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學者、翻譯家、作家劉紹銘劉紹銘1934年生於香港,中一時失學,任印刷學徒,後當上民生書局的售貨員,工餘時自修中英文重拾學業,會考合格後,遂在1956年考入台灣大學外文系,就學期間與同學白先勇、陳若曦、葉維廉、李歐梵等創辦《現代文學》,都是日後在華人文壇舉足輕重的人物。1966年獲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等,桃李滿門。

推出多本著作 研究張愛玲生平
劉紹銘寫作大半生,多年來著作甚豐,包括《吃馬鈴薯的日子》、《二殘遊記》、《小說與戲劇》、《偷窺天國》、《情到濃時》、《文字不是東西》、《方留戀處》、《藍天作鏡》等,學貫中西,幽默風趣,莊諧並重,題材不囿於一時一地。
劉紹銘更是張愛玲研究的重要學者,曾與張愛玲曾有直接往來,著有《到底是張愛玲》、《張愛玲的文字世界》、《愛玲說》等作,對張愛玲作品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提出見解,披露其在港與赴美後的真實狀況。


反烏托邦名作《一九八四》中文版譯者
劉紹銘專長中西比較文學及翻譯,也是反烏托邦名作《一九八四》及《動物農莊》中文版譯者,1984年初,在美國教書的劉紹銘應林行止邀請而翻譯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反烏托邦名著《一九八四》,時值中英兩國就香港前途談判的白熱化階段。晚年他繼續執筆,最後一部譯作是2020年出版的《動物農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藉《一九八四》出版七十周年,於2019年重版劉紹銘譯本。劉紹銘在譯者前言提到,他多年來翻譯過不少英美小說,「以誠惶誠恐的『使命感』從事的,只有《一九八四》」。他更在書中提到,「如果有人要我列出十本改變我一生的書,我會毫不考慮選上《一九八四》」,可見此書對劉教授的意義。去年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開始籌備出版劉紹銘翻譯的經典短篇小說:Bernard Malamud的《夥計》(The Assistant)及Isaac Bashevis Singer的《傻子金寶》(Gimpel the Fool),讓劉教授的文字流傳千古。
Text:Twinkie
Photo:中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