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標籤: 上環

18區, 懷舊, 生活美學

上環半路咖啡新店 選址海安咖啡室舊鋪!未掛上招牌 留下老店痕跡

坐落在港澳碼頭對面,上環海安咖啡室曾是城中有名的舊式餐廳,白底紅字的設計在路上十分耀眼,去年結業時引來大批不捨的街坊到場道別。最近這間老店重現,一向都主打懷舊老香港情懷的半路咖啡,今次正正選址在海安咖啡室的舊舖!店門未有掛上招牌,仍然能看到海安留下的痕跡,感覺像延續這間老咖啡室的生命。

門口也未有掛上招牌,維持本來海安咖啡的牆身。(Source:IG@f.o.v_)
(Source:IG@f.o.v_)

半路咖啡於上環早有兩間分店,一直感覺在上環摩羅街店最有味道,因為在附近的就是賣著懷舊物品及古玩,而新店選址在上環海安咖啡室的舊舖,也是對香港的另一種懷舊情感體現,地段比較清靜,也是個不錯的聚腳點。今次新店試業,不少網友留言感到高興,指「halfway接手完全無違和」、「喜歡的咖啡廳在曾經喜歡的海安咖啡室落腳真的好棒」, 對上環街坊或咖啡迷來說相信是個好消息!

店面翻新後,裝修仍是一貫的半路風格,但依然可看到海安咖啡室的痕跡,雖然接手時業主已經把海安的招牌拆走 ,但舊裝修還保留,除了把外牆翻新後,業主也把原舖店面劃細了,本來是茶餐廳的廚房現在不在店面範圍。

現時半路咖啡的門面(右)與海安的裝前後對比。

新店繼續和studio coming soon 合作設計,把建築物本身外牆的竪直條延伸到咖啡店立面,成為黑色門面鐵框 ,而門面的起伏線條其實代表着所在地上環到西營盤的海岸線。

新店剛開業期間會有咖啡及三款主食供應。

當海安變成半路,把有趣的靈魂延續下去,終於路過干諾道西17號不再是生鏽的鐵閘了。

半路咖啡
地址:香港上環干諾道西17號地下

Text:Twinkie
Photo:IG@f.o.v_

懷舊

萬聖節尋幽探秘 上環靈異傳說遊

說起鬼故,每區總有一兩個都市傳說。看似是商業區的中上環,同時穿插唐樓和舊式大廈和建築,展現新舊結合,帶著截然不同的氛圍,不少建築物都有悠久歷史,盡管部份已被拆卸重建、轉換交替,但口耳相傳的香港鬼故事仍是傳不停。

今次南豐集團「世界之約」策劃的花天酒地鬼故團,邀請了研究鬼故多年的本地藝術家劉學成擔任鬼故團團長帶領大家遊走中上環,一路聽歌,一路聽住靈異故事解說傳統文化和社區歷史!

威靈頓街公廁

威靈頓街公廁建於1913年,歷經逾一個世紀後,是現今唯一仍對外開放的地下公廁,亦是現存最古老的公廁。

第一站先來到威靈頓街公廁,建於1913年,為二級歷史建築,歷經逾一個世紀後,是現今唯一仍對外開放的地下公廁,亦是現存最古老的公廁。相傳90年代有流連蘭桂坊一帶的人士,晚間買醉後使用此公廁,每每撞見靈異事件,看到唐裝衫男子出沒,令人心寒。

九如坊

九如坊的中區健康院,前身九如坊戲院。

離開繁忙的皇后大道中,沿著鴨巴甸街往上走,轉入九如坊時分岔路,行進去看到的中區健康院,富有50年代的建築風味,早於1953年落成,是港島西醫院聯網中歷史最悠久的普通科門診診所。前身其實是九如坊戲院,除了放映粵語片外亦有粵劇戲班演大戲,相傳當年有一位紅伶在附近上吊自盡後發生不少鬧鬼故事,最後戲院發生大火更奪去不少性命。其後戲院於1949年結業改建成中區健康院。

卅間

位於士丹頓街62號,PMQ元創方對出的中區卅間街坊孟蘭會,直到現在仍會舉行孟蘭勝會及進行法事。
與周遭的時尚小店、現代化的大廈形成強烈的對比。

沿著鴨巴甸街繼續向上斜路走,來到PMQ元創方對出的士丹頓街62號,一直從未發現這間存在有過百年歷史的組織「中區卅間街坊孟蘭會」,當年更俗稱為咕哩館,卅間特別注重傳統節慶,直到現在仍會舉行孟蘭勝會及進行法事。街坊們會同心合力把品放進寶爐火化,卅間街坊孟蘭會每年會定於7月24舉行孟蘭法會,在這一兩天街坊會合力將各式各樣的祭品及布置掛滿在一早搭好的竹棚,迎接一連串的孟蘭勝會活動和法事。
而孟蘭會整個佈置霸氣地佔用了半條馬路,與周遭的時尚小店、現代化的大廈形成強烈的對比。

