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IKEA創辦人坎普拉的平民傢俬美學

2018-01-29

幾年前,有瑞典的朋友來港旅遊。好奇之下,我問她瑞典人是否都用IKEA的傢俱。她答我,瑞典人不單都用IKEA的傢俱,而且以IKEA為榮,有時亦會到IKEA吃小食。然後,我們到香港的IKEA閒逛。走到門口時,她指著門口大笑:「在瑞典的IKEA門口,牆上也同樣寫著同樣的歡迎字句呢!」親民、性價比高、多款式、使大眾可以毫無壓力掏出荷包創造理想家居、產品易於組裝等特質,成為IKEA的標誌,亦令IKEA成為國際知名品牌。而IKEA之所以奉行這些方向,不得不提及創辦人坎普拉(Ingvar Kamprad)。

自行組裝傢俱意念成致勝原因

坎普拉從小過著貧窮的生活,五歲時懂得向家鄉的居民賣火柴賺錢。高中開始做著郵購生意,販賣各式各樣的生活日用品。後來他在銷售中發現傢俱最受歡迎,因此在十七歲時創立宜家品牌。

宜家品牌,IKEA:I和K取自他的名字Ingvar和姓氏Kamprad,E是他的家鄉Elmtaryd,A則是他居住的村落Agunnaryd。

他起初售賣家居雜貨為主,後來開始出售廉價家具,包括一九五六年推出自行組裝的傢俱,為市場帶來革命性變化。自行組裝傢俱的意念,來自於他看見員工在搬運新枱時將枱腳拆走,因此靈機一觸,發現自行組裝傢俱的意念不單對公司有利,也可便利買家,遂成就了現時大家都熟悉的IKEA傢俱。

「一定要節儉,然後默默耕耘」

另外,因他自身的出身,他堅持IKEA的定位要拋棄高額標價,讓不同階層的人都可以在同一個場域平起平坐,並且在可負擔的價格中獲得心靈滿足。而他自己雖然擁有高達數百億美元身家,但他仍不忘初衷,只留待出門去較落後的國家時才剪髮,以身作則地過著簡樸的日子。

縱然他曾有支持納粹的醜聞,可是他的管理手法、個人價值觀、理念都使他後來得到員工的支持及信任,並成就一代傢俱王國。

昨晚IKEA於官方Twitter上宣佈坎普拉在家逝世,終年91歲。雖他已逝世,可是其精神值得後代人不斷借鏡學習。

TEXT:TF Chan
PHOTO: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