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在外,看到形狀獨特漂亮的日本銀杏又或加拿大楓葉,總禁不住將之撿拾,夾在書頁中,製成簡單的標本,收藏紀念。其實香港同樣獨有不少植物品種。植物的根、莖、葉、花和果,各具姿態,無一不透露本地土壤和氣候的特性。植物標本製作有效保留植物原形,除為興趣,對於研究地方植物多樣性及自然歷史非常重要;讓植物生命能以另一方式延續下去。

植物界「身分證」
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氣候溫暖, 雨水充足,是很多植物的理想家園,香港植物資料庫就記錄了超過3,300種香港植物,而負責有關研究工作的是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管理的香港植物標本室。它隱藏於老市區內,百多年來一直負責採集、鑑定及管理本地植物標本,當中更有300多份為「模式標本」。「模式標本」是根據《國際藻類、真菌、植物命名法規》規定,用作發表新種學名的植物標本,所以是獨一無二的,即世界上每個植物種的獨一無二認證,有如植物界的「身分證」,可見香港這彈丸之地卻是植物學的珍貴寶庫。


本地植物界隱藏寶庫
在外國學者眼中,香港地方雖小,生態卻很多元化,植物種類豐富,如香港植物標本室收藏的三百多份「模式標本」,包括洋紫荊、香港鵝耳櫪、香港巴豆等,吸引不少植物界研究學者前來交流。其聯同華南植物園合作編著的英文版《香港植物誌》深得海外業界好評,更獲得國際植物分類學會頒發最高榮譽。
珍貴標本選品之一

百歲洋紫荊
此洋紫荊模式標本是1905年採自香港植物公園內栽種的植株,包括葉片及花卉,已達百多歲。洋紫荊作為特區區花,原來由紅花羊蹄甲及宮粉羊蹄甲,別具科學意義。

標本製作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標本製作員到野外採集植物標本時,必須攜帶專用輔助工具。據高級農林助理員石瑞華稱,採集植物標本時要顧及完整性,最好有花有果,屬鑑定植物品種的重要特徵。而標本亦要清楚反映葉片排列,以及其他植物特徵,如捲鬚、勾或刺等。

花鏟──用於需要連根拔起的草本植物
手套──採集樣本時保護雙手
筆──以筆錄資料
枝剪或長枝剪──以剪取植物樣本
筆記本──記錄植物資料:外形細節、發現地點等
標籤──寫上植物名稱後繫於樣本作記認
放大鏡──放大植物形態細節,輔助確認植物品種
記錄卡──貼於植物標本右下角,羅出植物標本資料,方便了解
舊式記錄卡──電子化以前,舊式記錄卡像圖書卡般,分類排列於木製百子櫃實體資料庫之中

小小果實木偶
果實和種子的形狀大小千奇百怪,各地原始文化中早有果實和種子工藝。香港植物標本室就做了幾個西遊記果實木偶,吸引到訪學童的眼球。
珍貴標本選品之二

香港鵝耳櫪
香港鵝耳櫪是2014年新發表的植物種,是香港特有的植物,現今只有兩個種群,非常罕有。標本左下角的小紙包,則裝有標本製作時樣本脫落的零碎枝葉,以保持樣本完整。


植物標本製作步曲
植物標本室的工作為採集、製作、鑑定各類本地植物,由畫圖到輯印植物誌,每個步驟耗費人力心力,是以人手記錄稀有及多樣品種的龐大工程。專業學術標本跟小學美勞課上製作過的當然大有不同,需要配合植物的特性加以處理,少一點耐性或細心,就有機會破壞採集得來的珍貴樣本。

1/先以酒精除去標本上的昆蟲,然後在玉扣紙上進行初步形態定形及壓乾,部分樹葉必須翻轉以顯示葉背的特徵。

2/ 蓋上玉扣紙。根據標本的水分含量,需定期更換紙張,以達到壓乾吸水的作用。

3/ 玉扣紙和標本層層疊疊,夾到木製標本夾中,再用索帶勒緊。

4/標本壓乾後,需放於攝氏零下30度的雪櫃裡至少72小時進行低溫除蟲,及後再抽濕。確保標本乾燥無菌後,以紙條或針及棉線將之釘裝在無酸性台紙上。
植物破案
彭主任提到,標本室必要時會為政府機構作鑑定。他們曾多次協助海關執法部門鑑定毒品,如罌粟、大麻等。另外,每當醫管局發現有市民進食了不知名植物而中毒,亦會將樣本送到標本室作植物鑑定。
撿拾果實留念?
彭主任和阿華於訪問中說起行山時,許多人會撿拾植物或果實種子作留念。例如筆者曾撿過一粒形狀可愛的松果以作紀念,但原來彭主任提醒,山林中的植物有可能是罕見物種,為免破壞植物生態,還是應歸還於大自然。
TEXT TIFFANY
PHOTO N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