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動畫

專訪, 藝文創意

香港動畫家江記出版最新漫畫 震撼的視覺享受與對科技發展的反思

對有留意香港動畫的人來說,江記(江康泉)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特別在近年,江記製作的港產動畫《離騷幻覺》,更是香港動畫界的一件大事。動畫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的戰國歷史上,有別於戰國,這裡的科技相當先進,甚至可以利用科技實現永生。所以故事中的「秦王」滅六國後,就將永生之法和系統普及全國,建立一個不老不死的秦國。然而國人永生的代價就是必須連接永生系統,接受國家的監視。

香港動畫家江記(江康泉)為《離騷幻覺》出版最新漫畫。

在這樣的背景下,傳說只有極少數祭司因為沒有跟隨永生系統升級,可以避開秦始皇的追捕。這些祭司後來自稱為「導遊」,專門幫客人完成那些不可告人的「罪行」。投江自盡的屈原便是當時如同「Rock Star」般的偶像祭司,後來楚懷王不捨屈原的離去,決定以複製機械人取代屈原。機械人帶著屈原的記憶和能力,成了刺殺秦王的關鍵。

故事發生在一個架空的戰國舞台,科技先進,甚至可實現永生,平民永生的代價便是臣服於秦始皇。
傳說只有極少數祭司因為沒有跟隨永生系統升級,可以避開秦始皇的追捕。

這次,江記決定將螢幕上的故事以漫畫的形式重新表達,和動畫分享同樣的世界觀及人物設定,卻交代更多動畫中因為篇幅所限而沒能表法的情節。漫畫中,將會由多位角色的獨立故事短篇組成,透過每位角色的想法與經歷,串連出更飽滿豐富的、關於整個時代的故事。

漫畫中,將會由多位角色的獨立故事短篇組成。
漫畫中,將會由多位角色的獨立故事短篇組成。

作為自《離騷幻覺》2012年連載以來的首次結集出版,同時也是江記第一次自資出版。除了有近8成重新編繪沒有曝光過的新稿,也因為自資緣故,能夠做一些譬如全彩專色印刷等一般出版社不會使用的出版處理,讓讀者更能感受江記筆下迷人的世界。

其實早在2020年發表《離騷幻覺—序》之後,江記就決定要為《離騷幻覺》畫一本漫畫。「唯有這個過程,可以讓我跟角色一同呼吸,明白他們的愛恨情仇。」作為一個翻著實體書長大的漫畫迷,江記深愛書為載體所帶來的「重量」,那種揭頁帶來的神秘、刺激與樂趣,他也想跟讀者一起感受。

早在2020年發表《離騷幻覺—序》之後,江記就決定要為《離騷幻覺》畫一本漫畫。

不過和動畫創作不同,比起只坐在螢幕前「被動地聽」,漫畫需要觀眾「主動去讀」,所以創作時也需要另外花一點功夫。好在漫畫基本上就是一腳踢,過程容許更多「任性」的處理,讓江記可以大幅修改完成的畫面、情節,或嘗試更多的表達方式。

漫畫基本上就是一腳踢,不過也讓江記可以大幅修改完成的畫面、情節,或嘗試更多的表達方式。
漫畫基本上就是一腳踢,不過也讓江記可以大幅修改完成的畫面、情節,或嘗試更多的表達方式。

雖說獨立製作可以容許「任性」,但自資出版這次的全彩專色漫畫並不容易。最先要考慮的當然是資源的問題,不僅僅是金錢方面,工作時間上也要將大部分的時間讓給漫畫。再來就是出版過程,江記也要一手包辦編輯、製作、發行等事宜,都讓他頭痛不已。所以他也很感激整個籌備期間,身旁的人給予的各種幫助。

自資出版這次的全彩專色漫畫並不容易。

最終,200多頁的漫畫《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即將出版,掀開這本色彩大膽鮮明得令人著迷的漫畫,完全就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隨後就會發覺如同觀看動畫一般,深深被吸引住。當中不止因為那奇幻的彩色世界,更是因為故事那片科技發達的世界背後、依然無法被滿足的慾望所呈現出來的頹敗與空虛。透過畫面、重新編繪的故事、人物經歷,江記帶來了近來熱門議題「AI」盛行後的反思,若有一天,當人類連思考都要假手於人時,存在一詞的意義還剩下甚麼?

