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紙」,除了是易碎物品的保護衣,亦是很多人的減壓良方!但在古巴藝術家Darian Mederos眼中,泡泡紙卻是一種創作風格。他繪畫的「泡泡紙畫」幾可亂真,驟眼看,很多人會以為他在人像照片上蓋上了一張「泡泡紙」,但仔細看,會發現由人像畫到「泡泡紙」都是由他一筆一筆繪畫出來,像真程度無不令人驚嘆!

Mederos手繪的「泡泡紙」人像畫像真度極高。

觀賞者與畫作的距離,能改變人像畫的清晰度。
手繪「泡泡紙」紋理
生於古巴的Darian Mederos是一位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tic art)畫家。一直以來,他對人像畫深感興趣,而且特別喜歡留意和描繪人的眼神和臉上的表情。在創作過程中,他發現如果利用一些遮蓋物來營造出視覺掩蔽的效果,可以為畫作塑造出朦朧感,也能凸顯出主角的內心世界和心理狀態,是他創作 「泡泡紙」系列概念的雛形。直至2018年,他更深入鑽研複雜細膩的繪畫技巧,並嘗試在寫實的人物肖像上繪上透明「泡泡紙」的紋理,交疊的圖像有如失焦的人像攝影,亦因為他繪畫的人像和「泡泡紙」像真度實在太高,令不少人誤以為他只是把一張「泡泡紙」覆蓋在人像照片上,直至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繪畫「泡泡紙」的創作過程,讓大眾親眼看到他如何把泡泡一個又一個繪畫出來,才相信全都是手繪效果!

Mederos認為朦朧的效果更能凸顯出主角的內心世界和心理狀態。

自從Mederos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繪畫「泡泡紙」的製作過程後,大家才相信這些都不是照片!

只要靠近畫作,便可看到Mederos特別繪畫出來的「泡泡紙」紋路。
模糊與清晰之間
就這樣,Mederos在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中,創造出另一種抽象的風格。為了保留圖像原有的樣貌,同時又想為畫作帶來一點變化,他運用了能塑造層次感的繪畫技巧,令畫中呈現出一種「泡泡紙」反射出來的光線,從而令下層的圖像模糊變形,如果靠近畫作,看到的只有顏料色彩,但只要在一定的距離觀看,在作品聚焦下,便可清晰看到人像。他表示:「當你湊近一點看,會發現人像畫的清晰度會跟著改變,因此而獲得超寫實主義及抽象主義這2種觀賞體驗。」
Mederos希望透過這種創作方式,帶領著觀賞者可以更認真、仔細地留意畫中的細節,把焦點放在畫中人物的眼神、表情及肢體動作,再進一步了解主角們在被畫時一刻的心情與情緒。
TEXT:JOYCE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