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夠green

夠Green, 藝文創意, 設計

米蘭家具展|永續材料成焦點!港人原創設計超輕三腳凳奪獎

一年一度的設計盛事米蘭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Milano), 為世界三大展覽之一,從 1961年創辦至今已有57年的歷史。展會上總是吸引不少家居產業、與設計的專業人士前來朝聖,為年度最大的設計盛事。隸屬米蘭家具展、集結全球設計新銳的衛星展「SaloneSatellite」,今年以「Design: DOVE VAI?」(Design: WHERE ARE YOU GOING?)為題,藉由年輕眼光、探向未來設計。以永續材料成焦點,拿下首獎的HOKOKA作品「TATAMI ReFAB PROJECT」就是以3D列印技術與回收榻榻米,打造出現代美感的新設計家具。而香港建築師Dennis Cheung,更憑原創傢俬Triplex三腳凳勇奪第二名,揚威海外!

今年的米蘭家具展,年度議題聚焦於如何以設計化解社會困境。
原創傢俬Triplex三腳凳(圖片來源:studio_ryte)

米蘭家具展 衛星展二獎|STUDIO RYTE ——「Flax Fiber Triplex Stool」

今屆米蘭國際家具展香港建築師張凱琨(Dennis Cheung)與創作團隊Studio RYTE,憑原創傢俬「Flax Fiber Triplex Stool」三腳凳,勇奪今屆SaloneSatellite Award 2023第二名。

香港建築師Dennis Cheung(圖片來源:studio_ryte)

富有實驗性質的「Triplex Stool」,試圖突破凳子的物理極限,以堅固且可生物分解的亞麻纖維(Flax Fiber)製成,為目前發現最強的天然纖維素材料之一。拱形三腳基座賦予其優秀的承重力,且同時具備輕量、易堆疊收納的機動性,可方便大家攜帶出外。而使用亞麻纖維可生物降解之餘,強度更可媲美碳纖維,配合模組化結構,大大降低碳排放!

凳子以亞麻纖維製成。

而最新發布「Triplex Stool」第四代的凳子材料厚度更薄,現時三層凳子重1.7公斤,設計上加強了彎曲加固,創作了帶凹槽的椅腳,可以擴大整體彎曲度以提高穩定性。


米蘭家具展衛星展 首名|榻榻米廢料為基底 變身有質感的家具!

今年奪下首獎殊榮的,正是來自日本的「Tatami ReFab Project」系列,以榻榻米廢料結合3D列印技術,打造一系列美感家具重新製成符合現代美感的設計家具,於文化傳承或永續上皆有著深刻意義。

說著傳統文化沒有不見,只是以更加俐落的模樣現身,依舊蘊含濃厚的日本魅力,以及當前最重要的永續精神。

「Tatami ReFab Project」。(圖片來源:HONOKA)

「Tatami ReFab Project」系列的推出,背後除了設計團隊的創意發想,另還有兩大推手,一是提供處理後廢棄燈心草的百年榻榻米職人品牌IKEHIKO,另外則是3D列印公司ExtraBold協助商品製作與材料開發。

設計團隊「HONOKA」認為,榻榻米是日本自古以來供坐或臥的家具,材料取自天然植物燈心草,能散發宜人氣息、觸感又相當舒適,但隨著生活方式的演變,使用榻榻米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透過IKEHIKO獲得已處理過的廢棄榻榻米原料,再經由ExtraBold協助,共同開發出將廢棄原料與生物可分解的樹脂(醋酸纖維素)混合而成的列印材料,設計團隊亦希望,透過結合新技術與創意,能為廢棄的榻榻米找到第二春,達到永續的精神,並藉此傳遞蘊含日本文化、歷史的榻榻米的魅力給下個世代。

團隊經反覆實驗後才研發出最合適的3D列印製程。(圖片來源:株式会社ExtraBold)
ExtraBold特有的EXF-12 3D機台才能達成的精密列印,也是本次專案成功的關鍵。(圖片來源:HONOKA)
(圖片來源:HONOKA)
(圖片來源:HONOKA)

「Tatami ReFab Project」作品細節

日本刀弧線 獨特的編織結構
SORI/MUKURI 設計師:RYO SUZUKI(鈴木僚)

SORI/MUKURI源自日本刀弧線的傳統意象,分別代表著內凹的「反」與外凸的「起」,設計師透過獨創的3D編織結構賦予嶄新的詮釋,每當變換觀看角度,家具皆會呈現半透明的漸層美感。

獨特的編織結構賦予物件表面美麗的漸層。(圖片來源:HONOKA)

