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對於LEGO,都會有種莫名的執迷,一塊一塊的將它們拼合起來,砌成立體的成品那份滿足感,確實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然而大家可曾知道,被翻譯成「樂高」的LEGO這個字,背後又有些甚麼意思嗎?
其實LEGO的發源地是來自丹麥,早於上世紀的30年代,當地LEGO集團已開始生產木製玩具,而取其名為「LEGO」,源於丹麥的短語「led godt」,意指「好好的玩吧」(Play Well),藉此傳達以積木賦予想像世界生命力的訊息。
作為積木的發源地,丹麥自然有值得LEGO發燒友朝聖的景點,位於首都哥本哈根以西的小鎮比倫(Billund),雖然只得數千居民,但卻是LEGO集團的總部,該鎮的樂高樂園(Legoland)每年更吸引數以千萬計的遊客。

目前全球共有六座Legoland,分別座落德國金茨堡、英國溫莎、馬來西亞等地,不過若論「正宗性」,始終難及丹麥比倫的Legoland。別以為樂園只屬孩子們的天堂,對於成年人來說,這裡也許同樣會令他們流連忘返。
樂園分成多個不同園區,當中最值得遊覽的,大概是由數以百萬計塊積木堆疊而成的「迷你世界」(Miniland),園區以積木藝術砌出世界知名建築、城市及人物。



沿途欣賞園區的積木藝術,就如飽覽著迷你版的世界名勝,每個都壯觀得叫人嘆為觀止。




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標誌性建築,大家又可曾想像過,竟能透過一塊塊的積木而砌成?除了以積木堆疊建築物外,就連園區裡的動物,同樣是以積木砌成,好像圖中的斑馬。喜歡LEGO的朋友,值得親自到訪朝聖。

PHOTO: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