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藝術

藝文創意, 藝術, 設計

本地全人手製 中秋節藤編兔子燈籠

中秋節少不了玩燈籠賞月,本地藤織品牌「54rtinhk」品牌主理人Pauline以人手藤編兔子形狀的燈籠,更營造出如紙燈籠點上蠟燭的燭光美。「小時候的燈籠都是紙做的,要點蠟燭那種,覺得紙透出來朦朧的黃光真的很美。開始藤編做過藤燈罩後,覺得藤和黃燈也是非常配,和小時候玩燈籠那種柔和的光感覺很像,所以一直都很想做中秋節燈籠。」這次設計用上較幼的電線和較細的黃光小燈泡,讓全隻兔都識發光,始終孩子玩起來比較安全,揈來揈去也不怕燒著,可讓大人小朋友拿出去玩,也可以保存下去!

織法改良 兔子更圓潤可愛

品牌主理人Pauline喜愛本地舊式的藤器產品如藤椅、藤籃等,近年她便開始動手不同生活器。「因為自己之前的藤編作品,多數是市場上較易找到相似款式的生活用品,所以就想做些市場上未見過,不會買到的作品。剛巧當時中秋節就試做了兔仔燈籠!」

去年做過一款兔子燈籠,織法經過改良後的藤編兔子「二世兔」誕生,「去年只有兔身的籃子放上燈,今年燈光用了較幼的電線和較細的燈泡,可以放入頭部和尾部,讓全隻兔都識發光。兔身底部易改了織法較圓,看起來更可愛。」為了方便大家賞月帶出街,所以今年加了皮手挽,用了黃銅螺絲扣,如果中秋後想把燈籠用作家中裝飾,亦可以自己輕易拆取手挽。

人手藤織 23隻兔子燈籠

因每個都是人手製作,藤織23隻兔子燈籠,製作工序比平時的藤編作品更花時間,因為兔子較多不同部位,如身體、頭部、耳、尾巴、轆、燈,皮帶等,要分開做再組合。以藤用人手編出兔仔形狀也不容易,「頭部和耳仔或會因為藤枝的軟硬度和自己的狀態較難完全大小左右對稱,有時一不留神就要重做。」

籐編主要用上會有藤芯、藤皮。今次兔仔燈籠全隻用上2mm原藤藤芯,之後兔子顏色會隨住時間顏色會變深,籐編燈籠不可長期放在潮濕的地方,會有機會發霉,亦不可暴曬。如果想保存更好,可以油層力架或木蠟油,後放於通風位置完全風乾才收納,那就可以好好收藏一段時間。

頭部和耳仔或會因為藤枝的軟硬度和自己的狀態較難完全大小左右對稱,有時一不留神就要重做。

因每個都是人手製作,藤織23隻兔子燈籠,製作工序比平時的藤編作品更花時間。

Text:Twinkie
Photo:54rtinhk

藝文創意, 藝術

藝術家JR 將巴黎歌劇院變身古希臘洞穴入口

於1875年竣工的法國巴黎歌劇院,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劇院。然而,最近這幢華麗的建築物外牆,竟搖身一變成為黑白色的古希臘洞穴入口?

啟發小說《歌聲魅影》的創作

巴黎歌劇院的原名為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是以建築師的名字而命名,但由於建築物為巴黎歌劇團所用,故它又稱為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和加尼葉宮(Palais Garnier)。劇院可容納1,900名觀眾,許多著名的歌劇、芭蕾舞和古典音樂表演作品都曾在這裡上演。1896年,歌劇院演奏廳內發生了水晶燈掉落砸死人的意外,啟發了小說《歌聲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的創作。

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角與想像

這幢有近150年歷史的巴黎歌劇院,近日正進行復修工程,官方破天荒邀請了當地藝術家JR合作,以錯覺藝術將這幢巴黎地標化身成古希臘洞穴入口,希望以另一種方式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角與想像。在 Instagram上已累積有超過170萬粉絲的JR,曾在40多個城市舉辦了80多場展覽,展出地方包括著名的法國巴黎羅浮宮及萬神殿、意大利羅馬法爾內塞宮、埃及吉薩的卡拉夫金字塔等等。

呈現百年歷史的建築和自然形態

JR此次的創作共分為上下兩幕,第一幕為《Retour à la caverne – Act I – L’entrée de la caverne》(重返洞穴-第一幕-洞穴入口),他借鑒了19世紀浪漫主義的美學,作品讓人聯想起19世紀作曲家Berlioz或Wagner的史詩歌劇舞台布景。

在第一幕中,歌劇院儼如被困於兩個時代之中,表面看似是一片頹垣敗瓦,反映了巴黎古蹟的脆弱和永恆,但當仔細觀察,便發現這件作品既呈現了百年歷史的建築和自然形態,於劇院前所擺放的鐵架,像是串連著過去與現在,表達了對支撐這個裝置和地標修復工作的致意。

連結古希臘與現今的藝術地標

沿著歌劇院大道行走,觀眾可看到黑白色的洞穴壁畫,投影著古希臘在洞穴獻上歌舞祭祀眾神的情境,壁畫同時也汲取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洞穴寓言靈感,將古希臘與如今的藝術地標巧妙連結起來。

第一幕將由即日起展出至9月25日,至於第二幕則名為《Act II — Dans la caverne》,預計將於11月登場。屆時,洞穴入口將擴展到歌劇院的整個立面,令人相當期待。

Text:Onyx
Photo:JR

藝文創意, 藝術

梵高《春日花園》失竊畫作 在IKEA購物袋中被尋回!