傳統織品紋樣的「千筋」樣式
CHIGUSA設計師:SHOICHI YOKOYAMA

CHIGUSA靈感源自日本傳統織品紋樣的「千筋」樣式(類似直條紋),其由數條單元向中心的主結構匯集組裝而成,加上燈心草複合式材料堅韌的特性,創造富有彈性的乘坐體驗。CHIGUSA的結構帶來富含彈性的乘坐體驗。

椅凳 CHIGUSA。(圖片來源:HONOKA)
CHIGUSA的結構帶來富含彈性的乘坐體驗。(圖片來源:HONOKA)

將平面的編織工藝立體化
AMI 設計師:KAZUKI FUJIWARA

設計師將日本平面的編織工藝立體化,創作出AMI。重新以3D手法表現,其自然下垂的弧度,同樣為懸空滴製、牽引的成果,而此特殊的結構以及衍生的漸層色澤,也帶來觀賞角度變化的樂趣。

(圖片來源:HONOKA)

YOCELL|設計師:MORITAKA TOCHIGI(栃木盛宇)

YOCELL外型則以傳統紋樣「麻の葉」為依據,藉由3D列印層層堆疊的特性,以交錯的編織方向創造出富有律動感的表面紋理。

「麻の葉」

圖片來源:STUDIO RYTE、Salone del Moblie.Milano

夠Green

夠Green|環保不浪費!二手玩具回收行動

家長常會為子女添購新玩具,久而久之家中的玩具便堆積如山。與其把舊玩具擺放在家中封塵,倒不如把它們拿去回收,看看能否為玩具們尋找新主人!

位於九龍灣常怡道的「綠在觀塘」,最近就舉辦了為期3個半月的「Our toy’s story」二手玩具收集活動,收集八成以上新淨、適合3歲以上兒童玩樂、完整及可正常使用的玩具。部分收集到的玩具將於4月1及2日舉行的「『惜』玩先識玩救地球」活動中派發出去,讓其他小朋友受惠。

主辦單位希望能優先收集桌上遊戲、教學及益智遊戲及電子玩具,但僅限接收全新或配件齊全,並以完整原包裝盛載的桌上遊戲、拼圖、積木類玩具,以及附有電池並能正常運作的電子玩具。此外,贈品、紀念品、散件玩具、配件不齊全的玩具、體積大於50cm x 40cm x 40cm的大型玩具 ,以及帶有危險性、色情、衛生考慮的玩具(如武器、彈珠、鬼口水、毛公仔),則恕不接受,大家回收前僅記留意!

「Our toy’s story」二手玩具收集
收集期:由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
收集地點:「綠在觀塘」九龍灣常怡道27號
回收種類:適合3歲以上兒童之玩具(包括桌上遊戲、教學及益智遊戲、電子玩具優先)
詳情:FB@ktcgs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

夠Green

夠Green|響應全球回收日 外賣平台x本地咖啡店 推環保DIY咖啡渣蠟燭套裝

近年愈來愈多人加入回收減廢的行列,希望從以避免氣候變化,為環境出一分力。適逢今天是全球回收日(Global Recycling Day),外賣平台戶戶送便與本地咖啡店NOC Coffee Co. (NOC)推出獨家環保DIY咖啡渣蠟燭套裝,希望鼓勵大家回收咖啡渣,以及將其升級再造。

這次推出的環保DIY咖啡渣蠟燭套裝,可讓顧客保留咖啡渣,並與套裝內的蠟、咖啡香油、透明玻璃容器及蠟燭芯一起製作蠟燭。只需數個簡單步驟,便可讓咖啡香氣遍佈家中每個角落。

環保DIY咖啡渣蠟燭套裝
日期:即日起至2023年3月21日
贈送詳情:
於指定日子內,凡透過戶戶送平台於4間指定NOC分店(西營盤、天后、將軍澳及荃灣廣場)選購任何NOC的咖啡產品(咖啡豆、掛耳包、精品咖啡膠囊及精品即溶咖啡)滿$350,即可獲贈環保DIY咖啡渣蠟燭套裝一套。(蠟燭套裝限量40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夠Green, 熱話, 生活美學

口罩令取消!全港口罩回收點一覽 口罩換漢堡/升級再造/捐贈予有需要人士!

口罩令自3月1日起全面撤銷,相信不少人已急不及待脫下口罩,自由呼吸新鮮的空氣。然而,許多人家中都有為數不少的口罩存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有義工團隊就自發收集全新的口罩轉贈予清潔工人;亦有家居回收公司跟塑膠設計師合作,回收全新口罩再製成膠凳;有餐廳甚至推出一盒口罩換一個漢堡的優惠,再將收集到的口罩轉贈他人,希望呼籲市民不要白白把難以分解的口罩丟棄,造成環境負擔。大家不妨把家中多餘的口罩捐贈予有需要的人,既能減少浪費,也能為環境出一分力!