透過漫畫故事反思科技發展與人類的關係。

4月1日,江記將在西九音樂節與一眾音樂人合作,連續兩日舉行「M+ 現場電影《離騷幻聽》音樂會」,音樂類型橫跨中西電子及傳統,影像既有動畫亦有即場創作。另外4月14日起,「Kongkee: Warring States Cyberpunk」將會移師芝加哥Wrightwood 659博物館繼續展出,讓更多香港以外的觀眾認識《離騷幻覺》的世界。

「『離幻』世界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未講。」——江記。

《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

作者:江康泉
原價:HK$330
預購優惠:HK$299
尺寸:W210cm x H297cm
印刷:彩色
頁數:228
預購:紙本分格香港文學館

Photo:由作者提供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男兒當入樽】 《THE FIRST SLAM DUNK》確定來年1月上映! 首推限量電影前賣劵套裝

日本人氣漫畫《男兒當入樽》是漫畫家井上雄彥的作品,講述了湘北籃球隊打入全國大賽的經歷,故事中的熱血情節,觸動人心,早已被不少人奉為經典。而教一眾粉絲期待已久、改編自《男兒當入樽》的動畫電影《THE FIRST SLAM DUNK》,已確定會於來年1月23日在香港上映!

電影由原作者井上雄彥親自編劇和執導,東映動畫及DandeLion Animation Studio共同製作。為了慶祝電影於日本上映,電影發行商羚邦將於明天(12月3日)在香港各戲院放置5大主角(宮城良田、三井壽、流川楓、赤木剛憲、櫻木花道)的實體海報給大家「打卡」,而於12月10日起,更會印製2023年電影年曆卡,於香港及澳門各大戲院擺放及派發。此外,Ani-Mall亦特別設計了全港限量2, 000套的珍藏紀念版電影前賣券套裝,電影換票證分別以5大角色設計,極具珍藏價值,粉絲們謹記留意!

電影海報:

放置實體海報戲院:
百老匯院線MOViE MOViE Cityplaza(太古城)、英皇戲院iSQUARE及康城、嘉禾院線the sky及stagE、mcl院線CINEMAS PLUS+ 荷里活戲院(12月3至11日)及德福戲院(12月12日起展示)、Cinema City朗豪坊

電影年曆卡:

限量電影前賣劵套裝:

電影預告:

Text:Onyx
Photo:由電影公司提供

展覽, 藝文創意

日本超現實藝術家上野陽介首次香港個展 呈現色彩繽紛的奇幻世界

「即使世界充滿了99%的黑暗,我也不會放棄去尋找那1%的希望,用100%的精力去創作我的藝術。」這就是日本超現實藝術家上野陽介的創作理念。

以童趣的圖像聞名於潮流藝術圈的上野陽介,也是日本近年流行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最近他攜手其筆下的魔幻角色來到Gallery Ascend,舉辦主題為「Portrait of You」的首個香港個人畫展,展示他獨特的藝術作品,讓大家進入充滿活力與色彩的藝術世界。

日本超現實藝術家上野陽介在香港舉行首個個人畫展「Portrait of You」。
日本超現實藝術家上野陽介在香港舉行首個個人畫展「Portrait of You」。

上野陽介年輕時自學成才,16歲就舉辦了首個個人展,他的作品結合多種元素,如色彩繽紛的萬花鏡一樣,描繪了各色各樣的神奇生物。在日本文化中,漫畫和動漫人物是他最大的靈感來源之一。他以繽紛的色彩創作出各種神奇生物與可愛卡通人物,風格深受日本漫畫、動漫人物、街頭塗鴉、流行圖像的影響,因此作品兼具歐美與日本文化。

