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關公很忙!雲長現代發跡史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人,生於東漢末年,為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萬人敵」…..Oh Come on! 香港人心目中的關羽,又怎會是這種死板的歷史人物呢?老一輩常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有關公就會有關帝廟。不過近幾年,關公最忙的工作遠不止是替百姓平安擋煞、正氣保佑,還要應付一個接一個的「關公災難」,成為眾多搞鬼創作的概念藍本。關羽雲長,貴為當今網絡上Click Rate最高的三國武神,到底是如何發跡的呢?

「關公災難」與關公無關?

關公曰:「俾我抖下得唔得?」網民忍俊不禁,一地花生殼。

近年在各大媒體及報章經常會看到「關公災難」一詞,甚至有「關公很忙」、「關公抖下都唔得」等新式潮語。這一切,可以說是與關公沒有直接的關係,而只是網民對公關災難(P.R. Disaster)的一種倒裝法戲謔。

「關公災難」,乃香港本土網絡文化獨有的產物,即使在語境相近的中國內地和台灣亦沒有此用法。按照網站「香港網絡大典」所記載,最早的起源,大可追溯至2010年在網上流傳一張「酒樓招聘關公」的圖片,招聘廣告上的手民之誤,引發網民日後將「公關」戲稱為「關公」。以後每逢有團體及機構在網上「行差踏錯」,不慎踩入PR陷阱而惹來非議,網民就會大舉召喚「關公」來侍候。

無論是關公本身的歷史事跡,抑或是被神化成為關帝後在忠義仁勇的鮮明形象,都與「關公災難」沒有絲毫直接關係。流行文化將公關(Public Relation)扭轉成關公,實為流行文化對傳統歷史文化的一種挪用,從中可以反映出關公形象上充滿可塑性。傳統以來,拜關公拜得最多的,就是警隊,今日在現為大館的前中區警署中依然可見一尊關公像。後來有說黑白兩道都會拜關公,亦出於義薄雲天的關帝精神。

民間拜關公的原因五花八門,既求生意興隆、大殺四方,亦有學業進步、平安擋煞的祝願。一把大關刀,有人看出刀利驅鬼怪,有人就信奉刀利開財路,可謂民間各取所需,關公有求必應。不過數到最厲害的一點,是關公總能與時並進。今日關公擔任公關的借代,同樣生動鬼馬,滿足港人對公正評判的想像,這位約定俗成的公關界KOL,當之無愧!

關公兵法:公關求生手冊

古有孫子兵法,今亦有關帝教曉各大企業人網絡行銷之道:「嘢可以亂食,post不能亂出」。「關公災難」現象出現不過幾年,營銷市場學專家徐緣在2016年就火速將中外各大的公關災難結集成書,深入分析箇中原由,以供後人借鑑歷史之殤。著作被一田前CEO莊偉忠奉為「為關公而寫的公關求生手冊」。

《關公災難》作者:徐緣(白卷出版社)

百變關二哥

佛家有云:「心中有佛,所見皆佛。」萬法唯心,民間對關羽的印象,又怎會只有殺氣紅臉、長鬍關刀的單調模樣?

關公大戰外星人

自問是Cult片迷的你,又看過關公VS外星人嗎?這段被譽為Cult片之王的情節,原來是來一部真實的台灣電影《戰神》。電影於1976年上映,由陳洪民導演,谷名倫、唐沁主演,為台灣首部結合科幻與災難的電影作品。

作品講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第一站就來到香港,在中環、尖沙嘴一帶大肆破壞,生死存亡之際,一位雕刻家跪求關公像以求關公顯靈,沒料到關公果真出現,以比大廈還要高的身姿,手持關刀與外星人在鬧市搏鬥,最終為人類打了一場勝仗,重獲和平。向來酷愛Cult片的導演彭浩翔早前有意將作品數碼修復,並真的在台灣買下此片版權,可惜至今仍然未有下文。

收拾殘局過後,關公威風凜凜地拋下一句:「妖孽已除,吾神去也。」力拔山兮氣蓋世,是為全片高潮所在。
2000年港產片《江湖告急》中黃秋生的關公扮相,可謂影史中最唯妙唯肖的一次演繹。

紅臉之謎 梨園解畫

可曾想過,關公為何總是紅面?世上真的會有人像《三國演義》所寫般:「身高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專欄作家馮睎乾早前撰文解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乃元末明初人,相距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的時期上千年。而《三國志》中亦只說「羽美鬚髯」,有理由相信羅貫中心中的紅面關公,實為按照宋代後的民間關帝像形象而設。

不過至今最為民間認受的說法,就是紅臉源自戲曲文化。傳統戲曲以臉譜顏色來劃分角色定位,紅代表忠義,黑代表剛正。關羽在人們心目中向來是忠義仁勇的代表,理所當然就擔當起紅臉了。

民間素有「紅臉關公、黑臉張飛、白臉曹操」的說法,用色彩來刻劃關羽正直不阿的忠臣形象。(圖為《關公在劇場》劇照)

--------------------

次文化中的關公形象

關羽深入民心的形象,不單在流行文化中被多番挪用,更是二次元動漫界的頭號種子選手,在眾多充滿想像力的作品中以不同姿態登場。由史書、劇集電影穿梭到動漫和遊戲,形象正氣凜冽,搞鬼有剩。以下這些角色人設,通通都是關公!

港式演繹:火鳳燎原

港漫經典《火鳳燎原》以中國古代三國為背景,當中關羽的形象亦較為貼近史實,沒有誇張及神化的形象,為人溫和,武功到家之餘更曾對張遼曉以大義。關帝向來地位殊聖,不過在這部漫畫中關羽的戲份就遠不及呂布和劉備等大人物,罕有地擔任配角。

機械武將:BB戦士三国伝

BANDAI為慶祝BB戰士誕生20週年而創作的全新系列,改編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故事中關羽穿著鬼牙装,帶著鬼牙龍月刀抗敵制夷。最特別的一點是,動畫中所有三國人物都是高達機械人,是少數將關羽機械化的次文化作品。

女體化:一騎當千、三極姫

據說在日本Google搜索關羽的圖片,超過七成結果都會是這些妙齡少女,而她們都是貨真價實的「關羽」。少年漫畫《一騎當千》和電子遊戲《三極姫》中的關羽都以女性形態登場,武神還是武神,但就混合了「萌」、「御姐」等屬性,可謂古今早外最驚世駭俗的關公異化。

關公Cosplay拿破崙

別以為二創只限於動漫界,本地藝術家周俊輝就曾用過關公來Cosplay拿破崙。作品由432張照片組合而成,風格仿照16世紀的版畫,只是大將軍換成紅面武神,故事改為關羽一騎當千,護送嫂嫂回蜀的「千里走單騎」。作品現於大館展覽「關公駕到」展出中。
《千里走單騎)(2008)

「關公駕到」展覽

大館現正舉辦「關公駕到」專題展覽,由三國時期到近代香港,細說關公在傳統乃至現代文化中的角色和演變。若你知「關公災難」卻不知關羽的成名之路,就更加不能錯過了。

日期:由即日起至2019年1月27日
地點:大館01座複式展室
免費入場

#634_Local Focus
TEXT: 一樹
PHOTO: Billy、Candy、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