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攝影, 藝文創意, 藝術

9月藝文展覽活動|誠品圍方店開幕書展+文具展/香港藝術館 聯合展出108件館藏/中環夜間藝術展「都市物種」

在忙碌中找回生活的平衡,9月份本地有不少藝文活動,讓大家以閱讀及藝術滋潤心靈。其中誠品大圍新店開幕舉行書展及文具展、香港藝術館聯合兩館展出108件館藏、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攝影展,及中環正舉行的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不論是假日或下班後也可去到現場欣賞!

9月藝文展覽|1.大圍誠品開幕書展+文具展

誠品書店位於大圍圍方新店於9月14日開幕,為塑造社區閱讀風景,店面的廊道和天井以圓弧軌道設計;店内擺設採納拱形元素。整體風格以敞亮、通透為主調,部分區域更配搭樹狀的通天展櫃,務求讓大家在店内也能感覺寫意、舒適。

大圍新店逾5,000呎空間,融合光圈與天井的設計。

新店逾5,000呎空間,書藏除了成人中、英文書區外,亦設置誠品兒童館、誠品風格文具館和誠品知味,開幕期間,於9月14日至30日,更特設開幕書展、文具展,從「攀登」、「環望」的意念,重新理解閲讀和書寫。此外誠品開幕當天,也準備不同驚喜,單筆消費滿額即享限定禮遇,滿$100即可以$10加購開幕手機掛繩乙條。滿$300即贈開幕禮物包乙份。讓大家一同閱遊萬里叢林,沉澱片刻休憩身心。

開幕書展選書:


誠品書店大圍店 開幕書展
地址:THE WAI 圍方 5樓 508-509鋪

9月藝文展覽|2. 本地三位插畫師 揭露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
同場加映《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本地人氣插畫師 LOSZEHAHA將於9月10日現身分享會。(圖片來源:Instagram @ LOSZEHAHA)

獨樹一幟的插畫讓人眼前一亮,極具創意的港式幽默讓人會心一笑。近年來,本地插畫備受關注,更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由非凡出版主辦,誠品書店邀請三位插畫風格和經歷都截然不同的本地人氣插畫師:LOSZEHAHA,Ar YU和小確佛 齊聚誠品銅鑼灣店,帶大家一同穿過畫布,深度了解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成為插畫師需要具備的條件、當中會有怎樣的難關?想了解在香港成為插畫師的辛酸,大家可到現場分享會與他們交流!

同場還有插畫師LOSZEHAHA展覽,希望以《我們的快樂時代》主角瑤瑤的兒時回憶,能喚起讀者的童心,帶大家找回專屬童年,重遊八、九十年代。是次展覽呈現多個童年遊玩的場景及小故事,願我們都能找回昔日的童心,從簡單微小又喜歡的事情裡找回快樂。

小確佛過往插畫作品(左、圖片來源:Instagram @buddha.ppy)
Ar YU過往插畫作品 (圖片來源:Instagram @a_r_y_u.c)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書籍分享會插畫師是如何煉成的?
日期:9月10日(星期日)
時間:15:00-17:00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同場加映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17日(星期日)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9月藝文展覽|3.國寶級法國攝影師Willy Ronis 捕捉當地生活浪漫與優雅

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1910-2009)的攝影⽣涯從1926年橫跨至2001年,即使在91歲⾼齡時仍在拍攝,他最廣為⼈知的座右銘是「我外出時從來不會不帶相機,即使去買麵包亦是 (I never, ever went out without my camera, even to buy bread)。」 最近其個展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將由9⽉16⽇至10 ⽉21⽇於香港仔展出。

©Willy Ronis

他最著名的作品,拍攝巴黎⼈的⽣活⽇常,⽤法國製造的Foca 35mm相機捕捉下花都的活⼒與浪漫,也記錄草根階層的困境 及社會變化,他的照⽚可謂為⼆⼗世紀的法國留下珍貴的視覺記憶。 Willy Ronis擅於在平凡中發現美感 與詩意,從熙熙攘攘的街道到戀⼈之間的親密時刻,記錄法式⽣活的浪漫與優雅。他有多幅代表作,尤其以「買麵包的⼩男孩」與「巴⼠底廣場的戀⼈」最廣為⼈知。1952年拍攝的《The Little Parisian》,照⽚捕捉⼀位身穿短褲恤衫 及⽑衣背⼼的⼩男孩抱著法式長棍麵包跑過,天真可愛的男孩⾯帶微笑,感覺無憂無慮。 