在今次香港首次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反映了西方和日本浮世繪風格,以及全新方式去演繹畢加索和委拉斯開茲的經典傑作。

上野陽介的作品結合多種元素,漫畫和動漫人物是主要的靈感之一。作品也受西式風格和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
上野陽介的作品結合多種元素,漫畫和動漫人物是主要的靈感之一。作品也受西式風格和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
作品:Lifetree 2022 #4
作品:Gift from Salvador
作品:APPLE #1
作品:Bread and Water

上野除了繪畫作品外,亦以雕塑而聞名。 自 2008 年以來,他創作的限量版雕塑系列成功地促成了與世界各地的玩具公司合作,更受到藝術家和收藏家的欣賞,成功躋身潮玩界。

在上野充滿活力的繽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事物的美好,探索當中更多的樂趣和正能量。就如他本人的創作理念,永遠可以在他那天真無邪的卡通角色創作中,找到希望,讓人會心微笑。

「Portrait of You」
日期:即日起至12月14日(星期二至六)
時間:早上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香港黃竹坑香葉道43號雅格酒店8樓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熱話,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日本百年老牌佐久間製菓結業 《再見螢火蟲》經典水果糖停產

以二戰末期為題、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再見螢火蟲》之中,多次出現主角拿著該款水果糖紅色盒子的場面,其後日本糖果老牌佐久間推出復刻版,重現動畫內的經典糖果。佐久間製菓創自1908年,曾經歷二戰,至今已有逾114年歷史,最近卻宣布將於明年停業,所以這種在《再見螢火蟲》中,妹妹最愛的水果糖都要跟我們說再見了!

《再見螢火蟲》中妹妹最愛食水果糖。
《再見螢火蟲》中妹妹最愛食水果糖。

《再見螢火蟲》主角拿著水果糖紅色盒子的場面。

據日本傳媒報道,當地老牌糖果生產商「佐久間製菓」宣布停業,該公司生產的「佐久間式水果糖」(サクマ式ドロップス)曾經在動畫《再見螢火蟲》(火垂るの墓,又譯螢火蟲之墓)內登場,當中妹妹在戰爭中拿著紅色罐糖果,食完糖果後,與哥哥摻著水喝的一幕,相當催淚,這款糖果並因此深入民心。

食完糖果後,與哥哥摻著水喝一幕,十分催淚。

根據佐久間製菓的網站顯示,該款糖果在1908年面世,是當時首次在日本生產的水果糖。該公司的生產工場在二戰時雖然被戰火破壞,但在1948年重新運作,其後逐漸擴大知名度。

佐久間製菓近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新冠肺炎影響,行業競爭越來越大,自上年起財政年度出現超過1億日圓赤字,無奈決定於2023年1月20日結束業務。

長達一世紀歷史的佐久間製菓,於下年結業。

藝文創意, 藝術

製作期長達7年 宮崎駿最後一部作品明年上映!

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一部最愛的宮崎駿作品,從《龍貓》、《天空之城》到《風起了》,每部都是陪伴大家成長的經典。明年將迎來82歲的日本漫畫家宮崎駿,再帶來全新作品《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吉卜力工作室近日更新了電影情報,這部創下最長製作期紀錄的作品即將完成,更預計於明年夏天上映!

82歲的日本漫畫家宮崎駿迎來最後一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電影改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改編自吉野源三郎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一個15歲的少年白尼在大學畢業生舅舅的思想啟發與引導下,探索現實生活中的友情、貧富、歧視、欺凌等議題。宮崎駿曾表示,他看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後受到啟發,這本書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無論處在多麼艱困的時代或是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從標題上也可以直接體會到這部作品的不一樣,它的表面意思直接,但其實戲中的訊息需要人們細心咀嚼,蘊含著宮崎駿的終極生活哲學智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今次製作龐大複雜,吉卜力工作室社長星野康二表示電影「進展非常順利」,預計夏天可上映,而製片人鈴木敏夫補充:「我們仍然在手繪所有東西,因為我們繪製非常多幀,因此完成一部電影需要更多時間。」