IKEA購物袋容量又大又耐用,除了是大家搬家的好幫手,沒想到就連失竊超過3年的梵高畫作,也能在購物袋內尋回!

《春日花園》 於3年多前失竊

這幅被尋回的畫作,為梵高早期的藝術創作——《春日花園,春天在努能的牧師公館花園》(Spring Garden, Parsonage Garden at Neunen in Spring),於3年多前失竊。2020年3月,由格羅寧根博物館借出展覽的《春日花園》,於拉倫辛厄爾博物館疫情閉館期間被盗,引來國際關注。原來賊人趁深夜時砸破了博物館的玻璃門,之後夾帶著畫作逃走。

IKEA購物袋中尋回畫作

後來,涉事犯人落網,惟畫作當時已轉手,《春日花園》3年多以來仍下落不明。幸好最近傳來好消息,荷蘭藝術偵探布蘭德(Arthur Brand)於9月11日宣布與荷蘭警方聯手,尋回這幅價值約300至600萬歐元的名作,並會將它歸還給荷蘭格羅寧根博物館(Groninger Museum)。原來,線人是先用泡泡紙將畫作包裹起來,放在一個IKEA購物袋中交給布蘭德歸還。

失竊過程中受損 未知何時再展出

不過,畫作在失竊過程中受損,留下了幾處痕跡,故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的專家正在修復畫作,尚不確定這幅畫何時能再度展出。

《春日花園》是梵高1884年的早期畫作,當時,梵高的父親在荷蘭紐南(Newnan)小鎮的教堂擔任牧師,而這幅畫正描繪了牧師住宅後的花園美景。

捧紅藍色IKEA購物袋

這次的梵高名畫尋回事件,不只令布蘭德更廣為人所熟悉,也間接捧紅了藍色IKEA購物袋。就連荷蘭IKEA的官方Instagram也於日前發文,宣傳自家購物袋,並表示「我們一直知道這是件藝術品」,十分有趣。

Text:Onyx
Photo:twitter@brand_arthur、IG@ikeanederland

藝術

全球創意廣告「極品廣告片」香港放映!本土疫後生活創意作品/泰國、日本爆笑廣告精選

怎樣才能稱得上是一則好的廣告?是該言簡意賅道出產品賣點、還是精心鋪排感動觀眾的橋段、又或是要有充滿戲劇性轉折的創意?有時候,我們就是會被一些出色的廣告所吸引;就算明知道它是則廣告,也會忍不住將其看完。而除了本地的廣告外,日本無厘頭的創意廣告或是那永遠猜不到結局的泰國廣告,一直以來都深受香港人喜愛。

日本無厘頭的創意廣告或是那永遠猜不到結局的泰國廣告,一直以來都深受香港人喜愛。

為了發掘更多極具創意廣告節目,香港藝術中心由9月14日(星期四)開始,將舉辦年度流動影像節目「極品廣告片」,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年度廣告佳作,在大螢幕上為觀眾放映。節目來到第29屆,大會除了依舊會精選全球創意廣告節目,包括「康城國際創意節」、「ADFEST亞太廣告節」、「HaHaHa大阪創意獎」、「英國British Arrows廣告大獎」、「美國AICP廣告大獎」及「香港金帆廣告大獎」的年度獲獎廣告。而應以往徇眾要求,今屆將設有「泰國Adman廣告大獎」特備節目,更請來泰國廣告師分享廣告界的最新潮流。

香港藝術中心由9月14日(星期四)開始,將舉辦年度流動影像節目「極品廣告片」,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年度廣告佳作。

香港金帆廣告大獎精選 見證港人疫後生活

在過去的一年,香港的廣告大多圍繞貼近社會與生活的主題:疫後生活與移民。而能將種種不論好壞、悲喜的感受,創作成讓人共鳴的廣告故事,自然令人印象深刻。香港藝術中心精選「2022香港金帆廣告大獎」中獲獎的優秀作品,內容有打破兩代人間的沉默、有走過街角的老店結業、和依然奮鬥的香港人。讓大家在廣告中,也能感受這一年所經歷的事物。

在過去的一年,香港的廣告大多圍繞貼近社會與生活的主題。
由黃修平執導的廣告「這一生也在進取,誰明人生樂趣?」

特備節目精選泰國爆笑廣告

至於今年的特備節目「泰國Adman廣告大獎」,當然是帶來一連串爆笑的泰國廣告。作為首次帶來香港的泰國Adman廣告大獎,一眾作品中有一如港人所熟悉的泰式廣告,不到最後永遠都不會知道它在賣些甚麼;也可以看看泰國戲院中,金剛幫你「熄電話」的廣告,體驗香港戲院經典廣告以外的爆笑風格。而在廣告放映結束後,更設有映後講座,請來資深泰國廣告人分享泰國廣告界的經驗和知識外,也會一齊探討未來廣告界的大趨勢,如AI技術在廣告領域的發展與可能。

