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15米巨鯨登陸荃灣公園 !
7戶外藝術裝置 展現荃灣「天橋之城」特色

荃灣是有名的「天橋之城」,區內有二十多個商場,由逾四十條行人天橋貫穿。她也是個新舊並存的社區,除了近年落成的商場之外,亦保留了不少具有地區特色的舊建築,同時也擁有不少大自然景色。最近,竟有7組公共藝術裝置悄悄登陸於這個天橋城市之中,為社區增添了不少色彩及活力!

15米巨型鯨魚雕塑 不時透過氣孔噴水

7組裝置分別由不同的國際及本地單位創作,每一組都各具創意和特色。當中,由美國插畫家Andy Rementer創作的15米巨型鯨魚雕塑《海洋知心友》,就最令人矚目。他以「海洋」為主題製作的巨鯨裝置,設置於荃灣公園。雕塑不時會透過氣孔噴水,猶如真實的鯨魚一般。至於其他外國創作單位的作品,包括由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將西樓角花園化身成色彩夢幻的地景藝術裝置,以及由日本布藝設計師Masaru Suzuki以掛氈點綴了荃灣大河道行人天橋的《風物織織》,亦同樣糅合了創意與地道文化。

畫家及插畫家Andy Rementer(美國) 《海洋知心友》(2023)
地點:荃灣公園
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美國及英國) 《七彩棱瓏》 (2023)
地點:西樓角花園
創意藝術組合Craig & Karl(美國及英國) 《七彩棱瓏》 (2023)
地點:西樓角花園

Kila Cheung作品「返屋企」 充滿對故居的想像

一眾本地單位的創作,亦豪不遜色。本地畫家及雕塑家Kila Cheung(章柱基)的「返屋企」,由兩項作品組成,包括了5米高的雕塑作品《「家」No.9———Taste of The Lost Memory Home》及遍布四周的「小燈人」。為了呼應荃灣「天橋之城」的稱號,Kila在創作前者時,特意為自己建了一條木製天橋。走過天橋,就可到達雕塑底部的鐵皮小屋,作品充滿了他對小時候家住荃灣芙蓉山小屋的想像。而本地平面設計師Katol Lo亦通過字體設計、街頭藝術等視覺元素,將大涌道行人天橋布置成充滿藝術感的時光隧道;KaCaMa Design Lab於荃灣海濱的裝置,可讓參與者一邊踏着單車、一邊飽覽海岸美景;青花工作室則以3幅融入了傳統國畫特色的巨型壁畫,粉飾了海盛花園。

畫家及雕塑家Kila Cheung(章柱基)(香港)
「返屋企」 (2023)
地點:荃灣大會堂廣場
平面設計師Katol Lo(香港) 《白銀時代》(2023)
地點:大涌道行人天橋
平面設計師Katol Lo(香港) 《白銀時代》(2023)
地點:大涌道行人天橋
裝置設計單位KaCaMa Design Lab(香港) 《踏踏搖擺集氣站》(2023)
地點:荃灣海濱
生態藝術創作單位青花工作室(香港)「荃灣山水間」(2023)
地點:海盛花園
生態藝術創作單位青花工作室(香港)「荃灣山水間」(2023)
地點:海盛花園

此外,主辦單位亦與不同界別的單位策劃了一連串的節目,包括免費的主題導賞團、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坊、海港跑步活動以及攝影比賽等,讓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與。不過,部分活動並不提供廣東話,只提供英語及普通話導賞或解講,大家報名前謹記留意。

「#ddHK設計#香港地」2023 ──「藝遊未盡・荃灣」
日期:即日起至9月14日
地點:荃灣公園、西樓角花園、大河道行人天橋、荃灣大會堂廣場、大涌道行人天橋、荃灣海濱、海盛花園
詳情:designdistrict.hk

Text:Onyx
Photo:由主辦單位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