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Memo紙誕生的三個偶然

2019-07-19

Memo紙又稱便利貼,是現今辦公室常用的文具。我們可以在它寫上不同重要訊息,然後黏貼在不同表面。雖然現在它看似只是一張普通的紙張,但套用數十年前的思維,卻是天馬行空的概念。

▲3M推出的招牌商品「Post-it Note」

背道而馳的結果
時光倒流至60年代尾,當時美國的化工製品公司3M想要開發出一種更加強力的黏著劑。當時負責研究的Spencer Silver在進行多次實驗之後,反而得出了一種強度不高的黏著劑,但是這種黏著劑有著可以重複黏貼的特性。結果與他研究的方向可謂背道而馳,這種黏力不足的黏著劑對公司毫無用處。作為研究者的Silver也想不到這種黏著劑的應用方法,3M公司未有將它製成商品。

掉落的紙書籤
直至數年之後,另一位在3M內工作的Arthur Fry在內部的分享講座知悉了這個過去失敗的發明。但籍著這個技術的分享,正正改變了黏著劑被打入冷宮的命運。

Fry本身是教會的唱詩班成員,每次練習時都會把紙條夾在歌詞頁中,但是普通的紙條很容易會掉落。若使用膠紙與膠水固定的話,在拔走的時候便會破壞到書本的內頁。Fry需要的是一種可以使書籤黏貼在內頁,而又不會對書本做成傷害的發明。

他想起了早前聽過的黏著劑,嘗試在書籤上塗上,發現正好取得想要的效果。最初這個改良後的發明作為書籤分發給公司同事使用,但是當時並沒有取得同事的青睞。

▲Arthur Fry肖像

紙上的留言
直至一次Fry在提交報告時,他順手把應留意的重點寫在書籤並貼在報告上。而上司在看畢報告後,亦把回覆寫在書籤上歸還,他才真正發現這發明的潛力。他隨後製作出便利貼的樣品,再次分發給公司同事。結果便利貼的魔力一觸即發,內部索取的需求極高。

在1977年推出試賣,反應未如理想。3M卻大刀闊斧大量派發樣品,如同在公司內部時的情況一樣,大家漸漸了解便利貼的好用之處。1980年3M正式把便利貼推廣到美國全域,今日「Post-it Note」成為了知名的文具產品之一。

也許一件產品的成功,背後就有幾個貌似失敗的故事。但是這些失敗的累積,就是通往成功的必要條件。各種偶然發生的事件,造就日後的成功。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後地下鐵的便利貼牆
TEXT:OLIVER FONG
圖片: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