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F11全港首間攝影博物館

2017-07-25

這座漂亮的建築物,是三級歷史建築F11攝影博物館,創辦人蘇彰德在跑馬地成長,自小便喜歡這座舊樓。

地下展廳擺放了一個Leica相機雕塑藝術品。參觀者可舒適地欣賞攝影作品。

目標一:保育歷史
「在香港遇到心儀的歷史建築,是緣份,因它不會放在普通物業公司出售。2012年它的業主要放售,剛好地產代理是我的物業代理,才有幸購入。」蘇彰德翻查資料,發現因為一場天災,30年代政府才建成並開發這條街,規定所有樓宇必須用Art Deco西洋建築風格,因此當年的建築甚具歷史意義,可惜的是現在已拆剩無幾。「它本身已像一件藝術品,因此很想用它來進行藝術相關工作。」

現正展覽法國攝影大師Jacques Henri Lartigue的作品展示方式是模仿大師自己的私人相冊別具心思。

目標二:推廣攝影藝術
蘇彰德是Leica相機收藏家,擁有不少絕版珍藏,不過F11是以國際攝影大師的展覽作為重點,並不局限於菲林攝影。博物館樓高三層,地下及一樓定期舉辦不同展覽,三樓是Leica相機常設展廳,展示蘇先生二十多年來的私人藏品。雖是私營,F11保存相機和攝影作品的方法,是依照國際大型博物館標準,全年恆溫、恆濕保持在攝氏23度,濕度50-60%之間,否則春季時照片會皺。

「今天攝影在全世界也非常普及,香港有極多攝影愛好者。我在巴黎、倫敦、紐約等地旅遊,若想參觀攝影展,在任何時候亦至少有三、四個選擇,但香港很少。加上因缺乏場地,香港攝影展的展期一般只有約十天。因此我希望建立一個地方,全年均有攝影相關的活動進行,包括攝影和相機展覽、大師班或分享會,展期約可維持在三個月。」

目標三:推動私營博物館發展
蘇彰德指出,外國有像羅浮宮這種大型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同時亦有各式各樣的私營主題博物館,例如福爾摩斯博物館和廁所博物館。「民間博物館的好處是可就著一個主題作深入研究。官方博物館則適合舉辦國寶級的展覽,例如兵馬俑和木乃伊等,出土文物牽涉政府與政府之間的聯繫。兩者各有角色互相補足。」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百花齊放,但香港收藏家面對著兩大難題:空間不足和法例規管。蘇彰德的朋友黃定敏TM是收藏最多即影即有相機的健力士世界紀錄保持者,幾經波折後現於觀塘工廈單位內展示藏品。「其實香港有大量收藏家,他們不只購買還會研究,但要找到適當地方展出相當困難。若這些珍藏永遠不見天日,實在非常可惜。」

三樓是Leica相機的常設展覽展品都是蘇彰德的私人珍藏。
蘇彰德

周旋法律問題
在香港,要開辦一所開放給大眾的博物館便須申請「公眾娛樂場所牌照」,但程序極為繁複。現時「一新美術館」、F11和「兩依藏博物館」都採取預約制,來賓均須登記身分算是利用法例上的灰色地帶。

「幸運的是這建築的地契是商住兩用,可進行賣攝影書等商業活動。如果不放寬規管,很難在香港辦私營博物館。有趣的是若F11變成一間畫廊,我為攝影作品標上一個價錢便立刻合法了。」這奇怪現象反映了法例上的界線模糊,香港人亦常混淆博物館和畫廊。

這座歷史建築採取Art Deco風格左邊窗戶是放射的太陽光線是Art Deco的主要特徵之一。

攝影愛好者聚集地
預約者來到F11,會有導賞員接待和講解,蘇彰德表示開設F11最開心的,是結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好友。「原來香港有那麼多人熱愛攝影,還有不少是名人。大家一坐下來討論攝影,不管背景或政治立場,都會交流得很愉快,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INFO
現時展覽
“”RETURN TO BEAUTY – Jacques Henri Lartigue and his world””
日期即日至7月31日

參觀指南
導賞團須預約星期二至五15:00至18:00開放予公眾。
地址跑馬地毓秀街11號
網址f11.com

#566 COVER
text/LORRAINE
photo/ Franky、Barry、受訪者提供、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