泰國 Adman 廣告大獎精選

爆笑泰國廣告「泰國Adman廣告大獎」首度登港。
泰國戲院中,金剛幫你「熄電話」。

全球廣告精選 感受廣告人的無限創意

而說到無厘頭,自然也不能不提精彩幽默的日本廣告,能讓你嘴角上揚至於,還能給予對於生活的動力與憧憬。除此之外,美國充滿美感與拍攝技巧的廣告作品,有充滿英式幽默且反諷社會現象的片段,還有號稱地表最強之殿堂級廣告盛事,70年歷史的法國康城國際創意節的得獎及入圍作品。讓你盡情沉浸在廣告人的無限創意中。

「HaHaHa 大阪創意獎」精選

「2023美國 AICP 廣告大獎」精選

「2022英國British Arrows廣告大獎」精選

「2022康城國際創意節」精選

極品廣告片2023

日期:9月14日至10月1日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時間表及費用詳情:官網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展覽, 攝影, 藝文創意, 藝術

9月藝文展覽活動|誠品圍方店開幕書展+文具展/香港藝術館 聯合展出108件館藏/中環夜間藝術展「都市物種」

在忙碌中找回生活的平衡,9月份本地有不少藝文活動,讓大家以閱讀及藝術滋潤心靈。其中誠品大圍新店開幕舉行書展及文具展、香港藝術館聯合兩館展出108件館藏、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攝影展,及中環正舉行的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不論是假日或下班後也可去到現場欣賞!

9月藝文展覽|1.大圍誠品開幕書展+文具展

誠品書店位於大圍圍方新店於9月14日開幕,為塑造社區閱讀風景,店面的廊道和天井以圓弧軌道設計;店内擺設採納拱形元素。整體風格以敞亮、通透為主調,部分區域更配搭樹狀的通天展櫃,務求讓大家在店内也能感覺寫意、舒適。

大圍新店逾5,000呎空間,融合光圈與天井的設計。

新店逾5,000呎空間,書藏除了成人中、英文書區外,亦設置誠品兒童館、誠品風格文具館和誠品知味,開幕期間,於9月14日至30日,更特設開幕書展、文具展,從「攀登」、「環望」的意念,重新理解閲讀和書寫。此外誠品開幕當天,也準備不同驚喜,單筆消費滿額即享限定禮遇,滿$100即可以$10加購開幕手機掛繩乙條。滿$300即贈開幕禮物包乙份。讓大家一同閱遊萬里叢林,沉澱片刻休憩身心。

開幕書展選書:


誠品書店大圍店 開幕書展
地址:THE WAI 圍方 5樓 508-509鋪

9月藝文展覽|2. 本地三位插畫師 揭露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
同場加映《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本地人氣插畫師 LOSZEHAHA將於9月10日現身分享會。(圖片來源:Instagram @ LOSZEHAHA)

獨樹一幟的插畫讓人眼前一亮,極具創意的港式幽默讓人會心一笑。近年來,本地插畫備受關注,更被廣泛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由非凡出版主辦,誠品書店邀請三位插畫風格和經歷都截然不同的本地人氣插畫師:LOSZEHAHA,Ar YU和小確佛 齊聚誠品銅鑼灣店,帶大家一同穿過畫布,深度了解港式插畫的煉成秘辛、成為插畫師需要具備的條件、當中會有怎樣的難關?想了解在香港成為插畫師的辛酸,大家可到現場分享會與他們交流!

同場還有插畫師LOSZEHAHA展覽,希望以《我們的快樂時代》主角瑤瑤的兒時回憶,能喚起讀者的童心,帶大家找回專屬童年,重遊八、九十年代。是次展覽呈現多個童年遊玩的場景及小故事,願我們都能找回昔日的童心,從簡單微小又喜歡的事情裡找回快樂。

小確佛過往插畫作品(左、圖片來源:Instagram @buddha.ppy)
Ar YU過往插畫作品 (圖片來源:Instagram @a_r_y_u.c)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書籍分享會插畫師是如何煉成的?
日期:9月10日(星期日)
時間:15:00-17:00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同場加映 LOSZEHAHA《我們的快樂時代》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9月17日(星期日)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FORUM

9月藝文展覽|3.國寶級法國攝影師Willy Ronis 捕捉當地生活浪漫與優雅

法國國寶級攝影師Willy Ronis(1910-2009)的攝影⽣涯從1926年橫跨至2001年,即使在91歲⾼齡時仍在拍攝,他最廣為⼈知的座右銘是「我外出時從來不會不帶相機,即使去買麵包亦是 (I never, ever went out without my camera, even to buy bread)。」 最近其個展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將由9⽉16⽇至10 ⽉21⽇於香港仔展出。