©Willy Ronis, Lovers of the Bastille, Paris, 1957. 
©Willy Ronis, The Little Parisian, 1952. 
Courtesy of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and the S.Kovalsky collection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 
⽇期:2023年9⽉16⽇至10⽉21⽇ 
時間:14:00-19:00(星期三至六)  
地址:⿈⽵坑道56-60號怡華⼯業⼤廈8樓 The Loft  

9月藝文展覽|4.集合粵港澳三間博物館 共108組珍藏
呈現明清兩代絲綢生產工藝!

香港藝術家林春菊創作場域特定裝置《那時──彼岸》,以時裝設計視點出發,在館內打造穿梭過去、當下、未來的工作室,並展示全新的服裝作品。

由廣東省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聯合籌劃的巡迴展覽「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即日起至12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集合三間博物館合共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大家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國家三級文物展品 女褂/八仙賀壽圍屏

今次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外銷畫、銷往海外的精美絲織製品如提花織物、 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服裝飾物及家居織物等,精選展品包括十九世紀繪畫粵港澳地區面貌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濠江漁歌》和《廣州十三 行商館》;三件屬國家三級文物,包括清代的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廣東彩元繡莊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和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還有十九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以及一九四○至六○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等。

19 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漆、木、金屬及紡織品)
此黑漆描金縫紉枱足端雕飾獸爪,整體 方正穩固,造型精緻優雅。縫紉台身繪有 人物故事和植物花卉圖案,縫紉台內分多個小格,用於擺放不同縫紉用具,枱下 方附有一紅色絲質袋狀抽屜,供存放縫紉物品之用。
同類縫紉枱有枱式和落地式之分,大多在廣州來樣加工訂製,主要供應海外市場。

油畫作品《香港造幣廠》描繪香港歷史上唯一的造幣廠。香港造幣廠由香港政府短暫設立,於 1866 年 5 月開始營運,惜嚴重虧蝕,最終在 1868 年 6 月停辦。當時廠址位於銅鑼灣 加寧街一帶。畫家以生動細緻的筆觸描 繪花園和建築物,大門入口處更有人似 在互相握手問好。

香港造幣廠 1860 年代

大紅蝴蝶花廣緞 清代(1644 – 1911) 絲綢(緞)
其中廣緞又稱花緞,其色彩豐富濃烈,圖案以小巧細碎的滿地花卉為主。此匹面料以 紅緞為地,用繁密的蝴蝶花卉紋樣裝飾, 質地緊密順滑,色澤鮮華亮麗。廣緞既是廣東進奉宮廷的特有貢品,也是風靡歐美的奢侈品。

粉彩描金耕織圖花口碗 清 乾隆(1736 – 1795)(澳門博物館藏品)

「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
日期:9月8日-12月17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三樓中國文物廳

5.中環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

城市中的昆蟲,看似微不足道,甚至被厭惡、驅趕或捕捉。人們將之與負面事物聯想在一起—污穢、疾病、腐化等,一向都想把牠們排除在生活視線外。不自覺間,人類將物種分作不同等級,有的較重要,有的易被忽略。近日策展團隊 MUSTHAVEKEYS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關於存在於都市中的不同動植物物種,藉以回應人類在現今城市的各種生活模式,以及隨之衍生的變遷與連繫。

近日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

作品由多件尺寸形狀不一的平面畫作組成,把較受重視的品種與被忽略的並置,探索城市中人和身邊生物的關係。畫布和顏料均顏色鮮艷,營造人工化的感覺。

展覽第一部為 「欲望」,展出洪忠傑、Michael Whittle和袁進𡛕的作品,以人類視覺描繪各物種,反映人類欲望的延伸。第二部分「殘像」,勞麗麗、謝銘思和袁雅芝的作品透過中上環社區街道歷史與面貌的變遷,以藝術家「自身」出發、以物種探索「地方」特性與個人身份記憶情感聯繫,以及對香港的想像。

