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造礁石珊瑚數量絕對不少,多達84種(加勒比海只有60多種)。「由於香港位置較北,屬於亞熱帶氣候地區。每年的冬天,水溫可降至13至14度;加上香港水質時清時濁,阻礙陽光照射海床;鹽度的大幅變化,和不時颱風的吹襲,令珊瑚無法生長成大型的珊瑚礁(即由珊瑚蟲的骨骼堆積成一層一層大型的礁石 ),只能零散的直接生長在岩石和石床上為珊瑚群落。」 Apple指,雖然沒有珊瑚礁,但香港東面和東北面水域如東坪洲、海下灣、橋咀等地方,珊瑚覆蓋範圍可達到80%。


珊瑚能抵禦海嘯?
2004年的南亞海嘯,受災情況十分嚴重。災區中,有一間建於海岸邊的酒店The Andaman, a Luxury Collection Resort卻是完整無缺。除了地理位置因素,研究人員發現酒店前方的水底,有一大片珊瑚礁被海嘯衝擊後受嚴重破壞及碎裂。曾有研究指出,健康的珊瑚礁能抵禦海浪95%的衝擊,作為抵抗海嘯第一道防線。而紅樹林和珊瑚礁可穩固海岸線,保護海岸免被風浪侵蝕,是大自然對沿海地區一份珍貴的禮物。

珊瑚白化=死亡?
不少人誤會珊瑚白化,即代表珊瑚已死。Apple指事實並非如此:「珊瑚的顏色來自共生的蟲黃藻;當水質被污染、或鹽度降低(如大雨後,稀釋了海水的鹽度等)、或水溫變高等,都會令蟲黃藻離開珊瑚,導致牠們失去了顏色。」白化了的珊瑚並未死亡,但代表著珊瑚正「捱餓中」、不健康及營養不良;待到水質情況改變, 蟲黃藻有機會回到珊瑚的懷抱。


TEXT:RENEE WU
PHOTO:受訪者提供、部分為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