©Willy Ronis

他最著名的作品,拍攝巴黎⼈的⽣活⽇常,⽤法國製造的Foca 35mm相機捕捉下花都的活⼒與浪漫,也記錄草根階層的困境 及社會變化,他的照⽚可謂為⼆⼗世紀的法國留下珍貴的視覺記憶。 Willy Ronis擅於在平凡中發現美感 與詩意,從熙熙攘攘的街道到戀⼈之間的親密時刻,記錄法式⽣活的浪漫與優雅。他有多幅代表作,尤其以「買麵包的⼩男孩」與「巴⼠底廣場的戀⼈」最廣為⼈知。1952年拍攝的《The Little Parisian》,照⽚捕捉⼀位身穿短褲恤衫 及⽑衣背⼼的⼩男孩抱著法式長棍麵包跑過,天真可愛的男孩⾯帶微笑,感覺無憂無慮。 

©Willy Ronis, Lovers of the Bastille, Paris, 1957. 
©Willy Ronis, The Little Parisian, 1952. 
Courtesy of Boogie Woogie Photography 
and the S.Kovalsky collection

Capturing Life: The Photography of Willy Ronis 
⽇期:2023年9⽉16⽇至10⽉21⽇ 
時間:14:00-19:00(星期三至六)  
地址:⿈⽵坑道56-60號怡華⼯業⼤廈8樓 The Loft  

9月藝文展覽|4.集合粵港澳三間博物館 共108組珍藏
呈現明清兩代絲綢生產工藝!

香港藝術家林春菊創作場域特定裝置《那時──彼岸》,以時裝設計視點出發,在館內打造穿梭過去、當下、未來的工作室,並展示全新的服裝作品。

由廣東省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聯合籌劃的巡迴展覽「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即日起至12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集合三間博物館合共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大家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

國家三級文物展品 女褂/八仙賀壽圍屏

今次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外銷畫、銷往海外的精美絲織製品如提花織物、 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服裝飾物及家居織物等,精選展品包括十九世紀繪畫粵港澳地區面貌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濠江漁歌》和《廣州十三 行商館》;三件屬國家三級文物,包括清代的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廣東彩元繡莊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和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還有十九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以及一九四○至六○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等。

19 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漆、木、金屬及紡織品)
此黑漆描金縫紉枱足端雕飾獸爪,整體 方正穩固,造型精緻優雅。縫紉台身繪有 人物故事和植物花卉圖案,縫紉台內分多個小格,用於擺放不同縫紉用具,枱下 方附有一紅色絲質袋狀抽屜,供存放縫紉物品之用。
同類縫紉枱有枱式和落地式之分,大多在廣州來樣加工訂製,主要供應海外市場。

油畫作品《香港造幣廠》描繪香港歷史上唯一的造幣廠。香港造幣廠由香港政府短暫設立,於 1866 年 5 月開始營運,惜嚴重虧蝕,最終在 1868 年 6 月停辦。當時廠址位於銅鑼灣 加寧街一帶。畫家以生動細緻的筆觸描 繪花園和建築物,大門入口處更有人似 在互相握手問好。

香港造幣廠 1860 年代

大紅蝴蝶花廣緞 清代(1644 – 1911) 絲綢(緞)
其中廣緞又稱花緞,其色彩豐富濃烈,圖案以小巧細碎的滿地花卉為主。此匹面料以 紅緞為地,用繁密的蝴蝶花卉紋樣裝飾, 質地緊密順滑,色澤鮮華亮麗。廣緞既是廣東進奉宮廷的特有貢品,也是風靡歐美的奢侈品。

粉彩描金耕織圖花口碗 清 乾隆(1736 – 1795)(澳門博物館藏品)

「三城記 ——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
日期:9月8日-12月17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三樓中國文物廳

5.中環夜間藝術展覽「都市物種」

城市中的昆蟲,看似微不足道,甚至被厭惡、驅趕或捕捉。人們將之與負面事物聯想在一起—污穢、疾病、腐化等,一向都想把牠們排除在生活視線外。不自覺間,人類將物種分作不同等級,有的較重要,有的易被忽略。近日策展團隊 MUSTHAVEKEYS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關於存在於都市中的不同動植物物種,藉以回應人類在現今城市的各種生活模式,以及隨之衍生的變遷與連繫。

近日於中環舉辦的夜間藝術項目「都市物種」,展出六位藝術家的新作。

作品由多件尺寸形狀不一的平面畫作組成,把較受重視的品種與被忽略的並置,探索城市中人和身邊生物的關係。畫布和顏料均顏色鮮艷,營造人工化的感覺。

展覽第一部為 「欲望」,展出洪忠傑、Michael Whittle和袁進𡛕的作品,以人類視覺描繪各物種,反映人類欲望的延伸。第二部分「殘像」,勞麗麗、謝銘思和袁雅芝的作品透過中上環社區街道歷史與面貌的變遷,以藝術家「自身」出發、以物種探索「地方」特性與個人身份記憶情感聯繫,以及對香港的想像。

其中一張主軸作品,藝術家洪忠傑(Kensa)以真實尺寸呈現一頭名為「黃仔」的年老狗隻,「黃仔」原居於香港東平洲,一直由島上居民飼養,廣為訪客所認識。牠臉上雖然長有一個水瘤,但神情卻跳脫活潑,仿佛全然不受病痛影響,帶出強烈的對比感。Kensa不僅在作品上畫上昆蟲,其中《蝠鼠》以及《家燕》兩幅作品上更是用真實昆蟲入畫!