其中一張主軸作品,藝術家洪忠傑(Kensa)以真實尺寸呈現一頭名為「黃仔」的年老狗隻,「黃仔」原居於香港東平洲,一直由島上居民飼養,廣為訪客所認識。牠臉上雖然長有一個水瘤,但神情卻跳脫活潑,仿佛全然不受病痛影響,帶出強烈的對比感。Kensa不僅在作品上畫上昆蟲,其中《蝠鼠》以及《家燕》兩幅作品上更是用真實昆蟲入畫!

而其他畫作中有不同的動物的特寫 — 燕子、蝙蝠、蜘蛛等,均由多種不同昆蟲相伴,其中兩幅的畫布更用上一種能捕捉吸引昆蟲的物料。


「都市物種」
「欲望」展覽日期:即日起至9月16日
「殘像」展覽日期:2023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
時間:19:00-22:00(星期三至星期日)
地點:中環贊善里7A號地下

其他藝文活動:
1.港日默劇團 合演人氣劇目!

日本「小島屋万助劇團」成員:
小島屋万助 (Kojimaya Mansuke) (左)
羽鳥尚代 (Hatori Hisayo) (右)

生活在繁忙都市裡,日常也要面對不同壓力。日本著名默劇團「小島屋万助劇場」與香港劇團「默寄默劇團」於9月22至9月23日攜手為本地劇迷,帶來三個在日本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包括 「脹爆人」、「冤家路窄」、及「笑男」。小島屋先生透過這三個短篇故事,反映出都市上班族的個性,而小島屋先生最擅長運用日本喜劇方式把大城市中上班族的小男人對生活無奈、壓迫種種,呈現在觀衆面前,希望藉此牽動同樣生活在繁忙都市裡的香港觀衆們心底之共鳴。

「默寄默劇團」演員黃國忠,舉辦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

來自香港「默寄默劇團」的演員黃國忠,同是玻璃藝術家,這次參與演出前更特別為本地劇迷舉辦兩場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藉此讓觀眾更了解默劇創作的精髓。

亞洲默劇連線 2023 – 繁忙都市
日期:9月22日-9月23日
地點: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黑盒劇場
票價:$280(早鳥優惠$260) / 優惠門票$150(全日制學生、 六十歲或以上的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看護人)

2.亞洲巡迴香港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 逾150款限定周邊

繼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後,亞洲巡迴第四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於即日至11月26日於尖沙咀iSQUARE國際廣場4樓登場!香港站將完整呈現日本原版展覽,為《鬼滅之刃》粉絲帶來最純粹的體驗,以現象級動畫《鬼滅之刃》竈門炭治郎立志篇內容為主所規劃的《鬼滅之刃全集中展》分七大展區 —「藤襲山」、「鬼殺隊總部」、「鬼之間」、「那田蜘蛛山之戰」、「全集中繪」、「無限列車」及「鬼滅学園」,亦是亞洲區最後一次的展示,明年將展開新規劃,以遊郭篇內容作主調,帶給大家與別不同的全新體驗!

這次展覽展出了1比1打造的實體日輪刀,粉絲們可親眼看到無限城的特殊裝置,親身體驗那田蜘蛛山之戰,以及松島晃先生精心繪製的過場插畫;另外,更可以現場參與趣味手機互動遊戲,完成遊戲後有機會獲得限量的鬼殺隊結訓證書;還有為巡迴展特別設置的炭治郎、禰豆子、善逸、伊之助及「炎柱」煉獄杏壽郎五座3米高的充氣人偶等,每個展區都以獨特的設計,講述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快啲帶上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來到展覽,分享這份與眾不同的體驗,留下滿滿的精彩回憶吧!

《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6日 (星期日) 
時間:星期一 至 星期日 12:00-22:00(晚上21:30正停止售票)
地點:尖沙咀iSQUARE 國際廣場4樓  

Text:Twinkie
Photo:由各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