動畫製作人鈴木敏夫表示:「宮崎駿的作品一直都是大概有一年的準備時間,然後兩年的製作時間,過去都是在這種結構中,大家一起製作電影再上映,一直重複著這樣的事情。不管怎麼說,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了。這樣的話,就不用管時間和預算,看看這個人究竟想做什麼。」預計新作最快可以在明年夏天上映。不過,工作室同時暗示,此作真的很有可能會成為宮崎駿大師的「最後」一作。

藝文創意, 藝文創意 - 其他

Netflix 動畫《伊藤潤二 Maniac》  
來年1月上架 最新劇照公開

猶記得今年6月,當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宣布將與串流平台Netflix合作,推出《伊藤潤二 Maniac: Japanese Tales of the Macabre》(下稱《伊藤潤二 Maniac》)動畫系列時,引來了不少轟動。早前,Netflix終公布了參演動畫的聲優名單,亦釋出了視覺海報及最新的劇照,教一眾粉絲相當期待!

《伊藤潤二 Maniac》動畫系列將會把20部漫畫大師的人氣作品動畫化,成為動畫中的短篇故事,包括了《人頭氣球》、《雙一》、《四道牆的房間》、《富江・照片》、《侵入者》、《賣冰淇淋的車子》、《墓碑鎮》、《藏書幻影》以及《無頭雕刻》等作品。動畫將於2023年1月19日在Netflix 獨家上架,各位伊藤潤二迷謹記要密切留意了。

《人頭氣球》

《賣冰淇淋的車子》
《賣冰淇淋的車子》
《富江・照片》
《無頭雕刻》
《無頭雕刻》

《藏書幻影》
《藏書幻影》
《墓碑鎮》
《四道牆的房間》

Text:Onyx
Photo:twitter@NetflixJP

展覽, 生活美學

史上最大型《美少女戰士》展覽會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Museum 」六本木登場

童年由《美少女戰士》伴隨着長大的女孩,想必也曾幻想自己是其中一位穿水手服的美少女戰士,肩負着儆惡懲奸、對抗邪惡勢力、守護地球及整個銀河系的偉大任務吧!由日本漫畫家武內直子創作的《美少女戰士》,不知不覺已陪伴了大家30年。由於漫畫的首次發售日期是在1992年7月6日,為了紀念這個大日子,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Museum 」(美少女戦士セーラームーン ミュージアム)展覽會將會在7月1日於六本木博物館舉行,展覽會分3個階段進行,直至12月30日結束,各位Fans又多一個去日本的理由了!

作為最大型的回顧展,「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Museum 」的展覽內容自然非常豐富。展期將會分成3個階段:

Vol.1 :7月1日至9月4日

展示內容以原作第1部黑暗帝國篇及第2部黑色月亮篇為主

Vol.2:9月10日至11月6日

展示內容以原作第3部死亡毀滅者篇及第4部死亡月亮篇為主

Vol.3:11月12日至12月30日

展示內容以原作第5部銀河之影篇為主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Museum 」預計會展出超過600件展品,當中包括原作者武內直子全新插畫,以及連載於少女漫畫雜誌「なかよし(Nakayoshi)」的珍貴彩色原稿作品,還有玩具模型、變身器、服飾等周邊產品。此外,展場亦設有結合了影像及雷射效果的4.5 x 8公尺大型螢幕,讓觀眾仿如走進《美少女戰士》的世界當中,帶來嶄新的觀感體驗。精彩的內容,再加上一系列精緻的紀念品,相信世界各地的Fans都會把握機會去朝聖吧!