而其他畫作中有不同的動物的特寫 — 燕子、蝙蝠、蜘蛛等,均由多種不同昆蟲相伴,其中兩幅的畫布更用上一種能捕捉吸引昆蟲的物料。


「都市物種」
「欲望」展覽日期:即日起至9月16日
「殘像」展覽日期:2023年9月20日至10月15日
時間:19:00-22:00(星期三至星期日)
地點:中環贊善里7A號地下

其他藝文活動:
1.港日默劇團 合演人氣劇目!

日本「小島屋万助劇團」成員:
小島屋万助 (Kojimaya Mansuke) (左)
羽鳥尚代 (Hatori Hisayo) (右)

生活在繁忙都市裡,日常也要面對不同壓力。日本著名默劇團「小島屋万助劇場」與香港劇團「默寄默劇團」於9月22至9月23日攜手為本地劇迷,帶來三個在日本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包括 「脹爆人」、「冤家路窄」、及「笑男」。小島屋先生透過這三個短篇故事,反映出都市上班族的個性,而小島屋先生最擅長運用日本喜劇方式把大城市中上班族的小男人對生活無奈、壓迫種種,呈現在觀衆面前,希望藉此牽動同樣生活在繁忙都市裡的香港觀衆們心底之共鳴。

「默寄默劇團」演員黃國忠,舉辦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

來自香港「默寄默劇團」的演員黃國忠,同是玻璃藝術家,這次參與演出前更特別為本地劇迷舉辦兩場工作坊,教授大家如何運用面具,以及演出默劇的獨特方法,藉此讓觀眾更了解默劇創作的精髓。

亞洲默劇連線 2023 – 繁忙都市
日期:9月22日-9月23日
地點: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黑盒劇場
票價:$280(早鳥優惠$260) / 優惠門票$150(全日制學生、 六十歲或以上的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其看護人)

2.亞洲巡迴香港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 逾150款限定周邊

繼日本、台灣及馬來西亞後,亞洲巡迴第四站《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於即日至11月26日於尖沙咀iSQUARE國際廣場4樓登場!香港站將完整呈現日本原版展覽,為《鬼滅之刃》粉絲帶來最純粹的體驗,以現象級動畫《鬼滅之刃》竈門炭治郎立志篇內容為主所規劃的《鬼滅之刃全集中展》分七大展區 —「藤襲山」、「鬼殺隊總部」、「鬼之間」、「那田蜘蛛山之戰」、「全集中繪」、「無限列車」及「鬼滅学園」,亦是亞洲區最後一次的展示,明年將展開新規劃,以遊郭篇內容作主調,帶給大家與別不同的全新體驗!

這次展覽展出了1比1打造的實體日輪刀,粉絲們可親眼看到無限城的特殊裝置,親身體驗那田蜘蛛山之戰,以及松島晃先生精心繪製的過場插畫;另外,更可以現場參與趣味手機互動遊戲,完成遊戲後有機會獲得限量的鬼殺隊結訓證書;還有為巡迴展特別設置的炭治郎、禰豆子、善逸、伊之助及「炎柱」煉獄杏壽郎五座3米高的充氣人偶等,每個展區都以獨特的設計,講述著一個個不同的故事,快啲帶上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來到展覽,分享這份與眾不同的體驗,留下滿滿的精彩回憶吧!

《鬼滅之刃全集中展》香港站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6日 (星期日) 
時間:星期一 至 星期日 12:00-22:00(晚上21:30正停止售票)
地點:尖沙咀iSQUARE 國際廣場4樓  

Text:Twinkie
Photo:由各主辦單位提供

藝術

衝破框架的藝術品 當平面設計上的事物有了生命

在一些卡通影視作品中,我們不時會看到招牌中的標誌奪「框」而出的畫面;又或者有時候,我們在看到平面設計圖時,腦海裡可能也會忍不住想像,當圖案中的物件獲得生命、逃離作品時的景象。而日本藝術家松枝悠希(Matsueda Yuki)就將這種想像作為靈感,讓平面設計圖上的物件活動起來,創作了各種「跳出平面」的立體作品,彷彿下一秒,物件們就能從平面中跳進現實世界。

日本藝術家松枝悠希(Matsueda Yuki)為平面設計注入生命,讓圖案中的事物衝破框架。

以人生抉擇為靈感 創作衝破框架的作品

由於家族經營印刷事務,松枝悠希從小便接觸過無數的平面設計作品。只不過比起日復一日的平面印刷工作,他更喜歡立體的影像。所以在大學時期,他也隨著自己的喜好,開始了立體作品的創作之路。只是隨著他在東京藝術大學完成博士課程的那一年,他也必須在繼承家業與堅持創作中做選擇。面對周圍的壓力,松枝悠希感覺自己就像是被束縛在作品中的物品一般無法動彈,但這也令他萌生起衝破現實框架的想法。於是他嘗試將這些壓力放到作品中,創作了第一個「跳出平面」的作品《Super Egg》,是一顆蛋黃衝破蛋殼,更準備「飛出」畫框的樣子。