義工自發 收集口罩轉贈清潔工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義工團隊「同你派」一直有收集口罩、搓手液等抗疫物資,轉贈給清潔工人、低收入家庭、長期病患者及長者等有需要的人士。他們表示,大部分清潔工人每天工作都需佩戴最少兩個口罩,而有感口罩令已全面撤銷,市民家中都積存了不少口罩,便希望當中間人,接收口罩再轉贈予清潔工人,既能減少浪費,亦能幫助一些默默為香港付出的勞工。

因考慮到清潔工人的需要,團隊暫時只會接收全新的普通成人外科口罩(包括獨立包裝及盒裝口罩),恕不接收N95口罩及檢測棒。大家若希望捐贈家中多餘的口罩,可透過「同你派」的Instagram或Facebook專頁自行聯絡團隊,他們於尖東、大圍共設有兩個收集點,讓大家可於辦公時間內將口罩交給他們。團隊表示,現時已安排好把收集到的口罩送給觀塘區及北區垃圾站的清潔工人,亦有機會將口罩轉贈給其他區的清潔工人、老人院及其他有需要的機構。此外,他們亦建議大家自行把口罩贈予附近或區內工作的清潔工人,令更多人受惠。

(圖片來源:FB@「同你派」)

「同你派」
IG:share_thepie/

觀塘獨立書店 徵集口罩捐贈工人職工會

位於觀塘的獨立書店「夕拾x閒社」,因了解到前線清潔工人物資長期不足的問題,亦宣布由即日起至3月15日,於店內徵集包裝完整、新淨的成人口罩。大家只要於在書店營業時間內,將符合規格的口罩交給店員,他們便會將收集到的口罩,全數捐予香港婦女勞工協會,為前線工人盡一分力。

夕拾x閒社
日期:即日至3月15日
時間:星期一至日 13:00-19:00
地點:觀塘巧明街109號榮昌工業大廈12樓C室
(APM港貿中心電梯直落巧明街轉右直行2分鐘)
IG:mellowoutzzzz/

家居回收公司 收集過期回罩再造膠椅

口罩令剛取消,家居回收公司The Loops擔心會有大量市民把過期的口罩銷毀,於是決定與塑膠設計師Gaau1 Up合作,收集口罩製成塑膠家具。

口罩中的不織布,主要成分為PP膠,難以自然分解。The Loops希望大家不用急於把口罩丟棄,可先嘗試把家中過多的口罩轉贈予有需要的團隊,如院舍及前線的清潔人員等等,之後再考慮把多餘或過期的口罩交給他們回收再用,減少浪費。需注意,他們暫時只限接收新淨、乾淨,且已去除鐵線及棉繩的口罩,並希望大家把口罩中的不織布及鐵線分開回收。The Loops指出,現有的客戶可以透過其家居回收服務捐贈口罩,而一般市民也可把已妥善處理的口罩帶至他們位於新蒲崗的回收點,費用全免。至於收集到的口罩,將由Gaau1 Up熱溶加壓成塑膠板材,然後再升級再造成椅子或按需要訂製其他家具,望能賦予口罩第二生命。

(圖片來源:FB@theLoopRecycle)
Gaau1 Up以口罩升級再造成的膠椅。

The Loops 口罩收集點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
時間:星期一至四 9:00-13:00、14:00-18:00
地點:新蒲崗三祝街榮森工業第二大廈9樓903室
FB:theLoopRecycle

澳洲領事館 代慈善機構收集口罩

澳洲領事館亦代慈善機構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外勞事工中心)收集口罩。由即日起至3月10日下午5點,大家可將家中仍新淨的口罩交給灣仔的澳洲領事館,他們將會把徵集得來的口罩轉贈予外勞事工中心,但領事館補充,他們恕不接受用過或已過期的口罩,大家捐贈前謹記留意!

(圖片來源:FB@AustraliaInHKMacau)

口罩回收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3月10日
時間:9:00-17:00
地點: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23樓
FB:AustraliaInHKMacau

尖沙咀、銅鑼灣商場 收集口罩轉贈工業傷亡權益會

富商劉鑾雄旗下的商場,包括尖沙咀The ONE商場、銅鑼灣商場皇室堡及東角LAFORET,亦推出口罩回收活動。由即日起至3月31日,大家可以將全新未開封的口罩交到尖沙咀The ONE商場或東角LAFORET的收集點,劉鑾雄慈善基金會將收集到的口罩轉贈予工業傷亡權益會及其他有需要人士。而凡捐出一個口罩,均可獲贈The ONE Club會員或WINDSOR CLUB會員積分10分,每名會員最多可獲5,000分,以鼓勵大家多多支持!