A4及B5文件夾

盲盒玩具,共10款。

復刻閃卡

美少女戰士 Sailor Moon Museum
日期 7月1日至12月30日(9月5日至 9日、11月7日至11日休息)
時間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地點 六本木博物館(東京都港区六本木 5-6-20)
備註 預購價:一般票 2,000日圓、中學生 1,200日圓、小學生 600日圓;當日票:一般票 2,200日圓、中學生 1,400日圓、小學生800日圓
TEXT:Ivy
PHOTO:官方網站
藝文創意

本地藝術家鄭曉欣
辭工追夢 醉心定格動畫

「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擅長製作定格動畫的藝術家鄭曉欣(Vika)認真地說。試過順從家人意願而放棄藝術,也試過白天工作,晚上製作動畫。如今她決定辭去工作,全情投入創作。除了自己,沒有誰可以決定要走的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能夠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拼搏和冒險,大概是人生一大樂事。

以定格動畫帶來歡樂

定格動畫(Stop Motion),是透過逐格拍攝再連續放映,把靜態的物件變得栩栩如生,從而產生動畫效果。從小喜歡藝術的Vika在兩年前開設專頁,分享自己製作的定格動畫。除了想讓更多人認識這媒介,更重要的是搏君一笑:「香港人壓力很大,我希望能夠鼓勵他們。大家如何理解我的作品並不重要,只要看完感到開心,我便成功了。」她自言對美食沒有抵抗力,所以很多作品都以食物為題。近年更與不少機構合作,以輕鬆活潑的風格宣傳不同項目,包括香港大學、青協、香港電台、紅十字會、旅發局等。

除了美食,Vika亦會回應時下熱話。早前東京奧運在港掀起熱潮,她也曾經出片支持香港運動員。

在動畫世界任意闖蕩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製作定格動畫一點也不容易。10秒的動畫,需要畫50格;1分鐘的片段,背後用了3個月才完成。說到最滿意的作品,定要數算為香港電台「香江暖流」製作的片頭。節目為銀髮族而設,港台要求做到懷舊的效果。Vika便選擇了用留聲機做動畫的主要原素,字體和用色特意參考了50、60年代的設計。在定格動畫中,我們不時看到放大縮小的效果,均要歸功於背後的努力。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同一件道具,要製作不同大小。「香江暖流」中出現的唱片,就做了至少4個尺寸,極具心思和技巧。

由構思、資料搜集、道具製作、拍照、剪片、與客戶溝通都是她一手包辦,辛苦卻樂在其中。雖然製作繁複,但定格動畫的樂趣無可取替,其魅力在於沒有限制,可容納天馬行空的想法,為生活增添色彩。「一般拍片,一個人係點就點,但動畫的世界有更多變化。」以她的作品為例,一條與奧運乒乓波項目有關的片中,由於球拍外形與平底鑊相似,片中畫風一變,由打乒乓波變成煎蛋,特別有趣。另一方面,她很欣賞動畫師讓死物仿如有生命地活著。Vika很喜歡於2019年獲奧斯卡提名動畫短片《Lost & Found》。這部定格短片講述兩隻相愛的毛線公仔,為了拯救對方而奮不顧身。全片長約7分鐘,沒有對白,卻成功以生動的動畫,讓你投入公仔的內心,感動了觀影人。

為香港電台製作「香江暖流」的片頭,是Vika最喜歡的項目。為了做到放大縮小的效果,同一件道具要製作不同大小。

由打乒乓波變成煎蛋,有人跟Vika說看不明白,但很欣賞她的創意。

為我的人生負責

Vika的作品受到不少注目,但家人一直不支持Vika投身藝術,直至近年態度才軟化。中學時,老師早已發現她的藝術天份,著她高中一定要修讀視覺藝術,但家人覺得該學科無助升大學,她唯有放棄這次機會。她頓了頓,接著說:「其實頗後悔。」同樣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大學選擇主修傳理系,卻誤打誤撞接觸到動畫:「讀完覺得好鍾意,沒想到幾年後成為了我的事業。」

