衣櫃「斷捨離」!轆轆流動環保車駛入尖沙咀 回收春夏衣物及手袋

前陣子轉季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為衣櫃進行「斷捨離」,整理並清出不會再穿的衣服?假若大家不想把執出來的舊衫和手袋白白丟掉,倒不如把它們都捐贈出去!賽馬會推行的「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車,明天將會進駐尖沙咀,收集春夏衣物、背囊及各式手袋,望能延續它們的生命。

(圖片來源:Nick)

《二賣》環保市集 推廣重用文化

「賽馬會『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計劃」於2020年12月開始投入服務,計劃透過一輛流動環保宣傳車,走訪東九龍的各個收集點,收集廢紙、塑膠、金屬、 電腦、小型家電、玻璃、充電池、慳電膽 /光管,亦會回收衣物及電器,然後於每月底舉行的《二賣》環保市集義賣,讓有需要的人士以優惠價購買,既能替舊物找新家,又能藉此推廣重用文化。

(圖片來源:Nick)

進駐尖沙咀 收集春夏季衣物

這次「回收轆轆」流動環保車將駛出東九龍,於尖沙咀海防道進行限定回收。屆時,環保車將會收集8成新以上的春夏季衣物,但需注意,它們暫時不會收集秋冬衣物,而嬰幼兒衣服、貼身衣物及內衣褲、團體制服、鞋襪、毛巾金,寢具用品、殘舊、破爛、髒污的衣物,則恕不接收。至於手袋及背囊方面,環保車主要接收8成新以上、非破損及可正常使用的背囊、手提袋、單肩袋、斜孭袋、銀包及散紙包,而物料破爛、配件損壞或有污漬的袋,或大型袋(體積大於50x40x40cm)、索袋、保溫袋、帶轆旅行袋、行李喼,亦不會接收,大家謹記留意。

(圖片來源:Nick)

(圖片來源:由回收轆轆提供)

回收轆轆「衣服及袋特別收集日」
日期:7月15日(六)
時間:10:00-13:00
地點:尖沙咀海防道
收集:春夏季衣物、背囊、手提袋、單肩袋、斜孭袋、銀包及散紙包
FB:lookforgreen

Text:Onyx
Photo:網上圖片、Nick

夠Green

用共享取代購買!大角咀社區借物館 新增全港首個「借嘢」智能櫃

相信很多人家裡都有擺放著一些物品,久久才會使用一次。但香港的房屋普遍狹小,這些堆放的雜物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困擾。但若然有一處地方,可以讓你免費借用這些工具和電器,既不用額外花錢添置,又不會佔用家裡空間,你又會否願意試用?

「借嘢」實體店位於大角咀,稍稍遠離旺角中心地帶。

社區借物館 減少資源浪費

2021年,大角咀悄悄地出現了一間名為「借嘢」的社區借物館,貨架上擺放著林林總總的物品,從滑板車、單車、電鑽電批、相機、麵包機,至玩具和露營用品都一應俱全。屈指一算,現時「借嘢」總共有逾400件物品上架,當中絕大部分都是由區內的街坊們捐出,大家只要成為「借嘢」的會員,便可免費借用。而會員每次最多可借用3件物品,每次借用10天,待試用後覺得合適方才購買,減少資源浪費。

原來,這間小小的共享物資平台,是由東華三院所推動,形式上參考了源自英國的Library of things(物品圖書館)。「借嘢」負責人、東華三院計劃經理(服務發展)羅秀英(Karen)表示,香港地的資源其實十分充足,「我們觀察到大角咀這個社區,既有私人樓宇,也有較基層的家庭,旁邊也有個共享居住空間。故我們希望能在物資上作出支援。街坊們家裡有多出的物品,不用白白丟掉,可以擺放在這裡,出借給有需要的家庭使用。」