(圖片來源:FB@WindsorHouse)

口罩回收
日期:即日起至3月31日
時間:10:00-22:00
地點:銅鑼灣 東角LAFORET 2樓237號舖;尖沙咀The ONE UG2顧客服務中心
FB:WindsorHouseTheONE

荃灣西社企 設口罩回收/自取箱

為了呼籲大眾不要丟棄剩餘的口罩,荃灣西社企KOLB LIFE就於門市設置了口罩回收/自取箱,並推行了ECO MASK DOLLAR,大家凡捐出一個獨立包裝的全新口罩,便可於該店作$1使用,每次購物最多使用5個MASK DOLLARS。至於透過今次行動收集所得的口罩,將會存放於店內的回收箱,讓有需要人士向店員免費索取。而若收集到的口罩數量持續增加,KOLB LIFE將會轉贈予有需要的人士或團體。

(圖片來源:FB@kolblife)

KOLB LIFE
日期:即日起至另行通知
時間:11:00-21:00
地點:荃灣西港鐵站A出口16號舖(近A出口)
FB:kolblife

生酮外賣店 一盒口罩換一個漢堡

大角咀生酮外賣店The Engine亦推出「口罩換漢堡」活動,以慶祝口罩令全面取消。大家只要捐出一個「全新獨立包裝口罩」(不限類型),即可獲得全單9折優惠;捐出兩個更可獲8折優惠,如此類推(最多可獲全單6折優惠)。而凡捐出一盒全新的口罩(不限類型或數量),更可免費獲贈指定低碳漢堡包一個。至於收集所得的口罩,將全數捐贈予有需要人士或機構,幫助別人。

圖片來源:FB@theengine.Hk
圖片來源:FB@theengine.hk

口罩換漢堡
日期:即日起至3月31日
地點:The Engine 大角咀嘉善街18號利奧坊地下 G70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21:30
IG:theengine.hk/

韓式燒肉店 捐口罩享9折食燒肉

旺角韓式燒肉店Oppa Korean Restaurant烤肉哥哥也推出了「捐口罩 有9折」活動,大家只要光顧餐廳,並捐出一個或以上未曾開封的獨立包裝口罩,便可享有9折的優惠。而餐廳表示,收集得來的口罩將直接捐贈予護老院,或轉贈給區內的清潔工人。

捐口罩 有9折
日期:即日起至3月17日
地點:Oppa Korean Restaurant烤肉哥哥 旺角洗衣街117號建煌華廈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6:00-22:00
FB:oppabbqhk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FB@theengine.hk

夠Green

減少浪費!環保一換一玩具市集

家長愛給子女買玩具當作「獎勵」,機械人、毛公仔、積木⋯⋯⋯都使家中玩具爆棚。早在2015年,本港有機構為家長購買及處理玩具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近65%港童擁有超過50件玩具,其中10%小孩的玩具更是多不勝數。當中,有逾80%的家長當添置了新玩具後,就會直接把舊玩具丟棄,造成浪費。

有見及此,於2017年成立的社企項目「再生玩具店」,便藉著舉辦不同的活動、工作坊及玩具交換市集,提倡小孩共享玩具,同時鼓勵重用廢物自製玩具及遊戲裝置,望在回收重用的同時加強環保教育。

過往曾舉辦的「玩具交換市集」。
過往曾舉辦的「玩具交換市集」。

最近,「再生玩具店」更與「慈濟環保願行館」合辦了「一換一玩具市集」,設有再生玩具試玩攤位、工作坊,以及玩具交換市集。家長可以和子女帶同家中不再需要的玩具,到場跟其他小檔主交換,既能為子女添置新的玩具,又可學習惜物不浪費的精神,為環境出一分力!不過,主辦單位重申,現場將不設玩具回收及處理服務,故不建議大家以毛公仔、大型玩具及手辦公仔作交換,也煩請大家先在家中消毒所有玩具和圖書,才帶到市集!

再生玩具試玩攤位
今次是「再生玩具店」舉辦的第7場玩具交換市集,之前也曾到過金鐘、西環、大埔、沙田、黃大仙及深水埗。

「一換一玩具市集」
日期:3月5日(日)
時間:10:00-12:00、14:00-16:00
地點:大圍慈濟環保願行館
FB:AnewToys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夠Green

Mil Mill喵坊廠房開放日 喵巴士回收車亮相!