松枝悠希的第一個「跳出平面」的作品《Super Egg》,源於他剛畢業後必須在繼承家業與堅持創作中做選擇時的壓力。

松枝悠希表示自己一直都希望可以平衡立體與平面設計,創作出驚人的作品;直到有一次在嘗試亞加力膠作品時,找到了這種可能性。至於以「雞蛋」為主題,除了因為它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同時也有充滿生命的感覺;而且蛋黃破殼而出的畫面也非常有趣。最終,松枝悠希這次看似最後掙扎的作品引起了不俗的迴響,也讓他能夠盡情地投入作品的創作中。

看到作品有不錯的反應,松枝悠希也能放心投入創作中。

就這樣,松枝悠希開始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件放到創作中。譬如逃生指示牌上人正要逃出設計圖;啤牌上的花色、肖像也飛出了牌面;骰子的點數、漫畫的文字;拼圖、鬧鐘、鐵罐等,所有的事物都像是有了自己的想法,義無反顧地朝著某個地方飛去。從松枝悠希的作品中,看著生活中各種熟悉的事物「郁動」起來,覺得有趣、驚奇之餘,也能感受那種衝破框架的強烈掙扎與希望。

松枝悠希會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件放到創作中。

漫畫上的物件和文字也是松枝悠希的創作元素。
漫畫上的物件和文字也是松枝悠希的創作元素。

Photo:Twitter @ matsueda_yuki

展覽, 藝文創意, 藝術

創作玩味神明畫作 台灣插畫家首度來港設展!

台灣插畫家 Yuning 首次於香港舉辦個人展覽,推出一系列有趣的畫作及周邊商品,於即日至9月17日在深水埗Showa City Club展出。是次展覽展出不同港台元素,包括有趣搞鬼的聖誕福祿壽、噴錢財神、走上花車的美少女戰士等,及限定手繪觀音雷射海報,玩味搞怪!而新畫作則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的新畫作。

展覽開幕首天,插畫家Yuning更來到香港親身駐店,很高興與香港朋友見面及感謝大家欣賞她的畫作:「畫畫是我生活的索引,我會繼續創作的!能夠這麼一直開心畫畫真是太好了!」

Yuning早前在香港展覽首天親身駐店。(圖片來源:IG@zhouyuning)
《霓.徜》
插畫家Yuning 為今次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
作品名稱:《輝夜都市》

噴錢財神、手繪觀音雷射海報

本次展覽將展出約20幅精選作品,Yuning將發生在台灣廟宇、市場的在地故事作為創作靈感,豐富的想像力將衝突的元素放在同一個畫框內,建構出新奇又玩味十足的作品,用上高飽和度的顏色,令畫作更具活力。這次的作品包括搞鬼的聖誕福祿壽、噴錢財神、走上花車的美少女戰士等,還有是次展覽限定的手繪觀音雷射海報!Yuning亦特意為首次的香港個展帶來新畫作,加入充滿香港特色的霓虹燈夜景及金魚元素。

限量親筆手繪 觀音佛祖雷射海報
是次展覽限定!由插畫家 Yuning在每張海報上親筆畫上不同手繪元素,會場限定發售5張。
《觀自在》
《財神》
《福祿壽 之2》

傳統的布袋戲、檳榔⻄施 台式庶⺠文化

插畫家 Yuning喜歡描繪各種台式場景,像是傳統的布袋戲、檳榔⻄施、夜市小吃、復古的招牌字體、五花八門的牆面廣告傳單等,這些「聳擱吾辣」、「俗擱大碗」看似俗濫粗糙,卻又充滿庶⺠文化,生猛活力的常⺠生活。Yuning同時亦帶來不同週邊商品,多款T-Shirt、造型貼紙、購物袋、造型長襪、鎖匙扣等,將玩味帶進生活日常。

《花車》
《媽祖》
《鮮果汁》

(圖片來源:IG@zhouyuning)

Showa City Club x Yuning Pop-up Exhibition
日期:即日至9月17日
時間:13:00-19:30
地點:香港深水埗黃竹街15B地舖showacityclub

Text:Twinkie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術

建築圖則也可以是藝術品 日本建築師以水彩畫出酒店所有細節

談及旅行,每個人除了有不同的行程喜好外,也總會有一些獨特的旅行習慣。譬如有人喜歡收集車票和門票、有人喜歡在沒有景點的社區裡亂逛、也有人喜歡每到一個地方就去光顧當地的麥當勞等,而你又有沒有聽過哪些有趣的旅行習慣呢?就像有位日本建築師,她的習慣就是會用水彩畫,畫出每次入住的酒店平面圖則,詳細地記錄下酒店房間的每一個細節。