區內不少小朋友也會到「借嘢」借用滑板車和單車。

物品體積細小 方便街坊借用

雖然「借嘢」會接受街坊的捐贈,但卻不是任何物品都收。團隊希望盡量接收一些新淨,且體積較為細小,能方便街坊借用的物品。「不想讓大家認為這裡是回收店,故我們會不時在社交平台上列出願望清單,列出我們想接收的物品。」Karen續說,她通常會叫想捐物的街坊拍下物品的照片,再將照片發送給他們,好讓他們評估該物品的大小和狀況,才決定接收與否,「因借物館的空間有限,一些太大型的家電和樂器,如鋼琴、雪櫃等等,我們這裡都容納不了。」除了小型物件,「借嘢」也會不定期接收文具、小型玩具、洗髮水和沐浴露等日用品,再轉贈給有需要的市民。

「借嘢」的「貨架」上擺滿了小型家電、桌遊、工具和玩具,林林總總的物品供大家借用。
店內有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物品可以借用,例如Nikon單反相機和鏡頭。

維修工具 最多人借用

不過,千萬別以為只有基層市民才會到「借嘢」借物,Karen透露,借物人士包括退休人士、家長、年輕人、附近的上班族,甚至是專程從外區前來的有心人,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而在云云眾多的「館藏」之中,就以工具類的物品最多人借用。「電鑽、電批、板車⋯⋯這些只有在維修和搬屋時會才會用到的物件,大家都不想多買一件囤積在家裡,就自然受歡迎。」她表示,也有不少家長會帶同小朋友借用桌遊和玩具,家長省了錢之餘,小朋友又開心;至於年輕人就主力借用運動用品;也會有退休夫婦前來借用麵包機、光波爐等小家電,覺得「既好玩又不用花錢購買」。

與大班好友相聚時,就最愛玩桌遊。「借嘢」有不少新淨的桌遊可供會員借用,大家不妨來這裡「尋尋寶」。
店內的玩具很受小朋友歡迎,這款雪人小白「插插樂」遊戲,相信定能吸引各《魔雪奇緣》粉絲的注意!

「我們在意的不是物品的價值」

大家或許會好奇,既然「借嘢」不收費,也不收按金,那會否有人不守規矩,不歸還物品呢?「最常發生的是有人遲還物品,也有人不小心把物件弄壞了,但大家最終都有物歸原處。」Karen說,試過有小朋友把借來的玩具弄壞了,媽媽於是帶同小朋友前來道歉和作交代,「因物件是由街坊捐贈,故我們在意的不是物品的價值,而是他們如何交代,及是否刻意弄壞那件物件。而我們認為不論對家長抑或是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和學習過程。」最終,Karen他們沒有要求媽媽作出賠償,只邀請了她在借物館當義工,作一些簡單的清潔和幫忙便可。

於九十年代初推出的超級任天堂遊戲機,這裡也有得借玩,各位玩家準備好重拾兒時回憶了嗎?

讓借物館成為一個能連結人的地方

然而,「借嘢」成立的目的可不單是借物,Karen表示,他們希望透過資源共享,啟發街坊不用急著購買新的物品,可以先行試用過、合適後才添置,「我們也希望以借物作為接觸街坊的入手點,發掘不同的人的事。」例如, Karen他們可以跟前來借物和捐物的街坊聊天和交流,發掘他們的特殊技能,並邀請他們跟其他街坊分享或當義工。「因我們偶爾也會舉辦一些工作坊,希望在幫助有需要的人之餘,也能讓借物館成為一個能夠連結人的地方,連繫著社區。」

不知不覺,「借嘢」已成立近兩年,團隊除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讓大家瀏覽可供借用的「館藏」之外,最近更與信和集團跟順豐合作,於奧海城3期地下推出全港首個「借嘢」智能櫃,讓會員可於智能櫃內拿取及歸還借用物品,方便大眾!

不少曾經借用物品的街坊也會留言,讚揚「借嘢」的工作。
若然大家不想在未有借用目標前特地前往該店,也可先行在它們的官方App上瀏覽有否合心水的物品可以借用。
最近福全共物館推出了全港首個「借嘢」智能櫃,讓會員可於櫃內拿取及歸還借用物品,十分方便。(圖片來源:FB@sfexpresshk)

借嘢
地址:大角咀菩提街1號
開放時間:
星期一、二及四 10:00-19:00;星期三及五 13:00-21:00(星期六及公眾假期休息)
IG:Jie Yeah

Text:Onyx
Photo:Jonas Chan、FB@sfexpresshk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