全港唯一一間可處理紙包飲品盒回收商「Mil Mill喵坊」(下稱喵坊),現有廠房將於今年6月便關閉。本周日將於元朗工業邨舉行免費開放日,現場活動包括參觀廠房、紙包盒教育中心、環團攤位遊戲、漂書閣、以物易物、還有首次亮相的喵巴士。

喵坊於本周日將於元朗工業邨舉行免費開放日。
每年23億個紙包飲品盒送往堆填,對環境造成極大負擔。

多年來,由紙、膠和鋁等物料製成的紙包飲品盒,一直未能有效回收。多得自2019年起,全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處理廠喵坊投入服務,紙包飲品盒才不用白白被送往堆填。喵坊元朗廠房不獲業主科技園公司續租,租約將於6月結束。

喵坊成立3年多,一直密密培養市民回收紙包飲品盒和廢紙的習慣,於全港共設立了3,000個回收點,亦與18區的「綠在區區」合作,令大家知道紙包飲品盒也能夠有棄置以外的出路。而至今,估計已有近100萬香港人參與過回收。除此之外,喵坊舉辦了起過600場參觀,接近15,000人到過廠房,在教育方面出一分力。

創辦人於現場負責導覽團

今次開放日,將有Mil Mill喵坊兩位創辦人葉文琪及盧智聰會負責導覽團,並講解紙盒打漿過程。今次活動大家只需帶同回收物,便可以免費入場。現場也特設喵坊吸印仔蓋印章活動,可帶同印章收集本蓋印留念。

Mil Mill喵坊負責人盧智聰講解紙盒打漿過程。

環保繽紛日
日期: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時間:上午10時 -下午4時
地點:元朗工業邨福喜街82號

溫馨提示:可自備飲用水
特別呼籲:帶同 PET水樽 (普通即棄蒸餾水膠樽),只限1.5L or 2L,供學生製作米埔雀鳥浮台之用。

夠Green, 展覽, 藝文創意

推動可持續發展!城中3大環保展覽
塌樹/廢棄時代新設計/新生物料主題

近年,極端天氣愈趨頻繁,不禁令人反思我們現有的衣食住行模式及消費習慣,到底會為地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最近,城中就有不少單位舉辦展覽,分別以「塌樹」、「廢棄時代的設計」及「新生物料」為主題,望能引起大眾對環保的關注,兼推動可持續發展生活方式。這個周末,不妨抽空到場參觀,看看大家可如何為環境出一分力。

「一樹無聲」展覽:《遊枝散策》作品

8位本地藝術家  以「塌樹」為題 探索樹木的生命旅程

猶記得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全城滿目瘡痍,更造成超過6萬宗塌樹報告,引起公眾關注。然而,樹木的死亡並非終結,而是回歸自然的循環。當樹木塌下後,既可以成材,又可以作為建築及工具等原料,以另一個形式繼續陪伴著大家的日常生活。

最近,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就舉辦了「一樹無聲」全新藝術 × 生態企劃展,策展人「島仔藝術」及8位本地藝術家合作,從真實的「塌樹」中擷取靈感,再進行創作。

展覽入口備有4種本港常見行道樹(檸檬尤加利、柏樹、白千層和松樹)的精油,讓觀眾可由氣味出發、嗅到《塌樹之味》;展廳內的一處,擺放了一截經解剖的塌樹樹幹,藝術家希望藉此思考生命的本質,並給大家上一課《樹木的解剖課》;戶外空間還有20件姿態各異、頭上插著斷落樹枝,穿梭在大樹之間的陶人偶,是藝術家探討樹木離別時感受的創作。8位藝術家透過擺放於展覽廳內外空間的7個藝術裝置,加上視覺、聽覺及嗅覺等多感官體驗,望能探討「塌樹」與人的關係。

藝術家朱韋匡創作的《樹木的解剖課》,解剖了塌樹的樹幹,逐層觀察樹木在自身枝幹中記錄的生命史,並以菲林底片記錄整個過程,藉此思考生命的本質。
由林昆佑創作的機動雕塑《萌櫱》,以塌下的台灣相思,結合機械花的盛開,寓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由周小某創作的戶外展品《遊枝散策》,20件姿態各異的陶人偶,頭上插着斷落的樹枝,穿梭在大樹之間。

全新藝術 × 生態企劃展「一樹無聲」
日期:即日起至3月9日
時間:星期二、四至日 10:30-17:30;星期三 10:30-14:30(逢星期一閉館)
地點:「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半山旭龢道50號(近大學道入口)