日本建築師兼繪圖師遠藤慧(Kei Endo),每次入住酒店時都會用水彩畫畫出酒店房間的平面圖則。

這位日本建築師兼繪圖師名叫遠藤慧(Kei Endo),從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建築系畢業後,便在一間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期間,她接到了一項參與酒店規劃的工作項目,而從未住過酒店的她為了體驗、觀察酒店的不同細節,便自掏腰包入住了一家高級酒店,實地測量起酒店的不同設施。這次的體驗也讓遠藤慧開始有為酒店「作畫」的習慣,隨著一幅幅令人歎為觀止的酒店平面圖則水彩畫被發佈到網絡上,這種獨特的酒店開箱方式也廣受歡迎。

遠藤慧因為工作原因自掏腰包住酒店,這也是她第一次嘗試在酒店中進行測量和繪畫。
自此遠藤慧便有為酒店「作畫」的習慣,而她的作品也在網絡上廣受好評。

專業知識加上細膩畫技 記錄酒店房間中的每一細節

在遠藤慧的水彩畫中,她運用本身建築專業的優勢,絲毫不差地將整個房間的空間按實際比例進行描繪,然後詳細標上每一個結構的尺寸。當你以為經過專業嚴謹測量後的繪圖會非常死板,遠藤慧就用她的繪圖風格告訴你,建築圖則也可以是藝術品。

在不少人看來,建築圖則就是非常死板的比例線條。
遠藤慧用獨特的繪畫風格,將建築圖則變成藝術品。

首先在顏色上,遠藤慧會依照房內實際的配色,調配出相對清淡的水彩色;隨後除了平面圖外,她會以不同的俯視角度畫出房間某個角落的設計或佈局。最令人驚訝的是,她還會將房間內的所有物件都畫出來,大型的桌椅、電視不說,就連風筒、沐浴露、牙刷等用品,都會一一按比例呈現在畫中。最後遠藤慧逐一為所有事物標記上名稱及尺寸,一幅令人驚嘆而又非常治癒的酒店指南就呈現在眼前。

作品上的用色依照酒店房內實際的配色。

最後逐一為所有事物標記上名稱及尺寸後,便是一幅令人驚嘆而又非常治癒的酒店指南。

作品集結成書 一本觀賞與實用兼備的東京住宿攻略

最近,遠藤慧的部分作品集結成書,推出一本以東京及周邊地區的23間酒店圖鑑《東京酒店圖鑑——水彩素描集》(東京ホテル図鑑 : 実測水彩スケッチ集),一本觀賞收藏與實用兼備的水彩作品集。大家除了能夠在遠藤慧細膩的筆觸中了解到酒店房間的所有設施,也以可以從全新的角度重新觀賞酒店的細節與設計。

觀賞之餘,也能作為住宿攻略,一覽酒店中的各種細節。
書中涵蓋東京及周邊地區的23間酒店。

《東京ホテル図鑑 : 実測水彩スケッチ集》

作者:遠藤 慧
出版社:学芸出版社
出版日期:8月23日
售價:¥2,750
尺寸:24.5 x 18.2 x 1 cm
頁數:128頁
購買:Amazon

Photo:KEI ENDO

18區, 藝文創意, 藝術

15米巨鯨登陸荃灣公園 !
7戶外藝術裝置 展現荃灣「天橋之城」特色

荃灣是有名的「天橋之城」,區內有二十多個商場,由逾四十條行人天橋貫穿。她也是個新舊並存的社區,除了近年落成的商場之外,亦保留了不少具有地區特色的舊建築,同時也擁有不少大自然景色。最近,竟有7組公共藝術裝置悄悄登陸於這個天橋城市之中,為社區增添了不少色彩及活力!

15米巨型鯨魚雕塑 不時透過氣孔噴水

7組裝置分別由不同的國際及本地單位創作,每一組都各具創意和特色。當中,由美國插畫家Andy Rementer創作的15米巨型鯨魚雕塑《海洋知心友》,就最令人矚目。他以「海洋」為主題製作的巨鯨裝置,設置於荃灣公園。雕塑不時會透過氣孔噴水,猶如真實的鯨魚一般。至於其他外國創作單位的作品,包括由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將西樓角花園化身成色彩夢幻的地景藝術裝置,以及由日本布藝設計師Masaru Suzuki以掛氈點綴了荃灣大河道行人天橋的《風物織織》,亦同樣糅合了創意與地道文化。

畫家及插畫家Andy Rementer(美國) 《海洋知心友》(2023)
地點:荃灣公園
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美國及英國) 《七彩棱瓏》 (2023)
地點:西樓角花園
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美國及英國) 《七彩棱瓏》 (2023)
地點:西樓角花園

