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稱不上人見人愛,但已故法國雕刻藝術家露易絲 · 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卻被蜘蛛深深吸引,蜘蛛甚至讓她想起母親:「她謹慎、聰明、有耐性、使人安心、通情達理、優雅、敏銳、不可或缺、整潔,像蜘蛛一樣有效用,她還可以保護自己和我。」其創作生涯反覆探索着這個主題,近7英尺高的《蜘蛛 IV》,更是她登峯造極之作,而這件估價1.2億至1.5億港元的二十世紀雕刻藝術傑作,將成為亞洲拍場上價值最高的現代及當代雕塑作品,也是亞洲拍賣史上最重要的雕塑。

創作靈感源於家庭傷痛
露易絲 · 布爾喬亞1911年出生於巴黎近郊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雖然疼愛她,卻總是羞辱她,亦不支持她在藝術上的發展。父親與她的家庭教師長年私通,母親卻選擇啞忍,直至露易絲 · 布爾喬亞21歲時,她的母親便因肺氣腫病逝,露易絲承受不了喪母之痛曾試圖跳河自殺,幸被父親所救。而父親在1951年離世,亦令她患上嚴重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她曾說:「男人都是瘋子,女人總是悲哀。」

母親是蜘蛛的原形
成長背景影響露易絲 · 布爾喬亞一生,同時也為她帶來源源不絕的創作靈感。她剛開始踏上藝術家之路時,主要從事繪畫創作,直至40年代才轉為鑽研雕刻藝術,最後更成為享譽國際的雕刻大師。而她最著名的一系列《蜘蛛》雕塑作品,就是她對母親的回憶與情感投射。

自1947年起,布爾喬亞便以素描形式研究蜘蛛的形態。原來蜘蛛令她回想起以修復壁毯為業的母親,蜘蛛向外伸展的足部,就好像母親不惜一切將兒女保護在懷中。至於舉世知名的蜘蛛雕塑,則在1996年首次構思,並於翌年鑄造了五個版本(編號 I 到 V)的限量銅雕,及一件藝術家自留版,當中三件為壁掛式,最受推崇的《蜘蛛IV》就是其中之一。雕塑的翼展長達 80 英寸,形態和設計以懸掛在牆壁上為裝置目標,讓其微微鼓起、互相盤繞肢體,看起來就像在牆壁上爬行,姿態淒美、氣勢昂揚、可怖而威嚴,同時散發一種淡淡的哀傷。《蜘蛛》其中一個版本曾在 2015年以2,800萬美元拍出,《蜘蛛 IV》即將在4月27日於香港開拍,估價1.2億至1.5億港元,而《蜘蛛 IV》與其他矚目拍賣品,包括奈良美智《格外的舒適》、早期紙本作品《僅在我腦海中出現的臉孔》等,將會在4月23至27日期間於僅限邀請的拍賣預展中展出。



TEXT:Ivy
PHOTO:官方提供、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