大學畢業後,Vika決定不再順從父母的意願:「過去23年,我一直跟從家人的意願走,之後的路我要自己決定。」為了進一步探索藝術世界,Vika在英國修讀藝術碩士課程,卻因疫情而提早回港隔離,無所事事便於網上分享「隔離日記」。長期留在國外,份外想念香港的地道小食,便以畫作緩解思念。「我每日都會畫食物,有天畫了杯奶茶便忽發奇想:『可否把它變成動畫?』」於是坐言起行,菠蘿油、奶油豬、蛋撻等小食,全部在螢幕上「跳動」起來,從此展開了定格動畫的生涯。

除了定格動畫,Vika還很擅長不同媒介的創作。從英國回港展開「隔離日記」,便畫了很多香港的地道小食。

《Lost & Found》全片沒有對白,卻感動人心。

辭工點燃追夢熱情

Vika一直希望成為全職藝術家。過去兩年,白天工作,晚上創作,試過製作動畫至午夜12時,缺乏充足的休息時間,偶然會有心無力:「作品是藝術家本人的縮影,我這個狀態會影響作品。」長期身兼兩職,用盡了心力,身體亦響起警號,於是萌生了辭職的念頭。

面對改變,我們都怕做錯決定,要放棄一份穩定的正職並不容易,她也經歷過一番思想掙扎。究竟要向現實低頭,還是要追夢?面對這個問題,後者顯然更勝一籌,她堅定地說:「如果要返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和行屍走肉沒有分別。」從這一刻起,她決定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更重要的是正視自己對製作定格動畫的熱情:「我好鍾意做Stop Motion,鍾意到要辭去正職。」旁人或會說她不理性,但能夠義無反顧地追夢,實屬難能可貴。當她抒發自己有多喜歡藝術時,頓時成為了閃閃發光的人。

Vika會先用Storyboard的形式與客戶溝通,然後再製作道具。圖為醫學美容BEAUSKIN的委托。

前行的動力

一路走來,少不了身邊人的支持,其中她特別感謝一位朋友:「我一直想做藝術家,即使一開始我甚麼也沒有,但這位朋友仍然很支持我,見證我走的每一步。」另一方面,她在社交媒體上公布成為全職藝術家後,也收到很多人留言或發訊息表示支持,從中得到不少向前行的動力。雖然定格動畫在香港算不上流行,但隨著更多人關注香港動畫,相信Vika定會靠才能闖出一片天。

作品用色繽紛,希望透過定格動畫鼓勵香港人。

TEXT:Gillian
PHOTO:由受訪者提供(IG@vikacheng.art)、《Lost & Found》片段截圖、Gillian

本地遊蹤

香港插畫及文創展2022 DIGI ART
支持香港動畫及插畫

喜歡文創的你,即將舉行的《香港插畫及文創展2022 DIGI ART》,應該會令你樂而忘返。活動集合了100位本地圖像設計及電腦繪圖創作者的作品,包括光年百貨、青花工作室、魚生、hwah_illust、KEKE LAM等,更邀請到在LIMITS Asian Championship 亞洲挑戰賽獲得亞軍的Rosine Wo。另外,場內設有「AR 掌上藝術館」,展出插畫家的搞鬼創意,藝術和科技結合,相信會帶來驚喜。

值得一提,近年更多人關注香港動畫,主辦方與本地人氣動畫平台「洋蔥鬼 onion ghost」合作,精選26條由香港動畫師和工作室製作的動態及靜態動畫影片,編集成為〈動畫蒙太奇 Animontage〉。其中包括, 〈叔叔不行鳥〉、〈崔氏兄弟作品選2022〉、〈四方城〉、〈金宵多珍重〉、〈The Guardians〉、〈鯊魚&鰩魚5招助世界〉等。〈動畫蒙太奇 Animontage〉全長70分鐘,集合溫情、懸疑、科 幻、熱血、復古、搞笑等不同題材,絕對不能錯過。大家不妨抽空出席,一起支持本地創作!

部分香港插畫及文創展2022 DIGI ART參加品牌:

香港插畫及文創展2021:

TEXT:Gillian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