Kila Cheung作品「返屋企」 充滿對故居的想像

一眾本地單位的創作,亦豪不遜色。本地畫家及雕塑家Kila Cheung(章柱基)的「返屋企」,由兩項作品組成,包括了5米高的雕塑作品《「家」No.9———Taste of The Lost Memory Home》及遍布四周的「小燈人」。為了呼應荃灣「天橋之城」的稱號,Kila在創作前者時,特意為自己建了一條木製天橋。走過天橋,就可到達雕塑底部的鐵皮小屋,作品充滿了他對小時候家住荃灣芙蓉山小屋的想像。而本地平面設計師Katol Lo亦通過字體設計、街頭藝術等視覺元素,將大涌道行人天橋布置成充滿藝術感的時光隧道;KaCaMa Design Lab於荃灣海濱的裝置,可讓參與者一邊踏着單車、一邊飽覽海岸美景;青花工作室則以3幅融入了傳統國畫特色的巨型壁畫,粉飾了海盛花園。

畫家及雕塑家Kila Cheung(章柱基)(香港)
「返屋企」 (2023)
地點:荃灣大會堂廣場
平面設計師Katol Lo(香港) 《白銀時代》(2023)
地點:大涌道行人天橋
平面設計師Katol Lo(香港) 《白銀時代》(2023)
地點:大涌道行人天橋
裝置設計單位KaCaMa Design Lab(香港) 《踏踏搖擺集氣站》(2023)
地點:荃灣海濱
生態藝術創作單位青花工作室(香港)「荃灣山水間」(2023)
地點:海盛花園
生態藝術創作單位青花工作室(香港)「荃灣山水間」(2023)
地點:海盛花園

此外,主辦單位亦與不同界別的單位策劃了一連串的節目,包括免費的主題導賞團、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海港跑步活動以及攝影比賽等,讓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與。不過,部分活動並不提供廣東話,只提供英語及普通話導賞或解講,大家報名前謹記留意。

「#ddHK設計#香港地」2023 ──「藝遊未盡・荃灣」
日期:即日起至9月14日
地點:荃灣公園、西樓角花園、大河道行人天橋、荃灣大會堂廣場、大涌道行人天橋、荃灣海濱、海盛花園
詳情:designdistrict.hk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藝文創意, 藝術, 設計

夏日夢幻光影 以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

夏天代表希望、冒險,也是歡樂、活力的象徵。香港本地建築設計工作室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設計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以充滿色彩的香港都市作靈感,最近於商場設計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光影,營造出色彩繽紛的夏日藝術裝置。其中記錄城市和街拍的攝影師Kevin Leung 也捕捉了這光影瞬間,以多重曝光拍攝幻變色彩,就如在某處有交響曲伴隨著光影演奏着。

本地攝影師Kevin Leung 拍攝作品: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圖片授權:KEVIN LEUNG)

抬頭看不同顏色的雲彩

當我們走進藝術裝置,抬頭便能看到不同顏色的雲彩,讓人沉醉於夏日的光影中。建築設計工作室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建築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指設計以疫情後充滿活力和色彩的香港都市作靈感出發,因圓方連結西九文化區,搭建比喻都市與天際且具設計感及詩意的空間藝術裝置。同時配合玻璃天花,隨著日光折射到藝術裝置而散發出七彩的光芒,於室內灑上繽紛色彩,二人分享整個設計由金屬結構、半透光彩色頂蓬以及色彩繽紛的懸吊球體構成,充份利用中庭天窗的日光穿過頂蓬灑照出繽紛魔幻的光影效果,日照角度會隨時間不斷變化,光影效果亦會隨之改變。當我們走進曲線婉然,高低交錯有如雲層的半透光彩色頂蓬底下,穿梭於錯落有致的柱廊之間,如浸沒於光影之中。

Afloat Studio創辦人兼建築師江貝詩(Jessica)和林灝泓(Owen),這次在商場內設計出矚目又色彩繽紛的夏日藝術裝置。
抬頭便能看到不同顏色的雲彩,讓人沉醉於夏日的光影之中。

展現不同天空色彩 漸變色的日出、夕陽

夏日天空的色彩,也可幻化成通透且不規則的彩色色塊,營造出色彩幻變的光影效果。「選色上啟發自夏天不同時分天空的顏色,我們賞試擷取天空的色彩,再而拼湊出獨特的夏日光譜,於商場的不同區域也設計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除了金區一樓的夏日藝術裝置,其他各區也特意選取代表顏色,拼湊出獨有的夏日光譜。」

不論置身於場內哪一處,都能被各種色彩所吸引。主要在商場金區設置大型藝術裝置外,木區則為淺藍、淺綠色等漸變色的破曉與早晨時分;土區是天藍、淺啡等漸變色的中午時分;水區為藍色、紫藍色等漸變的晚上;火區則是橙色與紅色等漸變的夕陽。設計師更把24小時的色彩濃縮於火區的一條長走廊,讓你可跟隨光影一步步追光,感受多重的色彩效果。

隨著日光折射到藝術裝置而散發出七彩的光芒,為商場灑上繽紛色彩。(圖片來源:Afloat Studio)
圓方亦於各區放置了運用玻璃光線折射的藝術裝置,更特意選取了能代表各區的顏色,拼湊出獨有的夏日光譜。

Colour Symphony夏日藝術裝置
日期:即日起至9月3日
地點:ELEMENTS圓方金區一樓

Text:Twinkie
Photo:Kevin Leung、Afloat Studio、部份由主辦單位提供

Vie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