設計如何解決垃圾圍城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全球垃圾量於2030年時將達到25.9億噸,至2050年時更將增加至34億噸,數量驚人!面對刻不容緩的垃圾圍城問題,設計又如何可為環境帶來正面的影響?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屬下的HKDI Gallery,最近正舉行「廢棄時代:設計能做甚麼?」展覽 ,此為倫敦設計博物館巡迴展的其中一站,旨在探討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以及設計如何解決全球現正面對的廢棄問題。原來,現實中有不少設計師都絞盡腦汁,將廢物轉化成寶貴的資源,或是開發新的可持續發展物料和系統,希望減輕對地球的影響,而一些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如Formafantasma、Stella McCartney、Fernando Laposse、Bethany Williams 和Phoebe English等亦有份參與其中。

是次展覽將展出由本地藝術家李孟康創作,以探討人類行為與海洋生態系統污染之間關係的雕塑作品《骸骨系列(二)—— 海龜》;另一本地設計師張瑋晉,便把香港日常的丟棄物品設計成時尚的便攜式喇叭;而吳鋌灝則利用傳統的木工技術,將廢棄木材融入家具設計中,設計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相思木長椅》 。這些作品,或許都能為你的生活帶來一點啟發,並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費習慣。

展覽共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廢棄巔峰》,以時間軸展示香港以至全球的近代廢棄歷史;第二部分是重點探討解決廢棄物方案,及以新方向來思考浪費;最後一部分則是《後廢棄時代》,主要探索設計師如何通過新的循環生產方法,重新定義時尚、建築、食品、電子產品、包裝等。

展覽第一部分《廢棄巔峰》,展出了由超過6,600個樽蓋製成的樽蓋鏈裝置。
這些樽蓋是在一個冬季內,於英格蘭康沃爾郡(Cornwall)的各個海灘上收集得來。
第二部分的展覽《珍惜廢棄物》,鼓勵人們進一步了解地球資源的運用,並探討回收物料的各種用途及處理方法,希望喚起大眾留意帶領視回收物料為新資源的設計師。圖為本地設計師張瑋晉升級再造而成的時尚便攜式喇叭。
來自時裝界的Stella McCartneyAdidasBethany Williams設計的可持續物料。 
《後廢棄時代》展出了既耐用又可於使用後拆卸的家具或房屋,以及由椰子、藻類及玉米殼等天然材料製成的服裝、產品和包裝等。

「廢棄時代:設計能做甚麼?」——倫敦設計博物館的巡迴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5月7日
時間:10:00-20:00(逢星期二閉館)
地點:「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d- mart」將軍澳景嶺路3號(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

可持續零售體驗店  「新生物料」概念及紡織品展+體驗工作坊

隨著大眾的環保意識日漸增強,以較環保的物料及生產技術製成的衣物,需求也愈來愈大。當中,「新生物料」是通過天然的生物處理過程,從有機廢物中再生的全新物料,用於創造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例如是從咖啡廢料中提取能夠替代皮革的物料,或用木材製成的鞋類等等。

最近,南豐作坊旗下的可持續零售體驗店  「Fabrica X」,便舉辦了為期6個月的「新生物料」展覽,於店內展示創新的「新生物料」概念及紡織品。大家除了可以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物料互動、接觸可持續零售品牌,更可參加不同的體驗工作坊,學習如何以「新生物料」,包括蛋殼、廚餘及咖啡渣廢料製作小手工及筆記本,從而了解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由微生物製造的靛藍色染料。
由純天然種植的馬尼拉麻蕉製造的植物布料。
以水果廚餘與藻菌類皮革替代品。

「新生物料」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7月3日
時間:星期一至五  12:00-19:00;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12:00-20:00
地點:「Fabrica X」荃灣南豐紗廠1樓108號店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FB@fabricaxhk

夠Green

【夠GREEN】惜衣減廢!交換衣飾迎新歲

農曆新年將至,每家每戶都會進行大掃除,把雜物污垢清走,迎接新的一年。然而,每次整理衣櫥時,都會發現許多新簇但不合穿的衣物,扔掉既浪費又不環保,不妨參加於這個周末、一連兩天於大埔舉行的「交換衣櫥派對」,拯救二手服裝和配飾!