太平街

太平山街一帶,曾因鼠疫肆虐,殖民政府決定「洗太平地」,把該區的房屋全部拆掉。

廣福義祠 墳墓街

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也在這些都市傳說中擔當重要角色。1894年鼠疫在香港肆虐,當時太平山街一帶的衛生環境惡劣所以成為重災區,大量居民染病死亡,最後殖民政府決定「洗太平地」,把該區的房屋全部拆掉,而其中廣福義祠即現今的百姓廟,曾是垂危病人的收容所,被形容為「人間地獄」是供奉不少無主孤魂的廟宇,以至這一帶依然流傳著不少靈異故事,叫人記住疫症的歷史。

廣福義祠即現今的百姓廟,是供奉不少無主孤魂的廟宇。

亦有報章曾經報導過一宗發生在太平山街的集體鬧鬼奇聞。有一個晚上,因天氣酷熱,很多住在太平山街的居民都到街上乘涼睡覺。一名青年指當睡到夜深三時左右,聽到一陣怪叫聲,聲音尖銳嚮亮,所有人都被驚醒。他們看見街上有數百個人影在街上從普興坊的卜公花園奔跑出來,直奔向山下的荷里活道,青年當時嚇得面無人色的跑回屋內。同一夜晚,亦有警察在荷里活道聽到人聲怪叫,他們跑到該處察看卻無所發現。報導說居民相信這些怪事與數十年前的因瘟疫死亡的人有關,之後籌集了一些錢用作打齋超渡。

荷李活道公園

公園的正門,還有百年前開業的時殯儀店舖。

走到水坑口的荷李活道,這一帶結集了售賣棺木及壽衣服的店舖。追溯自香港開埠初期,1841年英軍登港佔據香港島,在此掛起英國國旗,正式展開香港歷史,後期此地成為第一代平民的大笪地。而當中歌女花影恨的故事最深入民心。

當年花影恨是妓院中的粵曲歌伶,曾奮不顧身參加救國壽款活動,但長期流連他鄉,因一時感懷身世,心灰意冷而自殺,遺書的最後一句更寫道:「生無可戀甘為鬼,花影恨絕筆。」年僅22歲便香消玉殞,後來由佚名商人贊助港幣500元治喪及墓地,棺材就正正購自現時荷里活公園正門的「天壽長生店」。

這些都市傳說令我們好奇不止是情節,而是和我們日常生活貼近,講及通常是平日或會經過甚至身處其中的場所。想了解更多本地歷史和一些民間鬼故事,可以留意今期南豐集團「世界之約」,除了鬼故團,還有其他文化活動,包括與好青年荼毒室舉辦的「鹽叔法院」以及本地手工酒市集和工作坊。

眾人跟隨劉學成走到廣福義祠墳墓街,聽太平山街集體撞鬼的故事。

花天酒地鬼故團
日期:10月28、29、30日(星期五、六、日)
時間:17:30-19:30/20:00-22:00
地點:Nan Fung Place一樓集
費用:$200
報名:「撲飛」或NF Touch App

Text:Twinkie
Photo:Maggie/部份為南豐集團提供

18區, 生活美學

【18區】上環堅巷花園
隱世紅白城堡

在遠離喧囂的中上環商業區的中半山地段之上,有一座紅白相間的城堡靜靜佇立在一隅,說的是建於1990年的上環堅巷花園。花園共有三層,外形猶如積木般的城堡聳立在公園中央,四通八達的樓梯與步道向外延伸,恍如一個奇幻國度。當中狀似「扭計骰」的公廁設計相當破格,讓人不禁佩服建築師的巧思。

花園前身為俗稱「幫辦樓」的督察宿舍,後曾改作香港大學法律系創系系址,最後在1970年代被拆卸,及後改建成如今的小花園。花園設有噴水池、樓梯、空中步道、遊樂場等設施,遊覽過後,不妨順道到旁邊的香港醫學博物館參觀。

前往方法

1. 地鐵

由上環站A2出口步行約15分鐘。

2. 巴士及專線小巴

由中環方向往堅道:

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橫過馬路,再沿樓梯街向下行,左轉入堅巷便可到達

- 巴士:12、12M、13、23、23B、40、40M及103

- 專線小巴:8、10、22、28及31

由薄扶林方向往堅道:

至堅道樓梯街巴士站下車,再沿樓梯街向下行,左轉入堅巷便可到達

- 巴士:40M及103

- 專線小巴:8、10、22、28及31

圖片來源:wmc2130 IG

圖片來源:wmc2130 IG

圖片來源:wmc2130 IG

圖片來源:wmc2130 IG

圖片來源:caedf IG

Photo:wmc2130 IG、caedf IG、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