為了鼓勵大家惜衣減廢,交換衣飾迎新歲,本地換物平台「JupYeah執嘢」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營運的「綠匯學苑」共同舉辦了「交換衣櫥派對」,參加者於網上成功登記後,可於指定時段攜帶已清洗和修補無損的冬季衣物、手袋和飾物(鞋履除外)入場,並以「執嘢袋」挑選心頭好。然而,是次活動不會接收夏季衣物及節目限定服裝(包括婚紗、姊妹裙、特定活動或企業的紀念衣物、衛生及內衣用品),大家謹記留意!此外,場內亦會舉辦「舊衣改編工作坊」,導師將教授參加者如何用舊棉衣編出貯物籃;而「執嘢」創辦人Ren亦會主持講座,為大家拆解換物迷思與港人的消費模式,以探討永續環保及低碳生活的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行於網上報名。

「綠匯換物——交換衣櫥派對」
日期:1月7日及8日
時間:分段入場 11:00-14:00/14:00-17:00
地點:大埔運頭角里11號 綠匯學苑(於戶外草地進行)

「舊衣改編工作坊」
日期及時間:1月7日 11:00-14:00;1月8日 14:00-17:00

「主題講座:『換物迷思』與『港人的消費模式』」
日期:1月7日(星期六)
時間:14:30-15:30
形式:實地(綠匯學苑)/網上(Zoom直播)

報名網址:https://bit.ly/3WtDu3N

Text:Onyx
Photo:網上圖片

夠Green

【環保復修辦館】舊物維修 修補回憶與遺憾

遇上家中電器損壞、失靈,不少人都寧可購買新的家電,鮮有人會將電器修理再用,但香港卻有一處名為「復修辦館(Repair Café HK,下稱「辦館」)」的地方,聚集了一班退休義工師傅,透過維修服務幫街坊們修理舊家電。辦館希望提供一個渠道,鼓勵大眾惜物減廢,並藉此推廣維修文化。負責人Jacky表示,修理舊電器,不單是為了支持環保,也是為了修補回憶與遺憾,「每件舊物都有其背後的故事,可能是結婚紀念物,也可能是摯親的遺物。能夠讓舊物重生再用,對物主而言有很重大的意義。」

不賣咖啡的Repair Café

「復修辦館」的概念源自於2009年,由一名荷蘭記者於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創立的Repair Café(維修咖啡室)——它美其名是咖啡室,但店內卻不賣咖啡、不賣甜點,反而擺放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讓師傅義工們在內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修復壞掉的小型家電,以宣揚惜物的態度。

香港缺乏維修家電的渠道

維修咖啡室自成立以來取得極大迴響,而這股風潮也傳至不同的國家,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義工發起同類型的活動。而在香港的「復修辦館」,也是其中之一。Jacky的團隊發現坊間只有手機、電腦等貴價電子產品的修理服務,卻鮮有地方維修小型家電,就連大部分廠商都無法提供舊款電器的替換零件,令大量舊家電淪為垃圾。

「沒有維修的渠道,大家就只可把失靈的電器送往堆填或回收,但也很難說到底電器的塑膠部分是否能夠循環再用。」Jacky認為,若然只是更換些少零件,便可將其餘的部件保留下來、拯救到一件電器,絕對是較為環保的方法。於是團隊於11月成立了「復修辦館」,招募了一班退休義工師傅幫忙,亦會提供工具和地方,為有需要的人修理電器。

「維修權」能延長電子產品壽命?
近年,一些國家提倡「維修權」,要求商家推出耐用產品,並為故障產品提供維修,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及減少電子廢物污染。而於今年中,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維修權(Right to Repair)法令,將會要求製造商於產品資訊中列出產品生命周期,以及可取得的維修服務或零件等資訊,相信可令電子產品壽命有所延長。

維修家電 帶來滿足感

「大隻輝」是辦館其中一名義工,曾在一個為葵芳街坊維修家電的項目——「復修冰室」當了一年師傅。退休前曾經從事安裝維修的工作,也會利用業餘時間幫助親戚朋友修理電器的他,坦言義工工作為他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特別是過往參與過幫助獨居長者修理電器的外展服務,與老人家的交流令我感受很深。」

而他亦發現,很多時家電都只因一些小問題而損壞,白白把它丟掉實在浪費,「大多(家電)都是斷電線,特別是需要『插電』的小家電。有些則是因短路而引致fuse(保險絲)斷掉,只要更換電容器等小零件就可修好。」

辦館最常見的待修物品包括風扇、抽濕機、電飯煲和鐘錶。退休後開始學修錶的阿屈,現時是辦館其中一名專門修理鐘錶的義工師傅。他表示,只要不是過於名貴和設計複雜的鐘錶,也都可在辦館修理,「鐘錶不動了,很多時只要更換電池就能修好。但若然是使用很久的機械錶,內裡的潤滑油可能已經乾涸,我們便需把鐘錶拆開、清洗,再抹上新的潤滑油。」

學修錶已十多年的阿屈,表示當要修理未曾見過的錶款時, 仍好像「拆炸彈」一樣緊張,需特別小心把鐘錶拆開,慎防把錶弄壞。

修理舊物 修補回憶與遺憾

修理的工作不單可以延長物品的生命,對物主來說,也可能是修補回憶與遺憾的一種方法。Jacky猶記得幫助過一位女士修理她跟老公的結婚紀念品,「原來那把直立式風扇對她來說有很深的紀念價值,所以修好之後她很高興,更給我們寫了一張感謝卡!也試過有一位婆婆拿來了一個失靈的電子煲,原是她跟先生一起購買的,但先生已經過世,因此她很想把煲修好,就像先生還在生似的一樣。」

希望大家購買前想清楚,不要因盲目追隨潮流而購買功能單一的新潮家電。

望自負盈虧 幫助有需要的人

現時,辦館主要會舉辦「維修服務站」和「復修工作坊」,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前者為每月舉辦2至3次的維修活動,參加者可以預先填表登記,並於當日帶同小型家電或​鐘錶前往維修服務站,由義工師傅協助維修。但由於辦館未能申請資助,故它與各地的維修咖啡室有所不同,會收取每件電器$50的檢查費用,補貼營運;後者則包括了「雨遮維修班」和「洗衣機保養技巧班」等工作坊,希望為舊物帶來第二生命的同時,辦館也可達至自負盈虧,持續提供服務及分享維修經驗。

復修辦館
IG:repaircafe_hk

Text:Onyx
Photo:O.T.、由受訪者提供

夠Green, 設計

向即棄文化說不! 法國麥當勞推可重用食物包裝

香港人喜愛光顧快餐店,但部分快餐店不論堂食或外賣,都會派發即棄餐具和包裝,造成大量浪費。綠色和平、綠色力量、綠惜地球、綠領行動等本地環保團體曾於去年作出調查,推算出本港4間連鎖快餐店(美心MX、麥當勞、大快活與肯德基)每年派逾5億件即棄塑膠餐具,包括膠飲管、膠刀叉、膠杯蓋和膠容器等等。這些塑膠餐具,難以自然分解,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各國推出減塑政策 盼能減少環境污染

有鑑於塑膠污染的嚴重性,全球各國正實施各類的減塑政策,如禁止銷售塑膠袋,及禁止餐館主動提供塑膠餐具等等,盼能減少環境污染。而香港環境及生態局亦計劃最早於明年第四季起,禁止銷售及免費派發多款塑膠製品,包括堂食客人禁用膠杯、膠食物容器等等。

法國麥當勞的以可重用塑膠容器。(圖片來源:twitter@juanbuis)

法國麥當勞 首推可重用膠容器

而近日,Twitter一名網民Juan發現,在法國的麥當勞堂食時,餐廳竟以可重用的塑膠容器,包括載有汽水的膠杯,以及盛載炸薯條、炸薯角的紅色膠器皿,來取代原有的即棄塑膠及紙盒包裝。就連開心樂園餐的標誌性紙盒,也是以可重用塑膠盒取而代之,令人驚喜萬分!這些塑膠容器可讓員工洗淨後重用,減少固體垃圾的製造,相對會對環境較為友善。而Juan把這些照片上載於社交網站 Twitter後,亦惹來了不少迴響,不少網民均對這些容器稱讚不已!

不過,有當地網民就回覆Juan,可重用容器及餐具只限於法國10間指定的麥當勞分店供應,而該試行計劃已推出了約一年,至今尚未於國內其他麥當勞分店推出,大部分分店仍然沿用著不環保的即棄包裝。

就連開心樂園餐的標誌性紙盒,也是以可重用塑膠盒取而代之。(圖片來源:twitter@juanbuis)

香港麥當勞 以木餐具取代即棄塑膠

而在香港,麥當勞繼去年初起全面推行「齊環保 走飲管」,凍飲以全新設計杯蓋取代即棄飲管後,今年全線麥當勞及McCafé亦已分階段停止提供即棄塑膠餐具,並以木餐具(包括木羹、木叉和木刀)取代沿有的即棄塑膠餐具,望能減少塑膠物料對環境造成的傷害,為地球出一分力。

香港麥當勞分階段以木餐具來取代沿有的即棄塑膠餐具。(圖片來源:香港麥當勞官方圖片)

(圖片來源:香港麥當勞官方圖片)

Text:Onyx
Photo:twitter@juanbuis、香港麥當勞官方圖片、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